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5 KB   上传时间:2020-12-23 19:09:20

  话刚落,前边庄小林突然一个踉跄,手中的小篮子一下从手上脱落,里边的笔墨纸砚就跟天女散花一样从篮子里飞出来,庄小林脚下踩在砚台上,一个打滑,整个人朝前倾,身边人想拉他一把,结果纷纷被他拉了下去。

  “咚”的一声儿,几个人跟叠罗汉似的摔在地上。

  “乌鸦嘴!”

  周兰钰也惊呆了,他双手捂着自己的嘴儿,“我我我,不、不是我!”

  他就是随口一说,怎么知道他们当真要摔的。

  庄小林几个跟周兰钰差不多大,都是不过七八岁的孩子,喜春对他们小孩儿的斗嘴一直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这会儿也忍不住笑了,叫人把几个叠罗汉的孩子给扶起来:“姓庄呢,这个庄同窗的大哥是不是庄大林啊。”

  “娘你也知道啊。”周兰钰点头:“就是大哥在学问上的仇人,庄大林的弟弟庄小林。”

  庄大林跟庄小林那简直就是两个人,当然,他们本就是两个人,只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庄大林在延津书院虽说背了个刺头的名儿,好歹也是出了名儿的聪颖之人,学问也是称得上被夸赞的,跟他弟考鸭蛋可不同。

  庄大林他们每回都要跟周嘉对上,次次没讨上什么好,他弟弟又跟周兰钰成了同窗,看样子关系也不睦,庄家兄弟是跟他们周家叔侄杠上了不成?

  庄小林几个就是撞痛了,并没有大碍,有崇山书院的人关照,喜春就带着人出了书院,先把黄家小郎君送到了黄夫人铺子上,吃了点心茶饮子,说了会儿话,这才带着人家去。

  他们带回来的蜀锦和画绢全数堆在布匹铺子上头,铺子上早前没接信儿,也是他们回来后才知道,连日收拾了库房出来,把蜀锦存放进去,画绢也存在布匹铺子上头,他们前日才下船,昨日在家中歇了一日,今日喜春原本是约了铺子上的掌柜们谈事的,书院先唤了他们,只得把铺子上的事给推到了明日去了。

  回去的路上,喜春已经想好了的:“从现在开始,你们回去后不能再玩了,要抓紧学问了,再考个鸭蛋,回头你们爹娘都没好意思见人了。”

  先生可比他们做买卖的会说多了。

  那一句句的软刀子可捅人了。

  他们这两个来月玩野了的心也该收回来了。

  周兰钰握拳:“我下回肯定不考鸭蛋了。”

  他才不要被庄小林嘲笑。

  “行,那我记得了啊。”

  不止周兰钰,几个大的也是,全都收了心,出去玩是不能够的了。

  周兰钰不在乎,他已经风光过了。

  一早去了书院后,他就把他外出游学,去了蜀城的经历风风光光讲过了,什么坐船钓鱼、吃食、看锦绣会,还有沿途去其他州府的事儿,他现在只讲了一点,后边还多着呢,足够他讲上好久了。

  他娘说的,好吃的饭要一点点的吃,所以这吹嘘风光的事儿也要一点点的讲啦。

  周家铺新货也简单,清理了下不好卖的,把空出来的格子上摆满了绸缎,蜀锦千姿百态,色彩斑斓,一摆上架就吸引了人,又摆出了几身成衣,寒冬岁节之际,谁都想穿这么一身鲜艳又喜庆的衣裳。

  喜春给江氏分了蜀锦,也没偏心,娘家这边也一家分了两匹,一个兄长家分两匹,顾氏就在府城里,东西是最先收到的。

  她妹子也在,见了两匹绸缎,先是眼里一喜,摸着那布料爱不释手的,嘴里却还道:“这也太小气了吧,听说运了一船的布料来,就给这嫡嫡亲的分两匹?”

