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作不合_分节阅读_第493节
小说作者:漫漫步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1-08-19 21:58:27

  没有?乔苒一哂,笑了:“你说你看屋子太脏乱想打扫?”

  使馆小吏忙不迭地点头:“是……是啊,打扫,这是下官分内之事。”

  “撒谎!”女孩子瞥了他一眼,再次淡淡呵斥了一声。

  这一声,声音不大,语气也十分平淡,甚至并不如何严厉,可不知道为什么使馆小吏还是本能的吓了一跳。

  “既然想打扫为什么只打扫了小族长的屋子?这大堂踢翻的椅子,冷却的饭菜,过道中的污迹你都看不到么?”乔苒说着摇了摇头,看也不看那面色惨白的使馆小吏,道,“破绽太多,真要说怕是一两个时辰都说不完,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乌孙人听到这里,更是忍不住就要上前抓住那使馆小吏审问,好在及时被身后的大理寺官差拉住了。

  人被拉住动弹不得,乌孙人只能靠嘴喊:“你为什么要抓我们小族长?又将我们小族长抓去了哪里?”

  那使馆小吏此时已经被大理寺官差擒住了,他动了动唇,似是想说什么,可对上乔苒和甄仕远冷漠的表情,终究还是叹了口气,败下阵来。

  “倭国的使节给了我一些钱财,让我帮忙打扫一番小族长的屋子。”使馆小吏道。

  乔苒听到这里,与甄仕远对视了一眼之后便继续开口问他:“他给了你多少钱财?”

  使馆小吏怔了一怔,似是想要摸向自己的袖袋,却因着被身后两个大理寺的官差拉住不能动弹,不得已,只得道:“在袖袋里,蓝色的钱袋。”

  甄仕远闻言,也不唤官差来动手了,自己便走上前去摸向他袖袋里的钱袋,很快一只蓝色的钱袋便从小吏袖袋里扯了出来。

  甄仕远扫了一眼钱袋上的图纹:他若没记错的话,这好似还当真是倭国人的标记,只是这钱袋标记如此明显,是生怕找不到钱袋的所有者吗?

  打开钱袋看了看,甄仕远便递给了乔苒,乔苒扫向钱袋里的银钱,数了数便笑了:“还不到五十两,你腰间那枚玉佩至少三百两往上走,这区区五十两便能将你收买了?”

  使馆小吏吓的一个哆嗦,忙结结巴巴解释了起来:“只……只是打扫屋子而已,五十两够多了!”

  “撒谎!”

  这一声再次让使馆小吏吓的一个激灵,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撒谎”这两个字从这个女孩子口中说来比旁人要可怕的多

  女孩子指向那些乌孙人,道:“乌孙人是陛下特意领去年宴的贵客,知晓他们丢了重要的小族长,区区五十两就能收买你?还不快说实话!”

  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法子在大理寺官员面前竟然处处都是破绽!

  对上面前两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小吏这才动了动唇,说出了事情:“是……是高句丽的人给了我钱袋有让我将倭国人说出来的。”

第735章 秘密

  这次从小吏身上搜出来的可不是几十两银子的钱袋了,而是一沓厚厚的银票。除了这沓厚厚的银票之外还有一封引荐信。

  引荐信是写给高句丽的皇帝,大意是他帮了高句丽皇帝的大忙,可以许诺官位什么的。

  这封信看的甄仕远和乔苒眉头直皱,甄仕远更是忍不住道:“你便是当真起了更进一步的心思,以为仅凭这封信,那高句丽的皇帝便会允你高官位?若当真是高句丽能够影响他们皇帝决策的高官前来大楚,陛下又怎会不见一见,任凭礼部如此随意的将人安排在这里?”

  使馆小吏脸色一白,动了动唇,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大楚天朝大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厚,高句丽相比大楚太小了,所食所用都极其稀少,否则又怎会举国皆习惯于食腌制物来保存?再者,看高句丽每一年上贡之物便能看得出其物资缺乏。真要说起来,便当真是高句丽的高官,其待遇或许未必有这个使馆小吏的待遇好。

  这使馆小吏的位子是典型的肥差,日常招待使臣,使臣打点等等,所以他腰间带着一枚三百两的玉佩这在他和乔苒看来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实属寻常。

