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的王妃高贵冷艳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陈云深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95 KB   上传时间:2020-10-12 17:17:45

  陈婉兮心中讽了一句,口中说道:“嬷嬷,你就别这事操心了,我自有数的。”

  梁嬷嬷看她这样,料知没听进去,又叹又气:“您有数,有数就是王爷进家这些日子了,前儿远着,如今又不让他沾身?娘娘,咱们可不是平民人家,万事由得自己。将来,如若宫里传旨,真封了什么侧妃过来,您可阻挡不了。不为自己,也得为小世子想想啊。”

  主上敕封侧妃,可算是燕朝惯例。

  为宗室扩大,人脉繁盛,历代的亲王都会有侧妃妾室赏下。早在二人成婚之际,顺妃便从宫里拨了几个宫女过来,明说是伺候于成钧,并为他繁育子嗣的。

  陈婉兮厌恨顺妃太不给自己情面,将这几个宫女径直发落了事,肃亲王府之中方才清净到如今。

  这若是她当时软上半分,现下府中只怕已有好几位妾室了。

  陈婉兮脸色淡淡,她轻轻旋开香脂盖子,取了一点鹅脂香在掌心匀着。

  芬芳的气息,顿时四溢,原是亲自调制出来的香气,眼下却令她心烦意乱。

  梁嬷嬷所说,她心中都明白。

  平心而论,如今她也并不厌烦于成钧,在看了他那一身伤痕之后,对这个男人也生出了由衷的敬意。

  但,这件事她仍旧惧怕非常。想起新婚夜里的遭遇,她便觉指尖发冷,那天夜里的于成钧简直像一头野兽,想要把她吞噬干净。

  她很怕,极怕,于成钧又变成那副模样。

  原本想着,于成钧纳了妾室,于她或许轻松些。可目下,于成钧只对她有兴趣。

  至于顶上封来的侧妃,要比妾室棘手的多。

  心思如一团乱麻,陈婉兮索性将这件事撇开,问道:“柳莺,今日要出府了吧?谁去送的?”

  梁嬷嬷看她如此,叹了口气,说道:“娘娘放心,是菊英去的。”

  陈婉兮微微颔首,静默不语,眸光却越发深远。

  王府东北角门,一粗布衣裙,头插棘钗的女子静静立着。

  她身背褡裢,背脊微弓,回首看着恢弘气派的肃亲王府,面容淡淡,只是眼中流露出些许的不甘与愤恨,然而也只是转瞬即逝。

  另一身着内宅服侍的丫鬟站在门内,向她问道:“柳莺,娘娘吩咐我来问你,今日离府,可有话要对娘娘说么?”

  这女子,便是之前在王府翻云弄雨、得脸无比的柳莺。

  因之前那场事,她双腿被打的稀烂,好在没有伤了筋骨——也是陈婉兮要留她一条命在,将养了这些日子终于能下地走动。

  于是今日,她便要奉命离府,去往天香楼的脂粉作坊里做女工了。

  如今的柳莺,早已没了往日的风光,所有的赏赐都被查抄收没,哪怕连一身锦缎衣裳都没有留下。

  听着菊英的话,她面上露出一抹冷笑:“你上去了,我倒下了,你和红缨都得意了。杏染,怕是更要拍手称快吧?你们,都盯着我。是你,还是红缨,检举了我?!”

  菊英神色清淡,说道:“柳莺,娘娘等回话。”

  柳莺朝着上房的方向望去,笑道:“你回去上复娘娘,说婢子柳莺记得她的大恩大德,永生难忘!”口吻却满是冰冷嘲讽,并无一分一毫的敬意。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王府中出现波澜,是在文章开篇之后。

  婉兮察觉柳莺有问题,开始张网布局是在这年的年初。

  之前一直很平静~

第45章

  柳莺出府,菊英便折返上房。

  陈婉兮梳妆已毕,正搂着豆宝喂他吃饭,见菊英归来,便问道:“如何?”

  菊英恭敬回道:“柳莺说她记得王妃的恩德,永生难忘。”

  陈婉兮笑了一声,说道:“无别话?”

  菊英道:“没有。”

  陈婉兮捏着雕菊纹银汤匙,自粥碗之中舀了一勺稀烂米粥喂入豆宝口中,看着豆宝吃的津津有味,扬眉说道:“她倒是硬气忠心的很,到这个时候了,还是不肯吐口。”言罢,又问道:“谁送她去的?”

  菊英回道:“是吴家的和刘家的两位嫂子。娘娘放心,必定将柳莺平安送至脂粉作坊。”

  陈婉兮眸色深深,言道:“好,照我吩咐的,仔细照看她。”

  菊英答应了一声,又问道:“那么,娘娘几时动手?”

