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分手后太子火葬场了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花下残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65 KB   上传时间:2021-09-20 19:41:49

  “今日说是太子出征,侍中他们都去送行了。夫人说今日侍中起得太早吵到她了,她要睡个回笼觉”绿衣在锦盒上拿了支桃花钗,“今日用这支钗子?”

  顾令颜揉了揉眼睛,低声道:“都行。”

  随意的挽了个垂髫分肖髻,戴了几样发饰过后,顾令颜正要起身,绿衣却突然从妆台上拿了个东西放在她面前:“三娘,这个东西要如何处置?”

  顾令颜凝神看去,脸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颇有些恼火地说:“我前日不是跟你说了,让你赶紧扔了么,怎么还在这?”

  绿衣笑了一下,温声道:“三娘,我瞧这东西不大一般,要是扔了被人捡去,恐怕是要生出事端来的。”

  伺候了她十几年,她当然知道顾令颜说的扔了不过是气话,就算心里再想扔,若是别的东西也就算了,可这个似乎比较要紧。

  顾令颜很少发脾气,若是真的发起脾气那就是什么都不管了,任何东西都看不顺眼,恨不得通通都扔了。绿衣就是知道这点,才不敢在她气头上扔,专门等她心情好些了,才重新说这个事。

  顾令颜有些不悦的皱起了眉头,到底没再说让她扔了的话,胡乱看了眼上头刻的字后,将东西塞进了柜子最里面,嘟囔道:“烦死了。”

  朱雀大街上虽挤满了人,却不见有多吵嚷,骏马的步伐整齐划一,踏在地上溅起一片黄尘。

  徐晏操纵着一匹乌色卷鬃马行在皇帝后面,快到明德门处时,速度愈发的慢,抿紧了唇遥遥望着前方。

  “三郎,你怎的越发的慢了?”越王在他身侧轻笑了一声,问道,“这是做什么呢,去河西可是你自己要的,莫不是突然不想去了?”看着是在调笑,但他眼中的愤恨却怎么也隐藏不住。

  若是徐晏离了京,他大有可为之处,没想到这人竟是硬要将他也拖出去,真真是坏到了骨子里!

  徐晏没理会他,视线一直在城门附近逡巡着,将那边聚集的所有人都扫了个遍。

  可就是没看到他想看到的那个身影。

  明明早就知道的,偏就还是心口一阵阵的泛着疼。

第81章 城阳郡公夫人身后还站着……

  夏日的雨来得急, 不声不响的就开始下了起来。

  淅淅沥沥的雨声响起,几乎是一瞬间便笼罩了整座长安城。细密的雨砸落在地上,烟雨朦胧间, 仿佛不是宏伟壮阔的长安,而是温柔多情的江南。

  雨水遮挡了眼前的视线,徐晏没有管身侧越王阴阳怪气的声音, 现在不是收拾人的时候,横竖等出了长安, 还不是任他如何。便只淡声道:“大兄若是不想去, 可自行留下, 不必拿孤做幌子。”

  越王被他一激, 怒道:“分明是你故意放慢马速, 胡乱说什么?”

  怒气冲冲之下地声音有些高,惊扰到了前面的皇帝。徐遂回过头瞪了他一眼, 越王急忙闭上了嘴,不敢再说话。

  徐晏微微抻着脖子张望四周, 水珠覆住了睫毛,遮挡了部分的视线。周围聚集了一大群看热闹的、送行的人, 偏就没有他想看到的那个人。

  可他也曾拥有过的。

  他蓦地想起几年前, 也是在初夏的时候前往河西,那时他的行程算是半保密状态的, 知道他要去河西的人不多,更不可能像今日这样有皇帝和众臣送行。

  去的前一日, 顾令颜去东宫找他,兴致勃勃地说要给他弹一曲阳关三叠。他嫌顾令颜烦,找了个借口推脱走了,溜去了书房。

  在书房里待了一会出来时, 却看到顾令颜还在丽正殿里,右手漫不经心的拨弄着琴弦,微垂着头,神情委顿。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看着她垂头丧气,甚至还带了点委屈的模样,他心里突然就闷得慌,于是轻声她:“顾令颜。”