  大抵是日常接触各国朝臣,觉得自己才能平庸,想要在大楚出人头地太难,便干脆想着换条路走走,换不得官位便换个小国做个高官。

  “人起了贪念便容易被蒙蔽双眼。”甄仕远将那封信放到一边数了数钱袋里的银票,这样的数量确实足够买通一个使馆小吏了。

  “所以高句丽人为什么要让你做这些,乌孙小族长的失踪可是与他们有关?”乔苒问那小吏。

  “我不知道。”小吏说着摇了摇头,顿了顿之后又道,“不过,我想无缘无故突然使了重金要我这么做,或许是有些关联的。”

  从先前这使馆小吏的表现来看便知道他是个聪明的,眼下听他这般说来更是证实了他们的猜测。这小吏聪明的很,心里清楚高句丽人做这些事必然心里有鬼却依旧这么做,可见这不是蠢了,就是单纯的坏了。

  坏可比蠢更令人厌恶。甄仕远摆了摆手,让人将小吏押了下去,带回大理寺。

  听甄仕远这般说来,小吏顿时慌了,忙喊“饶命”,甄仕远却不为所动。使馆官吏做了这等事,别说保不保的了官位了,就是定罪的可能都不小。

  将小吏押下去之后,甄仕远唤来人,让他们去“请”高句丽的使节。

  乌孙人在一旁等的焦急万分,想说什么,可想到先前不到区区半个时辰,这两位大理寺的大人便揭发了小吏的谎话,找到了背后使坏的高句丽人,乌孙人便强忍着没有开口,心里不由感慨汉人有句话叫“入乡随俗”说得好,有问题当真是该报官的。似这等事,还是这些大理寺的大人们做起来更擅长,他们便算了。

  高句丽的使节就在使馆里,是以,很快,几个高句丽使节就被大理寺官差“请”了过来。

  看着几个脸上神情明显带着不悦的高句丽使节,甄仕远转头抓了另一个使馆小吏过来问道:“高句丽的使节便只有这么几个人?都在这里了?”

  那使馆小吏连忙摇头,神情忐忑不安。他并非主事的,主事的那位先前也不知怎么回事,问着话问着话突然被大理寺官差拿下了。

  他不知道同僚做了什么,只是有些害怕会不会自己也这般问着话问着话便被拿下了。

  他数了数高句丽使节的人数,不敢搪塞:“还有五个出门了。”

  至于那五个出门的去了哪里,他却是不知道了。

  甄仕远也没有问他这些,只是看向那几个面色不悦的高句丽使节,而后将从先前那个使馆小吏那里搜出的钱袋和引荐信交予那几个高句丽使节看了看,这才开口道:“眼下,乌孙人的小族长不见了,你们中有人暗地里指使人故意破坏现场,本官有理由怀疑你们中有人与乌孙小族长的失踪有关。你们虽是高句丽人,如今却在大楚地界犯事,自也要遵守我大楚律法。所以,我若是你们定然会将那几位的行踪如实交代,免得引火烧身。”

  高句丽和倭国人受中原文化熏陶要久一些,说话稍稍用些成语,也是听得懂的,引火烧身的意思几个高句丽人自然也明白。

  互相对视了一番,略一犹豫之后,其中一个高句丽人便站出来说道:“引荐信是朴先生写的,此事或许要问一问朴先生。方才走之前,朴先生道他要带几个弟子去城外山寺里问问经书的事,便走了。”

  引荐信出自这个高句丽的朴先生之手,那与使馆小吏做交易的多半便是此人了。不过高句丽人问经书的事情……甄仕远有些疑惑,道:“我虽知晓姓佛的不在少数,不过佛教可传到高句丽了?用得着如此特意出城去山寺询问?”

  那出声的高句丽人闻言忙摇头解释道:“我们不懂佛教,朴先生去山寺问经书的事是因为先前同天竺人发生冲突时不小心弄污了天竺人的经书,那些天竺人口口声声道是不传世的孤本,要我们赔,我们不肯,这些时日为经书的事闹过不知多少回,那些天竺人还扬言道回去要寻人来高句丽讨说法……”

  “讨说法”这话已然说的十分委婉了,事实上那些天竺人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回去要带兵攻打高句丽。他们此行只是送学生来国子监读书而已,本不是什么重要官员,若是当真因着他们的关系惹的天竺人带兵攻打高句丽,那待他们回去之后必会被陛下怪罪,说不准连身家性命也要赔进去。

  所以,虽说在面上他们丝毫不惧,暗地里却为此向那些天竺僧人讨过饶了。可那群天竺僧人恁坏,不肯松口,只要他们赔经书。不得已,朴先生才会去佛寺问经书的事。

  听了高句丽人的解释,甄仕远当下便拨了几个官差让他们出城去将那几个高句丽使节“请”回来,而后便朝乔苒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出来说话。

  乔苒会意,跟在甄仕远的身后出了门。

  前脚才踏出房门,甄仕远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他问她:“你怎么看?”

