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孺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82 KB   上传时间:2024-02-25 12:58:59

  实在是韩老三因为过于心疼,这会五官都扭曲在一起,跟个小老头一样。

  不过孜然目前的身价若就这么吃掉也确实可惜,偶尔尝个味道解下馋也就行了。韩彻也是准备留足来年在柏州要推广的部分后,剩下的都拿去售卖。

  至于宣传推广这一块,以孜然的高知名度和目前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根本用不着韩彻去操心。

  也就三五天的时间,地里的孜然便进入了全面成熟期。

  都知晓自然目前的身价昂贵,王家那边早从栽种那天起,便派遣了专人在地里看守。待到成熟收获这天,王七郎还亲自来了地里。

  “见过韩大人。”王七郎走过来跟韩彻行礼。

  王家是全程跟着韩彻这边的地里,依样画葫芦般的去种植的孜然。

  自然是韩彻这边什么时候开始收获,他们那边也是同步跟随。

  今年两边的孜然生长便都很不错,韩彻采用的又是大田种植模式。最终一亩地的孜然产量,达到了两百二十多斤。

  这产量若跟穿越前的大田产量去做对比的话,其实是属于略低的,更何况韩彻整个栽种过程还很是精细。

  但韩彻也觉得不错了,毕竟是第一年栽种。

  “竟收获了一千两百多斤吗?”王家人对这产量,却是大感震惊。

  在这之前,王家只是对韩彻种植孜然能成功有信心。但具体孜然产量能有多少,他们却是从未设想过。

  孜然种子作价也并不便宜,韩彻这边具体栽种地大概是三亩多一点,王家虽比韩彻略多一些,但也不过是五亩多点地。

  五亩多地收获一千两百斤的孜然,便把王家上下都高兴坏了。过去一小袋子的孜然便已是金贵难得,今年他家得了这许多,那得换来多少银钱啊!

  为了能售卖个更好的价钱,除了留种的那部分,王家把剩余的孜然运输去了京城北地那边和富庶的江南地区。

  这一千斤的孜然也别瞧着放一起挺多的,但实际投入到全国的这个大市场里面,量一下子便被突显成稀少了。

  全程学习韩彻的精细栽种,也使得王家的这批孜然对于目前来说属于颗粒饱满,香气浓郁的精品好物。那些喜欢孜然香料的达官贵人和富户们,在瞧见这批孜然的品相后,更是争抢着来购置。

  王家这批孜然很快便全都销售了出去,换回来了一大笔的银钱。

  自然对于王家如何能有这般多的孜然来源,难免会有人去探测。不过大多数的人都以为,王家是从蕃地运输过来的。

  毕竟王家做丝绸生意,每年皆会派遣商队去蕃外。

  直到后面,有那去往柏州做生意的人回来后,才有消息传出,言道王家此次的孜然并非是从蕃外运输来的,而是在柏州种植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柏州何曾有生长过孜然!”

  真当他没去过柏州,就不知晓这些事了么!孜然可是蕃外才长的香料,莫说是柏州,便是全国也没听说有哪生长过孜然。

  “我原也是不信的!可就在前些时日,那位柏州的韩刺史发出公文,言道他今年试种孜然成功,柏州辖内百姓若有想种植的,每户可报名领取半斤种子,由官府教授种植技艺……待来年收获时,再还回半斤种子便可!”

  天知道,当他刚听闻这消息的时候,都恨不得自己也是那柏州的百姓!

  那柏州的百姓可真是好运道,来了这么一位“财神爷”任职,于是家家户户种着身价高昂的棉花,养着白羊,各种纺织品的技艺也学着……大把大把的银钱简直就跟流水一样的流进他们的家里。

第91章

  安置

  前段时间衙门所发布的公文,其实并不止分发孜然种子这一条。

  两年多前那批自赎自身,被韩彻安置在职田的孩童,有大约十来个今年满了十五周岁。朝廷规定,凡年满十五岁者,便可成婚。

  还有不少十三四岁的,也马上便要年满十五周岁,步入“成年人”阶段。

  衙门便决定给这批孩童以职田为中心,最终择选出一处距离职田并不太远的荒地,预备建设新的村庄作为安置点。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和落户,村庄的房屋一律由衙门出资,组织人手去修建。分发给他们的田地,也会由衙门雇佣些工人过来,与这些孩童一起去做前期的开垦。

