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江上月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海芋粥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58 KB   上传时间:2021-06-17 18:37:50

  再后来,她当真仗着同锦嫣相像,入宫成了穆淮的皇后。

  姜宁灵思虑许多,想起从前的种种,在榻上辗转了几回,倒也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而晋国来燕的使臣,也离盛京越来越近了。

  晋国的人马在驿站歇了脚,补充了写食物与水后,便又准备启程了。

  临行前的一颗,原本已上了马车的女子又折返回来,将一枚玉佩封做密信,托人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

  锦嫣看着信使策马远去的背影,在心中盘算一阵。

  想来穆淮明日便能再见到这枚玉佩了。

第39章 白玉

  信使策马而去, 马蹄扬起一路尘沙。

  锦嫣一直看着那信使的身影消失在了路的尽头,才转过身去,要再次回到马车里。

  谁知刚一转身就被人拦住, 而后听得一道轻挑的笑声道:“皇姐这是送了什么好东西过去?”

  赵恒弥不知何时来到了她身后, 一双眼紧紧盯着她, 似是要将她一举一动都纳入眼皮底下。

  锦嫣被赵恒弥这粘液一般的目光看得一阵不适,想敷衍两句过去, 又想起这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便简短道:“从前在燕国时就带着的老旧东西罢了。”

  语气生硬, 摆明了不想同他多言。

  偏生赵恒弥像听不懂似的,向前更近几步,若有所思般地点点头:“还是皇姐想得周到, 你同那燕帝许多年未见,先送一样东西去试探试探他还剩几分旧情也是好事。”

  锦嫣凝眉看着他, 并未再言语。

  赵恒弥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见她一言不发, 忽觉有些没意思, 一甩袖摆绕开她去,进了队伍最前端的那辆马车里。

  锦嫣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玲儿的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马车内。

  玲儿见她面色不大好,关心了几句, 锦嫣都推说无事,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起来。

  玲儿当她是昨夜没休息好,便坐在一旁不再言语。

  马车内安静下来。

  锦嫣阖着眼, 面色沉静,心中却纷乱至极。

  赵恒弥说得不错, 她提前将那玉佩送去,便是想试探试探穆淮对她还余几分情意。

  若穆淮心中还有她,那她提前送去那玉佩,正好能让穆淮睹物思人,待思念累积几日,她便也到盛京了,这样比多年未见后径直再见要好上不少。

  只是她心中也没什么底,因此并未向赵恒弥言明那并非普通的物件,而是她回晋国那日,穆淮亲自赠予她的。

  锦嫣其实一直没大明白,自个儿是如何入了穆淮的眼。

  她同穆淮只远远见过几回,话都未说过一句,谁知在她回晋国的那一日,穆淮不管不顾地追着晋国的马车,一路追至城外,而后郑重地将那枚玉佩交到她手中。

  马背上的少年郎身量尚单薄,说出的话语却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他说,若你回晋国后有人欺负你,你便叫人拿着这个来寻我,我护着你。

  锦嫣稀里糊涂地接下了这枚玉佩,却一直不敢将穆淮的话当真。

  当年晋帝怕燕国看重晋国地势,恐其将晋国收入版图,便想出了个送晋太子入燕为质的歪点子,以延续燕国庇佑。

  但赵恒弥的生母楚妃好容易才将自个儿的儿子推上太子之位,知晓若是让赵恒弥去为质子,哪怕燕国好吃好喝养着,也无人教他文韬武略,几年下来,定是会将人养废,这样一来,好容易争来的太子之位便没了意义,自是不肯让赵恒弥过去。

  晋帝当初一拍脑袋想出了这个法子,并未往深处多想,被楚妃这么一哭闹,慢慢也动摇了。

  后来,竟是被楚妃劝动,要寻个人假替赵恒弥,替她儿子受这份“苦”。

  只是晋帝膝下子嗣稀薄,没有同赵恒弥年岁相仿的孩子,而宗室那边又更加隔了一层,晋帝挑来挑去并挑不出合适的人来。

  晋帝原想着好好儿劝劝楚妃,给她大把赏赐,让她将赵恒弥送出去算了,谁知楚妃竟然将一个几乎被大家忘得一干二净的公主给找了出来。

  说到这个公主,楚妃也是花了一番心力。虽说晋帝谷欠给她一大笔赏赐来弥补送赵恒弥出去为质,可楚妃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再多的赏赐,哪里比得过到时候她儿子当了皇帝的好处来得多?

