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主与圣僧二三事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下限君一路好走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96 KB   上传时间:2021-09-22 19:46:10

  李安然笑道:“你佛慈悲啊?”

  荣枯见她这满脸的调侃,只好解释道:“只是菩萨所言,并非是真的以刀斧加诸于身,而是要用痛处令刚强难化的众生得以对万物的苦楚同心共情,真正的理解万物,并且渡化之。”

  李安然见他这样解释这段佛经,便撑着脸笑道:“那在法师眼里,我可是刚强难化的众生之一?”

  虽然是开玩笑,但是她偏偏又挖了个坑等着荣枯跳,后者察觉到了,叹了口气:“殿下是最最聪慧的那一批众生之一。”

  偏偏,也是最刚强难化的那一个。

  李安然听出了他言下之意,抚膝哈哈大笑。

  正在说话间,一个侍卫捧着一只信鸽进来,将信鸽爪子上绑着的信筒交给了李安然。

  李安然也不避开荣枯,径自打开了信筒,取出了里头的飞鸽传书,看了一眼,脸上的笑意便消去无踪了。

  “看来,我不能再继续拖延了。”她将这张纸随手丢进了一边的碳炉里,“三天之后,我就要出发去威州。”

  文承翰在巡视南珠局的时候被刺,虽然有翠巧护着,没有受太严重的伤,但是他是自己亲点的威州刺史,这么做,无疑是向她宣战。

  只是须臾之后,她便敛去了脸上的冷色,对着荣枯笑道:“这一去至少一年呢,法师可不要乘我不在,偷偷跑去象雄传什么法呀?”

  荣枯:……

  他心里突然很不是滋味。

  这失落来的太快,让他一时间无法确定这是因为李安然不许他出去传法。

  还是因为……

  自己将有一年见不到她。

第69章 准备前往威州

  从天京到威州, 走官道会因为冰雪初融而延误,所以李安然选择走水路。

  她的封地虽然在威州,但是实际上在威州却没有王府, 这一次前往威州,也不打算先知会威州的大小官员, 让他们事先准备起来。

  比较巧的是, 御史台的御史们原本就有代天巡查的职责, 这一次因为文承翰被刺一事,皇帝特地派遣崔肃前往威州巡查。

  原本来说,这样的事情是轮不到崔肃这个级别前去的, 但是……

  李安然觉得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阿耶又被崔肃带着御史们就翻修温泉宫的事情给骂了,所以急着想把他丢出去,好让自己的耳朵轻松一些吧。

  至于翻修温泉宫的事情,李安然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一来温泉宫的规模并不大,而来这是在原本的基础上扩建,为的也是逢年过节赐群臣温泉浴的时候能更方便一些。

  崔肃反对将温泉宫翻修到五倍大,工部和御史们相互扯皮,崔肃在朝堂上无所不骂, 舌战工部群臣,最终成功让头疼不已的皇帝将翻修温泉宫的规模定在了能接受的两倍大小。

  李昌为了让自己的耳根子清净一点, 便趁着文承翰遇刺这件事,把崔肃派往了威州。

  崔肃出发比李安然早一天, 而且也是事先通知过威州大小官员的。

  只是他在走之前, 还是去拜访了一次宁王府。

  李安然备下好茶水和糕点,在偏殿接待了他。

  崔肃脱下靴子盘腿坐在小案前,有些诧异道:“你什么时候喜欢上喝茶了?”

  李安然口味爱甜, 身边总是少不了各种蜜饯果子,就连喝口饮子,也喜欢更喜欢用精心熬煮过的糖水。

  不夜侯这种入口微苦的饮子,原本多是寺庙禅宗的僧人们饮用,崔肃嫌弃它喝多了睡不着,极少饮用。

  李安然笑道:“近朱者赤吧。身边多了个爱喝茶的,久而久之觉得这东西虽然入口微苦,后劲却回甘,加上清淡,倒也不错。”

  崔肃拿起手边上的一个糕点,手上的糕点用模子印出莲花状,里头似乎是填了栗子馅,甘甜适口,软糯喷香,配上清茶刚刚好。

  “这似乎是报恩寺的糕点。”报恩寺以素斋点心闻名,但凡有前来添香油钱的香客,都愿意买一点回去,或是自己吃,或是拿去供在祠堂,这个莲花栗子糯米糕似乎是新款式。

  “嗯。”李安然点了点头,“子竹往威州去查文承翰的事情,也是辛苦了。”

  崔肃摇摇头:“倒也算不得什么辛苦,只是威州是你的封地,你不亲自前去,说不过。”

  李安然笑道:“你先去,我收拾好了就走,只是不提前告知威州的官员我要去罢了。”

  崔肃听她这么说,眉头微微皱起,顿时道:“殿下是打算微服私访不成?”

