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替身白月光转正了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霍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05 KB   上传时间:2021-08-24 18:11:31

  人尚且正好,但四人却是有点挤了。

  更不要说,此时的元瑾汐,一身花布衣裳,虽然不如平时绫罗绸缎那样雍容华贵,但也别有一种灵动的美。

  “最近辛苦你了,跟着我东奔西跑的。”

  元瑾汐摇摇头,“这不算什么,王爷愿意带着我,我高兴来还不及。倒是王爷还要分心照顾我,让我心里过意不去。”

  “夏家的事,许多都因为有你提供的信息,才变得简单,等这次事了,我会给我皇兄上书,为你和元先生求个表彰,让你们元家后人也能参加科举。”

  “此话当真?”元瑾汐眼睛里露出欣喜,虽然已离怀安十年有余,但是她可是记得很清楚,许多叔伯学问都不错。

  若是允许他们科举,不求做官,只要能考中举人,就可以免除税赋和徭役,只此一项,就可以让大家的生活好上不少。

  甚至再进一步,当大家恢复了科举的信心,说不定就有哪个堂族兄弟能考出头来,到那时,元家或许再次兴旺也不说不定。

  “那是自然。当然也看得我这次事情解决得漂不漂亮,若是办砸了,皇兄想必也不会理我。”

  “嗯嗯。”元瑾汐对此毫不担心,虽然她见过的达官显贵并不多,不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样子。但是对比夏家那几个公子,齐宣可是强他们太多了。

  说是云泥之别,也不为过。

  看到元瑾汐兴奋的神情,齐宣也是心情舒畅。他想娶她,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要的,不只是娶她,而是让她过得开心。

  若是元晋安能参加科举,考中举人,到是她在婚后面对京城里那些人时,举人之女总比屠夫之女的名声要好听得多。

  若是元家还有出色的后人,能做到更高的官职,对她来说,就更加有利。

  这次江州之行让他意识到,有些时候,一个王爷的身份并不能起太多作用。面对官员尚且如此,那等到元瑾汐面对后宅贵妇们时,就更是如此了。

  因此他要想尽办法,给她增加身价和筹码才行。

  此时太阳已经落至山边,桔黄色的晚霞斜斜地照射过来,连水面都染上了颜色。天边一排北飞的大雁飞过,让人瞬间就想王勃那句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家住在水中央,两岸芦花似围墙,撑开船儿撒下网,一网鱼虾一网粮。”悠然的歌声响起,扭头一看,正是元瑾汐站在船首,看着不远处的芦苇荡,轻声吟唱。

  她的声音婉转又带着江南地区独有的韵味,配合这乌蓬船、晚霞光,仿佛人在曲中,曲又在画中,整个景色宛如一副“渔舟唱晚”的画卷一般美好。

  一时间周遭寂静,只有歌声在这天地中回荡。

  “汐儿还记不记得柳子厚的《渔歌调》,唱来听听。”元晋在船尾忽然出声,此时的他一身蓑衣,正撑着船篙眺望远处的被霞光染得通红的云彩。

  元瑾汐清了清嗓子,对着船舱里看着他惊讶不已的齐宣眨眨眼睛,将声音换成一种空灵渺远的意味,沉声唱道: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淸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一种与刚刚那首小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前面是渔家女儿打鱼时的欣喜,后一首则是老翁对于天地山水的眺望。两者一动一静,让人回味不已。

  齐宣看着元瑾汐,忽然觉得,他对她的了解还是太少。他只想着要让她锦衣玉食,却未曾注意到,或许只有在这真正的天地山水之间,才能看到她最美的一面。

  随着歌声渐落,太阳也完全地沉到山的那边,夜幕降临。

  齐宣从船舱中一跃而起,挥手示意严陵,准备行动。

  听了刚刚那样美好的曲子,见过刚刚那样温馨静谧的画卷,他对于晚上的行动更加充满决心。只有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画面才会生生不息的绵延下去。

  齐宣将元瑾汐父女托付给严陵,由他居后统筹策应,自己则带着人先行围堵。

  严陵本来不同意,希望齐宣坐阵中军,而不是打头阵。但却被齐宣驳回,理由是今夜的行动,盐税经承纪南安会亲自押运,而想要震慑住纪南安,非齐宣不可。

  无奈之下,严陵只好同意。但即使是带着元瑾汐,他也没有落后多少。待他们赶到时,只见运盐船附近灯火通明,一排排火把燃起,将两艘运盐船围得严严实实。

  火光之中,齐宣手拿印签,冷笑道:“一共才一千斤的盐签,纪经承却出动了两艘大船,不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了么?”

  他的对面,纪南安对于齐宣的到来,既惊诧不已,不明白齐宣怎么突然从这里冒出来,他此时不应该是龟缩在梅园里养伤么?

  而且丁鲁季查了近一个月的陆路,怎么他却突然杀到水路了?

