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5 KB   上传时间:2020-12-23 19:09:20

  等他们男人能有孕了,看他们还敢不敢说他们女子大惊小怪的。

  周家没朝外头说,外边也没人知道,骆氏听了更是脸色难看,直直的往她肚子上看:“你怀孕了?”

  喜春摸摸肚子:“是啊。”又把想叫沈夫人加油怀上的话给咽了下去。

  她们的关系还没有支撑到能说这种话的时候。

  再则,沈凌夫妻两个的情况他们也看在眼里,两口子分房而居,已经冷战了好些日子了,这样的情况下骆氏能怀孕那就奇怪了。

  又不是不放心别人给沈凌戴帽子,要亲自给他戴的。

  骆氏手指扯着绣帕,脸上挤出一抹僵笑来:“既然周夫人有身孕了,那便好好安胎就是,做善事的事儿还有我们呢。”

  骆氏本来是来质问的,这两月喜春人没去,但善款却是到了的,给的不少,一出手就是二三百俩,私下里有几个夫人有微词的这下也没话了。

  她们做善事的夫人圈人算不得多,能常年坚持下来的就更少了,许多夫人原本就是打着给自家刷一刷名声才加入的,但长年累月的可是一笔不斐的投入,且还是血本无归的那种,赔本赚吆喝的事儿,时常有人退出,也有人进来,真正能坚持好几年的没几个。

  连长年累月在的夫人都在私下感慨一句,“要是来个手宽的就好了,也能给我们分担好些了。”

  喜春就进去了。

  她手宽,对做善事儿一开始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给自家刷名声儿,周家已经足够有名儿了,也用不着喜春去锦上添花的,她做善事,就只是为了做善事。

  银子一到,她们投的钱就少了好些,要是长年累月下来,这数字都能叫人咂舌的,是以,她人没到,但夫人们可没话。

  骆氏跟夫人们在一处时,就听夫人们闲聊时说起来,“别看这几十俩不多,但几年下来也是上千两银子的事儿了,咱们这圈儿子里的,有几个生来就富贵,出嫁时陪送了一大笔嫁妆的?老爷们发了家,但一家大小,家里铺子,做买卖还得银子周转呢,又有几家不拿上千俩的银子当回事儿的?”

  “没有的,又不是官家千金们,听说陪嫁可丰富着。”

  骆氏当时就坐在一边儿,她脸上惯常是没甚表情的,心里却不由冷哼声,谁说官家千金们有大笔陪嫁的?

  官家千金也是有阶层的,世家贵族,勋贵王侯家的官家千金们自然尊贵,陪嫁的嫁妆也足够一辈子舒舒服服的了,但小官家的千金们虽也叫千金,真轮起来,陪嫁也只比普通人家好上些罢了。

  跟商户千金们相比,也只在身份上压了一筹罢了。

  若不然,她一个知州家的千金为何会嫁给一阶商户?

  她们这等千金最是看不上有几个臭钱就显摆的了,骆氏也不例外,其他夫人们睁只眼闭只眼的,她不会。

  这才有了她登门儿的事儿。

  好好的质问也变成了恭喜,还不得不叫人多休息,完全违背了她来的初衷,想要严正义辞的想说的那一番话,叫骆氏脸都扭曲了。

  怀孕...

  “你嫁过去后也要尽快怀上,这才能在沈家站稳脚跟儿,他要浑就叫他浑,以后好好守着孩子过,还有娘家给你撑腰。”

  骆氏出门前,她娘也交代了的。

  她性子争强好胜的,一进门后就有人拿她跟喜春相比,骆氏不肯认输,万事都要胜一头才罢休,这回在怀孕上直接被压了下去。

  她回去后就朝了沈凌发火:“人周夫人都怀孕了,你怎的不早说的?”

  周秉当初跟他们透露过喜春怀孕的事儿,沈凌两个这才搬出去,对这事儿沈凌自然知道,他也不愿意落人一头,但这事儿都成定局了,他说了有什么用?

