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美食录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吃吃汤圆呀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44 KB   上传时间:2021-06-16 19:37:56

  石阿寿的两个女儿,一个唤做大丫,一个唤做二丫,怯生生依偎在石阿寿旁边,慈姑便笑着招呼她们:“且看我怎么料理这山货。”

  鲜嫩的细笋,黄色的笋衣剥落一地,露出雪白的笋体,切成滚刀块。

  褐色的大朵香蕈用小刀削去根部的泥土,仔细清洗干净蛛网和青苔后拧干水分撕成小块。便料理便讲解:“这山中香蕈有些有毒,要将生姜同煮颜色不变才能吃①。”

  而后投入热水锅中,单等着热水焯过去除涩味。

  这空挡和起面来,白面加上酵母与温水一起活成面团,最后扣个盆保温,将它放在阳光下晒着,耐心等面团发酵。

  适才焯好的笋和香蕈快刀剁碎,而后以此加入小巧的松子、去了衣的核桃仁,一起剁得细碎,而后拌入香油、一大勺发酱、以及胡椒面、八角粉等调料,搅拌得匀匀的。

  空气中弥散着馅料好闻的气息,大丫忍不住吸吸鼻子:“真香。”

  慈姑笑着说:“好厨子灵鼻子,你瞧着倒是个好厨子的料子。一会更香。”说话间将发好的面团切块擀开,将这馅料包进去,而后用手掌压扁。

  她动作灵巧,不过片刻功夫便将这些馅儿饼尽数包好。

  两位行老正吵着,忽闻得一股浓香扑鼻。

  他两齐齐转过脸过,却见锅里正炕着一锅黄蓬蓬金灿灿的馅儿饼。

  这一下都忍不住,齐齐过来,一人分了一张饼。

  金黄的饼皮刚放进嘴边便簌簌掉落,吴行老忙慌得用手去接,再送入口中,酥酥的,脆脆的,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

  再往里,一层层发面饼经过酵母和油脂的洗礼已然酥软无比,还散发着淡淡的油香,古行老一下就闻出来:“加了猪板油。”

  对,猪板油放入面饼便能叫面饼酥脆松软,还能味道香醇。更有一股刚出锅的镬气,热气腾腾中更显香郁。

  再往里一口,却咬到了馅儿料。

  细笋的鲜美、香蕈的肥厚,松子的饱满、核桃肉的爽口,齐齐在牙齿间迸发,将食欲瞬间打开。

  “高雅清淡,却又不失入味。”古行老赞道。

  大丫不会那许多高深的形容,只说:“像在吃肉哩。”

  肥美丰腴,满口肉香,虽然整张饼不见肉丝,却处处肉香。

  慈姑笑道:“你可说对了,这道菜山里人常做,正唤做胜肉,只因其虽然没有肉,都是山货,却可解馋。”

  两位行老吃完馅儿饼后心情大好,最后商量定先去长寿坊,再去帮古行老。

  只不过他们登门拜访这事自然而然就被传了出去,不多时两位行老去行老们私下的集会立刻就被拒之门外:“且慢,您两位不在宴请名单上。”

  旁边的行老们摇着扇子冷嘲热讽:“好个两面三刀之人,今儿跟我们好,转头又去巴结康娘子。”明晃晃孤立他们二人。

  “爹,这可如何是好?”吴自用急得热锅蚂蚁一样,那些昔日里与自己爹爹称兄道弟的行老们,此刻都冷眼瞧着他们。

  吴行老无动于衷:“我这把年纪什么没见过?那些人给你爹好脸色有什么用?长寿坊上下这么多人都等着吃饭,难道就为着我一张老脸,就不让他们吃饭,便是舍弃了我家颜面,也要跟着康娘子。”

  他看着比自己还高的儿子,语重心长教导他:“诸人推举我,是因为我厨艺高超,是为着叫我替长寿坊上下谋福利,而不是人家认为我们理所当然就比人高一等。别人的尊重要自己努力去赢得。”