  陈婉兮面色淡然,说道:“这事才了,还是等等。操之过急,未免流于刻意,打草惊蛇了。”

  菊英应命,停了片刻,见王妃再无吩咐,便退了下去。

  陈婉兮喂孩子吃了一碗粥,见豆宝胃口甚好,心情便也愉悦起来,说道:“王爷前两日说,要一起去为母亲上坟。拣个合适的日子,仔细预备着。这是王爷第一次去为老夫人扫墓,务必万事妥帖。”

  梁嬷嬷在旁候着,听闻王妃此言,垂首称是。

  陈婉兮喂好了孩子,方才自己用饭。她今日心情顺畅,觉着饭菜也比往日可口多了。

  服侍过了王妃,梁嬷嬷心里记着那些事,出来预备料理。

  走到廊下,只见杏染坐在廊上,怔怔的出神。

  梁嬷嬷走上前去,问道:“杏染,你不去办差,坐在这里发什么傻?”

  杏染两眼怔怔,望着前头。

  陈婉兮酷爱花草,这院中栽了许多名花奇木,如今已是三月末,和暖天气,春光满院。

  杏染说道:“干娘,娘娘是不是从没相信过我们?”

  梁嬷嬷吃了一惊,压低了声道:“你说这个做什么?让娘娘听见,仔细又要挨罚!”

  杏染愣怔怔的,唇有些干涩,她说道:“处分柳莺,这么大一件事,若不是拿我做障眼法,怕不是到了最后娘娘也不会告诉我。这件事,红缨菊英出力甚多,甚至于连琴姑娘,娘娘都肯信任于她。可,我跟了娘娘这么多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二心,娘娘却……”说到此处,她微有哽咽,再难说下去。

  梁嬷嬷面色微暗,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娘娘……娘娘心里其实都清楚,咱们才干不济,但总还有一份忠心,所以才能在娘娘身边待到如今。你瞧柳莺的下场,还有之前那些老主子赏下的宫女。你觉得,咱们娘娘可是慈善容情之人?”

  杏染面色呆滞,摇了摇头。

  梁嬷嬷抬头望着天际流云,叹息道:“安心办差吧,装聋作哑,痴心愚忠,也是平平安安的一辈子。没有那份才干,有忠心也是一样的。”说到此处,她向杏染一笑:“你当我能在老夫人身边服侍这么多年,最终还蒙夫人托孤,靠的是什么?当年服侍老夫人的,我是最笨的那个。可笨人自有笨人的好处,人笨就没那么多的想头。”

  一席话了,梁嬷嬷摸了摸杏染的头顶,微笑道:“你以为,我为什么肯认你当干女儿?你和我年轻那会儿一样,都是毛躁的脾气,也都是愚人。咱们都没那个脑子,唯有忠心二字罢了。娘娘是捏准了咱们的心性,任凭咱们去闹腾,有时候闹多了是能掀出来些东西的。”

  话至此处,梁嬷嬷收了手,说道:“娘娘精于揣摩人心,柳莺也罢,咱们也好,其实都在她手心里。咱们这样的笨人,安心踏实的办差就是了。”

  话了,梁嬷嬷记挂着那几件差事,抬步便去了。走着,她也不由喟叹了一声,昔年那个失了母亲,偎依膝下的小女孩儿,如今已长成了一个掌控内宅的女主人。

  之前,她或多或少都依旧把她当做需要保护的小姑娘,然而她却早已成长了。

  小姐,是越来越像夫人了。

  只是,小姐比夫人幸运,王爷可比当年的侯爷心思纯正的多。

  梁氏轻吁了一声,微微一笑,缓步去了。

  杏染坐在廊上,仔细回味着梁嬷嬷的言语,喃喃自语道:“装聋作哑,痴心愚忠……”

  于成钧离府之时,时候尚早,街上店铺大半没有开张,唯有几个小摊子趁着天光在街上做起了晨食生意。

  他虽是皇室出身,却是个喜欢民间烟火的脾气,尤其在边关摸爬滚打了这近三年功夫,更不将那些所谓门第身份放在心上,当即就在街上选了一个卖浆水面与葱油煎饼的小摊坐了,要了一碗面两斤煎饼,还切了一碟香油芥菜,吃将起来。

  他大口吃面不时咬着煎饼,只觉还是这般吃饭来的痛快,心里说道:这一幕若让王妃瞧见,怕是又要嗤笑他粗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是两人用膳时,王妃说的最多的言语。

  日日被妻子这样唠叨,他多少也只好收敛些。横竖王妃不在眼前,他便怎么爽快怎么来。

  正吃的痛快,道上忽来了一人,扬声问候:“肃亲王,久违了。”