  但不管如何,纪南安还是企图糊弄过去,“王爷误会了,这一千斤只是第一批的印签,后面还会有多批食盐运达,在这里全部装船之后,运到其他各处。”

  “哦?是么?”齐宣抖了抖手里的印签,“可你这船吃水有三米多了吧,怕不是得有一万斤?一万斤的官盐,你身为经承使,竟然只拿得出一千斤的印签?”

  “来人,上船,给我查查这船上,到底有多少东西。”

  “是。”刘胜大喝一声,向身后人一招手,就准备登船。

  纪南安哪里肯让齐宣的人登船,赶紧上前拦住,“王爷息怒,这船上确实只有一千斤食盐,之所以吃水深,是那些苦力还留在船上的原因。因为王爷出现得突然,属下怕他们冲撞到王爷,故此没有让他们下船。”

  “天色已晚,王爷不如还是先回梅园休息,待今天这批食盐运走,下官亲上梅园,做出解释可好。”

  齐宣冷笑,“纪南安,你是觉得本王很好骗?今天这船,我还非登不可。刘胜,上船。”

  “慢着!”纪南安一改刚刚唯唯诺诺的态势,“既然王爷不肯放属下一马,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罢,从怀中掏出一物,往天上一抛,只得啪得一声,一蓬火光,在天空炸开。

  紧接着,四周猛然亮起火把,一队无标无识的士兵将齐宣等人团团包围。火光之下,时不时闪出银白色的刀剑之光,犹如暗夜中野兽的爪牙。

  “颖王爷,您也是一代贤王,又何苦来趟这趟混水呢?”纪南安眼睛忽明忽暗,像极了择人而噬的野兽。

  作者有话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后两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渔家住在水中央,两岸芦花似围墙,撑开船儿撒下网,一网鱼虾一网粮。”出自黄梅戏《天仙配》,这是仙女四赞里的第一赞。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淸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是柳宗元所做的《渔歌调》,子厚,是他的字。

  B站在有人唱出了这一首,有兴趣的小可爱可以去搜来听听,挺好听的。

第75章 真正的危机

  元瑾汐远远地看到齐宣被人围住, 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儿,正慌乱的时候,被元晋安拉了一把, 并用下巴指了指严陵。

  然后低声的调侃道:“该急的人还未急,你这不该急的人,不要跟着瞎着急。”

  元瑾汐顺着父亲的目光一看,果然,站在那里手持一个千里镜的严陵, 虽然一脸严肃, 但却并不见紧张慌乱,显然对此情此景早有预料。

  岸边处, 齐宣看着笑得得意又猖狂的纪南安,装作不解, 冷冷问道:“纪经承这是要反?”

  “反?”纪南安哈哈大笑,“这种愚蠢的事, 爱谁干谁干。凭着这点人就反, 那岂不是老寿星上吊, 嫌命长?我不过是奉命运盐,半路上遇到水匪, 剿灭之后,却意外发现这伙水匪先前竟然袭击了堂堂钦差, 当今皇帝的亲弟弟,颖王殿下。”

  “而颖王殿下您,自然是伤重不治,以身殉国。就算陛下得知后, 龙颜震怒, 但那时水匪都被我带兵剿灭, 他又能怪得了谁呢?”

  “要怪,就只能怪他的弟弟太过年轻气盛,听闻有水匪就前来围剿,结果因为带的人不够,不幸殒命当场。届时,全天下的百姓都会颂赞王爷为国为民,陛下也会嘉奖您为百官楷模,不知颖王殿下,对您的这个结局可是满意?”

  啪啪啪,齐宣拍了几下巴掌,很是认真的点头道:“纪经承真不该做什么盐运经承使,应该去当说书人。这故事当真是精彩绝伦。就是有个问题,为何你一个盐运使能这么明目张胆的将官盐变为私盐,就没人能管得了你么?”

  “啧啧,要不怎么说你年轻气盛呢。这事儿不是明摆着?”看到齐宣还是一副不明白的样子,纪南安心情大好。

  自从齐宣到来江州,他的日子就颇为不好过,如今局势终于重回他的掌控之中,不由有些得意忘形。

  “罢了,看在你也是一朝王爷的份上,就让你死个明白。这江州,早已经不姓齐了,而是一半姓夏一半姓陈。盐场按律,由军方出人看管,江州盐场也不例外,由陈平王的三子陈霄把守。这盐场里的盐,出多少,都由他说的算。”

  “胡说,陈平王乃是三朝元老,又怎么会纵容儿子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那把龙椅爱谁坐谁坐,我只想多捞点银子,让我纪家在百年之后,也能成为世家旺族。好了,闲话到此为止,颖王爷,您也该上路了。”

  “且慢。”齐宣仍然不紧不慢地,“就让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吧,你不过是个盐税经承,有几十个挑脚的农夫不稀奇,但你身后的人,却个个训练有素,全副武装,不知这些人又是哪里来的?难道说是陈家军?”

