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24-03-08 21:13:06

  时间紧,他们要从府城赶回去,得马不停蹄的赶路才行,一出了刘府大门,外边玉河跟车夫已经驾车等着了。

  他掀开车帘:“爷,夫人,三位小少爷已经在马车上了。”

  周嘉周泽今日旬休,正好一并带了去。

  喜春两个刚上马车,周辰就依偎过来,周辰年纪最小,早前周秉还在时忙于府外的买卖,一两日才得见几个兄弟,多是交由甄婆子和他们身边的大丫头们带着,周辰与两位哥哥住在一个院子里,很亲近整日陪着他玩耍的两位兄长,但对周秉这位大哥印象不深,尤其周秉数月不在身边,周辰几乎已经忘了这个兄长的存在,他如今更粘着每日陪着他的嫂嫂。

  周嘉还保持着几分谦谦少年的腼腆,凑在兄长跟前儿向他讨教学识,从文章、注释到书画。直到马车一路驶出城中,路边的苍翠入眼,才放下了小少年的矜持,带着周泽爬在窗沿上看着外边的树木野果惊叹起来。

  周辰要去,被喜春一把抱了回来,掀了个小口子叫他看,可不敢叫他去跟兄弟们挤一堆的,周嘉周泽两个年长他几岁,下盘稳健不少,只要不整个人爬在窗棂上便无事,周辰年纪小,记不住事,喜春怕他给摔了,只得抱着人指着外边的一木一书讲给他听,另一头周嘉兄弟两个也叽叽喳喳的。

  周秉顿时阖上眼,端坐在中间的软塌上,眼眸微垂,乌黑的发丝随之滑落,搭在肩上,遮掩了稍显冷凝的表情。

  从府城到宁家村马不停蹄赶路需得二三时辰,到了县里后,只得把马匹寄在了车马行中,又重新雇了马匹赶路,赶在了午时前到了喜春外祖所在的陈家村。

  喜春外祖母王氏早是知命之年,这几年身子时常不好,常年都用汤药补着,请来的几个大夫都道老太太恐也就是这两年的事,逢老太太生辰,喜春舅舅姨母们便商议着给老太太办一场热闹的酒席。

  马车在喜春大舅家门前停下。喜春外家陈家早几年分家,老爷子两个按规矩跟大儿子过,二儿子逢年过节给些粮食银钱,节里送礼,这房舍自然也是陈家大房得的。

  他们的马车刚停下,宁乔从里边迎了来,先抱了抱周嘉兄弟几个,同他们保证带他们去村里到处玩耍一番,这才拉着喜春到一旁小声儿说道:“待会你进去可得小心些,我听两个舅母那意思,是要等酒席后就商议给外祖母买了身后事那一摊子先备着,话里话外又说咱们家如今发达了。”

  话里话外提别人家发达,换言之就是自己不想掏这个钱。

  宁乔出来就是先给妹子打个底,免得一进去,两个舅母拿这些话来说,把妹子高高架着,不得不出这个钱。

  出钱是应该出,但这银钱可不能叫他家全权出了。在庄户人家,生、死都是大事,安葬时得请了先生,排了方位,说朝向哪里往后谁家便要发达,家中有儿女的为这个没少闹。

  喜春应道:“行,我去瞧瞧外祖母的。”

  玉河抱着礼跟上,进了门,叫喜春一指,递给了大舅母胡氏。

  胡氏捧在手上掂量了下,嘴角的笑都真诚了两分,忙拉着喜春进去给老太太看,里边陈家两房的表姐妹,两位出嫁姨母们并着陈氏婆媳也在,正在陪着老太太说着话。

  喜春一进屋里,陈氏眼一亮:“来了,女婿跟嘉哥几个呢?”又起了身儿拉了喜春近前。

  喜春给众人过了招呼,回道:“在外头呢,四哥在带着几个孩子。”

  喜春顺着坐在陈氏先前的凳子上,又问老太太近日可好,身子骨如何,可有甚爱吃的云云,从头到尾的问了一遍,绝口不提别的。

  二舅母王氏给大舅母胡氏使了个眼色,在旁边亲亲热热的开口:“喜春,要说还是你这命好,你看看,咱们这几家就只你嫁得最好,你这几个表妹们怕是没这福分了,当年啊你们宁家可比不得陈家,还是你外祖母非觉得这后生好,一门心思把你娘嫁过去,这才有了你们宁家如今的富贵呢。”

