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家皇后又作妖_分节阅读_第457节
小说作者:弱水西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7 MB   上传时间:2020-12-29 18:37:31

  后来见长宁百无聊赖,在将军府处处不适应,荣安索性将长宁也弄去了铺子里。而她自己则以“身子重”的理由,陪着常茹菲一道做起了米虫。

  常家人一直克制着不敢上门来见常茹菲,所以荣安只能多陪着常茹菲说话。

  两人说着说着,总就会说到庆南去。颜飞卿常常来汇报铺子状况,时不时,三人就成了三尊望夫石。

  相比下,三人都羡慕起陶云来。虽说陶云属于下嫁,可她与梁旭志趣相投,琴瑟和鸣,既不用为什么家国操心,也不用规划什么大筹谋,至少小日子风花雪月,安稳安定啊!就冲她家老头子是天下文人之首的分量,管你们外边打仗还是换皇帝,反正她家都能稳稳当当,不惧危机。

  不像她们,男人是武将,又扯上皇室,一人在外,全家提心。

  几人常常一见面,就叹出了声。

  荣安觉得这样不好,只能想点乐子。

  用体力的吧,她有孕不方便。用巧力的吧,颜飞卿玩不了。用脑力的吧,只有陶云一人赞成。

  最后,她索性带着几人打起了马吊。

  三缺一?不存在!

  别的没有,眼下她的身边就闲人最多。

  没几天功夫,从陶云颜飞卿,到葛薇长宁,全都学会了。

  “这不太好吧?”每次她新教一人,对方都会发出这样的质疑。

  “总比闷得发慌长吁短叹强。”

  最夸张一次,荣安带着葛薇和陶云一起玩,差点令得葛氏当场来揪她的耳朵。

  像话吗?

  荣安、葛薇和陶云都有身孕,头一回瞧见孕妇在牌桌上察言观色,尔虞我诈,大呼小叫的。还有,她的女儿,竟然教坏了这么些好姑娘。

  世子妃,阁老之女,皇室郡主,皇亲姑娘,全都跟着她沦落了。

  “都怀着孩子呢!还敢玩赌。赶紧收了,成何体统!”一桌三个孕妇,各人面前都是银锞子,这么刺激,孩子不会受影响吗?

  “孩子就得早早教。”

  荣安护着两边耳:“打马吊好,既动了脑子,还消磨了时间。小赌怡情不是?不管谁赢,银子都用来加菜。众乐乐,真没什么不好!而且为娘的心情愉悦,孩子才会开心不是?……”

  荣安是真的这么想的。

  自己肚子里这个娃太可怜了。孕期没有爹爹陪,出生时爹爹怕也回不来。每日跟着她一起为远方的人操心和担心,半夜还老是被噩梦惊醒,叫她总觉得这一胎的肚子比前一胎同时期要小了不少。

  太可怜了。

  太心疼了。

  若不给孩子找点乐子,这孩子生出来会不会是五官都皱着,愁眉苦脸的包子样?那可不行!夫君俊美,自己秀丽,七七那小子就是美男胚子,这第二胎也得美美的。

  七七是长子,是世孙,将来要承父位。那这个孩子,不管男女,不如就承了自己的产业吧?

  这胎若是女孩最好,那自己便不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凑个好,一个掌权,一个掌钱,刚好相互扶持。

  嗯,加上朱承熠暗地里的买卖,这孩子身上担子不轻。

  所以,这会儿便先教起来。为娘的手把手,教她怎么挣钱赢钱,怎么算计人心和手上牌。

  荣安想得美美的……

  三月初八,辽江八百里加急军情送进了京城,直入宫中。

  而接下来三天,又是接连五封加急军情。

  荣安有虞爹告知,知晓是辽江开战了,战局不乐观。

  若说前两年,鞑子只是分散兵力,拿出一部分在辽江滋扰的话,今年的鞑子,却是将所有兵力都压到了辽江那边。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往年鞑子滋扰燕安,通常都会等到北方冰雪彻底消融的三月才开始试探着开始他们烧杀掠抢风格的推进。大规模的行军则是要到四五月份草长莺飞,水草丰美时候。

  可今年不是。

  今年的鞑子不但提前了时间,在三月初一,往常还在等天气转暖之时便突然偷袭,还一反常态,偷袭后并未撤退,反而是趁辽江反应不及,以侵占地为本营,迅速蚕食周围地界。

  辽东西北部地广人稀,并未有足够物资来吸引鞑子胃口。所以辽东去年筹措的银两,用来防卫建设的银子,都优先放在辽江西南边境了。

  谁能想到,鞑子竟然绕了远,会将目标放在辽江西北部。

  辽江准备不足,一边做拦截防守,一边迅速调兵。

  鞑子占领地贫瘠,按理只要防住,对方没有补给,自动会撤退。谁曾想,鞑子竟是不但不退,反而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辽江王大惊失色,这不符合常理。他抓破头皮都想不明白鞑子哪里来的物资装备和补给来由着他们一次次出击。鞑子南压兵力预估达到了其总兵力的七八成。而春季到来时,为防辽南倭寇过海来犯,按着惯例,辽江部分兵力已在东南沿海待命。

  所以辽江王可以动用的兵力并不足。而沿海那部分兵力不但万不可动,也是来不及去做援兵。

  面对来势汹汹,一轮比一轮强悍的进攻,辽江王表示,扛不住了。

  所以他的一连几道八百里加急都是在求救。

  而在最近的一封加急军情里报,鞑子兵力至少有八到十万,更似乎每日都还在增长……

  别说皇帝,满朝文武全都惊了。

  他们想不明白。

  一,鞑子能一下子整合出这么多兵力,是在严冬季节冒着风雪冰冻穿过草场雪原?还是说其实他们在去年冬季到来前就已经开始东移?