  这嗓音温雅柔润,只听着便如春风拂面。

  于成钧听这语音,眉头顿时一皱,旋即又舒展开来,抬头一笑:“原来是谭二爷。”说着,只见那人身穿一领金绣仙鹤长袍,头戴一顶仙鹤冠,正是燕朝从二品文官的服饰。一旁更停放着一座青布呢轿,有四位轿夫两位家人跟随。

  他想起前两日的事情,又笑道:“该改口称谭侍郎了,倒忘了恭喜。”

  这来人,便是谭家的二少,谭书玉。前几日,谭书玉因恩科入仕,蒙圣恩封为工部侍郎,官衔至从二品。

  谭书玉莞尔一笑,在一张条凳上坐了,说道:“王爷客气了,在下蒙恩入仕,该请王爷指教。”

  于成钧扫了他两眼,只见他玉袍鹤冠,清隽洒脱,当真如玉人物,心中不由闷了一把火。

  这京城谭家谭二爷,也是姑娘女眷们时常谈论的风雅人物。

  这人,之前还曾求娶过他的王妃,又是陈婉兮的表哥,自幼相识,青梅竹马。

  于成钧-->>心里反复思忖着这个念头,他捏着筷子,在面碗中搅来搅去,似无意又似讥讽道:“谭家,如今终于有心思重新出仕了?不是一向自诩于权势官职并无兴趣,只以诗书传家么?”

  谭家并非世代的皇商,祖上亦曾是燕朝开国有功之臣。只是定国之后,经历过卸甲交权,与历代的皇位争夺,谭家险象环生,几次都险些保不住祖上留下的那一点福荫。而这谭家自祖辈之后,亦没出什么能干之才,为求自保索性便退出了官场,寻了个造办采购的差事,充作皇商,倒是落了个富甲一方。

  只是,到了如今这谭书玉,却忽因恩科入仕,皇帝念着他祖上的德义,给了这个职位。

  假清高,这是于成钧话底的意思。

  谭书玉笑了笑,说道:“王爷阵前杀敌的英勇事迹,在京中广传。受王爷感召,在下入仕也是想为朝廷多做些事,倒是让王爷见笑了。往后朝中,还请王爷多多指教。”

  于成钧浓眉一拧,忽又笑道:“往后便是同僚了,说什么指教不指教。”

  谭书玉扫了一眼他面前的饭食,微笑道:“不曾想,王爷竟在此处用晨食。素来听闻王妃贤惠,莫不是府中连晨食也不曾备下?”

  于成钧神色有些冷淡,他说道:“内子当然贤惠,只是今日需得早入朝,本王出来的早。再则,本王爱在摊子上吃,与谭侍郎有干系么?”

  谭书玉俯首微笑,更显得温润清雅,他说道:“王爷说笑了,在下怎敢指摘王爷行事?只是,王爷如今是京里的风云人物,这又是大街上,若让朝臣瞧见王爷竟清晨在路边小摊吃饭,怕是要议论王妃不贤,与王妃的颜面有损。”

  于成钧听这话刺耳,便将筷子一搁,眯细了眼眸,瞧着谭书玉。

  谭书玉亦望着他,笑容温和。

  半晌,于成钧方说道:“你们这些朝中大臣,又不是市井街头那些三姑六婆。别人家里的内帷事,你们也要拿去议论?莫不是,谭家的老少爷们闲着没事做了,每日关起门来就是谈论张家的娘子,李家的美妾?谭侍郎既说入仕为国出力,就该把心思多放在朝廷正事上。本王同王妃如何相处,与你何干?”

  这最末一句,已有切齿之意。

  谭书玉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他说道:“王爷真爱说笑话,在下怎会没事议论旁人内帷。只是王爷也清楚,肃王妃与在下是表亲,多些关切也是情理之中。”

  于成钧扯了扯唇角,目光在谭书玉的脸上扫了一记。

  谭书玉只觉似有刀光闪过,身上不由一凛。

  于成钧说道:“她是你的表亲不错,但如今,她是本王的王妃。谭侍郎,你未免过于僭越了罢?”

  谭书玉笑容微敛,淡淡说道:“在下偶遇王爷,随意闲话家常。若有冒犯之处,还望王爷见谅。”

  闹了这一出,于成钧已然胃口尽失,他挥手示意小厮结算饭钱,起身说道:“时候不早了,本王赶着进宫议政。谭侍郎今日也要到工部去报道吧?”

  谭书玉亦随之起身,掸了掸衣袍,说道:“王爷说的是,先请王爷上马。”说着,便躬身作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1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的王妃高贵冷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