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作不合_分节阅读_第217节
小说作者:漫漫步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29 MB   上传时间:2021-08-19 21:58:27

第409章 诡伤

  “小心点。”封仵作吹了吹他的画,抬头瞪她,“不要弄脏了我的画。”

  乔苒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管他,而是放下篮子,转身走到周栋面前,俯身施了一礼,道:“周大人。”

  周栋朝她点了点头,目光略过她,看向她身后的封仵作,道:“刀来了,可以继续了。”

  乔苒笑着抬手一礼:“下官告退。”

  这走的一点留恋都没有,周梁轻哧了一声,看向被蒙住大半口鼻的封仵作,道:“你应该没有再漏掉的东西了吧!”

  封仵作从桌后站了起来,愤愤的瞥了眼女孩子离去的方向,摇了摇头。

  “那就开始验尸吧!”周梁伸手覆上了自己身边的佩刀。

  再乱七八糟的折腾可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

  封仵作没有再乱七八糟的折腾了,折腾的成了乔苒。不过,她也不是在乱七八糟的折腾,而是既然来了刑部大牢,秉承着不能白跑一趟的原则,顺带看了一个人。

  方老夫人。

  “你回来了?”背对着她坐着的方老夫人微微抬手,不过在听到那个女孩子一声“方老夫人”之后,便轻哂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似是嘲讽,“怎么样?原家有没有听话?你那个爹还好不好?”

  顿了顿,她又自顾自的说了下去:“这样东西对我有用,对你没什么用的。你何必不信?”一样没有用的东西又能做的了什么?

  “我那个爹死了。”女孩子笑着扫过她手边还未收走的碗筷,道,“怎么样,近日是不是饭菜都更合胃口了?”

  背对着她的方老夫人微微抬头,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了起来:“你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女孩子笑道。

  方老夫人的眼皮肉眼可见的一跳:“你……你做的?”

  “怎么会?”女孩子闻言却是一声轻哂,道,“是他最疼爱的原小姐。”

  方老夫人没有再说出“怎么可能”之类的话,只是惊疑:“为什么?”

  “自然是为父不慈,招来怨恨。”乔苒说着蹲了下来,看了眼她身边的菜式,道,“我说过,你把东西交给我,秀王府会对你更好。如何,是不是灵验了?”

  方老夫人没有说话,但这时候没说话等同于默认了,更何况手边的碗筷还没收走。她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缓缓出声,道:“你做了什么?”

  “这你就不用管了,”女孩子并没有为她解惑的意思,闻言只是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向摩挲着想要站起来的方老夫人,道,“我这个人很讲信用,说了你把东西给我,会让你好好活着便是好好活着,决不食言。”

  确实好好活着了,除了仍然被关在这刑部大牢之外,这些天那些被重刑审讯的犯人的声音再也没有听到过,还有吃穿用度都提升了不少,以至于她早早的便穿上了厚裳。

  只除了……不能出去,她确实活的很好。

  方老夫人下意识的收紧了自己的手:不知道这一次她来又是要做什么。

  “我来也没别的事,只是看看你,毕竟不管什么事情做完了总要来看看的。”乔苒说着向外走去。

  ……

  午时过后又开始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直到戌时还没有停。

  一辆马车停在了大理寺门口,有人抱着医箱从马车上下来,下马车之时一个踉跄,险些摔了下去。

  “封仵作,小心些!”身后两个刑部的官差眼疾手快的抓住了他,而后撑伞亲自将他送入了门,这才转身离开。

  直到再也看不到那辆刑部的马车,抱着医箱的人才抓紧了大理寺衙门前的廊柱轻舒了一口气。

  “封仵作。”

  一道女孩子的声音突然响起。

  “啪嗒”一声,封仵作手蓦地一抖,医箱一下子掉在了地上。

  “喊什么喊!”顾不得掉在地上的医箱,他愤怒的喊道。

  秋雨淅淅沥沥,灯光昏黄,有女孩子撑着一把伞走了过来,她容色清艳,这一幕,如一副仕女夜行的水墨画一般徐徐展开。

  可眼下,封仵作眼里却看不到什么美,反而看着愈行愈近的女孩子,目光中怒火愈盛。

  “你……你……”大概是气急了,封仵作颤着手指向女孩子,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对上他的愤怒,女孩子却笑了起来,而后笑问他:“这么了?”

