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权宦为我点朱砂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四月与你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9 KB   上传时间:2021-09-19 20:31:36

  慕卿转过眼,眼尾的弧度有一种诡异的绮丽,他曼声询问皇帝:“方才见公主前来……不知是为何事?”

  皇帝应了一声,思绪迟钝地转回到扶欢身上。

  “扶欢啊。”他说道,“听到梁深有了一个孩子,想来求朕下旨,收回那桩赐婚。”

  慕卿安静地听着,没有出声。

  皇帝短促地笑了一声:“到底还是个孩子,知道了梁深有孩子,就不想成婚了。只是她也不想想,勋贵子弟中,最适合她的,只有梁深一人。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着想。”

  “至于那个孩子。”皇帝笑着,看向慕卿,“早夭了便可以,慕卿,你说是也不是。”

  慕卿弯起眉:“让殿下难过的事物,自然是要除去的。”

  不光是梁深,他看着皇帝时眸色很深,这些人,应该杀光殆尽才好。

  扶欢回去后,特地派了人打听御史府的消息,一连几日过去,都没听到府中有什么人出现意外,她高悬的心总算放下一点。想来皇帝到底还是有理智,或是听进去了她的话,没有对尚未垂髫的孩童下手。

  若是因为她的一人之言,背负上一条人命,想必她的余生都不会安稳。但是到了上京下第一场雪的时候,皇帝也没有收回赐婚的旨意,似乎打定了主意,就要将她嫁给梁深。

  她的心,也慢慢灰下去。此生,大概也只能这样了。

  皇后翻着冬日制的新衣,对扶欢道:“陛下近来连太后的谏言也不太能听进,就譬如勤政殿新收的宫女,没有给位份,日日就住在勤政殿的偏殿。”

  “若说陛下不喜欢那两位宫女子,也不尽然,当初淑妃的盛宠,也大约是如此了。”

  永宁宫中烧着银丝炭,这炭金贵,烧起来没有半点烟,清清爽爽的。冬日,殿里也撤去了瓜果,屋中暖和,若是再放着瓜果,没过多久就会熟透糜烂了。

  扶欢看着那些新衣,大半都是为她所制的,公主的嫁妆,往往很早就开始预备了。但她对这些不太上心,看着也是有一眼没一眼,不往心里去。

  此间的两个主人,都没将心思放在新衣上。

  “皇兄威严日盛,自然是不愿意听不同的声音。”

  勤政殿的事,她也有听闻。那两位宫女子不知是如何得了皇帝青眼,宠爱起来甚至能比得上未孕时的淑妃,但是很奇怪的,如此宠爱,皇帝却吝啬于给她们一个位份,只是安置在勤政殿。

  皇后笑了笑,略过了这个话题。于她来说,现下最要紧的并不是那两个宫女子。

  “后日去护国寺上香,东西可都备齐了?”

  扶欢恹恹的,道了一声备齐了。她是个爱自由的性子,但是到了冬日,她这个性子便打了折扣,宁愿窝在殿中,也不愿在凛冽的冬日里出走出一步。

  每年冬日,后宫女眷都会去护国寺烧香,乞求来年大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去岁扶欢生了病,无法前行,今年却是不能再不去,况且她身上,还背着一道赐婚的旨意。

  “也不知淑妃那儿如何了。”皇后蹙起眉头,“她大着肚子,太后顾念着这个,原没让她去,她却还是想去。”

  “如今钟粹宫到底备得如何,也不知晓。”

  淑妃有孕之后,钟粹宫便游离在了后宫之外,除了太后和皇帝,连皇后也无法对钟粹宫说一道二。

  扶欢也有些忧愁:“护国寺在香叶山上,淑妃娘娘怀着身孕,这般跋涉,也不知能不能受得住。”

