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子妃每天想和离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糯米的尾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40 KB   上传时间:2021-03-31 18:25:32

  难怪以前孙女每次进宫小住,回府后他一试,都会发现她功夫完全没落下, 甚至反而进步飞快。

  她说是因为帝后准许她与太子一同习武, 但他清楚,互相切磋还是单打独斗, 效果天差地别。

  孙女与太子分别三年, 仍然配合得如此行云流水,可见过去没有少练。

  以至于已经将对方的出招习惯烙印在脑海中,无需多加思考, 就能条件反射地做出接应。

  如此也好。

  儿子对孙女管束严格, 不许她以下犯上与太子动手,可他却觉得, 这份不言自明的默契,或许会成为孙女后半生的保障。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她在太子心目中,必有旁人无可取代的位置。

  两人先后落座。

  赵玉成开门见山道:“老臣询问了寺中僧人,他们交待, 十月二十清早,五娘与霍公子结伴离开,当天下午,一个从头到脚裹得严实的年轻女子携带两名婢女前来投宿,只是那女子身体虚弱,由婢女们背着,住下后从未露面,寺庙见她们出手阔绰,也没有多问。”

  “过了三日,一对祖孙登门借宿,孙子遮着脸,一言不发,祖父说他儿时生过大病,毁了容貌和嗓子。他们本是到洛阳探访远亲,不料主人家出远门,两人无处可去,又住不起客栈,打听到山上有座寺庙,便循着找来,想等到年节时分,主人家回京,他们再进城投奔。”

  果然,与赵晏的推测一模一样。

  赵五娘和霍公子遭到胁迫,先假意离开,又被那些人以不同理由带回招提寺软禁。

  姜云琛凝神思索:“赵五娘待遇优厚,霍公子却草草对付,看来贼人已经知晓他们的身份。方才孤进屋救人时,霍公子险些丧命,而赵五娘那边出事纯属意外。想必看守者接到命令,赵五娘必须全须全尾地留着,霍公子只是个捎带。”

  又道:“按说赵五娘平日鲜少抛头露面,如今为躲避贵府搜寻,行事更加谨慎,有人认出她、从而挟持她的概率微乎其微,应是她在寺中不慎撞见了什么秘密,才被关押起来。那些人没有当场灭口,估计是打算趁机卖燕国公府一个好处,再者,她想必也没能听到什么至关重要的信息。”

  赵玉成点点头,太子的推断与他别无二致。

  “他们八成是计划瞅准时机,自导自演一场戏,假装救出五娘,再送去燕国公府,叫全京城都看到他们的诚意,但五娘失踪的事被鄙府压下,导致他们迟迟无法做出行动。”他顿了顿,委婉道,“寻常人家断然养不起这么多武艺高强的卫士,老臣怀疑,幕后主使大有来路。”

  话说到这个份上,就差直言是皇亲国戚了。

  姜云琛却没那么多避讳,直截了当道:“事倍功半、损人不利己,倒是挺像临川王和嘉宁长公主之流一贯的作风。但他们若密谋什么,何必专门跑到这种荒山野岭,还凑巧被赵五娘撞见?”

  旋即,他反应过来:“招提寺中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想见的人。”

  赵玉成没有否认:“二十年过去,殿下应当不知,这里确实有一个人,身份非比寻常。”

  -

  对面禅房中。

  赵五娘伏在赵晏肩上,哭得头昏脑涨、声音嘶哑,渐渐耗尽力气,却犹在抽噎不止。

  赵晏支撑着她的大半重量,感觉她整个人都清减了不少,应是这一个多月来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所致。她轻声道:“堂姐,你睡一会儿吧,我在这陪你。”

  赵五娘不肯,喃喃道:“我要等他苏醒。晏晏,都是我的错,是我害了他。”

  赵晏犹豫了一下,没有发问,赵五娘却自顾自道:“那天晚上,我们在正殿拜完佛,他向僧人们打听离京路线,我有些犯困,便先行回去,不料光线昏暗、我看错位置,误入了另一间禅房。”

  她意识到走岔之后,本想迅速离开,结果外面突然走进来两个人,她怕是燕国公府的家仆找上门,一时情急,便躲在角落,借助橱柜遮挡身形。

  不多时,对话声传来,其中一个嗓音粗哑,听不出年纪:“了缘大师,在下这厢有礼。在下冒昧叨扰,意欲向您询问一些青奚故国之事,恳请您赏脸,一解在下心头疑惑。”