  “嗯?”顾令颜抬起头来看他,只一瞬间又低下头,小声道,“我跟以前不一样了,我现在弹琴可厉害啦,先生前几日还夸过我呢,说我的幽兰弹得可好了。”

  她眼帘低垂,长而卷翘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将乌黑的眼珠子给完全掩盖住了。嘴唇紧紧抿着,颊侧的笑靥不见了踪影。

  凝着顾令颜看了许久以后,他轻咳了一声,别别扭扭地对她说:“那你弹吧。”

  出了明德门后,城外地势开阔,徐晏回头望了眼高耸的城墙,旋即自嘲的笑了一声。

  从前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现在他却根本就没机会听她弹琴。

  本来要往涿郡去、最后停驻在临渝关的大军已经被重新召回来,直接去往河西。此次战事急切,根本没时间在路上耽搁,同皇帝作别以后,徐晏双腿一夹马肚,绝尘而去。

  眼见着众人逐渐消失在眼前,官道上只剩下滚滚黄沙,徐遂从长亭里的椅子上站起身,要步出长亭。

  楚王急忙上前搀扶住他:“阿耶,小心台阶。”

  徐遂将他的手挥开,淡声道:“二郎,朕还没老到那个地步。”

  楚王笑了一声,亦步亦趋的跟在徐遂身边,没有多说旁的话。本来皇帝已经下过旨意,让他在大婚以后和越王一同前往封地,但随着河西战败,徐遂和越王要前往河西,他便顺理成章的被皇帝给留了下来,让他帮着在京中理事。

  众臣这次倒是都没怎么说话,算是默认了这件事,毕竟皇帝已经去了两个儿子,想留一个在身边也是常理。

  徐遂回宫后先让人给吴昭仪送了份东西去,随后径直去了清思殿。

  朱贵妃正坐在书房里头,翻看着宫中这个月的开销,见是皇帝进来了,她急忙将账簿放下,起身笑道:“圣人怎么来了,三郎他们都走了?”

  “走了。”徐遂轻叹了一声,上前揽住她的肩膀,无奈道,“三郎这孩子也是犟,朕那日扔东西下去,也不知道躲一下,到今日都还没完全结上痂,就这么顶着一脑袋的伤出征。”

  朱贵妃略微冷了下脸,将徐遂的手给拂掉,转身坐回了刚才看账簿的位置上:“圣人是他阿耶,三郎脾气有多犟,圣人难道还能不知道?”

  她暗自冷笑了两声,今日特意说起那伤,难道还真是关心徐晏?不过是觉得徐晏脸上带着伤,怕朝臣以为他不慈罢了。

  以他的脾性来说,徐晏那日无论是躲还是不躲,都只会将他的火气给激得愈发的旺,要怪只能怪他手欠,朝人脸上砸东西。

  徐遂有些无奈,上前一步说:“少君,朕是他阿耶,难道在你心里,朕还会害了他不成?”

  “妾可没这么想,这是圣人说的。”朱贵妃染了丹蔻的纤细长指翻动着账簿,视线压根就没挪动半分,容色是显而易见的冷淡。

  她正忙着,且面沉如水,心情正是不好的时候,徐遂不敢再招惹她,便在旁边坐了下来,陪她看着账簿。

  等过了半晌将账簿看完后,似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她忽而捏了捏眉心,温声道:“前些日子阿吴同我说,给四郎挑了一个孺人和一个媵人,似乎快要进府了。圣人瞧着,这聘财还是依照着大郎纳林孺人的时候给?”四皇子在楚王纳妃后和底下几个皇子一块封了王,他被封为了晋王。

  此等宫务徐遂是一向不管的,无论从前是何身份的时候,他都是将一应内务放在朱贵妃手上。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未出过什么差错。

  听到这,徐遂还以为朱贵妃是火气已经消了,便笑着说:“你来定夺就行,两个媵妾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说完这句话,他顿了一瞬,下意识望向朱贵妃。

  一时情急,竟忘了些东西。

  但朱贵妃却丝毫不受影响一般,将账簿往徐遂面前一摊,温声道:“圣人,宫里这个月事多。二郎纳妃,四郎他们封王。这开销,已经是上个月的两三倍了,上月宫里进了几个新人都没多多少。”