  楚妃寝食难安了几日,忽地想起西边儿最偏的宫殿里,还养了一位公主。

  那公主的生母不过是个小官家的女儿,偏偏生了一张灿若桃花的脸,勾得晋帝宠爱了好一阵,楚妃费尽心机手段,才叫晋帝厌弃了那女子,最后那女子被赶去了宫中最偏的一处宫殿,在里面生下了一个公主,之后便郁郁而终。

  晋帝自然早将这个女儿抛在了脑后,楚妃虽不喜这公主,却也不屑得动手,让她得以平安长大。

  待楚妃想起这个公主时,忽而无比庆幸她当时宽宏大量,放了这公主一马。

  这位公主年岁比赵恒弥大些,不过也许因得是女孩儿的原故,长得慢些,身量与身为男孩儿的赵恒弥差不多高,再做个男童打扮,倒是能混淆一二。

  楚妃当即便将那位公主接来了自己宫里,好生娇养了几日,待养得气色红润后,便将人往晋帝面前带去。

  楚妃巧舌如簧,又抹了好几回眼泪,终于劝得晋帝答应让这公主假扮成赵恒弥,替代其去燕国为质。

  为了能让晋帝点头,楚妃主动提出要将这公主收入膝下养着,将她视如己出。楚妃甚至将前前后后全都想了个周全:“公主同恒儿是亲姐弟,生得有六七分相似,只要在燕国那边小心些,定不会有什么事儿的。待到公主回晋国后,她是臣妾的女儿,自是要好好陪陪臣妾,到时便让恒儿也过来,让她将在燕国的所见所闻、认识了哪些人做过哪些事情,都细细告诉恒儿,恒儿将其全部记在脑中,这便相当于恒儿也在燕国住了一遭,哪怕日后碰着燕国的人,也不会穿帮了。”

  晋国架不住楚妃一哭二闹三上吊,稀里糊涂地答应了下来。

  楚妃开心不已,当即求晋帝给这公主赐名,晋帝琢磨了半晌,楚妃搭腔道:“不如就唤锦嫣公主吧?”

  晋帝一想,这寓意听起来不错,便拍板定下了。

  楚妃高高兴兴地将锦嫣带回宫里养着,每日一盏血燕给她滋补身体,就怕她个子长得慢了,叫旁人瞧出端倪来,就连每日瞧着锦嫣与她生母肖似的面容也不生气了。

  楚妃心中算盘打得好,打算让锦嫣去燕国受了这个苦后,回来便找个机会将她给处理了,这样一来,燕国便不可能再发觉当初那质子,其实是个冒牌货。

  锦嫣并不知晓这许多,只战战兢兢地来了燕国,生怕叫人给发现是女儿身,如履薄冰许多年,眼见就能平安回晋国了,却被选中伺候的老嬷嬷无意间撞破,给捅了出去。

  原以为晋国是永远回不去了,谁知被穆淮给救了下来。

  晋国那边也是一团乱,晋帝拿楚妃问罪,可楚妃除了哭什么都不会了,正提心吊胆之际,燕国态度忽然又缓和了下来,还将锦嫣好好儿地送了回来。

  晋帝知晓这一切都是穆淮为了锦嫣而从中斡旋时,顿时将这个女儿当成了个宝,而对于整件事情的罪魁祸首楚妃没了好脸色,连带着对太子赵恒弥也不待见起来。

  只是晋帝早些年太宠爱楚妃,楚妃又是个心狠手辣的,晋帝膝下竟挑不出旁的太子人选,慢慢的,又让楚妃得了势。

  只是锦嫣在宫中的境遇便大不相同了。

  晋帝仿佛为了弥补多年来的缺失,将她捧在手心里疼着宠着,楚妃也顾忌着穆淮,生怕那一天穆淮继位后来晋国要人,于是哪怕心中再不喜,明面儿上也将她当做亲女儿来娇养。

  只是赵恒弥便身份尴尬了起来。

  按说晋帝偷梁换柱,锦嫣与赵恒弥都脱不了干系,但锦嫣如今有穆淮护着,自是不会动她,若日后燕国再要追责,只怕会拿赵恒弥开刀。

  因此朝中不少大臣也主张另立储君,担忧若等赵恒弥继位,燕国又想起此事,只怕晋国要吃不了兜着走。

  赵恒弥自小被吹着捧着长大,哪里受过这般脸色,性子愈发阴沉起来,也愈发地急功近利,想要坐稳这太子之位,便一股脑儿地收了许多参差不齐的幕僚在府上。

  赵恒弥此番来燕,也是幕僚给出的主意,让他借着锦嫣来彻底将从前质子一事翻篇,再将锦嫣嫁去燕国,以聘礼之名,向燕国换些好处,这样便能风风光光地回晋国,无人再敢看轻了。