  人家怀孕都过了三月了,他说了他们现在怀一个能直接怀上四月的孩子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啊,既然都不可能了,他还说出来做甚,没事儿想一想人家都有孩子了,他还没有,夜里独自凄凉吗?

  “说了怎么就没用了!”骆氏瞪着眼。

  沈凌问:“那你说说,你现在肚子几个月了?”

  骆氏当然没有孩子了,两人又闹了个不欢而散,骆氏连膳食都不用了,直接叫人驱车回了城里。

  她可不住在乡下的。

  “沈夫人走了没多久,沈公子提了瓶儿酒去寻了陈公子。”玉河在跟周秉禀报。

  “啧。”周秉眼里尽是嘲弄,沈凌的日子,他只是外人都能看见那一团乱麻的后院儿了。“去问问沈公子还差酒吗,我这里可以借两瓶儿给他。”

  正说着,外边吼了句:“你们主仆说甚呢,快些用饭了。”

  玉河扬着声儿回了句:“这就来。”

  周秉已经一身常服,披散着发出门儿了。见了立在门外的人,下意识的上前把人扶着,放柔了声音:“怎的亲自来了,叫丫头来就是了。”

  “丫头叫得动么,还有几个在外头疯跑的孩子。”周嘉来了,下了学就叫了车马送了来,一来就带了两个弟弟满村子里跑了。

  周泽周辰两个小的住了好久都跟村里的孩子们打不上一片,周嘉来了没一会儿就把人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围着他转,大有众星捧月之态。

  普通小丫头叫他可是叫不动的。

  夏日里最热的大暑已经过了,这几日在外边疯跑的孩子也多,周秉扶着人去外边喊人,西边的温家村已经修筑好了,一排一排整齐林立的青砖瓦房伫立在山下,带着几分古朴,房舍门窗都开着,正在通风透气儿,各家的房舍有村长负责安排,等立秋过后就要正式搬到新家去了。

  周秉几个还在西边的村子单独给修了房舍,以供下榻的时候有个落脚的地方,房舍落脚地在温家村,已经在衙门过了门路,立了契书。

  这里之后就要被夷为平地。

  “等过几日我就带着他们回府上去。”到时候这一片都该是乌泱泱的了,暑气没了,喜春就打算要回城的事了。

  村子里住着宁静,但也不大方便,一日两日无所谓,像她这样有了身孕,如今每月请大夫验脉都不方便,再则府上府外的事儿也多,总不能一直摊手不管,账目送来送去的也麻烦。

  周秉点头:“好,先叫人回去说上一声儿,叫甄嬷嬷他们把屋子里外都洒扫过了再说。”

  在饭桌上说过了这事儿,周嘉清秀的小脸满是不舍:“这就要回去了吗,我都还没来过两回呢。”

  喜春回他:“又不是不来了,温家村还有你大哥修的房舍呢,以后放假了也可以过来住几日的。”

  他这才高兴了。

  几日功夫过得快,温家村家家户户早就准备好了搬家的事儿了,家中的柜子衣裳早装好了,喜春这边也在麻利的收拾起了东西。

  府上甄婆子已经收拾好了,特意叫人来传了个话,他们这里收好的几个马车的东西也不运回去,直接给送到了西边的温家村的房舍里头。

  周秉先修了一栋,沈凌和陈玉看了后也纷纷跟着修了起来,他们几家的房舍在村口,过去就是木桥小河沟,再过去就是规划好的汤池庄子的路面儿了。

  这里比如今住的房舍要大许多,院子里还有前后院,前院有书房、前厅,小院子,过了拱门后才是后院,里边是个精致的小院子,有十来件房舍,在正院后还有一排下人房,挨着侧门儿开了个马房出来,院子不大,但处处精致,该有的一样不落。