  官府还会分发一定的种子农具,以及一头耕牛帮助他们更快稳定生活。村子里的村长和里正,也都是由衙门这边安排适合的人选过去任职。

  至于当初韩彻刚让大家自赎自身时说的,待成年后让他们自行选择要不要归家一事,这次官府根本就没提。

  柏州过去那么的贫穷,能被父母抵押出去,并且至今都未来赎回的孩童,过去在家里过得日子也可想而知,感情自然便也所剩不多。

  少部分便是还对父母在心中抱有感情和期待的,在职田的这两年多的共同生活下,也让他们对伙伴和佃户们产生了不想分离的感情。

  他们习惯了跟同伴们在一起,也习惯了听官府衙门的安排。在这里吃得饱穿得暖,也没有动辄打骂,更是他们过去从未感受过的美好生活。

  到最后,自然便是官府怎么安排,他们便怎么听从。

  一下子要安置这么多孩童,为他们建设出一个新的村庄,对衙门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再多的钱,韩彻也甘愿出。

  或者更准确一点的来说,打从两年前,韩彻提出让这些孩童自赎自身的时候,心里就从没真打算让他们再回那样的父母身边去。

  只是时人看重品德,也极为注重孝道。父母纵是有万般的不是,世人也要求做子女的去孝顺依从。

  韩彻并不信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也别拿什么过去家里贫穷的话到他这里来做借口。这几年韩彻给柏州的所有农户都按户分发棉花种子,教授他们各种技艺,现如今谁人不知柏州的百姓暴富起来了?

  可这两年,又有几个做父母的来跟官府把自赎自身的孩童赎回去?

  奈何眼下韩彻也没办法跟这种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信奉的主流思想去做明面上的抗衡。

  甚至韩彻都别说去做抗衡,但凡他这里有半点这样的言论流露出去,便会立即遭受到千夫所指,还会带累柳氏三娘她们。

  对于这种情况,韩彻能做的便只有借用官府的名义。

  在这个年代,哪哪又都是地广人稀。

  柏州就更不必说,便是因纺织大市场吸引了不少外来商贾客流,但这些都不是常驻人口,更不可能落户下来,以至于府城的总人口数到现在也还未过万呢!

  府城缺人,韩彻顺势把这批孩童编户下来的操作。在别人看来,韩彻这是想要发展更多的人口户数,提高政绩。

  “唉,这些孩童也是好运道哦!”那些来柏州府城购置纺织品的,便都这般一脸羡慕的感叹着。

  “我听闻那些自赎自身的接受编户后,也会分发孜然种子!”

  “嘶!那么金贵的孜然,也能这般舍得!果然不愧是‘韩财神’,一出手便是大把的银钱洒出去!”

  职田这边的孩童们听着大家都这般的说他们运道好,于是一个个的心里也越来越欢喜自己能被留在府城,接受官府的编户齐民安置。

  对于原生家庭的挂念,也就在相对减少。

  便是他们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会产生什么太多的想法。这些做父母的确实是对已经抵押出去的孩子没什么感情了,家里现在的日子又过得很好,几乎都另外又生了其他的孩子。若官府真让他们这时候回来,做父母的也不知晓该如何对待。

  现实就是这样,并不是所有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便是疼爱,在孩子多了以后,也会跟五个手指头一样,疼爱有长短区分。

  至于更垃圾的父母,这样安排就更好了。将来万一他们真起了念头想要来找寻这些孩子占点便宜,也会先考虑一下时下这种交通上的极为不便利,对他们而言到底方不方便,划不划算。

  而且就过去抵押出去一直未赎回,还是由官府来做统一安置这一点,也能给这些孩童将来万一真要面临垃圾父母使用“孝道”压迫时,增多几分舆论上的帮助。

  可以说,韩彻为了这批自赎自身的孩童,确实是考虑良多。

  但外人再如何帮忙考虑,做父母的一旦对子女造成伤害,始终都是一辈子都好不了的心灵创伤。

  六月底,京城。

  这日陈家二老终于抵达陈家。

  进府的第一件事,陈家祖父先是黑着脸把下人屏退,接着转脸便对着吴氏厉声呵斥道:“吴氏!跪下!”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愣住。