  “这是我的封地,我怎么来往,都是我的事吧?”李安然浅笑,“我不会先去威州州府,相反的,我打算花上一段时间,在威州附近先走上一遭。”

  崔肃了然:“要知道文承翰被刺的缘由,也确实需要到南珠局一带,以及民间走访才是。那我与殿下,就兵分两路了。”

  就在两人商谈的时候,一边伺候着的蓝情恭敬上前来,对着李安然和崔肃叠手行礼道:“殿下,荣枯上师来了。”

  崔肃有些诧异:“他怎么来了?”

  之前荣枯一直居住在李安然的府邸,有一部分御史看不惯,想要参上一本,崔肃不能阻止,却也不和他们一起闹。

  后来出了辩法会的事情,才知道李安然是借着这把“利刃”修整大周佛宗的势力,皇帝也给荣枯赐下“师号”,可以说是将此人从皇家的角度高高捧着了。

  而从此之后,荣枯上师也就搬出了宁王府,转入报恩寺之中开始着手默写经文和翻译失传的孤本。

  李安然点点头,对蓝情道:“请他进来吧。”

  蓝情浅笑:“喏。”说着,便恭敬地退了出去。

  崔肃趁着这个机会对李安然道:“你把他从西凉带回来,精心调-教了这么久,我怎么觉得他越发琢磨不透了?”

  他和李安然当初在虎踞镇的时候就是差不多一块长大的,算是李安然“党羽”之中最早跟着她的那一批,后来李安然打西凉的时候,从西凉带回来这个高昌奴——崔肃第一眼便不太喜欢这个人,觉得他阴气森森,一派鹰视狼顾的模样。

  李安然吃了一口栗子糕:“阿蓝他心思太重,性子又偏执,但对我是绝对忠诚的,你不用担心。”

  毕竟……自己把他从奴隶坊中带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残缺之人心中会有痛苦和愤怒,也是理所当然的。

  荣枯进来之后,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坐在李安然对面吃糕点的崔肃,便掐着佛珠对着崔肃单掌行礼:“见过这位贵人。”

  李安然笑道:“这是崔肃崔子竹,於菟她夫君的兄长,官拜谏议大夫。”

  崔肃只要不喷皇帝,对着别人也算是温和有礼,连忙回礼道:“崔某见过明惠莲花上师。”

  荣枯听对方称呼自己的师号,自己先有些羞窘:“当不得,崔御史还是呼小僧为荣枯吧。”

  崔肃便笑道:“荣枯上师。”

  这其实不是崔肃第一次见荣枯了,之前他因为好奇也曾经去听过荣枯的俗讲,辩法会上他也在旁听之列,只觉得这位法师发辩严密,为人又谦和,让人很是舒适。

  这人与人的气质是很难说的,要说漂亮,蓝情也是个美人,但是崔肃就是和他气场不和,荣枯则不一样,他周身气质恬淡温柔,就像是夏日荷塘里亭亭玉立的莲花一般,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也难怪宁王殿下这么喜爱他。

  李安然道:“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在报恩寺翻译经文吗?”

  荣枯笑道:“经文中有些词在古佛国也不曾用了,小僧又寻不到合适的词汇才能做到信雅达,便先搁置下来,想四处寻寻灵感。”他顿了顿,又补充,“恰好前段时间做了些柿饼,栗糕和醋菘,想到殿下要远去威州,路上一定舟车劳顿,便给殿下送过来。”

  他递过来的包裹并不大,里头只装了一瓶切碎了腌渍好的醋菘,还有用油纸包好的柿饼、栗糕,这些都是李安然的口味,就着这醋菘她能喝两碗米粥,拿来夹烙饼也是极好。

  她笑道:“你这还真是费心了。”

  荣枯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崔肃在边上道:“说到舟车劳顿,阿景的调派下来了,说是过两个月就要动身和使团一起出发去安南,虽然这差事是他自己求的,但是安南气候湿热,又多瘴毒,我实在是有些担心他是不是带足了药。”

  “这个你放心好了,阿耶可宠着於菟呢,这次虽然不让於菟和他一同去安南,但是派了两个顶好的医工跟着,定是一帆风顺,顺利取回三熟良种回到天京。”

  荣枯道:“三熟良种?”

