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美食录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吃吃汤圆呀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44 KB   上传时间:2021-06-16 19:37:56

  鸡胸肉平日里吃起来素淡无味,可经这么一处理便骤然多了许多趣味:

  鸡丝雪白,里头夹杂着整根的香菜茎与红色的胡萝卜丝,上头淋着红艳艳的茱萸红油。

  吃一口花椒味与辣味并存,香气满口。

  鸡丝整口吃下去并没有想象中的发柴塞牙,反而细细嫩嫩,满口留香。

  寇嫂子素来不喜香菜,却也忍不住尝了一口,香菜独有的香气与麻辣鸡丝混合在一起,在夏日里吃当真开胃。

  她两人竟将饭菜吃得干干净净。

  李大头再来收餐盒时心里颇有些忐忑,却见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餐盒里放着几十枚铜钱:正是榠楂炖银耳的价格。

  他不敢抬头,拿着餐盒就跑。

  京城的黎宅里,被禁足的黎莫萃藏在屋里,叫丫鬟在外头守着,自己悄悄儿拿出一个食盒。

  她鬼鬼祟祟四下张望,确保窗外没有人才揭开了食盒盖子:

  酥脆掉皮的林檎毕罗、酸酸甜甜的乳酪嘉庆子、油炸得脆脆的玉板鲊、精巧细致的入炉细项莲花鸭签,尽数引入眼帘。

  黎莫萃迫不及待就举箸开吃。

  连吃得盘光碗光才住了嘴:“呼——”

  一起玩的小姐妹都去过康娘子脚店品尝美食,唯独她去康娘子脚店是被娘押去给康娘子致歉,后来爹和长兄都去了与康娘子道歉,低三下四着实可恶。

  她才不要去康娘子脚店呢!

  可小娘子们聊天,说得也不外乎是哪里的胭脂水粉好,哪里产得好冠梳,哪里有什么新奇好玩地方,这康娘子脚店新兴起来,怎么聊天也错不过。

  黎莫萃姐妹为了与别人有些谈资,只好叫丫鬟去康娘子脚店偷偷打量,瞧着康娘子出了店才戴着帏帽去了包间吃了一次。

  这一吃就迷上了这滋味,别的不说,康娘子脚店里食材新鲜,做法独到,干净整洁,便是店面都透着些高雅,着实太对小娘子的胃口。

  可惜两姐妹都是要颜面的人,自然不能说自己爱吃,只将筷子放下后齐齐沉默地说了声:“不过如此。”

  黎莫萃是再没踏足过康娘子脚店,可那樱桃毕罗的滋味却久久萦绕心中,不能忘怀。

  好在最近康娘子脚店扩大了外送区域,黎府正好在其中,知道了这一点后,黎莫萃便毫不犹豫叫贴身丫鬟去定了一份外送。

  不得不说,这康家娘子店的外送着实贴心,保温得当,配送及时,到府上时还冒着热气呢。

  林檎毕罗不及樱桃毕罗甜,滋味里更有林檎特有的微酸,可这酸也被厨师巧妙利用,转化成提味之法,使得毕罗更加甜酸可口,她正回味着这滋味,忽听得外头有人喊:“妹妹!”

  是哥哥!

  黎莫萃想将食盒藏在了博古架上,她可不想叫哥哥发现端倪。可还是慢了一步——

  黎家大少爷走进来,正巧看见这食盒:“妹妹哪来的食盒?瞧着不像府里的。”

  黎莫萃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奇怪。”黎家大少爷似乎也不在意这食盒从何而来,“我适才去大妹妹房里,也瞧见这么一个长得一模一样的食盒。”

  外送业务逐渐火热起来,而永平坊和信陵坊的厨子们也纷纷过来投靠,这样一投靠原有店里的厨子便渐渐饱满,慈姑便想再开辟新的外送范围。

  她将目光投向了汴河上城边码头。

  这却是无奈之举。为何不在城内码头营业呢?

  因着这城内码头全部分管于各自的坊市,慈姑名下只有永平坊和信陵坊,自然无法去抢占同行生意,否则要被同行唾弃,唯有汴京城外的码头不归属于任何一坊。

  是以在下次团坊间行老会议上,她便将自己的说法说出。

  这话一出口,行老们面面相觑,而后纷纷出言:

  “这可不行!”

  “为何不行?”慈姑扬头问,“在我有这建议之前那码头便不归汴京团行管辖,诸位若要做生意也是做得的,为何又要为难我一个?”

  这话却说得在理,行老们只好同意了慈姑的请求。

  散了会却纷纷摇头:“不过是个小娘子,能有什么能耐,听说名下拉里拉杂不过五六家小店,连个正店酒楼都没有,又能有什么出息?”