  她怎么看?乔苒闻言笑了笑,道:“高句丽人栽赃倭国人那是要将倭国人推出来当替罪羊,天竺人为难高句丽人的威胁是要发兵,这些可都不是日常琐事间的冲突了,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我看不妨再问问倭国人,看看他们有没有为难过天竺人,如此一圈倒是圆满了。”

  这最后一句当然是嘲讽,甄仕远这还是分得清的。问题在于前头女孩子所说的:这不是日常琐事间的冲突了,所以,礼部倒是怎么得出“使馆这里没有闹大,可以暂且借调官兵”的结论的?甄仕远隔着门看向屋里一旁抱着手臂看热闹的姚晃。

  姚晃一开始还不曾察觉,还在认真的看着热闹,直到甄仕远那道目光委实无法忽视了,他才转过头来,对上甄仕远阴晴不定的脸色,想了想,突然开了窍,连忙摆手道:“这可同我没什么关系,我只是个记录小吏而已,这一次过来也是因着没什么事,被上峰打发过来的。”

  “打发”这二字用的委实好。甄仕远冷笑了一声,倒没有对姚晃置气,而是对礼部生出了不满。

  “从目前得出的口供来看,乌孙小族长的失踪极有可能与高句丽人有关。”乔苒说到这里,忽地一顿,眼神变得微妙了起来,“大人,若是撇去私心,乌孙小族长的失踪若当真与高句丽人有关的话,那最终得益的或许还是我们。”

  这话可将甄仕远吓了一跳,忙瞪了她一眼,这话可不能乱说!于是他道:“乌孙与高句丽一东一西,中间隔了偌大个大楚,这两国真要交战,也不是一件易事,我大楚有什么理由叫这两国打起来?难道还要专门借块地方,让他两国打仗争出个高下不成?”还从不曾听过在他国土地上打仗的。

  “我是说年宴时真真公主的反应。”乔苒解释道,“你我当时都觉得这真真公主定然对这位失踪的小族长做了什么。实不相瞒,当时我还生怕年宴过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可那位安全了的乌孙小族长却一言不发,这已然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

  甄仕远听明白了:“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小族长突然出事,此事又证明同高句丽有关,我大楚便摘清了,是不是?”

  “也不算摘清,毕竟是在大楚长安城出的事。”乔苒想了想,道,“但责任有主次,我大楚若只是次责的话,与乌孙的关系便并非不能修补,比起真真公主做下的事情兴许要好得多。”

  听到这句话,甄仕远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真真公主还真是个麻烦。”

  “总之,我也希望此事是我多想了。”乔苒叹了口气,“眼下还是先把乌孙小族长找回来再说吧!”

  要找乌孙小族长便要先把那几个高句丽人找回来,这个甄仕远早吩咐官差去城外寻人了。

  女孩子想了想,看向屋里不知所措的乌孙人:“大人,关于乌孙小族长的事,我有些话想要问问乌孙人。”

  虽然在真真公主那里遭遇了什么,不管是真真公主还是那位失踪的乌孙小族长都没有说过,不过这个未必不能从乌孙小族长这些时日的表现中看出一二来。

  “你们乌孙小族长日常喜欢出门闲逛吗?”乔苒问那个被带过来的乌孙人。

  大抵是觉得找到那几个高句丽人便能找到小族长,乌孙人也不似先前那般焦急了,很是认真且耐心的回答着乔苒的问话。

  “这倒没有,小族长很少出门。”乌孙人回她道。

  女孩子闻言又问:“你们如此紧张小族长,那他当时是如何从乌孙来到长安的?你们又是如何知晓要到长安来寻小族长的?”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她心里已有了猜测,不过还需乌孙人证实。

  果然,听她这般问来,乌孙人当即便说道:“那是因为听好些回去的商客提起长安不夜,夜市繁华,小族长念叨了好些年了。被我们发现失踪的时候,他那贴身的随从说了小族长是跟随前往长安的商队来的长安,我们便找过来了。”

  说起这一茬,乌孙人那迥异于汉人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无奈之色:“小族长自小没出过远门,连钱财都未带便跑了出来,当时我等便急了,一路沿着来往长安的路找,却怎么也未找到,还好有你们陛下帮忙,叫我们一来便找到了小族长。”