  从规划上头就要比现在住的青砖瓦房看着宽敞,墙角四下还移植了花木,小水塘、假山,木栏,大体形状上已经无需再打点,只消把房里安置好就行。

  喜春不能一直留在这里等房舍摆放妥当,等收拾好东西运过来,他们主仆好些就分了道儿,几俩马车前后往城里去了。

  周秉放不下心,也跟着回了城,见他们主仆们安置妥当了,这才放心去了温家村。

  喜春在家里歇息了一日,等次日大夫登门请过了脉,确认了肚子安好,喜春这才定下出门去铺子上看一看的计划。

  她这两月没有出现在铺子里,一出现倒是叫掌柜们都吓了一跳的,忙过来给她问好的,喜春连连摆手,“不必如此,我就是到处看看。”

  喜春还当真是到处看,城里的铺子她一家一家的到处看过,金银楼阁的铺子去了一圈儿,回来还叫掌柜们给拿了几顶正流行的贵重首饰来。其中一面儿喜春十分喜欢,整个样式像是孔雀的尾巴一般,用圆润的白珍珠和宝石镶嵌,尾部还有流苏坠子,大大小小的珍珠宝石,点缀着十分漂亮。

  掌柜们还说了,“现在不戴,以后一时半会也就戴不上了。”

  “是这样的,以后生了孩子,等他能跑能跳非要人抱着的时候,最喜欢扯头发,尤其是这些亮晶晶的首饰,这流苏坠子也不短,你要是一个没注意叫他一扯,才知道个中滋味儿呢。”

  喜春听他们说了些,一出了门儿,不由得抚上肚子,“娘的小郎君哟,盼你可别那样调皮的。”她莞尔一笑,“算了,小郎君还是皮实些的好。”

  喜春肚子里的孩子大夫把了脉,说像是小郎君。其实这到底是儿是女也没定,还是得等生下来才知道,早前月份不大,大夫也不敢说,还是这两回把脉才透了点。

  周秉两个又不是重男轻女的,大夫上门不是一两回了,知道这位周东家想要个软绵绵的小姑娘,喜春倒是无所谓,总归是自己生下来的,不忍叫周东家失望,当时说的时候还格外婉转,知道周秉给还未出生的小棉袄画了很多的画册,还叫人挑了不少的鲜艳布料做小衣裳,不由提点两句,“其实素一点的衣裳也可以,青的白的,多俊朗啊。”

  听听这话的。

  送走了大夫后,周秉对着自己的画册看了许久,又复杂的看了眼喜春的肚子,头一回见他叹了气儿,“我们周家女孩儿实在太少了。”

  次日,他就重新做画,把画册上的小棉袄画成了小郎君。

  从首饰铺子出来,喜春又去了石炭铺子,最后去了胭脂铺子,石炭铺子上打理整洁,喜春又去了货铺查看了货物数目,叫杨掌柜从下月起可以多备一些炭墼了,“还得备下银子,在冬日河面儿结冰前,炭司是定要我们每家都多定几船石炭的,要缓解了他们石炭场的存货,这一个货铺怕是装不下,去看看这四周还有没有铺子,多备两个。”

  都立秋了,离冬日也差不了几个月了。

  杨掌柜把她说的记下,至于铺子倒是用不着找,周家在这旧巷不止一个铺子,只另外两处都有人租赁,正好下月就到期了,看模样是不打算在续的,正好把这两个铺子拿来做石炭货铺。

  杨掌柜细心,喜春便点点头:“行,那你看着办就是。”

  喜春最后去的是胭脂铺,还没进门,林家木材作坊先送了几大篓子的匣子来,捧盒和提盒都是分开装的,摆得也算整齐,后边还有好几个篓子,两个下货的小厮回去搬了,喜春带着人走过,在篓子前停了停,拿起个匣子看了起来。

  花掌柜走了出来,笑眯眯的:“夫人别说,这匣子做得挺小巧美观的,把咱们家的东西往里一放,提在手里还当真是有那个派头。”