  “是很有些多了。”徐遂一目十行的扫了过去,眉头渐渐的拧了起来。

  朱贵妃轻应了一声,随后说:“大郎纳林孺人的时候,宫里钱财宽裕,阿吴又补贴了不少,故而给的聘财多。可如今哪里都等着要用钱,妾也不是要省这点钱,就怕太过张扬了,四郎也到了要入仕的时候,被那些人给参上一本。”

  “先受些委屈,等她们嫁进来了,妾再让阿吴私下里补贴一番,岂不是更好?”

  河西战事正是吃紧的时候,涿郡那边高句丽亦是虎视眈眈,万万不敢松懈。无论是养着那么多将士,还是制造兵器、盔甲、粮草,又或是修补城池、给阵亡将士家里的补贴和安葬费,都是大笔大笔的开销。

  四皇子若是这个时候纳妾花销太大,甫一入仕就被盯上,那就不好了。

  徐遂望着朱贵妃的眸光愈加温和,柔声道:“朕都还没想到这一节,这些年,实在是辛苦你了。既如此,也不必从公中出聘财了,朕和她一人贴补一些即可。你去告诉阿吴一声,别给我闹什么幺蛾子出来,千万不许宴饮。”

  朱贵妃翘了翘唇角,她要是直接压这笔钱,吴昭仪肯定要闹一场,虽说肯定闹不赢,但却够恶心人的。还不如跟皇帝说一声,让他去做这个恶人,且皇帝比她还狠,直接让公中不必出聘礼。

  她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垂首浅笑:“这有什么辛苦的,哪家妇人不要做这些事?圣人处理朝政,日理万机,才叫辛苦呢。”要是不管理宫务,她才更辛苦。

  现在她还能不高兴了,随意将吴昭仪等人搓扁揉圆,要是连理六宫事的权力都没,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徐遂之所以一回宫就过来看她,就是担心徐晏走了她心情不好,此刻见她面上带笑,一派轻松闲适模样,便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俩人又说了一会话,徐遂用过晚膳后本想着留下来陪她,却传来吴昭仪晕了过去的消息。夜色已经深了,但顾及着越王今日刚刚出门,还是往她的住处而去,朱贵妃也跟在了他身后一块过去。

  顾令颜一整日都没曾出门,上午的时候在院子里逗弄几个侄儿外甥,等到用过了午膳,城阳郡公家的人却登了门。

  城阳郡公家和杜夫人一样,出身京兆杜氏,只是京兆杜氏和顾家一样绵延多年分支众多,两家并非一房的人,还隔得稍有些远。杜夫人未出阁前很少有什么来往,无非就是年节时见上一面罢了。

  还是因顾审年轻时和老城阳郡公官场上的交情,俩家才开始交往频繁起来。因着同宗的缘故,后来虽不在一处为官,但也没断了来往。

  今日是郡太夫人亲自带着儿媳登门,说是来找杜夫人闲话的。

  杜夫人先前并未给她提起过这件事,直到被叫过去的时候,顾令颜才知道今日会有旁人登门。这断日子因着河西战败、圣人大怒的缘故,顾家一众人都是闭门不出的,生怕太过招眼,被有心人添油加醋传到圣人那去。

  虽说这可能性不太大,但顾审向来是个小心的人,否则为官多年,他这么大的脾气哪能活到今天。

  打扮好了从青梧院出去后,她一路沿着池边的回廊走到了正院。

  仆妇等人远远地瞧见她来了,掀开帘子急忙将她给迎了进去,顾令颜先给杜夫人行过礼,而后又一一给城阳太夫人等人见礼。

  她还没行完礼,便听城阳太夫人朗声笑道:“几个月没见,颜颜这孩子愈发招人疼爱了。”