  寥寥数语已经足够乔苒在心里勾画出那位乌孙小族长落入人牙子手中的过程了。貌美少年,又无钱财,要哄骗一个不知世间险恶的人简直轻而易举。对方说不定先是用钱财威胁这位乌孙小族长,使得这位乌孙小族长不得已卖了身,而后又被人一番运作送来了长安,落入真真公主手中。

  至于那位乌孙小族长有没有道明身份关系不大,毕竟一个匈奴乌孙部落的人,人牙子不管信还是不信,都不会拿他的话当回事。

  这与她一开始的猜测不谋而合,可若是如此的话,也愈发让她感觉那位乌孙小族长定然是在真真公主那里遭遇了什么了。

  一个心心念念不惜偷跑前来长安的少年,与族人团聚,得了自由之后,居然整日呆在房中闭门不出,连先时心心念念的长安城都不逛了,这显然不合常理。

  “你们乌孙小族长在乌孙时也是如在使馆里这般午时才起床又不爱出门吗?”乔苒问那乌孙人。

  乌孙人闻言先是一愣,而后便笑着说道:“小族长道他长大了,让我们莫要多问,就连洗漱什么的,都学会了自己来,可见这一趟长安之行确实叫他长大了。”言语之中是满满的欣慰。

  可乔苒和甄仕远的反应却变得耐人寻味了起来。

  这种“长大了”的话怕是也只有乌孙人会信了,在他二人看来,这话简直漏洞百出,这位乌孙小族长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在隐藏着自己的秘密,而且这秘密或许还同他的身体有关。

第736章 落水

  不过,虽是这么想的,两人面上却并未表现出什么异样来。

  顿了顿,乔苒又开始问起了一些这位乌孙小族长这些时日与以往的表现来,乌孙人皆一一作答,不过虽是没有从乌孙人的回答中发现什么这位失踪的乌孙小族长别的异样,乌孙人的心里却对他们起了疑。

  “两位大人为何突然问起我们的小族长?可是我们的小族长有什么问题?”乌孙人不解的问道,眼里褪去了方才的激动,多了几分怀疑。

  这话自然不能乱说。甄仕远闻言白了眼乔苒:这丫头问的也太细致了,这乌孙人又不是个傻子,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她如此问话的异样?

  只是眼下问都问了,这话自然要圆回来了。是以甄仕远听罢,忙摆手道:“没有,没有,不是小族长有什么问题,是你们有所不知,我们大理寺官员办案就是这样,需要事无巨细的询问的。”

  原来不是他们小族长有问题,是他们这些人本就是这样不讨人喜欢的。乌孙人点了点头,见对面那位被他拦路的女官大人抿着唇,似乎想说什么话却又尽力憋着一般。想了想,还是“好意”开口道:“这位女官大人,你想问什么便问吧,憋坏了可不好。”

  甄仕远再次给了乔苒一个白眼:这丫头便不知道要收敛一些?这话听起来真是怪尴尬的。

  不过他虽听着尴尬,被提到的女孩子却仿佛丝毫察觉不到尴尬一般笑着道了声“那我不客气了”便再次开口问了起来:“你们小族长可曾提到过那位真真公主?”女孩子说着顿了一顿,似是怕乌孙人不知道她提的是谁还特意追加了一句,“就是年宴那一日将小族长带去宴上的真真公主。”

  乌孙人听到这里,忙点头道:“我们问过小族长,小族长说真真公主是个善心人,将他特意带过来而已。原本我们还想着备些礼物去感谢真真公主帮了我们小族长,不过我们小族长说真真公主为人低调,不喜欢这一套,他已私下谢过了,我们便没有去。”

  毕竟是帮了他们大忙的,不去道谢岂不是显得他们乌孙人无礼?他们乌孙部落虽没有中原文化这样的礼仪熏陶,可恩情要报这一点还是懂的。为了让这两个啰嗦又不大讨人喜欢的大理寺大人明白这一点,他特意说的清楚了些。

  听乌孙人这般说来,甄仕远不由一惊:这乌孙人口中说的是真真公主?他们没听错吧!不过这念头一出便很快被他掐灭了,他年纪大了或许有听错的可能,旁边这同样露出些许错愕之色的丫头年纪却小的很,万万不可能听错的。

  所以,不是他们听错了,那便是这乌孙人说的有问题。可看这乌孙人的表情不似作假,看来估摸着是这乌孙人所知出了问题。可乌孙人所知又是从哪里听来的?是那位小族长。

  别的他不敢说,就以真真公主的人品而言,帮忙这种事是绝对不可能的。而且,真真公主将小族长买回去可不是当贵客供着的,是想要小族长以色侍人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5页  当前第4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3/6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作不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