  “就是!何况河边是那些粗人,能有几个钱买东西?”

  “我看她这般行事冒进,定然要栽个大跟头!”

  说一千道一万不过是心里泛酸。又眼馋慈姑能有这般魄力又不敢自己亲自去冒风险,只想着作壁上观,都想看慈姑如何翻船。

  “话不能这么说。”忽然有个声音道,“即便是个女儿家,就算最后赔得血本无归,她能有这想头已然是难得。”

  说话之人是宋雅志,他是宋行老的侄儿,如今二十出头,风华正茂。宋行老一生没有嫁人,娘家宋家这个侄儿自然是她精心培养的接班人,团行里的行老们不说以他马首是瞻吧也算是极为尊重他,何况有人想起宋行老自己便是个女儿身,因而识趣之人便都不说话。

  还有人称赞这位宋雅志:“宋公子果然是个行事光明磊落处事公道的。”

  就有人凑上去纷纷恭维他,这个问他的新店何时开张,那个问他最近又琢磨出了什么新菜式。

  只不过这会场上的话没多久便经由厨子们散播了出来,直到连信陵坊和永平坊的厨子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师公,莫与诸人作对为好。”汪三爷人脉广些,第一个知道这传闻,“如今满城的厨子都知道你要去不挣钱的码头上揽生意了。”

  “是啊师父!”钱百富颇有些担心,“那码头若是挣钱早就被人占了,哪里轮得上我们?”

  “据我说知,码头上的人要么是贩夫走卒,要么是往来客商,那些贩夫走卒没几个钱,都吃些顶饱的便宜面食,往来客商呢都瞧不上码头上的小摊,都只进城去丰乐楼、樊楼这样的大酒楼。谁会去那里吃外送?”

  慈姑摇摇头:“我自有办法。”

第65章 红烧鱼杂、大肉丸、肉骨汤……

  汴河码头上往来的客商和挑夫们惊讶地发现有人在码头边发放食盒。

  食盒用四方四正竹木做成, 里头放着一碟子红烧鱼杂,一个红烧大肉丸,一盘子豆豉豆角碎, 一大碗肉骨汤。

  香气扑鼻, 荤腥十足,最难得是这是免费发放。

  一时之间码头上热闹起来, 许多人纷纷去码头上排队,要领这免费的食盒。

  石阿寿便领了其中一个食盒。发放食盒的人还在摊子旁边放了桌椅供人吃饭, 他便坐在桌子前, 将食盒打开。

  打开食盒, 便见里头红艳艳的鱼杂, 黄澄澄的焦香大肉丸、禾绿色的豆豉豆角碎、澄澈的肉骨汤,光是瞧这色泽便知定会好吃。

  他用筷子扒拉一下红烧鱼杂, 里头有鱼鳔、鱼白、鱼籽、鱼尾,用料很足,浸泡在鲜红色的汤汁里, 色泽鲜亮。

  吃一筷子入嘴,这些鱼杂先是被小火炸, 而后在锅中由酱油冰糖炒制后, 是以外壳都脆脆的, 口感甚好, 再咬开外壳, 立刻吃到绵密软糯的鱼籽, 再用力一咬, 却有无数利小籽在嘴里迸开,口感绝妙,鱼籽经过炖煮后咸香十足, 醇香肆意。

  鱼鳔则脆滑爽口,富有嚼劲,鱼白口感绵密。

  一盘红烧鱼杂里糯的鱼籽、脆的鱼泡、绵的鱼白,混合在一起三种口感,而红烧汁则浓稠鲜甜,浇在蓬松的米饭上,叫人无法抵抗。

  红烧大肉丸外表一层焦黄的脆壳,显然这肉丸先在锅里炸过再加以红烧。

  咬开肉丸,肥瘦相间正好,都被剁成了糜子粒大小,而后与淀粉蛋清混合,经过长时间的搅打黏在了一起,肉质之间紧密相连,却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距离正好能让醇香的红烧汁渗透进去。