  顾令颜微仰首,她本以为来人只有城阳太夫人几个,等抬起眼眸才发现,城阳郡公夫人身后还站着一个着了身团鹤纹青色圆领袍的青年。

第82章 吴郡风光秀丽,一步一景……

  房里点着禁中非烟, 没有烟雾传出,但馥郁的香气一缕缕向外飘散,萦绕在每一处角落。

  城阳太夫人的笑声很爽朗, 听在人心里便让人觉得舒畅,虽比杜夫人年纪稍大些,但她保养得宜, 又不像杜夫人经历过痛楚,尤其是一头乌发里半点银丝都不掺杂, 俩人瞧着却是差不多的。

  顾令颜很愣了一下才回过了神, 将视线从青年身上移开后, 同他见礼道:“杜二兄。”

  杜修远从城阳夫人身后步出, 同她行了个平辈礼, 声音温润似玉:“想不到这么就没见,三妹妹竟还记得我。”他垂首对城阳夫人说, “前些日子回来,阿娘你还说不认得我了。”

  其实杜修远常年在外游学, 顾令颜算下来已有两三年没见过他了。这个年纪的人几个月不见就变了个样,她实则没看出来眼前的人是谁。

  只是城阳郡公家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只有三个, 城阳世子已经娶妻入仕, 身上气质截然不同,杜三郎她也见过城阳太夫人带他赴宴。那剩下的这个, 就只能是杜家二郎了。

  城阳夫人忍不住轻笑,随后拍了杜修远一下:“你这孩子, 真是欠收拾。颜颜记性好认得你,就不许我不认得了?”

  侍女正好端着茶水和点心掀开帘子进来,杜夫人便在上首笑道:“行了,都坐下歇会罢。”

  顾令颜顺势在杜夫人左手边的莞席上坐下, 拿起一旁的粉瓷小盏轻啜了一口,才觉得已经懵了的心神缓过来了些许。

  她垂首用力咬了一口梅脯,心里慢慢思量着城阳太夫人今日带着杜修远登门的用意。

  不带杜三郎来,也没带家中的小娘子来,想也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想通了这一节,顾令颜坐在这便觉得浑身被火给燎了一样,拿着梅脯的手都有些稳不住,脸上却又不得不扯出得体的笑容。身子坐得笔直,钗环披帛不曾挪动一下,衣衫无一丝褶皱。

  众人饮了一阵茶后,杜夫人道:“听说修远此次游历回来,大有所获,还拜了汝阳先生为师?昨日还听我家老头子夸过他,说他有凤毛呢。”

  汝阴先生是当今名士,其虽出身寒门,却备受世人尊敬,朝廷屡召不仕后,名声却更为响亮了。

  传闻其收徒极为严苛,至今能称为其弟子的不过十来人。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当朝户部尚书,刚到而立之年便已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成为现今最年轻的宰相。

  城阳太夫人显然对此很是满意,连眸子里都带着笑,却是谦逊的摆了摆手:“哪有什么凤毛不凤毛的,他也就是马马虎虎看得过去罢了,只是拜了师,不算得什么。你家三郎才是年少有为,年纪轻轻便已在河西任要职,那才叫前途不可限量!”

  原本是俩人互相吹捧的关节,正该皆大欢喜的时候。杜夫人的神色却突然间僵住了一会,随即又展开笑颜,摇头说:“战场上刀剑无眼,我们不指望他立多大的功勋,能每年回来看我们一次就行了。”

  每年回来看一次的前提,是活着。

  城阳太夫人突然想起了顾维,意识到自己一时口快说错了话,且这位还是杜夫人亲子,比顾证这个孙子来得更加亲近。她心里一时间有些忐忑,见杜夫人转了话题,且脸上并无怒意,这才放下了忧心。

  城阳夫人手中团扇轻摇,眸光盈盈:“我前几日在筵席上碰到阿李了,她还跟我抱怨,说阿证去河西那么久,好不容易寄了回书信回来,结果就只给颜颜捎了礼物。”她顿了一瞬,又笑道,“我同她说,要不怎么说颜颜招人喜欢呢。”

  杜夫人跟着笑了一阵,冲顾令颜道:“我们这边还有事,你带着你杜二兄出去池子边上转转,他许久没来过了,想来对咱们府上也不熟悉。你去看看桃子熟了没,若是熟了就让人摘一些送过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6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1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分手后太子火葬场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