  也许怀孕中的女子性格难免会格外任性一些,不论外人怎么说,宋清韵仍是要上护国寺。仿佛这成了她的执念。

  也不知她如何说服皇帝与太后,护国寺上香一事,最终仍是让她同行。

  香叶山就在京郊,坐上马车,行路顺畅的话,一个时辰的功夫也就到了。不过这香叶山最出名的景色不是护国寺,而是漫山的枫叶。到了秋季,漫山遍野一片绯红,如同晚霞从天际飘落,独独落在这一座山上。

  香叶山之名,也是从此而来。

  扶欢抱着手炉,在马车中昏昏欲睡。为表上香的诚心,今日寅时便起身了,她几乎是闭着眼上了马车,快到香叶山脚下才从这种睡意昏沉的状态中醒来。

  手炉还是暖的,马车中软枕香炉,暖得如同春日。扶欢掀起车帘一角,外头积雪未消,白茫茫的一片,空气也是冷的,扶欢只是将将把车帘掀起一角,周遭就冷了一块。

  她赶紧地,放下了手中车帘的绸布。

  “还有多久呢?”扶欢在靠在软枕上,将自己缩成小小的一团,手炉握在手里。这样的姿势,不会觉得冷。

  马车中只有她和晴晚,每次来上香,晴晚都跟随在她左右,不过晴晚的记性比她好很多。就趁着扶欢掀开车帘的匆匆一眼,晴晚已经知晓到了何处。

  “大约一两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晴晚的声音很轻软,“殿下现在就莫要睡了,上过香后,还可在厢房中休息。”

  扶欢点点头,脸埋在软枕上,软枕太温暖柔和,她心中是不愿,但也知道晴晚说得对。若此时再睡下去,到了护国寺定是手忙脚乱。于是便起身了,晴晚重新将她睡乱的发髻拆掉重梳,金玉银钗一层层往上簪带,整个人也感觉沉重了。

  到护国寺的时候,又下起了雪,雪不大,细细碎碎地随着风飘下,扯了棉絮一般。下雪的时候,天色永远都是暗沉沉的,云都像灌了铅。扶欢搭着晴晚的手,小心地走出马车。

  在她的前面,是皇后和淑妃。淑妃披着杏黄色的大氅,整个人看起来更沉重了一些,皇后侧过身,同淑妃轻声在说些什么。

  细雪飘在皇后的肩上,那婉约得如同江南女子的眉眼此刻却显得锋利了一些。

  是本来就锋芒的利刃,撕开了包裹的丝绸。

第54章 刺客

  这次护国寺之行, 要在寺中住上两晚。晴晚带着伺候的宫女去布置厢房,扶欢同皇后和淑妃一道,在住持的引领下, 去往大殿上香。太后要晚上一日才过来,今日积雪, 天气着实不算不太好,钦天监预计, 明儿的天气放晴,是个适宜出行的日子,太后便挪到了明日。

  护国寺很大, 大小殿苑林立, 但是宝塔飞檐中, 自有宝相庄严。大殿前的莲花幡被风雪吹得鼓鼓而动, 细雪沾染在上头, 很快就化了,落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扶欢披着绣牡丹纹的大氅,抬脚迈进了大殿。这里香灰深重, 殿前四足鼎立的香炉中, 檀香在风雪中依然不灭。

