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作不合_分节阅读_第459节
小说作者:漫漫步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1-08-19 21:58:27

  这也正常,比起姚晃做了三年的苦力,张明可算是人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还莫名其妙的多了个同床共枕的枕边人。

  如此亲密的关系更是不容有一丝一毫的怀疑,而那个女子也不知为何让他这么快就起了疑。

  甄仕远顿了片刻之后,道:“本官想见一见你二位的救命恩人。”

  不管救了姚晃的还是救了张明的,他都想看一看。

  整件事从骨子里透着一股子违和感,委实叫人不得不重视。

  两人当即点头应了下来,倒是那书童见张明应得如此之快,忍不住冷哼了一声。对这个只是靠着“一张脸”便入赘了家里的姑爷,下人也并不是太看得起,眼下见着姑爷对这位大理寺卿的要求连问他家小姐一句都没有便应了下来,书童更是不满,愈发觉得这个姑爷是个白眼狼。

  对书童的甩脸,张明没有回应,只拧了拧眉心。

  书童只作未见,便在此时,甄仕远挥了挥手道:“今日便先问到这里,来日待见了你二位那两位救命恩人本官再问,你二人先回去……”说到这里,似乎怕张、姚二人听不懂,甄仕远特地解释了一句,“先回工部和礼部复一下命吧!”现在还早着,不到午时,是来得及走这一趟的。

  这话一出,姚晃那里倒是没什么,书童却忍不住道:“大人,我家姑爷今儿还要回去呢!小姐在家里等着……”

  甄仕远翻了翻眼皮,对着这个胆子颇“大”的书童似乎不大喜欢,是以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姑爷?可莫要乱说话!”

  书童怔了一怔,他对着自家姑爷敢腹诽,发牢骚表示不满,对眼前这位正儿八经的朝廷三品大员大理寺卿却是给他一百个胆子都不敢乱说话的。

  不过虽是不敢乱说,可眼睛长在他身上,翻个白眼表示不满还是会的。

  甄仕远当然能看到书童私底下的举动,他倒是不以为意,只道:“且不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毕竟这种事见仁见智。”自从女帝登基之后,不满父母指定的婚事,自立女户的比比皆是,“可成亲是为结两姓之好,这应当没什么问题。”

  甄仕远说到这里,手一伸,指向那方默然不语的张明,道:“他彼时连个身份户牒都没有,这叫哪门子的两姓之好?”

  书童一噎,他只是个略读过几年书的书童,若是寻常讲些朴素的道理或许还能辩上一辩,可这位大理寺卿一开口便是文绉绉的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话,说完这些文绉绉的话又开始说户牒,他对大楚律法除却杀人偿命,偷盗会被抓去吃牢饭之外所知甚少,便是一时想辩驳也不知从何说起。

  甄仕远没有给书童绞尽脑汁与他争论的机会便再一次开口了:“既然是正经成亲了,他那时叫什么名字,上的什么户牒?”甄仕远说着伸手一指,指向一旁脸上神情复杂的张明,再次问道。

  书童一怔,张了张嘴,道:“就是成亲,按个手印的事,我家小姐还是给他取了新名字的。”

  甄仕远冷哼了一声:“那上户牒了吗?”

  书童看了眼一旁的张明,再次出声声音却低了不少:“我……我等不懂上户牒的事。”

  “没有户牒是对的,那看来婚书也是不曾去咸阳县衙立过了?”甄仕远再一次开口问道。

  书童摇了摇头,看张明不说话,只得道:“我们哪懂得这个,请个媒人摆个席面什么的便好了。”

  衙门里倒确实有立婚书这种说法,不过民间百姓也没多少会当真跑到衙门去立婚书,顶多写上两份婚书自己保管便是了。再者说,若夫妇当真争论起来,两人各自执着婚书去衙门,衙门又不是不认,用那么麻烦吗?