  另一位应是招提寺的僧人,语气平淡如水:“檀越若想打听青奚旧事,却是找错人了。贫僧当不起‘大师’之名,只是个了却红尘、不问俗事的出家人,您请回吧,恕贫僧无法为您提供帮助。”

  后来,那人使尽浑身解数,威逼利诱双管齐下,却收效甚微。

  了缘岿然不动,纵然兵刃出鞘,也泰然自若,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赵五娘藏在暗处,精神高度紧张,被突如其来的利器声响吓了一跳,不禁倒吸口凉气。

  她大惊失色,飞快地捂住嘴,但为时已晚。

  “那人把我抓了起来,我心中恐惧,自报家门,希望他可以饶我一命,我已打定主意离京,此生再不回来,绝不会与人乱讲。”赵五娘说到此处,轻轻一颤,“可他得知我是燕国公府的人,反而声色俱厉地威胁我,让我乖乖听话,否则就……就把我卖给人牙子,让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赵晏拍抚着她消瘦的脊背,心想,这歹徒、或者说他背后的人,只怕另有目的。

  堂姐并没有听到什么重要信息,更不知此人来历,可对方既不杀她,也不放她走,多半是想趁此机会给燕国公府一个人情,等过几日,赵家五娘失踪的事闹得满城风雨,他们就能演一场戏,用另一拨人把堂姐救出,送回家中。

  打听青奚旧事……意图对燕国公府示好……

  真凶必定与临川王府脱不了干系。

  “霍公子是被我连累的。”赵五娘闭了闭眼睛,泪水无声滑落,“那些人为免麻烦,不想把他卷进来,就设法用谎话将他骗走,但他不相信,里里外外找了我一晚上,最终落得与我同样……”

  她之前被点哑穴,今日在大火中吸入烟尘,又哭了许久,嗓音沙哑粗粝,说到一半呛咳起来,手忙脚乱地用帕子按在嘴上,片刻后,飞快拿开。

  赵晏却看到锦帕沾染的血迹,温声打断她:“明日再说这些吧,堂姐,你现在需要休息。”

  赵五娘却固执地摇了摇头,仿佛要把离家以来积攒的话一口气说完:“我知道阿爹的人来过,但我发不出声音,只能听着他们在外面匆匆走过,然后越来越远。”

  “那时候我想,如果我能有幸活下来,肯定是祖父或者你没有放弃我。”她抬起手臂,力度不大,却坚定地抱住了赵晏的腰,“晏晏,这个家里,只有祖父、祖母和你在乎我了。”

  赵晏默然叹息。

  堂姐与她年纪相仿,小时候经常往她和姐姐的院子里跑,可伯母看不惯,怕二房、尤其是她带坏自己女儿,每次发现都会责骂堂姐,她只得用轻功避过婢女们,给堂姐送去好玩的东西。

  某次堂姐没有把玩具藏好,伯母看见后大发雷霆,要找她和姐姐兴师问罪,向来胆小温顺的堂姐跪在地上,死死拖住伯母的腿,被一巴掌掀开,额角撞在香炉上,整整一个月没能下床。

  她明白堂姐为什么会抛弃锦衣玉食的生活,甘愿与霍公子四海为家、风餐露宿。

  因为世上终于有一个人,待她若掌珍、视她如生命。

  她就像飞蛾扑火,不顾一切地想要抓住那份温暖。

  赵晏深吸口气,轻轻叹出,握着赵五娘没有受伤的手,下定决心道:“堂姐,你放心,霍公子福大命大,定能转危为安。待他醒过来,我就替你去求太子殿下、甚至陛下与皇后娘娘,请他们为你做主,成全你和霍公子的姻缘。”

  她知道自己一旦这么做,往后余生,伯母必会与她势不两立,但她心甘情愿当一次“恶人”。

  反正她人在宫里,见不到伯父和伯母,和离之后,也不会再回燕国公府了。

  赵五娘一愣,婉言回绝:“你的好意我心领,可我已经将霍公子害成这样,岂能把你也牵扯进来,承受我阿爹阿娘的怒火。”

  “别怕。”赵晏笑了笑,“至少我现在还是太子妃,他们不能奈我何。”

  -

  “五娘出事的第二天,僧人了缘外出云游,只带了几名徒儿,他的师兄弟都无法说出他的去向。”赵玉成叹道,“五娘究竟撞破了什么,唯有等她恢复些,再让晏晏试着一问。”