  顾小妹是想来泡汤池的,她嫁人前在府城泡了不少的汤池,整个人容光焕发似的,连她相公都说她颜色好,如今过了这么久了,她生产后没好生保养,如今的肌肤跟出嫁前相比,那是全然不同的,连男人对她都不热情了,顾小妹就想到了再泡一泡汤池。

  周家那头不要她占便宜,顾小妹就自己去问,一回泡汤池不贵,才二三十个铜板,若是要请人按摩,享用特制的面脂,那没有几两,十来两是请不来的,顾小妹没这么多银子,又求到了亲姐姐顾氏身上来。

  “你们可是一家人,大姐你嫁到了宁家,那就是宁家人了,你小姑子开的汤池,凭甚不要你去的?你就去找她,说你要泡汤池,到时候你带着我去。”

  她还想故技重施,跟早前一样。

  前岁里周家禁了她们进去,后脚她们姐妹就知道了,顾氏又是没脸又是羞恼,还跟喜春很久没往来的。

  但她不往来又什么用的,半点没威胁到谁,人家日子照旧过得舒舒服服的。

  顾氏自己也清楚,她在这个小姑子心头是没什么分量的。

  她找上门,那是去丢人的。

  “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顾氏淡淡撇开眼,把两匹绸缎收进柜子里。

  就顾氏干的事儿,在喜春儿这确实没什么分量的,平日有好吃好喝的,她也只分一份去,当亲戚走动就得了,其他的一概不管。

  她自己倒是约着黄夫人几个痛痛快快去泡了几回,黄夫人等人也没问她跟嫂嫂的关系,总归这家家都有本经,不缺别人说三道四的。

  他们在一处,说家常里外,说买卖,这个寒冬说得最多的是周家带来的蜀锦和画绢,前者是叫大小娘子们喜欢,采买回去给全家做一身喜庆的衣裳,后者是进学的学子们喜欢,如今那些进学的,有钱的,家中要是不摆上两副画绢都不好跟同窗交流。

  城中的富商一惯喜欢仿着诸学子们,进学的学子一买,有钱的老爷们也跟风儿的买。

  他们这一船挣了不少。

  周兰钰吹嘘游学的事儿,从年尾回来到书院就开始吹呢,一直吹了好几年,到他都可以下场了,不吹了。

  他们同窗里也有好多要回老家参加科举的,到时候他就不是唯一一个出府城游学的啦。

作者有话要说:  ~

么么,还是广告时间,看看预收《七零老实人》吧,下本写它。

《钟娘娘》求预收。

感谢在2020-11-27 21:26:26~2020-11-28 21:22: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笙歌落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21 章

  身姿挺拔的少年大步跨入府中, 手中的篮子有下人接了过去,远远就朝他屈膝福礼,少年脚步不停, 问着跟在后边的婆子:“兰檀今日闹没闹?”

  后边跟着的婆子是大公子院子里的, 到大公子身边不过四五年,管着大公子院里的事,回道:“小主子今儿不闹不哭的, 玩玩具呢在。”

  主子爷跟夫人不在,如今府上只大公子和小主子在。

  周嘉闻言松了口气儿,兰檀是他的小侄女, 如今不过三岁, 是嫂嫂快到而立才生下的,家中把这个小闺女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兰檀身子骨不大好, 嫂嫂带着大侄儿兰钰几个回老家赶考, 正逢兰檀有些微不舒坦, 没敢带着她一路去到蜀城, 怕她吹了风受了凉, 加重了病情。

  周家入了宫廷采选多年,其中并未出过差错, 入宫的品质一如既往, 宫中在通过了周家的考核后,正式搬给了周家“皇商”之名,在宫廷采办处录入, 作为周家家主,周秉是要到场的。

  兄嫂两个各有各的事儿,周嘉已经考取了秀才, 便留在家中照顾小侄女。

  周嘉刚从外边回来,他的同窗们也有些考上了秀才,如今府城下的秀才们,若是想继续更进一步的,大都入了府学里,周嘉也不例外。

  入府学后,跟往日在书院进学不同了,四书五经该学的他们早已学过,更多的是讲实用、释义、更深的理解,平日待在府学的时间也更自由,周嘉一早去府学里听教学们讲课,待晌午就家来,下晌就看书、写字、作画,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他跨进门儿,房里边铺着厚厚的毯子,几个婆子丫头们伺候着,毯子上还有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坐着,身前还有一堆的玩具,她拿着一个泥瓦淘气玩得正高兴。