  肥肉的香醇,瘦肉的韧劲,一齐搭配在一起,在唇舌间齐齐绽放。藏在肥瘦肉之间的肉汁饱满,在牙齿的积压下蹦出,汤鲜味美,红烧汁则鲜香四溢,叫人越吃越香。

  豆豉豆角被切成细碎的碎末,混合茱萸辣酱爆炒过,红红绿绿一碗,瞧着便知道这是个下饭利器。

  至于肉骨汤嘛,寻常食铺上的肉骨汤都不知兑了多少水,喝上去也就砸吧个意思,这碗肉骨汤却浓香十足,散发着油脂独有的醇厚。叫石阿寿这等卖力气活的汉子一喝就觉满足不已。

  他咕噜噜吃完了饭,还剩的红烧汁都舍不得浪费,从自己带的干粮里头掰碎了一块,蘸着红烧汁吃得干干净净,最后一扬脖将肉骨汤尽数喝完。这才用手擦了擦嘴。

  到了夕食的时候,石阿寿下午干完活又来了一趟领了一盒,只不过这次他没选择留在这里吃,而是将食盒带走。

  发放食盒的人也混不在意,大宋富庶,汴京城里居民便也都诚实守信,那几个大酒楼里连银食盒都允许食客带走吃呢,只要隔几日记得送还回来即可。发食盒的人还冲石阿寿摆摆手:“连送两天,后天就开始收钱了,四十文一盒。”

  家里人见石阿寿回来后俱是欢喜,石嫂见他拿着食盒先嗔怪上了:“怎的又乱花钱?”

  石阿寿笑道:“没花钱,这是外头新开个食铺,不要钱送的。”

  石嫂也是欢喜,家里两个丫头正长身体,每日里在吃上头要花费不少呢。一家人欢天喜地打开食盒,两个孩子先吸吸鼻子:“好香!”

  红烧鱼杂醇香味浓,石嫂笑着将鱼杂分夹给两个孩子,要给石阿寿夹菜,石阿寿避开:“我中午一人便吃了这一盒,吃不下了。”

  石嫂便自己将红烧汁蘸着馒头吃了。

  大肉丸和豆豉碎却不让孩子们吃:“这个扣起来明儿早上吃,也可盛一顿饭。”

  肉骨汤不好保存,便分给孩子们喝了,石嫂自己也喝了几口,啧啧称赞:“这汤却香,不似往常别人家一样好似是骨头洗澡水。”

  肉骨汤里还有几个骨头,上头居然还挂着没剔完全的肉,两个孩子捞出来啃得津津有味。

  这一餐一家吃的俱是满足,石嫂收拾盘碗时有些惋惜:“可惜买不起,不然这家食铺味道还真好。”

  石阿寿摇摇头:“价格却不贵,只要四十文。”

  “四十文?”石嫂子吃了一惊,“这些材料便是外头买起来都不止这些钱了吧?”

  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第二天康娘子码头店前头就排满了长龙。

  “瞧着吧,如今看着热闹,不过全是浮华。”一河之隔,宋雅志的表弟孙川摇着扇子打量着对面,“还不是因着不要钱?百姓自然趋之若鹜。”

  “不过是个女流之辈,鼠目寸光。”宋雅志感慨一声。

  孙川打量这宋雅志的神情,他跟班多年,一眼便瞧出宋雅志此刻对这康娘子极为排斥,自然捡着他爱听的说:“都说这康娘子如何厉害,如今看来不过是个空把式。”

  “唉,她自己胡闹便也罢了,居然还是信陵坊与永平坊两坊的团行行老。可怜了那两坊的厨子。”宋雅志一脸的悲天悯人。

  孙川凑了过去:“表兄,倘若这康娘子被罢免了,您看是不是向宋大人举荐我呢……”

  宋雅志“啪”一声收起团扇:“那是自然!”外人前头总是彬彬有礼的眉眼间浮起些许戾气。

  汪三爷行为乖张,压根儿继承不了汪行老的位子,眼看着这信陵坊的行老之位就要空出来。宋雅志本来已经许诺了给孙川,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将这行老之位夺去不说,连永平坊的行老之位都兼任了,自然心里巴不得这康娘子赶紧完蛋。

  河那边,发放食盒的牛老二也有些焦急,他身后一帮永平坊的厨子兄弟们脸色也各个一脸狐疑。

  “老牛,你说这法子能行吗?”

  “不要钱的自然不吃白不吃,可这真愿意买的又能有几个?”

  “不知道,好好干便是。”牛老二一边发放食盒一边道,“明日就不要钱了,且看还有没有人过来买吧。”

  到了第二天,牛老二心事重重往码头去。

  康娘子待两坊的厨子们那是没话说,当初炙肉一次,已叫他大为叹服,后头又雇佣信陵坊的兄弟们,后来厨子过多康娘子也绝不松口叫大伙走人,反而独辟蹊径想出了在码头外送的主意。

  据说还得罪了其他行老,单凭这份义气,他便不能袖手旁观。

  牛老二心里盘算着,他昨日已经找了些自己的叔伯兄弟,叫他们一会过来,请他们一定帮忙购买,钱由他出,就当是帮康娘子一把。

  这般下定决心,牛老二便快步走到了码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美食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