  他望向姜云琛:“那些贼人皆为死士,眼见脱身无望,便咬破毒囊自尽,但老臣带人埋伏在外,抓住一个行迹鬼祟之徒,事发时,他正往山下逃窜,十有八/九想去通风报信。不过此人嘴硬得很,坚称自己是远道而来的旅人,不慎在山中迷路,一腔西域口音,颠来倒去只会求饶。”

  “西域人?”姜云琛有些意外,这未免也过于巧合。

  “不,中原人相貌,当是常年生活在边境,潜移默化地被影响。”赵玉成道,“老臣直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就暂且把他扣押。殿下不妨过去看看,待到明早再移交刑部审讯。”

  姜云琛起身,想了想,从衣襟中取出一只小瓷瓶打开,仰头咽下里面的液体。

  这药可以改变嗓音,他原本拿来应对不时之需,以防在招提寺有熟人,听出他的声音。

  西域口音……或许也是“老朋友”。保险起见,还是谨慎为上。

  -

  两人去往隔壁禅房。

  一进门,就看到那人被捆得严严实实,口中塞着布条,安分守己地坐在地上,燕国公府的亲卫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盯守,谨防他有任何小动作。

  姜云琛对他的长相十分陌生,但他不敢保证对方未曾见过他,于是没有摘下面具。

  然而不知为何,那人望见他和赵玉成的瞬间,惶然无措的眼睛里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惊恐,霎时面无血色。

  姜云琛心中陡然升起不祥的预感:“不好,他要寻死!”

  亲卫们反应迅速,但还是慢了一步。

  那人头一歪,倒在地上,转眼便没了声息。

  亲卫检查过后,跪地请罪道:“属下失职,叫他自绝经脉而亡。”

  赵玉成不觉诧异,神色凝重道:“他之前装得一副不会武功的模样,老臣急于向僧人打听情况,未及亲自查验,可老臣手下之人非等闲之辈,竟悉数被他瞒过。”

  姜云琛心下一沉。

  此人的武功远在那些死士之上,宁愿被抓也不肯展露,兴许是权衡利弊,自知无法逃脱燕国公府精锐的围追堵截,相较而言,还是保住性命、把消息带出去更重要。

  如今毫不迟疑地选择自尽,是因为他还是赵玉成?

  他戴着面具、改换声音,即使临川王本人在场,估计都认不出他是太子,可赵玉成早年只与北疆天渊打过交道,完全没到过西域,又怎会令此人闻风丧胆?

  烛火幽幽,屋里无人说话,安静得落针可闻。

  他看着地上无声无息的人影,陷入沉思。

  -

  另一边。

  赵五娘身心受创,坚持了许久,还是不受控制地打起瞌睡,昏昏沉沉间,她后知后觉地想起什么:“晏晏,你与谁一起来的招提寺?我好像没有看到阿宏或是锦书。”

  “不是他们。”赵晏低声道,“祖父寻了一名亲卫与我扮做夫妻。”

  赵五娘惊讶:“你现在是太子妃,与旁人假扮夫妻,太子殿下没有意见吗?”

  “救人要紧,他可以体谅。”赵晏宽慰道,“再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又不是你和霍公子这般两情相悦,能有什么意见?”

  “晏晏!”赵五娘赧然,想到生死未卜的意中人,眼泪又落了下来。

  她终究无以为继,被困倦带走。

  赵晏轻手轻脚放她躺平,为她盖好被子。

  抽身之际,听到她的呓语:“……共同经历了生死,这辈子,再也没有什么能分开我们了。”

  赵晏动作微微一顿,半晌,她默然直起身,在床边坐下。

  曾经也有一个人,与她共同经历了生死,将她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

  他怎么的想呢?就像杨叔他们一样,视她为同袍、友人,还是如霍公子对堂姐那般……喜欢她?

  她却完全记不得自己待他是何种态度了。

  赵宏说,她与他称兄道弟,几乎要拜把子。她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虞朔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他当真喜欢她……

  她欠他的,恐怕只能用下辈子偿还了。

  窗外落雪未停,她站起来,决定出去透透气。

  -

  庭院中银装素裹,苍翠的松柏隐没在皑皑白雪之下,夜风袭来,檐角铜铃在风声中隐约作响。

  赵晏素来不信佛道,却突然有些感慨造化弄人。

  在凉州三年,她气不过字条的事,迫使自己忘记姜云琛那个混蛋,却始终不能如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子妃每天想和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