  他也不管外人怎么说,便请慈姑来见长寿坊探访情形。

  长寿坊其实并不是偏僻之地,这里燕馆歌楼林立,娼妓无数,是汴京城里有名的风流之地。

  黑夜里这长寿坊可谓是灯火通明,处处笙歌,按说在这里开食铺光是食客数量就不用愁,可问题便出在这燕馆歌楼上。

  汴京城里最上等的歌姬都自己住着院落,庭院宽敞,布置风雅,院中怪石盆景,楼上帷幌飘扬,比那中等人家还奢华些;而那次一等的则是小楼森森,小室垂帘;只有最下等的才住在民房里。

  因而这大宋的人去取乐一般都是去娼妓们的院子里,老鸨自能整治出一道好席面,酒饱饭足之后艳歌妙舞,客人全程都不用出院门,自有人将他衣食解决得周全。

  这便对酒楼是灭顶之灾,因着长寿坊声名在外,是以学馆、商铺都不在此处,讲究些的人家都搬离了此处,要论起正经生意,竟还不如那别的坊市。

  因此这长寿坊如今生意好些的,只有那些卖给平民百姓的食铺食摊,稍微大些的脚店酒楼都开不下去。

  慈姑思来想去便想出了个主意。

第70章 酒骨糟绯羊、鱼脍、虾炙、暖……

  熙春楼是长寿坊里最大的一座行院。

  吴自用站在熙春楼后门前紧张得攥起手:“真进去啊?”他虽然家底殷实, 可父母管教严厉,从未进过这等场合,不由得有些两股战战。

  慈姑淡然从他身边走过:“那是自然。”说罢已经一脚跨了进去。她为着女子不好进这行院, 今儿穿了一身苎麻混丝靛蓝直裰, 乌发亦如男子一般用竹簪系起,头上更戴了一顶竹斗笠。

  疾风跟在后头天人交战:康娘子这般行事他可要告诉侯爷?按道理说他是侯爷的部曲, 自然不能坐视侯爷心悦的小娘子进烟花之地,可侯爷将自己给了康娘子做部曲, 那是不是自己便要将康娘子视作主家?他想来想去终于忍不住, 往街巷口寻了个相熟的乞儿:“去, 帮我给镇北侯府报个信。”而后才踏进了院中。

  吴行老跟在他身后也进了院, 还拉扯儿子一把:“莫叫你师父等。”

  熙春楼建造的如梦如幻,三座三层高的主楼之外还有零星水榭, 院中引了池水,一溪的荷花摇曳,池中还有一艘小舟晃荡, 有个小娘子躺在舟中眉眼微蹙,似是睡着了, 一抬头, 对面的高楼里开着一扇窗, 轻纱帘被风吹出了窗外, 飘飘摇摇, 纱帘旁有个生得冰清玉洁的美人儿来收纱帘, 瞧见他们这行人, 羞得红了脸,忙躲在了纱帘后。

  再往前走几步,却是一架蔷薇, 蔷薇架下有两个女子正在荡秋千,你推我喊,玩得不亦乐乎,瞧见他们这行人,却慌得齐齐儿拿扇遮脸往花丛后躲了。

  躲就躲了,偏还探出头来看,风将一股暗香送来,不见美人,暗香盈满怀。

  吴自用早一张脸涨成猪肝色,疾风无动于衷,瞥见旁边的慈姑笑眯眯,不由得纳闷。

  他们用的吴行老的名帖拜见熙春楼的主人,自然被请到了雅阁。

  这雅阁丝毫没有想象中奢靡的布置,反而中规中矩像个富贵人家的书房。地上铺着阇婆的地毯,香炉内燃着交趾的清香,波斯风味的花瓶就堂而皇之摆在桌角,阁外有歌女正唱一段圣琉璃①。

  “却不知吴行老到访,为着何事?”“吱呀”一声门推开,一声利落干脆的声音响起。

  慈姑抬眼看,却是个衣着素净的中年美妇,她目光澄澈,首饰钗环全无,只鬓边插一枝荼蘼,眉不画唇不描,叫人瞧着便觉清新可人。哪里是个生意场上的老鸨,说是大户人家的主母都有人信。可来之前吴行老与慈姑讲过,这位便是长寿坊最大的行院熙春楼的主人,外人唤做“扈春娘”。

  慈姑拿下自己的斗笠,对方一愣,旋即拍手笑道:“吴行老莫不是消遣我?倒叫了个美貌小娘子来此处。”

  “见过扈娘子。”慈姑轻轻淡淡福上一福,“在下姓康名慈姑,如今的永平坊、信陵坊食饭行行老。”

  扈春娘虽不甚熟悉,可也知道如今满汴京城里独一份的娘子脚店,她抿嘴笑道:“都说康娘子是个能干的,却不想是个这么大的小娘子。只是——不知两位行老来我熙春楼是为着何?”