  怎么了?她还好意思问怎么了?他担惊受怕了一整日,她来了转身就走,还问怎么了?

  封仵作气愤不已。

  这表情极大的取悦了女孩子,她哈哈笑了起来,待到笑够了,才在封仵作发青的脸色中开口了,她道:“好了,封仵作,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正要发怒的封仵作神色一僵,愤怒转为惊异:“你知道?”

  “是啊,我知道。”淅淅沥沥的雨幕隔绝了外头的一切,女孩子缓缓开口,“打伤王泊林的是他自己。”

  封仵作动了动唇,没有立刻说话,不过眼中的惊异还是出卖了他的真实情绪。

  她怎么知道的?

  “你画的很清楚,我已经看明白了。”女孩子的声音在嘈杂的雨声中格外清晰。

  “这个王泊林几乎全身上下都有伤,如果是有人对他动的手,那么那个人必是乱拳击打的招数,也就是泄愤一般。”女孩子说着扬了扬拳头,道,“我想了一下,我这么打下去,定然是乱打一气的,可他偏偏有一片地方什么伤都没有。”

  她指了指自己的后背继续道:“鉴于他下身、双腿处皆有伤,人被攻击那一处必然会弯下身来,如此,背部必然会暴露在视野中。我若是一个乱拳击打他的人,这样的暴露之下必然会动手,可他背上却连一处伤口都没有,这很诡异。而且……”

  “而且他身上每一处伤口都是双拳可及的范围之内的。”封仵作打断了她的话,神情愈发凝重,“我原本是不相信的,可通过解剖他的尸体,我发现了另一桩事,就是……咦?你难道就凭这一点就知道是他自己打伤的自己?”

  即便王泊林的伤痕诡异,可仅凭这一点就要推测出这个结果,恐怕还是有些困难的吧,毕竟自己打自己这种事委实太过匪夷所思了。他是通过验尸有另一处验证,她又是如何得知的?

  “当然不仅仅是这一点,在还未见到王泊林的尸体时,我就在怀疑了。”乔苒说着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转向脚边一处积水的泥潭,没有移开,“被人打成这样,又未受制于人,他却一声不吭,那时候他自残就是我推测之一了,今日看到你画的图,我几乎可以确定了这件事。”

  正是见到了封仵作画的这幅图,她先前所猜测的一切几乎都证实了。但猜测被证实这种事于这件事而言真不是什么好事,这件事情早已不受他们控制了。

第410章 答案

  当然她的推测不仅仅因为这两件事,王泊林的诡异举动,刑部下场,还有莫名其妙被“送”到长安来的黎大小姐,一切的一切都有些不合常理,而这些不合常理也在证实她的推测。

  封仵作深吸了一口气,半晌之后,忽地出声道:“这个王泊林不是普通人。”

  乔苒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个王泊林当然不是普通人。

  “他应该是那种会内家功夫的高手。”封仵作比划了一下,道,“我发现他的经脉与普通人不同。”当然素日里,一个人是普通人还是那种高手,不说,他也是不知道的。可当人死之后,擅长此道如他还是能通过尸体上的某些反应发现这一点的。

  会内家功夫?乔苒闻言不自觉的点了点头:以王泊林的身份会内家功夫当然不奇怪。

  “他对自己动手不是真的想要自残,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封仵作说着神情突然变得凝重了起来,忍不住往四周探了探,即使周围没人,他仍然压低了声音,道,“你可听说过一种传闻?”

  乔苒看着他道:“你且说说看呢!”

  封仵作咳了一声,这才道:“听说前朝有使苏林出使匈奴被扣,在得知匈奴将夜袭中原之后自尽而亡,唯一的要求是请求属下将自己的尸骨带回中原,匈奴准许其带回中原,毕竟一个死去的令使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两月之后……”

  “两月之后,匈奴夜袭中原,却被早已有所准备的边境将士大败,匈奴自此势气大减,十年不曾冒犯边境。”女孩子接过他的话,道,“至于怎么传的消息,民间传言纷纷,有人说是飞鸽传书,有人说是属下也知晓了消息带回中原,还有人说是将消息藏在贴身的衣物之内,可这些方法论起来都是有漏洞的。”