  要运往盛京的花水是万瓶儿,胭脂铺上就先下了万个匣子,这东西小巧简单,但造价也不便宜,一个盒子要一两,木材他们选的是红松木和泡桐木,手提的是泡桐木,捧盒是红松木,都是常见的木材制成。

  周家下的单子大,一笔上万俩了,林家看重这笔单子,他们还得了信儿,知道后续还有单子,其他下单子的都推了,只接了周家的单子。

  一共送来了十来个篓子来,一个篓子里装了上百个,最后数了数,有两千多个,从他们下单开始算,不过月余,林家的产量确实是可观的。

  趁着伙计们在清点数目的时候,喜春跟花掌柜说起了话来,喜春问她上回那伙计给人发了赏钱了没,花掌柜捂着嘴儿笑,“这等机灵的小子,光发赏钱哪里够的,我给他加了月钱,叫他跟着我打打下手,去外边多跑跑的。”

  “夫人是不知道,如今咱们府城里这朱栾水可值钱了,求都求不到的。”

  都说物以稀为贵,早前还不把朱栾水当回事的现在想买可是买不到了。

  周家铺子上的朱栾水早早下了,其他铺子进的货不多,早就卖光了,指着薛家拿货呢,但薛家有甚么办法的,招了几十个人又如何,所有的花水都得先给周家这边,他们下的万瓶儿单子的花水到现在还没齐呢,薛家哪有货给别人的。

  “不过最近来了些外地的商人,也看中了这朱栾水,不知道打哪儿来的,还给薛家下了两回帖子。”花掌柜提及了一事。

  周家把花水的买卖搞得红红火火的,谁不想分杯羹的。

  如今府城里都说,除了外边的汤池营生,就是这花水的买卖值当了。

  “他们就是下了单子又如何,还得排到何年何月去了,我们跟薛家签过契书的。”签了两年,薛家要每月优先供应他们周家,有这份契书在手上,他们每月多下一些,薛家供应他们都供应不来了,哪有那功夫供应外边儿的。

  等两年后,周家早就凭着这花水赚得盆钵体满了,完全可以再换个营生的。

  薛家一家子都是闷头不怎么管事儿的,连续多日的下帖子,要合作后,薛东家也不耐烦了,直接把跟周家的契书说了。

  意思也是,就周家如今这要货是数目,他们要想合作,等两年后再来。

  再来有什么用,黄花菜都歇了。

  这股求花水合作的涌潮到底消退了下来,不消退也没用啊,谁想挣个银子挣到牢里去吃牢饭的呢。要说这花水可是喜春一人抬上如今这个台阶儿的,要是没有她坚持,这花水早就没了,这可不是靠着周家在原本的营生上去锦上添花的。

  从石炭营生,到花水营生,两样东西都是由她一个人谈成的。

  早前城里的老爷们说起喜春时,只会说,“周家的夫人呢,厉害着呢,人周家东家被她管得服服帖帖的呢。”

  花水行当骤然爆发,这股热潮是谁都没想到的,而且这上万上万银两的买卖,叫人听着都眼热,而他们都仿佛即将要见证一个新行当从诞生到极致的过程,如今提起喜春,话就变了,“周夫人手腕厉害着呢,不比男人差的,周东家娶了这么个夫人,可是强强联合了。”

  俨然是把喜春看做了跟他们同一阶梯的了。

  看过了胭脂铺,喜春便要准备家去了,她带着丫头们走,铺子上的伙计点好了数目,正拿着单子要给花掌柜签字儿的,一走开,缺了个口子,喜春随意一看,脚步顿时停下。

  “夫人...”

  喜春已经捡起了篓子里的捧盒,面色凝重起来:“这个匣子不对。”

  他们给两种匣子选的木材都是常见木材,眼色不深,尤其是红松木,还得加工涂层一下,这样外表才够光泽,看着有质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