  今日清过了香客,偌大的护国寺中,只有他们寥寥几人, 伺候的宫人都静静侍立在外头。

  殿内佛祖坐在莲花座上,慈悲地垂目, 芸芸众生在他眼中,都是平等的。

  宋清韵放开了宫女的手,她接下大氅,扶着已经有明显形状的肚子, 在蒲团上慢慢跪下。她是虔诚的模样,双手合十,对佛祖低眉叩拜。

  扶欢的位置在两人的身后,扶欢不信神佛,但世间的人并不如她一样,他们有诚挚的信仰,大多人都是弱小的,乞求臆想出来的,无所不能的神佛,能让自己有个希望,也是好的。

  扶欢忽然想明白了宋清韵为何执意要来这里,她太看重自己的孩子,所以祈愿佛祖,能让她的孩子平安降生。

  大殿中的梵音声不重,但是此处空旷,梵音就显得绕梁余音,四面都有了。

  扶欢闭上眼,檀香梵音,还有塑金身的佛祖菩萨,在这样的环境下,便是不信的人,也觉得无比庄严郑重了。她在缠绕着梵音的黑暗里想,假若佛祖真有灵,她就许一个心愿吧。

  不多,她只有一个心愿。

  慕卿,扶欢无声地念着这个名字,希望佛祖能护佑她喜欢的人,平安一生。

  大殿中虽有炭盆拢着暖气,但这些许的暖气对于这过于宽阔的大殿来说还是不够的。出家人讲究修行,自然不能在舒适红尘中坐卧,否则又何叫修行。大约这些零散的炭盆也是因着他们来而临时准备的。

  这般环境对于宫中养尊处优的贵人来说,自是艰苦的,若是多跪些时候,那寒气只怕会伤了膝盖,何况今天还有身怀皇嗣的妃子。

  待一套礼成后,皇后搭着宫女的手起身,轻声问着厢房可有收拾好。

  “跪拜佛祖,心诚要紧,今儿一大早赶来,又在殿中跪了许久,恐怕大家身子都吃不住。现下去休息,佛祖也不会怪罪。”

  梁丹朱轻轻柔柔地说道,十分有道理。便是宋清韵,这样长途跋涉下来,又在蒲团上跪拜了许久,现下也不敢拿自己的皇嗣开玩笑,就依言起身,会厢房休息了。

  扶欢来时困得厉害,此时回到厢房,反倒没有没有什么困意。

  护国寺中的厢房朴素冷清,就是挂上锦绣帷幔,放上牡丹缠枝软被,但仍有难言的佛家清冷在,不被这十丈软红尘浸染。扶欢来过护国寺多次,这是她常留宿的厢房,一般情况,不会给他人借宿。

  她将牡丹纹金边的斗篷解下,宫人知道她素来怕冷,厢房中早备好了炭,燃得整座厢房暖烘烘的。她没有了睡意,厢房中书架上又俱是佛经,着实没什么好看的。好在还有棋,可以度过这漫长的时光。

  伺候扶欢宫人中无人学过棋,就只有晴晚,是扶欢一人对弈无趣时,教过晴晚学棋,但她的棋艺不高,教得晴晚也是懵懵懂懂。

  僧人送来素斋,干干净净的,没有沾荤腥。这素斋看着虽寡淡,味道却是不同于表象的鲜美。就连扶欢,原本虽然胃口不佳,今日也不由得多尝了两口。

  午后是下棋中度过,两个半吊子之间的往来,也着实有些趣味。

  但冬日的时候,白日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些。仿佛没过多久,屋内的光线就渐渐暗下来。扶欢在榻上坐起,将横斜交错成四格形状的木窗拉开半扇。

  外头的光线比厢房中要更亮一些,但是仔细看去,却原来外面都是雪,一片白茫茫中,光线自然要亮些。今日上午雪到晚间还未停,有一片轻飘飘地,鸿羽过境似的落在扶欢额间的花钿上,还未察觉到,这片雪就轻巧地融化了。

  扶欢有些担忧,看来钦天监的话不能完全信,照这个趋势下去,别说明日放晴,明日停雪都未必能做到。

  细雪绵绵不断地飘着,落在远处山峰近处屋檐,白墙黑瓦也都染成了雪色。

  “太后明日应是到不了护国寺了。”扶欢伸手,轻轻碰了碰窗台上积起的雪,就连窗台上的积雪也到了半指的距离。

  “或许后日还下不了山。”

  扶欢心底隐隐有些担忧,上京从未有过这样大的雪,但愿不要酿成雪灾。这段时日来,大宣实在出了太多的事,再不能再出现一次灾荒了。

  雪下到将要就寝前依旧没有停歇,扶欢一头青丝披散着,穿着雪白的寝衣,赤脚走到窗边,又打开了窗。许是今日在马车上睡过了,又或许是因为其他,扶欢今夜翻来覆去都没有睡意。