  “当然是为着帮扈娘子。”慈姑毫不犹豫直入主题。

  “哈哈哈娘子这可是说笑了,我熙春楼有甚好帮的?”扈春娘先是一愣,旋即笑了起来,她身后两个护院也跟着一脸轻蔑。

  吴自用紧张得手心微颤,吴行老则攥了攥手心里的汗。

  但见慈姑镇定笑道:“适才我一路走来,见院中布置雅致,院内小姐矜持端庄又不失俏皮,瞧着倒像是个良家女儿一般,这才了悟为何一样是行院,扈娘子的熙春楼却能做到第一。”

  “唔?是为何?”扈春娘眼中闪过一丝错愕,本来滑不留手的笑容也有些些许裂隙。

  慈姑轻轻起身:“人性多变,明明是来寻欢,却不喜风尘之色,要的便是来往娘子皆如良家一般,我瞧着熙春楼的小姐们各个活灵活现,却似闺秀一般自在玩乐,这样自然引得客人心里痒痒,自然而然便将熙春楼与那别的行院区分得泾渭分明。我说对了不曾?”

  扈春娘笑容僵在了脸上,半响才收敛了笑容,肃然道:“康娘子着实了得,怪不得年纪轻轻便可坐稳行老之位。”只不过一路所见,便能轻描淡写将她在风尘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经验一句道破:所谓男子性贱,一面喜欢勾引良家妇人一面又喜劝妓女从良。扈春娘开这熙春楼便是遵循了这一心理,座中女子各个端庄,兜售给客人的便是这偷良家子的乐趣。

  疾风三人在旁目瞪口呆,疾风心里更是想:侯爷以后日子危矣。

  “只不过嘛——”慈姑卖了个关子,“你这熙春楼似梦如幻,偏偏西侧的厨房嘛,油腻腻,还烟熏火燎,着实败人胃口得很。”

  扈春娘眼珠子一转:“谁家厨房不是如此?这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扈娘子若是用我家席面,便可去除这灶房,原来那灶房的位置修一座高台,于明月时叫玉人月下吹笛,皓腕霜雪,缥缈凌波,何似仙境?总比油腻腻烟熏熏好。”

  扈春娘一扬手中帕子:“原来康娘子今日说了一圈却是为着这个。这嘛,要容我再想想。”

  慈姑挥挥手:“先不提这些,扈春娘先来尝尝我府上厨子所造席面。”说罢,便叫小吴去外头马车取跟来的食盒。

  食盒拆卸间,慈姑一一道名菜名:“酒骨糟绯羊、鱼脍、光明虾炙、暖寒花酿驴、遍地锦装鳖、素蒸音声部。”