  陈二娘满脸错愕,陈大娘也是蹙眉不解。

  至于陈卓,他皱眉看向吴氏。

  “父亲!不知儿媳做错何事,惹得父亲这般生气?”吴氏见着陈家二老满脸那压制不住的怒火,心头也很是惶恐不安。脑海中更是快速转动,莫不是之前陈大娘被退婚一事,突然事发了?

  可不应该啊!

  陈大娘被掳一事,她当初只是安排人引导了刘家去注意陈大娘自救时被烧伤的手腕,让他们对此产生了些怀疑。

  后面的事情,吴氏便再没有去操作了。

  当然这也是吴氏很相信,刘家这种只能暗地里去调查,在陈家及时的将证据证人都处理完之后,是查不出太多有用的东西。

  不过吴氏要的也只是刘家对这事起了疑心,坚定退婚的念头。毕竟刘家若真认真调查下去,吴氏还怕引火烧身到自己身上了。

  好在,之后的事情发展的都如了吴氏的心意。

  世家大族对子嗣的婚姻本就极为看重,更别说原本刘家对幼年便丧母,只能由祖父母带去平州抚养长大的陈大娘做嫡房长媳便不是很满意。

  若陈大娘真遭遇了这些事,刘家断不能将这样的女郎娶为家中长媳,甚至很可能还会是未来的当家主母。

  之后两家一次相聚,刘家那边果然便拿陈大娘自救时的手腕烧伤做试探。陈家对这一点,自然是早就想好了完美的说辞。

  可真当刘家主动提出这样的疑问,陈卓便也猜测刘家应当是知晓了点什么。

  陈卓对此难免便会担忧万一将来陈大娘被掳事发,那就是结亲不成反结仇。也别觉着证据都被消灭掉了,但当时陈大娘可是报官过的。

  思来想去后,陈卓哪怕再惋惜这门好亲事就此没了,也还是主动跟刘家提出了退亲。

  刘家说到底也只是为了退亲,目的一达到,他们自然也就不关心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祖父,您为何一来便要罚我阿母!”作为女儿的陈二娘自然第一时间护着母亲,便也这般问了出来。

  “为何?你真当你们这些时日在京城做的事,我们远在平州便不知晓了?”陈家祖母气愤道:“那韩家都告状到我们跟前来了!”

  韩家?

  吴氏和陈二娘立即便想起这段时间对韩家人做的那些事,也知晓这事既然已经被韩家告状到二老面前,便也不打算否认。

  于是吴氏便说道:“父亲,母亲!这事你们不知,是那位韩家三娘子口齿生得好生厉害狠毒。第一次见面便诋毁我们二娘如何撒谎,如何心肠歹毒的……我这才气不过,对韩家做了些许事情。但也并未太过,只是不愿意见到韩家人……”

  “那人家好端端的,为何要这般说二娘?”陈家祖父直击要害。

  “我……”吴氏一时语塞。

  这事发生在游园里,当时在场的人众多,事情更是早就宣传了出去。今日便是吴氏能扯谎,暂时瞒过陈家二老,只怕也用不着去外面打听,一旁的陈卓也会把实情道出来。

  果然,陈卓脸上的表情虽然也很不好看,但还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跟陈家二老说了一遍。

  陈家二老听完,脸色便更黑了。

  吴氏还想替自己辩解:“二娘并非有意的……她年纪小,还不知事。便是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也自有咱们陈家的长辈去教导。但那韩三娘一张嘴,便是直接把咱们二娘的名声全都给毁了啊!”

  “还教导?二娘就是因为被你这样恶毒的母亲教导,才会变成现在这样!”陈家祖父完全没心情听吴氏的辩解,直接这般怒吼道。

  吴氏脸色瞬间没了血色。

  陈卓在一旁也皱起了眉头,虽心中也觉得吴氏不该再去招惹韩家,但她到底是陈家的主母,便准备求情:“父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