  陈氏:“提这些陈年旧事做甚。”

  喜春温顺的听着,轻声细语的:“二舅母说得极是,我们一家都感念外祖母当年的慧眼如炬,这不,每回我娘过来从不空手,无论糕点瓜果,肉糖果脯的,只要外祖母外祖吃得下的,对身子好的,莫说我娘,就是我也不会吝啬那一二的。”

  “我们都如此了,只怕两位舅母平日里照顾外祖母更是贴心了,事无巨细,无敢不从的。”

  这两位舅母甚么性子,喜春早就听陈氏说起过,自己的嘴都不够的,哪有贴别人的道理,陈家这些舅舅姨母,当真说起,也只得陈氏与两位出嫁的姐妹尽了心。

  王氏脸上躁得慌:“那是那是。”

  她一夸,喜春就夸她,王氏也做不出当着众人的面儿哭闹不休那一套,人都是如此,哪怕过得再差,当着一母同胞的兄妹们面前也是要几分薄面,争那一口气的。喜春把她架这么高,王氏就没脸说家贫的话。

  过后也没给喜春甚好脸色就是了,喜春也不在意,吃过了酒席,又回房同老太太说了阵儿话,见她饭量还算可以,安歇下来后这才出了门。

  王氏把在房里的事跟胡氏说过,胡氏这会儿见了喜春可就没收礼的客气了,只随手指了陈荷作陪就不理了。

  喜春寻了两位姨母表妹说了阵儿话,在院子里没见着周秉,一问才知道他跟宁乔带着几个孩子去山脚下玩去了。

  所幸没事,喜春给帮忙收拾的陈氏说了声儿也寻了去。

  只她还没到,半路上就遇到了他们这浩浩荡荡的一群人,除了兄长宁乔外,三哥宁元也抱着大妞,带着子仪一起。

  三个大男人带着五个孩子,实在叫人忍俊不禁。

  回去时,家中上下已经收拾妥当,登门的四邻亲朋们也都相继走了,只剩下自己这一大家子。

  有了喜春在房中的打岔,胡氏王氏没明白着说要叫他们出了老太太身后那摊子的花费,陈家大舅家房舍不多,略坐了坐,陈氏就带着一大家子家去了。又叫喜春几个回家中住上几日。

  喜春手头事多,哪能住上几日的,只周秉身子不好,今日连着赶路,喜春担忧他身子受不住,这才应下回去住,且她也有一桩事要讲。

  夜里,用了晚食,陈氏带着两个儿媳妇利落收拾好灶房一应。

  “娘,大嫂二嫂快些来坐。”喜春话落,大哥宁书就看了来,抢先说道:“妹子,你大嫂近日忙着的,子仪还得她照看,没功夫跟你去府城。”

  喜春道:“我可不是说这事儿。”

  喜春说的也是石炭买卖的事儿,她是想叫娘家把石炭买卖的事儿接下来,就只管着县里。“这可是独一份的买卖了,我也不叫你们白做,只需跟别家一般从周家拿了石炭的货,回来后自己在铺子卖,盈亏自负。”

  亲兄弟明算账,喜春不可能白给娘家一应备齐,就跟何家等一样,宁家人中要有这个本事,铺子自然经营得红火,那外头不知道多少商户要想做这个买卖,喜春这也算是拉拔娘家了。这是她自己谈下来的买卖,喜春提拔娘家也不觉得亏心矮一头。

  喜春原本是属意四哥做这个买卖,她与四哥宁乔关系最好,也偷偷找他说过,但宁乔不喜在铺子里的差事,他更喜欢四处寻摸采药。

  宁乔不干,二哥宁为有一手医术,能接受的也只有大哥三哥两个了。喜春叫他们先好生想想,想好了再上府城来,教他们如何挑选石炭,开铺子。

  周秉没事,喜春次日就打算走了。

  “昨日才到,好歹得住上两日啊,你这甚么买卖这样忙的。”陈氏留人。

  喜春瞥过正在喝粥的几个小的,目光放到正喝汤药的周秉身上,认真讲道理:“娘你看看我家那个,肩不能抬手不能提,我家当家的不行,可不得叫我多忙些。”她还约了何夫人谈正事呢。

  陈氏道:“你少瞧不起人了,女婿只是现在不行,又不是以后不行了。”