  不过赵恒弥这些心思,锦嫣是半点儿也不知晓,她此时只是在担心,那枚玉佩,究竟能勾起燕帝几分怜惜。

  锦嫣拢在袖中的手暗暗攥紧,她可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虽说她在晋国也一直锦衣玉食,可楚妃与赵恒弥没少明示暗示让她听话,她不自由得很,处处被楚妃压一头,晋国皇宫于她而言,与牢笼无异。还不如留在燕国,留在穆淮身边做一个妃子。

  锦嫣想起在晋国宫中时,被楚妃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六宫,想起楚妃连皇后都要退让三分,忽而很想尝一尝叱咤六宫是什么滋味。

  若她成了穆淮的宠妃,她定要将这些年从楚妃身上学来的招数都用在旁人身上,看究竟是不是有那般畅快。

  锦嫣思来想去,只但愿她提前送去的那枚玉佩能起到作用,同时,心中不禁隐隐期待起来。

  正在锦嫣倚在软垫上迷迷糊糊要睡着时,马车顾地一晃,而后停了下来。

  玲儿探出头去张望一番,而后回头对锦嫣抱怨道:“公主,又到了一个新的镇子了。”

  锦嫣知晓玲儿在抱怨什么,一路走来,每到一个新城,赵恒弥便要去寻花问柳一番,耽误了不少时间,有时只得连夜赶路,将赵恒弥耽误的时间补回来。

  这回到了一个新的镇子,赵恒弥自然又要四处逛逛,美名其曰“活动筋骨”。

  待赵恒弥被随行的古大人从温柔乡里捞出来时,已是又耽误了一日。

  古大人皱眉劝道:“殿下,千秋节在即,可不能再如此了!若是耽误了千秋节,只怕整个晋国都要受牵连啊!”

  说到了牵连晋国,赵恒弥总算清醒几分,睁着还有些迷瞪的双眼,扫了一眼身后那些莺莺燕燕,而后抬手点了一个身段最娇娆的女子道:“既然如此,我便将她给赎了,日日带在车上,就不用特意去寻了。”

  古大人皱着眉,到底是没拦着。

  赵恒弥出手阔绰,那女子以为遇到了贵人,欢欢喜喜地跟着上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了。

  锦嫣的马车就跟在赵恒弥的马车后边儿,待出发不多时,便听得前边儿传来女子娇媚的喘.息声,断断续续持续了许久。

  锦嫣听得面红耳赤,好容易挨过了一阵,原以为已经停歇了,谁知过了不多时,又响了起来。

  如此好几回,到后来那女子只剩尖叫与啜泣了,声音还未停歇。

  锦嫣捂着耳朵,想着同穆淮见面又晚了一日,心中不禁有些烦闷。

  虽说赵恒弥耽误了路程,但那枚玉佩还是快马加鞭被送往了京城。

  信使尽职尽责地将其送至宫门口,那密信经过层层叠叠的守卫,最后递到了九山手中。

  九山看着其上的“陛下亲启”四个大字,掂了掂这信封,觉得里边儿并非书信,是一个四四方方的东西,心中许多疑惑,又见其上并未署名,担忧里边儿有什么伤人的东西,于是在勤政殿门口徘徊许久,犹豫着不敢给穆淮。

  正巧姜宁灵从外边儿回来,看九山这难得地一脸踌躇地模样,笑道:“九山公公这是怎的了?”

  九山见是姜宁灵,便一五一十说了一遍,又将手中信封递给姜宁灵看:“娘娘您瞧,就是这个。”

  姜宁灵听得这是正儿八经的驿站信使送来的东西,却又无人能说出究竟是何人送出,心中忽地冒出来一个猜测。

  这会不会是……晋国之人送来的?

  不过这念头起得毫无根据,便稍纵即逝,姜宁灵思索一瞬,问九山道:“公公不敢拿给陛下,是怕里边儿的东西有损陛下龙体,对吧?”

  九山点了点头,姜宁灵继续道:“若是找人先拆开,确认不是什么有毒伤身的东西后,再拿去给陛下,可行?”

  九山“嘶”了一声:“好似是这么个理儿,奴才这就拆开瞧瞧。”

  说着,抬手便将那信封揭了开。

  信封开了一道口子,而后一枚通体莹润的白玉落在了九山的掌心之中。

第40章 信物

  那白玉通体古朴, 并未雕刻什么繁复的花纹,咋一看略有些不起眼,可仔细看去, 却能知其不是凡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江上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