  哐哐当当上了满满当当一桌子菜。

  慈姑便亲自夹菜给扈春娘:“您先尝尝我这酒骨糟绯羊。”肉片薄如纸张,只能从侧面肌理中看得出来里头是羊肉,浸润在琥珀色的糟汁里瞧着便觉如梦似幻。

  夹起一片薄如蝉翼,举起来日光清晰可透,居然真如纸张一般,凑近鼻子边还能闻见淡淡的花雕气息。

  这糟卤在吊糟时加入了红曲米,因而比寻常的糟卤多了一丝红润,那羊肉也被浸泡得淡淡粉红,瞧着便觉心情大好。

  入口先觉冰凉,这是慈姑做好羊糟卤后特意放入吊篮中吊在井水上空所致,暑热先去了大半。

  羊肉一般红焖,炙烤,却少有人拿来糟卤,这羊肉是烹煮好之后用石镇压着浸入糟卤,经过石镇挤压的羊肉肌理细腻,入口滑润,毫无任何羊肉的腥膻之气,反而鲜美四溢。

  糟卤汁渗入其中,花雕的醉人、卤汁的醇厚,齐齐登场,将羊肉本身的鲜美烘托得无以复加。

  蜜色的糟卤汁晶莹透亮,瞧着就觉得,淡淡的酒香入嘴,以扈春娘的敏锐,立刻想到这菜式最是下酒,她不知不觉就吃下了五六片,炎热夏日也变得清凉舒适,回味悠长。

  这鱼脍是上好的淮白鱼所制,因着怕放久了会坏了慈姑是到此处才现做,她净了手拿起一柄竹刀,一手拎起收拾好的淮白鱼,扈春娘只见她纤指纷飞之际,那薄薄的鱼片便应声而落。

  雪白的鱼片被一片片摊开放置于水洗蓝的盘中,越发衬得鱼片洁白晶莹,薄如蝉翼,夹起一片,蘸取旁边的橘芥汁,青橘的清冽与芥末的辛辣过去后,舌尖便尝到鱼肉本身,甜滋滋,薄生生,又些微有些脆,忍不住叫人分泌出大量口水,当的上是济楚细腻。

  扈春娘此时却不待慈姑夹菜,筷子便主动往光明虾炙上伸去。

  一个个个头极大的虾子被放在铜盘上炙烤,下头只有一块炭火,既不至于叫人在夏日太热,又足够加热大虾,过了两道菜的时间,这道菜已经炙好。

  虾壳变成粉红,虾腰处被炙得焦黄中泛白,一看便已经到了火候,扈春娘夹到盘中,慈姑给她撒上椒盐。

  扈娘子迫不及待咬开虾壳,内里粉嫩的虾肉露了出来。

  咬一口,镬气外面的虾肉紧实,内里的虾肉嫩滑,丰盈的虾汁立刻从内里流出来,吃到嘴里满嘴留鲜,馨香脆美。

  更绝的是这虾下锅之前都已经去除了虾线,天知道扈娘子有多讨厌端上桌的熟虾里没去虾线,她们做这一行,讲究姿态优雅,小意温存,这道菜上来自然要帮男子剥虾壳,虾壳好剥,可到这虾线,无论如何也做不得优雅,早在心里将懒怠做菜的厨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外头还要扮贤惠模样继续与那细细虾线较劲。单是这一点扈娘子就爱上了这道菜。

  暖寒花酿驴摆得雅致,盛放在满盘锦花枝芙蓉景泰蓝锅里,驴肉软烂,浸满各式香料之味。香气钻进鼻腔,再吃一口浓稠的酱汁将炖得软烂的驴肉浸得透彻,满口酱香。

  扈娘子以前从不觉得是个只满足于口腹之欲之人,可此时却忍不住又去吃那道遍地锦装鳖。

  金黄色的汤汁,内里剁成小块的甲鱼肉,上头浇着香簞、笋丁、木耳等诸多山珍所做的浇头,这浇头花团锦簇,当得上一句遍地锦。吃起来一口甲鱼肉细嫩,满口肥糯。

  最后一道素蒸音声部却称得上是惊艳:

  满盘面点捏的小人,皆被着彩,有站着吹笛的,有抚琴的,有翩然起舞的,衣袂飘飘,裙裾飞扬,各个栩栩如生,连手指头都捏得清晰可见。如真人一般。

  慈姑笑道:“这道菜也是可以吃的,那胭脂衣裙颜色是各类果蔬汁水做成,只不过在行院里应个景,做个看菜也罢。”

  见扈春娘尝完菜式满脸满意,慈姑便觉这桩事稳了,她才笑道:“不瞒您说,我这席面有四大好处。”

  “噢?是那四大好处?”

  慈姑便道:“一是风雅,菜式皆从古籍中来,皆有用典。客人来这行院追求的便是那一丝虚无缥缈的仙气,这些源自古籍的菜式更显得你们熙春楼卓然不凡。”

  吴行老暗暗赞叹,果真了得,这一出手便将扈春娘的死穴牢牢抓住。

  “二呢,是便宜,你猜我这一席面给你,要多少钱?”

  多少钱?”扈春娘发问,不知不觉之间她已经被慈姑带着走了。

  慈姑轻轻道:“四十两银子。”

  扈春娘面上不显,心里却吃了一惊,她没想过只需要四十两银子。

  慈姑看穿了她的惊愕,缓缓一笑:“若是熙春楼自己做的话,须得多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美食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