  “婳婳。”婳婳是兰檀的小名儿。

  小婳婳转过身,那张粉嫩的小脸一亮,头上的小辫子随着她起身的动作一跳一跳的,稳稳当当的跑了过来,一把抱着他的腿,软软就喊:“大叔叔,抱。”

  周嘉把人抱起来,柔声细语的问着:“今日在家好不好玩?吃没吃牛乳了?告诉大叔叔,今日在家里都玩了什么呀,吃了什么呀?”

  小婳婳不过三岁,远不到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时候,她只是歪着小脑袋,眼里迷茫思虑了好一阵儿,周嘉也抱着人,由着她考虑。

  婳婳掰着手指算:“玩、玩了小、小木马,泥、泥瓦,小老虎,肉羹,牛乳!”

  跟她亲哥哥一样,婳婳对牛乳记得最清楚。

  她喝得也多,一日三顿,顿顿不落,一给送一罐牛乳来,吨吨吨的就喝了,这牛乳养人呢,把人养得胖乎乎的,婳婳出身的时候身子弱,养了这几年来,比她刚出生的时候好了不少,再养几年,这身子骨就能养结实了的。

  “好好好,我们婳婳吃了肉羹牛乳。”周嘉抱着人出门,带着她在外边院子们玩了好一会儿,陪她坐了秋千,玩了水仗,甄婆子亲自来请他们去用饭食,叔侄两个才不玩了。

  用了午食儿,就到了午间小憩的时候,叔侄两个出去消了食儿,回来婳婳就爬在大叔叔肩上睡着了。

  周嘉把人送回了主院里,婳婳是跟着奶娘一起睡的,奶娘给她换了小衣裳,把人抱到小床上,她踢了踢小被子就睡过去了,喜春走之前是安排好了的,婳婳的洗漱、换衣,带着睡觉都是由奶娘和几个婆子带着,其他时候由婆子丫头们看着玩,周嘉这个大叔叔带她。

  周嘉兄弟几个早早就分了院子,周嘉搬到了引芳院隔壁,单独住的一个院子,他搬的时候,周泽周辰两个羡慕得很呢,他们也想单独住一个院子。

  喜春哪有不应的,只说了:“等你们跟你们大哥这么大,可以谈亲论嫁了,就可以单独分一个院子了。”

  两个小的说起娶媳妇,还害羞得很呢。

  从那回过后,也不说要单独开院子的事儿了。

  婳婳一个人不能住在主院里,都放心不了,她白日里午睡时可以由奶娘带着在正院里歇一歇,等夜里就住在周嘉隔壁,也好有个照应的。

  周嘉在接手要照顾侄女的时候就调整了作息,午间小憩只歇上一会儿就足够,醒来再看看书,写写字儿的,不然等小侄女醒了,耳边就没个清净的时候,压根看不了。

  他看书,她非要看,坐在他怀里,就着她的书翻来翻去的,直接霸占了他的书籍当自己的,很是不客气,他要是画画,她也要跟着,拿着笔就在他画上涂鸦,还开心得很,周嘉有过惨痛的教训,不敢再幻想一边看书写字,还能一边带娃了。

  今日还要添一样,他要去相看人。

  打从他过了十六之后,家里就三五不时的说要把亲事给定下,开始那几年,甚至还有许多姑娘借着各种名义在他面前晃荡,叫人烦不胜烦,周嘉一直没松口,如今他都十九了,嫂嫂亲自给他定了好几位姑娘。

  就在自家的茶坊里头,当做刚碰面儿,借口探讨一下学问甚的,反正是名儿吗,多用些高雅的,见一见,待个一时半刻的也无碍。

  喜春给周嘉那是下了死命令的,七八个姑娘呢,总要选一个出来,就连盛京那边都在催了,跟他一样大的同窗还没有定亲的几乎已经没有了。

  他要是不选,喜春这个当嫂子的就只能自己给他定了。

  周嘉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太过盲婚哑嫁的好,如今年轻人定亲,都要相看过的,男女双方满意才能定下亲事来,若是没有相看过就定下,还要被人笑的。