  甄仕远皱了皱眉解释了一句:“衙门肯认是将婚书当作契书来处理,自然可以认,可他那时候,”他说着斜了眼张明,“他没有户籍,便是等同大楚根本没有这个人,这算什么婚书?”

  大楚律法繁杂,三言两语难以解释的清楚,甄仕远便用自己的话“解释”了一番,看着书童似懂非懂的样子,甄仕远并没有客气,一锤定音道:“所以这是无媒苟合。”

  这话就有些难听了,不过甄仕远这番一说倒并非是为了过一番嘴瘾,而是想观察一番张明的反应。

  即便对那位失忆时娶的夫人感情不深,“无媒苟合”这句话可是连他都骂进去了,想来换了一般人,也该稍稍露出些许不满的神色来了。

  可张明只是皱了皱眉,似乎并没有对这句话太过在意。

  甄仕远觉得张明的反应有些古怪,却没有立时问下去,而是先遣张、姚二人去各自衙门报道去了,书童自也回家里报信了。

  待到遣走了这些人之后,甄仕远立时叫来官差,言简意赅的将这里的事情稍稍说了一番,令人飞鸽传书与乔苒。

  此时他们才走一日,这封飞鸽传书应当用不了多久,很快便能给到回应。

  收到飞鸽传书时,乔苒一行还未从驿站离开,是以干脆在驿站看完了甄仕远传来的消息。

  虽然言简意赅,但为了说清楚,飞鸽传书来的字条上还是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小字。

  乔苒看的忍不住轻哂:“国子监那些学生有功课没学好怕被先生与家里人责骂作小抄的怕是也这般吧,甄大人读书的时候估摸着也是个顽劣的。”

  张解笑了两声,此时他二人已经看完了甄仕远送来的“小抄”,他问女孩子:“你怎么看?”

  “我没有见到张、姚二人,此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女孩子摊手想了想,道,“只是听罢甄仕远说的,我觉得他二人这三年的遭遇是不是换一换更好?”

  换一换?张解听的忍不住挑眉。

  乔苒笑着解释了起来:“礼部那位未娶妻的姚晃应当被那女子所救,娶那女子为妻,然后带着书童在家做个闲散姑爷;工部那位娶了妻的张明应当被掌柜所救,一开始帮忙搭建食铺什么的。如此的话,”女孩子脸上笑意多了几分,“倒还真是两方皆学有所长,一方懂“礼”会做好这个闲散姑爷,一方出自工部,想必指导搭建个食铺什么的应当没什么问题。”

第691章 相争

  难怪他听了这两人三年间的经历总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如果把张、姚二人这三年的经历看做一场精心布置的局的话,那么便可说这种违和感并没有来源于张、姚二人各种古怪的给人一种浓浓设局感的巧合,而是来源于这场局本身,总觉得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劲。

  张解一时间也说不出这违和感到底来自哪里,还不待找出这种让他觉得不对劲的违和感,女孩子便一语道破。

  这大概便是天赋了吧,张解失笑着摇了摇头。

  女孩子却在此时再次开口道:“大抵是女子天性使然,我将自己代入到那个救人的女子身上想了想,这两人放在面前若是有的选,我大概更喜欢姚晃的身份。只是人第一眼看到的总是外表,单论外表,张明显然更好。”

  姚晃的长相就如同张解怡然居的掌柜一般,虽然瞧着圆滚滚胖乎乎挺有意思的,不过看自己夫婿同看一个食铺掌柜的要求是不同的。

  这一点,作为女子有天然的优势,所以乔苒一语便道破了其中的问题。

  她解释道:“如果这当真是为了张、姚二人精心布置的局的话,那张、姚两人就全然是放错了位置,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违和感。”

  张解想了想,道:“若真是如此的话,你觉得是谁插手坏了这布局?”