  二,他们又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东移到地方的?朝廷没发现,燕安也没发现?

  三,他们的补给哪里来的?这两年他们在燕安没有讨到一点好,鞑子日子不好过,就算早年有存,也该坐吃山空了。大部队东移的开销不小,谁给了他们支撑?谁给了他们补给?怎么给他们的?

  这些,都叫人生疑。

  今日凌晨又有加急情报到:辽江兵力尚未到位,兵力悬殊,连吃三败仗,已丢了国土面积三百多里地,鞑子已攻破两城。他们的推进速度,实在太快了……简而言之:求兵!

  朝上开始吵起来。

  国内灾情不断,庆南那里还没收拾干净,就这两样,便如无底洞一般。再出兵,又是一大笔开销,劳民伤财,怨声载道。

  可又不能不管。

  军情图摆出来,辽江兵力确实不够。

  若不管不顾,按着眼下鞑子推进速度,打穿辽东都用不了一个月。不像庆南,距离京城都有两千里地。从辽江东境到京城,才不到八百里地。辽江若穿了,京城也将危。

  必须做应对!

  ……

第607章 皇帝的心思

  这个早朝,持续了两个时辰。

  最后达成了三条意见:

  一,命距离辽江最近的几大重镇迅速组织兵力做好防守准备,周围卫所严阵以待,保持待命状态。

  二,由于对辽江疑惑太多,朝廷将派遣一支千人的打探骑兵,迅速前往辽江收集各路情报,必须让京城第一时间拿到第一手军情。这任务被交到了虞博鸿手上,虞博鸿迅速组织了一支千人禁军,命自己信任的禁军副统领严鹏领兵,当晚便出发。

  第三嘛,皇帝将压力开始往燕安施加。

  上至皇帝,下到朝臣,虽然心忧辽江局势,但却不想发兵。既然辽江为燕安挡了灾,那燕安此去帮忙分忧也就理所应当。鞑子可以迅速穿过草场,绕行辽东,那比他们更近的燕安行动起来自然更简单。

  对付鞑子本就是燕安王和燕安军存在的意义。所以,原本该出的羊毛还出在羊身上,朝廷就可以省下大笔开支了。

  这好主意一出来,就引发了众朝臣的肯定。

  是啊,燕安没了鞑子之困,也便闲来无事了。他们出兵,也无后顾之忧,再不用束手束脚,大可以大军压上,甚至可以与辽东打个合作。若运筹得当,说不定可以一举将鞑子赶出个千里之外呢?

  再说了,燕安军与鞑子是老对手,对鞑子了如指掌。而辽江之所以节节败退,说不定就是对鞑子套路不熟悉不了解导致。所以燕安兵力一出,没准鞑子一害怕,就主动退兵了呢?

  抱着这样的心理,圣意被以最快速度往燕安送去。

  皇帝要求让燕安倾尽全力快速组兵,以快速度支援辽江地,与辽江合作收复失地,将鞑子赶出边境。

  同时,皇帝还委派了自己信任的武将印远和暗卫路飞,一明一暗各带一路人前往燕安施加压力,务必压迫燕安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执行军令。

  此时,已是三月十二。

  三月十三,京中又收到辽江来信。

  求援:除了需要兵力,还需要大量粮草和兵器。越多越好。求朝廷迅速组织军资战资。

  这事,朝廷再不愿,也不得不开始往外掏银子。谁叫刻不容缓呢?

  筹银筹粮成了当务之急。

  国库粮仓开始往外掏,前朝后宫,贵族富户,民间百姓也开始发动筹款。

  一道道政令开始往江南和两湖大粮仓发,调粮。

  朝廷知道,燕安紧急支援,粮草肯定也跟不上。既然要打透,粮草必须充足了……

  而随着粮食被一批批调用,粮价也在不知不觉开始往上走。

  三月十六,辽江王从中部地区调用的一万兵还未赶到支援地,便被再次绕行的鞑子打了个正着。援兵溃散,支援未成。

  据说不像往年野蛮彪悍有余,毫无布局和前瞻,今年的鞑子有如神兵附体,不但战斗力超强,韧劲十足,还因为屡屡得手,气势恢宏,眼光长远。几乎一打一个准。

  三月二十二,最新军情:三日前,奉城失守。

  满朝哗然。这意味着鞑子距离京城又近了八十里地。

  两个时辰后,带领了千人骑兵前往辽江负责打探战局,传送军情的禁军副统领严鹏拖着一条跛了的腿回来了。

  他形容狼狈,伤痕累累,浑身是血。

  他带的千人,全军覆没,只剩他一人。

  满朝震惊。

  严鹏表示,他带着打探骑兵按着朝廷命令,是先往战局最严酷的奉城而去。当时暴雨滂沱,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眼看快到地方,他们全力驰骋,用了最快马速冲刺。可这时他们却遭遇了伏击。这个时候他们才知,原来奉城前一晚已被鞑子打下,辽江部队已然退守别处。

  他们为了便于马行特意避开山区往北借道,又因为暴雨掩盖了烟火和撤离痕迹,所以没发现辽江战败撤军,也没能接到辽江情报,运气极差地自投罗网。

  他们人马奔波俱疲,体力不支,面对鞑子箭雨,他们全员无路可走,只得拼力搏杀。

  雨停之时,十里地外,奉城方向,大火冲天,哭声震耳,鞑子烧了奉城,杀人无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5页  当前第4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7/5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家皇后又作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