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祥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16 KB   上传时间:2021-05-27 19:41:01

  朱瞻基尴尬的脚趾蜷缩,几乎要抠破鞋底,忍不住伸手捂住了她的嘴。

  这些书看的时候明明爽的很,但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只是书名而已,就羞得要命,就像被人剥光了衣服围观。

  朱瞻基放开手,说道:“不要再提这些——再提就扣一个月俸禄。”

  为了表现自己“坐怀不乱”的品格,胡善祥说道:“我和殿下这样又俊又位高权重的人日夜相对都不动心,何况是那群二流子般的幼军呢?放心吧,我绝对不会感情用事的。”

  朱瞻基想想也是,但……明明是在夸我,但这话咋就不好听呢。

  次日,朱瞻基又参加了射箭选拔,先考立射、再考骑射,最后入选了代表幼军参加端午节射柳的七人队。

  这下朱瞻基名声大噪了,就连在廊房里拨算盘的胡善祥都听说幼军划龙舟和射箭都入选的新兵,只有七营的朱木头。

  胡善祥将皇太孙在军中的“丰功伟绩”在起居注里大书特书,让永乐帝知道。永乐帝对大孙子的表现自是充满了期待。

  朱瞻基白天练龙舟,晚上还练习骑射,每晚都半夜才睡。永乐帝心疼大孙子,命马云悄悄送来各色补品,给大孙子好好补补,把朱瞻基补得鼻血直冒。

  朱瞻基便要胡善祥把补品倒进饭堂水缸那么大的锅里,分给五万幼军,可谓是“雨露均沾”。

  很快,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了。

  从五月初一开始,宫廷就变了装扮,用鲥鱼的鱼鳞贴在脸上的鱼鳞妆已经过时了,为了迎接端午节,宫中宦官和女官们都改穿绣着五毒艾虎补子的蟒衣,在大门两边放上驱蚊虫的菖蒲,摆上一根根艾蒿,门上还挂着吊屏,上面画着天师钟馗驱鬼等等应景的图画,就像过年时贴门神一样,要悬挂到六月才会撤下来(注1)。

  按照习俗,端午节要喝加了朱砂和雄黄的酒,吃粽子、五毒饼,以及蒜汁温淘面。

  其他食物也就罢了,蒜汁温淘面闻着开胃,吃起来香,就是饭后的口气太吓人了,五万幼军的口气加起来都能把蚊子熏一跟斗!

  今天要赛龙舟和射柳,出发前誓师大会,二十个龙舟赛选手和六个射柳(本来是七个,朱瞻基占了两个名额)站在高台上,五万幼军齐声大吼:“幼军幼军!出师必胜!”

  风乍起,裹挟着蒜汁温淘面的气息扑面而来,台上的朱瞻基脸色苍白,快要熏吐了,他今早吃完面后偷偷含着茶叶把这股味道压下去,但他不熏人,别人要熏他啊。

  朱瞻基难受,胡善祥此时更不好过。京城多柳树,到了端午节,柳絮纷飞,就像卷起千堆雪,扑到眼睛鼻孔里刺痒难受,胡善祥就戴上眼纱保护眼睛,再用面衣捂住口鼻,可谓是全副武装。

  幸好有了面衣,可以过滤外头可怕的蒜汁温淘面的口气,就在幼军给自家参赛队伍加油打气时,胡善祥穿梭在幼军中,听声音,观容貌,矮子里头挑长子,点出一百个相貌身材过得去、且声音洪亮的幼军,待会一起跟着参赛的队伍,去充当幼军门面和鼓掌喝彩队,以免丢了皇太孙的面子。

  挑出百人喝彩队,胡主薄负手在腰后,一个区区军中小吏,连个官都没混上,却摆出了一品武官的官威,开始训话:

  “你们去仓库领一套新军衣换上,务必军容整齐。”

  “头发梳顺,发髻扎牢,清清爽爽的。”