  庄户人家出的秀才娘子声音可不小,周秉黑沉的眼在碗中墨黑的药汤汁上扫过,阖上眼,一饮而下。

  作者有话要说:都别叫我,我听不到。

第53章

  从古自今,就没有当老的犟得过小的,宁家也不例外,喜春应下了待节下便回来多住上几日就带着人匆忙走了。

  陈氏不到二十就坐上了秀才娘子身份,在四邻村落里还是头一份,人前向来端庄大方,从不肯说一句闲人是非,人后贤惠顾家,教导子女,尽心尽力,目送女儿女婿一家坐了马车远去,半晌立在原地。

  宁父宁秀才背着手:“还杵着做甚,人都走了,快些去烧壶水泡药叶子,女婿出身富贵,昨日起家中都泡上的茶水,一日不饮药叶子,着实叫人不习惯。”

  陈氏没留下女儿女婿,眼见出嫁前性子温顺的女儿成了如今这般风风火火,一副干练精明的模样,心里早就七七八八想开了。

  一个人的性子十几年下来早就定了型儿,怎么可能轻易改变,若是当真改变了,只能说明发生了天大的事叫她不得不改变了原本的性子,变成最需要的性子来。

  有几个在外头干练精明的女子不是一肩挑下了许多事,吃了许多苦的?

  陈氏一颗心又酸又苦,宁父偏生还没自觉的使唤她,陈氏心头郁结难消,把手中的桌布狠狠一扔:“烧烧烧,自己不会去烧啊!”

  宁秀才几十年被好声好气的捧着,头一回被当面下脸子,整个人都没回过神儿来,瞪着眼:“反了反了,你就是这样伺候夫君的?”

  陈氏挺了挺胸:“我就是往日对你太好了的。”

  喜春哪里知道家中父母拌起了嘴,她约了何夫人谈正事,一大早就出门了,在她身后,周秉着一身常服把人叫住。只说了三个字:“我行的。”

  只三个字,莫名的带着几分委屈来。

  喜春急匆匆出门,等坐在了何夫人对面儿,才蓦然有些领悟了他这话。

  他这是听到了前两日她们母女的话了吧?

  “这家铺子里的熟水味儿好,比茶点更适合我们女子,我把地儿订在这间茶坊里,夫人觉得如何,要是吃不习惯,我们再换一家。”何夫人开口。

  喜春捧着豆蔻熟水喝上一口,迎面甘甜清香,比之茶水来,更适合女子口味儿些,她摇摇头:“这就极好的。”说着喜春四处看了看,问:“怎的没见着何小姐?”

  何夫人可是亲口说过要带着何小雅理买卖事宜。

  “你也不是外人了。”何夫人道:“前日夫人走得早,许是不知那沈姨娘在下晌与诸位夫人们闲谈时透露了些口风,说已经为沈家公子挑了一户贵重的小姐。”

  喜春脑子里还有着沈凌送二位嫂子下马车时夹着屁股走路的模样,“哪家姑娘?”

  何夫人也不知道:“这等事,若非定下是不会透露的,免得过后打了脸。”

  何小雅没个贵重的身份,自然如不了沈姨娘的眼,甚至连挑都没挑上她,最差人选的也是知县家的千金小姐,小姑娘得知了这事儿,大受打击,自没心思学做买卖的。正在祭奠她失去的满腔深情。

  喜春现在没有儿女,膝下只有几位尚且年幼的小叔子,都还不到谈婚论嫁的时候,自然领悟不了何夫人的忧虑。

  “汤县人杰地灵,每回科举都有一二上榜者,何小姐要是喜欢,寻一个品貌上佳的公子也是极好的。”喜春安慰了句,便略过何小雅同知府刘家的事,与何夫人说起石炭买卖来。

  何夫人在汤县的石炭铺子开门红了后,胆子已经放大了,除了另外茂县、庄宁县中两处还未开的铺子要多订一些石炭外,何夫人雄心壮志,更想把石炭铺子开到这几个县四邻县中。

  谈及买卖来,何夫人整个人如同带上了一层光晕一般,神采飞扬,整个人意气风发。

  喜春心里也不由被感染两分,波澜壮阔起来,却最终她摇摇头:“目前还不行。”