  乔苒一哂,眉尾轻挑:“这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看张明的反应他应当也意识到了什么。”

  张、姚二人虽然只是工部、礼部的小吏,可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科举入仕,自也远比一般人要聪明。

  所以,作为身边人,张明定然能比他们先一步发现其中的问题。

  将张、姚二人调换,于这个局显然百害而无一利,甚至待到张明恢复记忆,首当其冲要面对的便是如何同自己原本的妻儿解释这件事。

  布局者这一番精心布置显然不可能是为了破自己局的,如此的话,谁最有可能是这个调换的人?整件事中,若说有动机又能够做到这一点,且还能从中获利的显然只有一个人。

  那个女子。

  张明显然也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是以对那女子的反应若说原先还是感激居多,此时却是满满的怀疑了。

  如果那女子当真做了这件事,那便只有一个可能,那个救了姚晃的食铺掌柜兴许未必是其中的知情者,但那女子必然是,而且还是这局中至关重要的一颗棋子。

  不过布局者再高明大概也忘了他手里的“棋子”不是真正的棋子,是活生生的人。是人便不可能当真如棋盘上真正的棋子一样冷冰冰的毫无感情且无比听话,是活生生的人便有七情六欲。尤其这颗棋子作为一个寡居的女子要挑的是一个夫君。对于女子而言,挑夫君这种事可不是小事,在这一刻,挑选夫君的本能反应超过了作为棋子的职责。

  毕竟是要一起过日子的亲密枕边人,在张明和姚晃二人之间,她毫不犹豫的选了已有妻儿,且夫妻感情极好的张明,舍弃了姚晃。

  这个推测虽说离奇却一点也不牵强,甚至于情于理都解释得通。

  不过乔苒还是问张解,道:“你看如何?”

  张解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道:“你是女子总是比我更了解女子的,不过我听着还当真没什么问题。”

  “没问题就好。”女孩子点了点头,忽地朝他展颜一笑,道:“既如此,你来回这个信吧!甄仕远这么大小的字要我写起来有些困难。”她说着伸手一指,指向正站在张解肩头左顾右盼的信鸽道,“它也带不了太多东西。”

  女孩子语调软软的,不自觉的带了几分娇嗔,张解看的心中一跳,在她之前,他不是没有见过女子撒娇甚至还有人会特意穿着袒胸露腹的衣服故意向他身上跌来,不过他从来没有觉得受用过,反而还有些排斥这样的举动。

  可如今眼前这个一贯聪明独立惯了的女孩子每每向他露出这样的表情时,他当真是有种心都化了的感觉。

  咳了一声,张解应了下来。

  做小抄这种事他不需要,却不是没有替别人做过,写一写也无妨。

  甄仕远收到这封传来的飞鸽传书已经是第二日早上了。

  看着巴掌大小的纸条上用炭笔写的比他还小还好看的字,甄仕远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不要以为字写的足够小他就看不出来了啊!这可不是那丫头的字,是张解的。

  没想到这位张天师小抄做的这么精细,看来年轻时,不,人家现在还年轻,应该说是年少时也不是个好的。

  腹诽了一番这小抄比自己的更好,甄仕远便忙不迭地看起了这巴掌大的小抄。

  将女孩子的意思看完之后,甄仕远想也不想便唤来人吩咐了下去:“来两个人,去咸阳张明当年呆的那一家,务必将那位寡居的女子请来。”

  到底是女子更了解女子,她这一番推测倒是合理解释了一番张明昨日的反应为何如此古怪的原因了。

  看来多半是察觉到了枕边人有问题才会如此反应吧!

  也不知道这个女子会知道多少,甄仕远对此倒是十分期待。

  不知是他们反应太过迅速以至于对方一时半刻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官差此一行去咸阳异常的顺利,很快便带着那位夫人过来大理寺衙门了。当然,一同过来的还有失忆时同她结为夫妇的张明,连同昨日那个对他很有几分怨气的书童。

  其实从昨日张明的反应就能看得出来,这一对“失忆夫妻”多半要出问题了,甄仕远对张明冷淡的反应并不以为然,目光落到了那个被侍婢搀扶着进门的妇人身上。

  这妇人此时正小声问着张明:“夫君,你昨日怎的未回家?彩娘等了你足足一晚上。”