  李安然扭头看向他,笑道:“是呀,解决了地,还得解决种子,若是接下来还能找到别的高产作物,那就更是进了一步了。”

  只是大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这么多次的饥荒和灾祸,所有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其实都几乎已经被筛选过一遍了,若是想要找又容易存活,又不畏干旱、寒冷的作物,恐怕还得往外寻找。

  西域也好,南海也好,或者靠近交趾一带的婆罗洲,除却西域以外,都是先人杂记、野史、游记上曾经记载过,后来却没有人再继续前往探索的地方。

  李安然很想去这些地方碰碰运气,一来并不算远,以大周的造船、航海技术是可以到达这些地方的,二来南州边沿地区早在魏朝就有人前往开荒,如今也算是岭南的大县,她打算以威州、南州为据点,建造可以远航的大海船。

  之所以第一个船厂选在威州,这完全是因为威州是自己的封地,并且相对的比南州更富裕一些,也更经得起“造作”。

  而且威州一带多海盗、水匪,在威州建船厂,也能起到震慑这些人的作用。

  有了大海船,相应的就需要水师,大周也不是没有渡江水师,但是海上行驶和河上行驶,怎么想都应该……可能……也许……不是同一件事?

  当然,要是同一件事的话,那就方便多了。

  需要她筹谋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困难自然也不会少,只是李安然非但没有觉得头疼,反而兴奋得很,甚至有些跃跃欲试,仿佛一朝回到了当初拉起赤旗军精锐时候的岁月。

  她又找到了少女时的那种热血澎湃的感觉。

  崔肃见她两眼放光,就知道她又在筹谋什么大事,跟着她这么多年,他都已经习惯了这人时不时做出惊世骇俗之举,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甚至愿意起身跟上她的步伐了。

  他双手交叠道:“既然殿下心中已经有沟壑了,那么容臣在此同殿下告别,我二人,威州再聚。”

  李安然也站起来双手交叠:“子竹先行,威州再聚。”

  红珏要留下来扶持老六女学的事情,所以她这次南下,带的是蓝情。

  荣枯目送崔肃离开,手上掐着佛珠,面上神色依然温柔恬淡:“小僧祝殿下,无往不利。”

  李安然粲然一笑,欣然收下了这祝愿。

  至于荣枯自己……

  他想起了自己默写、翻译孤本时那些细微的魂不守舍,难以下笔。

  不只是寻不到词来表达经文原意的“信、雅、达”,他自己的心境也难得的动摇了几分。

  他是到了“坎”上了。

  罗汉垂眸,将眼底的明暗尽数收敛。

第70章 “我先去看看文承翰,而后再去南……

  多吉又来找荣枯论禅了, 象雄使团前不久被大周皇帝拒绝了和亲的请求,皇帝赐了他们一些金银财宝就令他们回到象雄去。

  使团将在七日之后动身回到象雄,向他们的新王赫也哲传达周朝皇帝的意思。

  多吉作为使团的一员, 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回去的,只是他行礼不多, 也用不着收拾什么, 干脆天天都来听荣枯的僧讲, 同他论禅。

  今天他二人探讨的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当初荣枯和李安然聊佛经的时候, 李安然就断言这是“诱之以利,呵之以威”,而荣枯立刻回答,在这八个字的背面,是“教之以法,束之以理”。

  多吉还带来了一些在象雄流传颇广的经文,老象雄王为了平衡萨满巫师和佛教僧众,干脆让萨满巫师们也加入僧人翻译经文的队伍,希望借此机会渡化吸引一些原来笃信萨满神的信徒。

  然而接下来十几年, 萨满信徒和僧众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经常会出现萨满信徒手持利刃杀入象雄佛寺的情况, 往往这样的事情一发生,就伴随着焚烧经典、杀死僧人活祭——久而久之, 在象雄的僧人也开始用武器武装寺庙, 训练僧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主与圣僧二三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