  幼军号称军中垃圾堆,被正规军户出身的各个卫所瞧不起。胡善祥不懂练兵,不过她是皇太孙的人,要维护朱瞻基的面子,幼军第一次亮相,至少表面上过得去。

  何况今日永乐帝要亲临观战,皇帝私下支援大孙子的小金库养幼军,要让皇帝看到他的钱没白花,下次才好再厚着脸皮要钱嘛。

  胡善祥习惯在父亲膝下撒娇卖乖,父亲高兴了,要什么东西就容易多了,这是她的经验。

  这时梁君拿着一个纸包跑来了,“胡主薄,这是小的刚从厨房拿(偷)来的丁香。”

  胡善祥点点头,“发给他们,每人在舌底下含一颗丁香,去去蒜味。”

  老娘都要被熏疯了!

  胡善祥打开一个箱子,里面全是各种小银馃子,一把银馃子也没多少重量,但看上去白花花的颇为诱人。

  幼军们的眼睛都看直了。

  胡善祥故意把手插/进银馃子堆里,哗啦啦如炒菜般翻动着,“今日务必要喊出咱们幼军的气势,一个个的都卖力些,把别的卫所压下去,待晚上回营,每人赏五个银馃子玩。”

  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大爷,众人把胡善祥视为财神爷,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自己的嗓子就是为了今天的表现而生的!

  梁君身子瘦弱,故没有入选,看到银馃子眼馋的很,抓耳挠腮,“胡主薄,丁香给您弄来了,您看……多少赏一点?”

  胡善祥啪的一声合上箱子,“你这个人乖机灵的,今日在我身边搭把手,端茶送水跑跑腿。等晚上回来,论功行赏。”

  梁君狂喜。

  胡善祥指着跑去仓库领新军服的百人队,“你也去,监督他们的仪容仪表,我看有些人鼻毛长的都快成胡子了,指甲藏着黑泥……”

  梁君听了,赶紧把指甲笼在衣袖里,他也好不到那里去。

  胡善祥:“……邋里邋遢的像个乞丐,外头都暗自取笑皇太孙是丐帮帮主,你盯着他们修剪,别偷懒耍滑。”

  梁君一一照做,待队伍出发时,幼军一个个人模狗样的,不再是过去伤眼睛、有碍观瞻的形象。

  混在参赛队伍里的朱瞻基都看在眼里,低声道:“你做的不错。”

  胡善祥听着表扬面上毫无波动,“记得兑现承诺,给我升官。”

  我就是个无情的官迷!口头表扬画饼什么的就算了吧。

  这次端午龙舟赛就在紫禁城里的太液池的里举行。

  太液池烟波浩渺,一望无际,在中南段漂着二十几条狭长的龙舟,元朝皇室也设在此地,元人把湖泊叫做海子,所以在中南段的湖泊位置便叫做中/南海。

  大明紫禁城是在元朝皇室的基础上建造的,也延续了元人的称呼,中/南海上建有一个楼阁,叫做紫光阁。

  永乐帝便在紫光阁上观看龙舟赛。今天参赛的都是直接负责皇帝安全的亲兵卫,有锦衣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等等二十二个卫所,再加上刚刚成立的、负责保护皇太孙的幼军,一共二十三只参赛队伍。

  二孙子朱瞻壑坐在永乐帝身边承欢膝下,当场做了两首歌功颂德的应景诗,当然,这都是幕僚师爷们操刀之作,朱瞻壑连夜背熟了,好在永乐帝身边显摆。

  抱子不抱孙,永乐帝在儿子们面前不苟言笑,是个严父,但在孙子们面前是个慈祥的祖父,他习惯性的撩了撩并不存在的胡须,“写的不错,赏。”

  朱瞻壑美滋滋的回到座位上,说道:“皇爷爷,每年端午孙儿都和大哥一起过,唯独今年不见大哥的影子,孙儿很是想念。”

  这些日子都没有朱瞻基的消息,朱瞻壑试探永乐帝的口风。

  朱瞻基在幼军微服私访当小卒,永乐帝为了保护大孙子的安全,自是不会透露,含含糊糊的说道:

  “下个月朕就要班师回朝了,去南京督促那些老顽固们正式迁都,到时候你大哥自是要回到紫禁城监国,你要好好辅佐皇太孙守护国门,一旦出了什么纰漏,那些老顽固一定以此为借口赖着不走,不肯迁都。”

  朱瞻壑忙说道:“孙儿定为大哥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

  “大过节的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永乐帝打断道:“快开始划船了,看今年那个卫所能够拔得头筹。”

  二十三条龙舟在中/南海一字排开,齐头并进,也不显拥挤。他们要从中/南海划到南海,然后调转座位,往回再划到紫光阁前头的终点。

  朱瞻壑心道,皇爷爷一心为政,不喜玩乐,以往划龙舟都没有兴趣看,来观战只是为了鼓舞军心,弘扬军中尚武之风,走个形式而已,今年怎么变了心意?

  一声炮响,比赛开始,坐在紫光阁上俯瞰中/南海,眼前的龙舟小的像一根根箭矢,人如蚂蚁,看不清长相,箭矢猛地弹射前行,船桨搅动着湖水,龙舟左右两边整齐的水花就像插了一对透明的翅膀。

  永乐帝盯着幼军的龙舟看,虽说距离太远,看不到大孙子,但是脑海里想象朱瞻基的模样。

  朱瞻壑正思忖着,心腹太监元宝缩着脖子靠近使了个眼色,朱瞻壑心领神会,假装去更衣,元宝说道:“奴婢方才好像看到了胡善祥。”

  大哥消失了多久,胡善祥就消失了多久,两人定在一处!朱瞻壑大喜,面上却不显,问:“什么叫做好像?你的眼睛是擤鼻涕用的?看个人都不确定,我要你这废物有何用。”

  元宝慌忙道:“长的很像,但是看着是个男的,奴婢不是很确定。”

第36章 争渡 在汉王朱高煦去山东青州就藩之前……

  在汉王朱高煦去山东青州就藩之前,曾经以亲王的身份在北京监国,因而在这里的势力盘根错节,后来屡次弹劾太子想要取而代之,其野心让永乐帝很是忌惮,便强行命他就藩,远离政治中心。

  身为汉王世子,朱瞻壑理所当然接手了父亲的势力,但是这股力量在刺杀朱瞻基的事情上屡屡自作主张,不听朱瞻壑的嘱咐,还差点暴露,朱瞻壑心生不满,手下只有元宝这个脑子不怎灵光的太监是朱瞻壑亲手扶持的心腹,忠心耿耿,就是能力太有限了,找个人都找不到。

  朱瞻壑正值叛逆的年龄,不想被父亲的旧势力架空了,当个听话傀儡,只得凑合着用元宝,不想假手于人,因而一直没有打探到朱瞻基的消息。

  如今元宝说有个人长得像胡善祥,朱瞻壑心想:连日以来都没有消息,蚊子腿也是肉啊,看看去!

  “人在何处?”朱瞻壑问。

  元宝指着御医们候命的值房,“奴婢担心殿下喝多了,就去御医那里要解酒的汤药,看到长得像胡善祥的人说要领取润喉解暑的药丸子。”

  朱瞻壑问:“人去那里了?”

  元宝一愣,“奴婢觉得声音熟悉,长相也像,就赶紧去了紫光阁找殿下,不……不晓得她去了那里。”

  朱瞻壑简直要被这个蠢手下气得绝倒,真是干啥啥不行,除了长的好看、忠心以外,一无是处,绣花枕头一个!