  这妇人模样并不出挑,有些寻常普通,不知道是天性柔弱还是在张明眼前才会如此,此时正双目含泪,一脸忧愁之色的看着张明。

  不过虽然模样不出挑,妇人的声音却是柔弱婉转,很是动人好听。

  只是不知道是这三年早已听习惯了,还是张明天生不吃这一套,对彩娘的担忧之语,他只蹙了蹙眉,提醒她道:“这里是大理寺,私事就不必在这里说了。”

  他说话间语气淡淡的,对彩娘的担忧似是并未有所触动。

  彩娘“嗯”了一声,似乎觉得离张明有些远,便上前两步想要过来拉张明的手,张明身体一僵,本能的朝距离自己更近的甄仕远近前了一步。

  甄仕远看的眉心一跳:宁可离他这个男人更近一步都不愿离他那夫人更近一步,这还真是……

  正这般想着,朝自己这边近前了一步的张明却在此时突然调转了方向,脚尖一转,大步转向了另一侧。

  众人顺着他的转向望了过去,正见一辆寻常的青帘马车出现在了视野之中。马车缓缓驶来,对着彩娘反应僵硬甚至可以用冷淡来形容的张明此时却突地双目一亮,而后快步上前,还不待马车停稳人便已走了过去。

  这情形看的甄仕远本能的抽了抽嘴角,一股不妙之感油然而生。果不其然,待到马车停稳之后,张明便赶到了马车前,不待车夫伸手便替马车里的人掀开了帘子,而后伸手道:“阿柔,仔细些。”

  阿柔……甄仕远本能的转向先前彩娘的方向,却看到了一张胖乎乎圆滚滚的脸。

  不知什么时候过来的姚晃“嘿嘿”一笑,对甄仕远道:“见过甄大人,下官来了。”

  他做了三年的账房,如今重回礼部当职,眼下礼部又没什么事,正是清闲的时候,是以对他而言,恢复记忆是一件大好事。

  是以乐的个清闲的姚晃一大早便过来了,而后正撞上了一出好戏。

  对张明这个和自己遭遇“巧合”颇多的工部官员,他还是有些同情的,毕竟失个忆不算还失身了,平白多了个夫人,往后这后院有的热闹了。

  见他还有心思看热闹,甄仕远翻了个白眼,目光一扫,很快找到了彩娘,她此时已转到张明所在的那一侧了,不知是忐忑还是别的什么情绪,她人没有离张明靠的太近,眼睛却牢牢的落在了张明的身上。

  他这里明明是破案查案的大理寺衙门,不知道为什么,甄仕远此刻却有种身处温柔乡风流地正在看一出痴男怨女家长里短戏码的感觉。

  从那辆停稳的青帘马车里伸出了一只手,甄仕远只看了一眼,便下意识的再次转向彩娘,而后心里由衷的发出了一声感慨。

  那双恍若柔胰的手甫一出现,他便明白张明为什么对彩娘是这个反应了。

  已有个快及冠儿子的女子当然不会年轻,可那双手却保养的半点看不出岁月的痕迹。连一双手都保养的如此之好的女子便是看不到长相,也可知晓多半是个极优雅的女子。果不其然,待到马车车帘被完全掀起,走下来的美妇人身姿如柳,娉娉婷婷半点不逊二八年华的少女,岁月几乎没有在她身上流下多少痕迹。

  那张我见犹怜的脸更是远比同龄人要年轻的多,再加上她浑身萦绕着的浓重的书卷气,这应当是一个出身不错,饱读诗书的女子。

  倒不是说以貌取人什么的,而是这样一个女子,再加上二人原本便感情深厚,一个处处不及自家夫人,且动机古怪不明的彩娘,张明会如此反应也不奇怪了。

  同美妇人一道下来的还有个长相俊秀的年轻人,从他身上依稀可见张明与这美妇人的影子,甄仕远心道这多半便是张明的儿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5页  当前第4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9/6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作不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