  相看过几回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第一个相亲对象就在午时过后,约的是未时三刻,周嘉小憩后,看了会书就准备出门了,他刚开了门儿,就见甄婆子捧着件华衣站在门外,甄婆子微微打量着大公子的衣裳,眼里还带着不赞成:“大公子,夫人说了,虽是只是相看人,但咱们得有风度,该把自己拾掇好的就得拾掇好,衣裳头饰样样都不可缺,郎君们出门得收拾得体才是,你瞧,这是夫人走的时候特意给大公子备下的衣裳,大公子人清隽,穿什么都好看。”

  不止呢,衣裳上还配了一顶玉冠,和着玉佩等。

  周嘉往自己身上扫过,作为周家的公子,衣食用度自是上等,他穿的是一身青衫,越是衬得他青葱如玉,甄婆子捧上来的,是月牙白的锦袍,他眼里有微微的疑惑,这有什么差别吗?

  甄婆子摇摇头,心道大公子平日里再是聪慧,但也是男子,在些许方面还是不懂的,这男女相看亲事,讲的是门当户对、言谈举止,展示的更是财力、模样,这方方面面的,才能叫人家姑娘了解郎君家的情形来。

  青衫好啊,但它不如白袍金贵啊。

  甄婆子也不多说,捧着衣袍进了门儿,叫小厮们伺候周嘉换衣裳,“快快换过了,过去这时辰正好。”

  周嘉被小厮们拥着换衣裳。

  周家茶坊里,面容姣好的女子坐在包间里,脸上有些不耐,眼看着时辰将近,等的人还未到,她几度想起身走人,都被身边的丫头劝了下来:“小姐,夫人说了,这位公子人物品貌皆是上等,咱们夫人好不容易才搭上的路子,小姐不妨在忍忍。”

  “忍忍忍,还得等到什么时候,二婶婶莫不是框我的?果然不是亲娘就是不心疼,回头回家了我一定要告诉祖母的,这不过就是一个商户子,有个秀才功名而已,哪里值当叫我一个姑娘等着的,二婶婶也太夸大其词了,她好歹也是知府夫人呢,给隔房侄女说亲就说一个商户?回头她也不怕家里找她的。”

  许姑娘在家行五,好友知交都唤她许五,许知府跟夫人是今年才接任秦州府的,许五才到秦州府不久,许家把她送来,正是想请如今身为知府夫人的许二夫人借着知府府的威风给许五谈一门好亲。

  许二夫人也不推辞,寻到了周嘉头上,他们许家的根基薄弱,周家是“皇商”,更是府城里鼎鼎有名儿的富贵人家,周嘉学问好,还得继续考的,上头又没婆母,只一个嫂嫂,若不是她膝下的闺女年纪还不到,许二夫人是想说给自家的。

  也没想到,这门在她看来再好不过的亲事在侄女眼里,就是她这个当婶娘的随意指的。

  又等了等,在许五忍不住要发火的时候,楼梯口传来了脚步声,接着房门被敲响,先前给他们送茶水来的小厮迎进来一个身姿挺拔的男子进来。

  周嘉的身段模样和气度都是大姑娘们钟爱的,身段高挑,清脆挺拔,浑身的书卷之气,模样清隽,温和有礼。

  这样一个男子,少有人见之不动心的,许五先是诧异,后就是羞红了脸,她也没想到二婶婶介绍的商户之子会长这副模样气度来。

  她正要开口,又瞥见他怀里,许姑娘一顿,这才看清楚,他怀里竟然抱着个三两岁的小孩儿,一张羞红的脸顿时面红耳赤的,胸脯气得发抖,再好的修养这个时候也抛之脑后去了,许五尖声叫了起来:“怎么回事,你这个人相看人怎么还把女儿带了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