  睡不着,她将蜡烛点燃,端着烛台去窗边,想看看雪停了没有。

  山中寂静,冬日各种动物怕冷,不愿意到外边来,所以山岭之中能见的活物只剩人。

  雪比晚上看得时候小了很多,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停下来。

  若是停下来,接下来都不下雪,后日应该能顺利回到宫中,扶欢这样想着,将心中的隐隐的担忧压下来。可就在此时,寂静的夜里突然被一声惊叫划破。这声音太凄厉,惊得扶欢手抖了下,手中的烛台差点掉落下去。

  这声音很快将门外守夜的宫人惊醒,扶欢拿着烛台,往门边走去,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却被打开门的宫人拦住了。

  “外头发生了什么尚还不知晓,殿下千金贵体,还请留在房中,万一伤着了奴婢玩死难辞其咎。”年轻的宫女说得又快又急,扶欢听进去了,拿着烛台停在原地。

  护国寺的地方够大,后院虽然都是一片的,但是贵客的厢房都是一个厢房一个院落,并不逼仄。扶欢院里的灯全亮了起来,不知是谁喊有刺客,杀人了,院子里就开始乱起来。

  一个年轻的小太监跑过来,院中亮起的烛火里,他身上深红色的痕迹被映照得颜色更浓重了些,像是蒙着一层血色的光。

  “快、快跑,有刺客——”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背后蒙黑衣的人抽出插在他胸上的刀,刀光凛凛,刀尖上不断滴着血。侍卫都在外院,一般不经传召不得入内。不知道这刺客是怎么越过这众多的守卫,来到内院的。

  还是说,他将外面的守卫全都杀了。

  显然守夜的那位年轻宫内宫女也想到了,她慌忙将扶欢推到房中,关紧房门,企望将刺客抵在门外。扶欢手中的烛台被宫女这么一推,落在了门边,门是木质的,火苗舔着门,缓慢持续的。

  躲在房内的扶欢并未发觉,外头乱糟糟的,喊杀声持续不断。宫女挡在扶欢面前,不断地说着:“殿下不要害怕,奴婢会拼死保护你的。”

  但是她的声音里带着颤音,分明也是相差不多的年纪,若没有被选进宫,也是个备受父母宠爱的娇娇女,此刻却要对另一个女孩说保护。

  扶欢现在稍稍镇定下来,刺客武功再高,也只是一个人,他不可能将外院的侍卫全都杀掉。此时院里那么大动静,定会有侍卫过来歼灭这刺客。

  但是烧起了火,隔着木门也能看到火焰张扬的阴影,在纸窗上张扬。

  怎么会走水了,扶欢看着自己空荡的手,想到烛火可能会在刚刚的慌乱中遗失,但是单凭那一点点烛火,怎么会起那么大的火。但是来不及思考了,宫女打开了窗,让扶欢踩着椅子出去。

  火随时会蔓延过来,在门外的刺客也随时会闯进来。

  扶欢跳下了窗,想要叫那个宫女也跳下来,那宫女却只说了殿下快跑,便关上了窗户,不论扶欢怎么拍打窗户都不出声。

  扶欢不能再有太大的动静了,她只能往外跑,但是外面也太乱,太糟糕了,到处都是四散的宫人还有僧侣喊叫着刺客,灯影幢幢,血光也幢幢。他们慌不择乱地逃跑,几乎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血,那些守卫不知道去了哪里。她不清楚刺客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但今日护国寺中身份贵重的只有她们三人。

  或许刺客想刺杀的,便是她们三人。护国寺离京郊大营很近,皇城的护卫,半数都从京郊大营中所出。扶欢边往外面跑边想,现在雪小了很多,在没收到太后明日取消护国寺之行的消息前,京郊大营也定会如同今日一样,为皇室中人在香叶山开道。

  更有可能的是,今日来开道的将士并没有回京郊,而是在香叶山附近驻扎。

  扶欢愈来愈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她要跑下山,她要告诉那些将士,护国寺中来了刺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权宦为我点朱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