  场子铺得太大,他们后边的货物数目却是跟不上的。

  “炭司的石炭场要供应盛京百万人家,只有三四个石炭场能供应盛京之外,支撑不了整个秦州府以及辖下诸多县中的。”喜春一一道出如今盛京的情形,第二船石炭再过七八日便能到货,离他们发第一船起,两次发货时间间隔不长,买卖红火是一回事,这对他们商户和炭司都是有益的,但喜春也怕这时间太近,炭司在装船时,那船上的货物质量更参差不齐。

  上一船运来的货物中便有不少掺杂了不好烧的石炭块儿,当然这也是免不得的,喜春也能理解,毕竟从开凿到挖掘,深埋在地下的石炭能采上来已是炭司耗费了无数,请了无数能工巧匠才成的,炭司和石炭场人手有限,能掺杂少量杂质已是难得。

  若是他们要得急,石炭场免不得忙手忙脚的,做事便不如如今细致,那杂质太多,运来商户也要承担其中的损失,其则便是太多杂质掺杂也会影响买卖,叫人觉得烧这个费劲儿,还不如用木炭柴火的。

  挣钱才能体现价值、能力,喜春想证明自己不差,却也不想做这等坏了水源的买卖。

  长久的营生才是良性买卖。

  何夫人也不是那等会自掘坟墓的人,一身的意气风发化作遗憾,“炭司怎的就不多开两个石炭场呢!”

  那副模样,已经恨不得亲自去炭司帮着开发两个新石炭场,把慢慢石炭给运过来了。

  何夫人只得退后一步:“既然如此,那这回夫人叫我多定一些石炭吧,何家如今三个铺子,那两个眼见着就要开张了,要是不多备些,过几日另外几家一定,瞧着可是要全定光了。”何夫人亲自给喜春斟了一杯熟水,声音柔和:“夫人,咱们两家可是一开始就合作的人家,这交情可不是其他人家能比的,你说是吧?”

  喜春点头:“是。”

  何夫人见识不浅,有勇有谋,喜春与何夫人之间相处也十分契合,如今定下的另外几家喜春也与各东家见过面,商议过正事,但都是公事公办,点到即止,另一方面来说,也是这几家的东家都是男子,喜春到底是要避嫌。

  就如何夫人说的,周何两家是头一个合作的,交情肯定要深上一些,更多的则是何夫人本人。为了这份深一些的交情,喜春哪有不应的。

  喜春近日也是听说过何王周三家的事,问起了何家在府城的安排:“各家近日都在传何家要退出府城的炭火买卖,由周家顶替上来,如今石炭买卖虽说占了不小的位置,但受数目、距离的影响,还不足以跟这些炭火买卖分庭抗衡,木炭柴火仍旧有着不小的场子,你们何家莫非要放弃这个大头买卖?”

  何夫人辟谣:“那哪能啊,挣银子多难啊,有银子挣的时候哪敢放了到手的营生的。我跟我当家的都相信以后石炭买卖定是会压着木炭柴火买卖的,但只要这炭火买卖一日在,我们何家的木炭柴火就不会缺的。”

  她笑了笑:“周家要是有这个本事压过我们何家去,我也乐见其成,只看他家有没有这个本事的了。”

  何夫人一把年纪了,也只比喜春生母陈氏年轻几岁的样子,也是向来不爱在背后说人是非的,这也是跟喜春往来熟络了,才忍不住跟她说起了关于这周家的家事来。

  “说来前两日你走得早,许是不知那位周夫人早前满后院子的打听你,好几位夫人都被她问过,想找你的,结果...”

  结果后面的大家不用言明也知道了。

  喜春提前离场,周家这位夫人自然是见不到人了,但哪怕她早前做足准备也不至于如此,要见人,不是该提前先认认人吗?

  连人都认不得还想面见本人,这周夫人还以为周家与他们这些商户家境一般,在知府上排不上号,只能同坐末席,也不想想要是周家没丁点身份背景,能安稳在秦州府这么多年?

  “可惜了,这早前的周夫人倒是一位深明大义,颇有见解的女子,早前那周家与我们何家一般都是从庄户人家挣上家业,才在府城里有一席之地的,可惜这男人自古多情负心,嫌周夫人年老色衰,迎了个年轻妖娆,会阿谀奉承男人的进门儿。”

  作为这府城里少有的女当家,没几个背后没有故事的,何夫人走上如今这一条路,成为府城人尽皆知的何夫人,最初就是受了周家原配夫人的影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