  “哼,这个问题就留着你在阴曹地府去想吧。”纪南安说着话,抬起右手很轻蔑地向前一挥,当下就有两个黑衣人从他身后走上前来。

  看到纪南安准备动手,齐宣还颇有些失望,难得遇上这么爱说话的敌人,没能引得他“诉尽衷肠”,实在是太可惜了。

  好在,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说了个差不多,倒是不影响收网。

  在远处站着的严陵早已等得不耐烦,在看到千里镜里齐宣抬起胳膊的一霎那,就立刻用牙齿咬住引线,然后猛地向天上一抛。

  紧接着,一蓬烟火在空中炸响。

  随后在纪南安围困齐宣的外围,有更多的火把被点燃,更多的人显出身形,然后吐气开声,大喝一声,“杀!”

  在寂静的夜里,这一声犹如千军万马,令人闻之胆寒。那些持刀众人立刻慌乱起来,不自觉得挨在一起,紧张地环顾着四周。

  纪南安吓得心脏狂跳,看看了那些火把的数量,有些难以置信地道:“不,不可能。你怎么能有这么多人?你们两个还等什么,还不赶紧把他拿下,只要能擒住他,我们就能活,不然大家全得死。”

  这句话仿佛一个号令,惊醒了站出来的两个黑衣之人,其中一人手起刀落,只一刀,就将同伴斩杀当场。

  激扬而出的鲜血完完整整地喷在纪南安的脸上,让他的表情如同见了鬼一般。

  “你,你们,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平越一把扯下脸上面罩,将手中还滴着鲜血的刀举起,阴恻恻地对他笑道:“王爷让我来送你一程。”

  “王,王爷,饶命啊。”纪南安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这一跪倒是把刚刚那一刀躲过,不过平越本就是吓唬他的。因此故意贴着他的头皮挥过,把发髻削掉半个。

  纪南安浑身一软,瘫倒在地。

  其实,平越扮成这两个黑衣人中的一个,也是误打误撞。

  本来,他是在城里配合着丁鲁季清理黑然堂的余孽,在成功活捉了白纸扇之后,听说齐宣来了泗水河处,就跑来相助。

  自打他昨天晚上意识到自己的天真,心里就颇为不得劲。这一白天,都绞尽脑汁地在想,要怎么表现、怎么立功,企图实际行动来表示,他只是一时失误,其他时候还是很有能力的。

  因此,在先行赶到之后,虽然不明白这批人到底是谁,但这些人在黑天半夜装卸食盐的行为,显然不是正路。

  再加上有周围有不少都穿黑衣,蒙着脸,简直就像是对他招手:来啊,混进来当内应啊。

  于是他找了个沉默寡言又独自站在一旁的黑衣人下了手,将人打晕之后,换上他的衣服戴上面罩,也往那里一站。

  等了整整一晚上,就想着能在齐宣危难之时,突然出手,救他于水火,让他对自己刮目相看。

  结果他虽然做到了出乎意料,但看着后面数量众多的火把,心里还是不由失落,看来今天就算没他,齐宣也不会有半点事情的。

  对于纪南安手下的人,以及那边陈家军的兵士们来说,突然之间有人反水,带头的又双腿一软跪倒在地,让他们一时间有些慌乱,到底是继续冲,还是投降?

  “我乃奉旨前来查察盐税的钦差大臣,”齐宣忽然高喊出声,“尔等不过是普通军士,听令行事而已。只要放下手中兵器,今夜之事,一概不予追究。如有执迷不悟、负隅顽抗之人,诛三族。”

  一边是不予追究,一边是诛灭三族,这样的选择,几乎没人犹豫,在场之人全部放下手中兵器,跪倒在地。

  远处的元瑾汐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无论是齐宣还是严陵,都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但身为局外之人的她,只有在这个时候,才真正放下心来。

  收缴武器,押送俘虏等事,自有严陵、刘胜带人去做,齐宣不必管这些。他则是带着元瑾汐、元晋安上了运盐船。

  因为纪南安偶尔也会亲自押送,因此这艘运盐船中的几间,被他弄得奢华无比,齐宣自然也就不客气,将元瑾汐安顿在其中。

  随后,齐宣命一部分人押送俘虏,从陆路回到并州,将这些人交给徐匀处置。虽然他承诺了不予追究,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可以被放回去,未来他们会被打散,编入其他地方部队之中,想要再回原籍,绝无可能。

  另外一部分人,则由陆路赶往江阳,以协助钦差抓捕刺客为名,进入江阳城。

  而齐宣自己则带上一部分人,押着两艘运盐船,从水路去往江阳。好在此处离江阳也不算远,就算运盐船连盐带人吃水深,行得慢,不出半天,也能到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5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替身白月光转正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