  毕竟匈奴人再蠢,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能放那个属下和苏林的尸体回来,必然是再三检查之后才放行的。

  “而后时任太史令的司宏光曾出过一本书,写一个令使身陷匈奴腹地,用特殊方法带回消息的故事,不过书出之后没过半月司宏光一族便犯了罪,举族被判斩首,司宏光也因此被斩首而亡。那本书也成了禁书,当时发行此书的书铺关了好几个,事情也不了了之了。”

  封仵作听的不住点头:“对,对,那本书里写过一个方法。”

  “那个死去的令使将写有消息的纸藏在蜡丸中吞入腹中带回的中原。”乔苒说着,问他,“是这样,没错吧!”

  这个事在大理寺的库房中有过记录。

  白光闪过,一道惊雷撕裂夜空,照的面前的封仵作面色惨白。

  淅淅沥沥的雨骤然变成漂泊大雨,嘈杂的雨声隔绝了外头的一切声音,他点了点头,道:“那个王泊林自残也是为了将腹中的蜡丸逼出来。”他亲眼看到了那个东西,当然也记得女孩子说过的话,视而不见,并没有解剖他的腹中。

  有些事不知道比较好,古往今来,知道太多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

  女孩子沉默了一刻,道:“不能用泻药么?”

  她也不想这时候提这种事,但本能的想到了这一层可能而已。

  封仵作摇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那蜡丸的位置有些特殊,不知道是不是同他动用过内家功夫有关,但用泻药这种方法怕是行不通的。”

  所以,自残是为了逼出那颗蜡丸。

  但显然下手太重,又或者比起那颗蜡丸带来的秘密,自己的性命也不值一提,以致他不惜下重手。而那时王泊林身边有个人想要那颗蜡丸的消息,但是没想到黎大小姐突然闯入,又慌不择路的跑了出去,引来当时春风楼所有人的围观。要对这么多人动手显然不可能,而众目睽睽之下,那个人无法取到蜡丸,至此,整件事才变得诡异了起来。

  那个人以及刑部要的自始至终都是那颗蜡丸里的秘密。

  “那个……那个王泊林到底是什么人?”即便这天已经冷的可以穿冬袍了,可封仵作仍然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他看着眼前沉默的女孩子,问道,“为什么……为什么刑部的人会插手?”

  女孩子抬眼,笑了:“答案显而易见啊!”她道,“就算再如何不可思议,这就是事实,封仵作你不必怀疑,因为也是唯一一个能解释的通这件事中所有不合常理之处的解释。”

  王泊林,应该是刑部,甚至有可能是刑部背后的陛下所安排的一个暗桩。

  直白的说,他应该是一个细作,甚至他那一对莫名其妙失踪的父母也有可能是细作。

  所以,那位琅琊王氏的老太爷说的是真话,那个叫王泊林的人同他们没有半点关系。能让琅琊王氏不吭声不辩解的,王泊林是陛下安排的人的可能性更高。

  王泊林如果是这个身份,一切不合理就都解释得通了。

  黎大小姐会来京,除了她自己蠢之外,还是有人在暗中引导,王泊林的身份显然是不能对外表露的,所以要让王泊林来长安需要一个理由。而黎大小姐就是那条上钩的鱼,被引着跑到长安城来。

  至于与王泊林见面的应该也是一个刑部或者陛下的暗桩,送黎大小姐来京的应该也是她,这样的人自然身手不凡,要保护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来京自然是轻而易举。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黎大小姐来京,不仅仅是王泊林要被送到京城来,更重要的是关于这件事对外总要有个真相能唬住众人。

  而黎大小姐显然就是他们用来唬住众人的棋子,所以,不管王泊林是因为什么缘故死的,这件事被设计好的结果都是黎大小姐失手杀了王泊林。

  事已至此,这件事她没有办法再插手了,查案她可以做,但如今这种事可不是人微言轻的她所能左右的了。

  ……

  雨下了一夜,到天亮时才有减缓的迹象。

  黎兆坐在窗边看秋雨拍打着窗柩,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里间黎老太爷的声音就在此时响了起来。

  “几天了?”他问道。

  “三天。”黎兆说道,“从父亲母亲他们进京之后已经三天了。”

  里间也跟着传来了一声长长的叹息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5页  当前第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6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作不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