  幸好,取用药物都要签字画押,记录在案,朱瞻壑取来本子,一个个的找,端午节天气炎热,参赛的二十三支参赛队伍都过来取了消暑丸,朱瞻壑目光落在幼军一栏,取药的人签字是胡胜,职务是主薄。

  中规中矩的馆阁体,是大明公务员撰写文书的标准字体,就像印刷出来似的,毫无个性,在横平竖直,书写工整,无法从笔迹上辨别书写人是谁。

  此时龙舟已经划到了南段,开始折返往终点冲刺了,二十三条龙舟的差距并不大,最前面的是锦衣卫的龙舟和最后面的金吾右卫也只相隔一个船身的距离。

  中/南海上,二十三条船你追我赶,湖畔边,各个卫所的百人喝彩队也在卖力的欢呼,比拼谁家的嗓门大。

  龙舟赛即将结束,朱瞻壑要赶着去陪永乐帝一起观战,讨皇爷爷欢心,没时间亲自去寻人,他指着远处幼军的旗帜,“元宝,你去幼军的队伍看看,打听谁是胡胜。”

  元宝顿首道:“应该就是她了,都姓胡。奴婢这次一定把她揪出来。”

  朱瞻壑匆匆赶往紫光阁,元宝朝着幼军方向走去。

  中/南海湖畔,艳阳高照,胡善祥的束胸早就湿透了,幸亏穿着一层硬邦邦的竹衣,胸脯依然是扁平的,外头柳絮纷飞,吹到眼睛里痛痒难耐,她又是个爱美的女子,在毒日头下站着怕晒黑了,热的要命也佩戴者眼纱,蒙着面衣。

  反正她又不用欢呼喝彩。故,在室内摘下眼纱面衣凉快一会,在室外绝对“全副武装”,保护肌肤,阻隔无孔不入的柳絮。

  “幼军幼军!出师必胜!”一百幼军卖力的齐声呼喊,声音牢牢压制住了两边的卫所喝彩队,他们都想回去领赏钱。五个小银馃子而已,其他卫所的士兵根本瞧不上,幼军却觉得这是一笔“巨款”。

  元宝老远就听见幼军喝彩声,走近过去,问站在队伍最后面的一个士兵,“你们的胡胜胡主薄在何处?”

  巧了,此人正是胡善祥,眼睛和口鼻都蒙着白纱,连亲爹见面都不认得!

  胡善祥一看是朱瞻壑的心腹元宝,心头一紧,不过很快又镇定下来,故意粗着嗓子说道:“公公稍等,我叫他过来。”

  元宝怕人闻讯跑了,说道:“无妨,你带我去见人。”

  胡善祥比了个姿势,“公公这边请。”

  元宝跟着她走了一会,才后知后觉的觉得不对头,“都离开幼军了,你要带我去那里?”

  “茅厕。”胡善祥淡定的说道:“天气热,胡主薄喝了太多的解暑汤,跑厕所去了。”

  其实跑厕所的是她的帮手梁君,梁君体喜欢贪小便宜,见比赛提供免费的解暑绿豆汤,还加了甜丝丝的冰糖,他就猛喝一气,龙舟赛开始,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去了厕所。

  胡善祥心想梁君是个猴精般的人,两人配合一下,把元宝这个傻太监哄走。

  到了茅厕门口,胡善祥说道:“里头味大,莫熏臭了公公,我进去把他叫出来。”

  胡善祥想先进去和梁君商议一下。

  元宝虽傻,还没傻到底,他手一抬,说道:“我们一起进去。”

  胡善祥正要再讲托词,厕所里却发出一声巨响,有人一声尖叫。

  “什么人?”元宝听了,当即冲了进去,胡善祥紧随其后。

  里头臭气熏天,有一个隔间的马桶被踢翻了,哗啦啦流了一地,一片狼藉,胡善祥再也忍不住了,立马后退,梁君朝着门口飞奔,神色慌张,和跑进门的元宝撞了个满怀。

  元宝不认识梁君,以为他是闹事的,便抱住了他,身子往后仰倒,来了个漂亮的抱摔,将梁君压在地上,“你是什么人?敢在中/南海闹事?胡胜人去那里了?”

  胡善祥乘着自己站在元宝身后,就扯下了面衣和眼纱,向梁君比划着,还做出口型,要梁君自认他自己就是胡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