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和锦衣卫相亲了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西兰花炒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81 KB   上传时间:2020-09-26 18:09:46

  裴琰这边刚才相反。

  临近年关,旁人家都是喜气洋洋的准备过大年,京城的兴安伯府突然出了一桩大丑闻。

  兴安伯裴琰父子失和,闹得尽人皆知。

  京城的老百姓吃瓜的热情挺高的。各种流言蜚语,有说裴琰仗着自己身为从三品的锦衣卫指挥同知,和皇帝的宠信,不把亲生父亲兴安伯放在眼里,对父亲很不孝顺;还有说兴安伯因为继任兴安伯夫人挑唆的原因,不喜欢这个儿子,想要把兴安伯府交给新夫人生的小儿子,由此引发出一场宅斗大戏。

  传着传着,又牵扯出一出陈年大瓜。兴安伯与原配夫人和离的事情,再一打听,原任兴安伯夫人现在是吏部侍郎的夫人,由此又把吏部侍郎给牵扯进来。

  总之,现在有两种说法,一则是认为裴琰不孝,二则,兴安伯不慈。

  元宝出门采购听了一耳朵,回来说给卢青桑听,末了,感叹道:“裴大人家的故事真精彩,就是话本子也比不上。”

第49章

  兴安伯与裴琰父子失和的事情, 在广大吃瓜群众里,却一致认为兴安伯继室夫人不是个良善的女人,挑唆父子感情。

  孙夫人出门与其他贵夫人交际, 那些夫人们背着她指指点点, 更有甚者当着她的面,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孙夫人满腹委屈,回去后就开始哭,边哭边指责儿子裴瑞不给她争气,要是裴瑞在军中混得好,在皇帝面前有体面,自己也不至于这么没底气。

  裴瑞被他母亲一顿抱怨,心里也不免有气。

  “您以为我的日子就好过?五军都督府日益败落,早就不得皇上看重了, 非要把我塞进去, 哪有大哥在的锦衣卫风光啊。再说能往上升的人都是家中有权势的人, 早就一个萝卜一个坑把好位置给占住了, 没人退下来,我升上去也难。您还不如让爹在严太师那里在使上几分力气,还有就是大哥, 我们头儿最近总是找我的事,我没得罪过他啊, 听人说他跟大哥是好友……”

  裴瑞也跟着抱怨,让孙夫人想办法,改变他在五军都督府的处境。

  “你呀,真是不争气!”孙夫人指着儿子的头说。

  裴琰混不吝,“再不争气我也是您的亲儿子,您就得为我想办法。大哥把祖母分给他的几十万私产都捐做军费, 现在手里该是没钱了吧,他还是爹的嫡长子,日后这兴安伯府的祖产都要落到他头上。”

  这正是孙夫人最担心的事情。兴安伯府第三代就到头了,但是却有祖产,这个祖产是祖宗留下来,不可变卖的祭田,至少有五千顷田。这么大一注财产肯定不能让它落到裴琰手中,但是裴琰确实是裴家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虽然他的母亲与兴安伯和离了。

  “父亲还在,大哥就搬出去独住,这是不孝,而且我听府里的老人们曾说,当时大哥是因为调戏父亲的一个姬妾,父亲大怒,大哥在府里实在住不下去,才出府独住。我看娘不如让父亲上个折子,告发大哥的忤逆之罪!”

  裴瑞恶狠狠出了一条毒计。

  忤逆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一旦裴琰被定上这条罪名,将会永世不得翻身。

  孙夫人犹豫了,“这不太好吧,真闹起来你爹的颜面也不会好看。”

  裴瑞根本不听她的,越想越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催促孙夫人去给兴安伯说。

  孙夫人支支吾吾,终于把实话说了,“唉,当时那个姬妾的事情其实是个误会,不是裴琰做的。裴琰的生母宣氏嫁了吏部侍郎柳家,要是那柳侍郎也参合进来,事情怕是不好收拾。”

  她语焉不详,心虚得很。

  当年裴琰调戏兴安伯姬妾的事情,便是她一手安排的,真查下来,孙夫人自己也有数不清的把柄,还有兴安伯本来就立身不正,别没先把裴琰整下去,兴安伯府反而给折腾没了。

  “那就干脆让爹出个字据,让族人作证,同裴琰断绝夫子关系算了!”

  孙夫人:“你以为我没打过这个主意,你爹也有这个想法,还不是都是你不争气,你爹不是舍不得儿子,是舍不得锦衣卫指挥同知,懂吗?”

  有裴琰这个做锦衣卫的儿子在,在外人面前至少可以借势,兴安伯府还不至于太破落。

  裴瑞道:“可是我还是不明白,大哥当这个锦衣卫,在皇上面前也没为爹争气,皇上上次骂了爹一顿,不让爹在御前伺候,不也是因为大哥在皇上面前告状吗?”

  “裴家又不止有你爹一个,你爹同意了,那族长不同意也不行。”孙夫人叹气。

  “那咱们就想办法让族长答应。咱家的祭田最多,哼,要是都让大哥接管了,他再去充好人,捐做军费可怎么得了?”

  祖规,祭田不能发卖,但为忠君爱国,捐献出去,这个祖规可没有不让捐。

  裴瑞提供新思路,孙夫人灵机一动,开始动打别的主意。

  他们母子两的谋划竟然意外的顺利,仿佛老天爷也在帮助他们。

  裴琰主动送人头,在裴氏德高望重的族长为他与兴安伯父子说和时,真提出了将来想用祭田充当军费的事情,而且当着族长的面,义正言辞把兴安伯损了一通。

  最后再加上孙夫人的枕边风,在族长的见证下,兴安伯与裴琰立下字据,断绝父子关系,裴琰从此不是是裴氏宗族的子孙。

  这事闹得很,连御史都上书弹劾兴安伯与裴琰父子。兴安伯再次这皇帝斥责,裴琰从从三品的锦衣卫指挥同知降到四品指挥佥事。

  不过明眼人都看出,裴琰虽然明面上降职,但实际上仍然得皇帝的看重,像从前一样随侍在皇帝身边。

  ……

  裴琰过来时,卢青桑正在做砂锅豆腐。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豆腐的“腐”,发音同“福”,意为接福。一家人吃豆腐做的美食,保证来年福气满满。

  她打算做的是豪华版的砂锅豆腐。

  提前一天用猪骨、老母鸡、火腿煨汤,煨足十个时辰,再滤出高汤来。

  备好蹄筋、海参、鱼翅、猪肚加上高汤放入砂锅中小火慢煮,煮到食材软烂,再下入豆腐与煮熟的鹌鹑蛋,再煮半个时辰,添上盐、胡椒粉等调料,完成,连着砂锅端上饭桌。

  揭开盖子,香味扑鼻而来。

  元宝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了,昨日卢青桑炖高汤时,她就觉得也不用吃什么砂锅豆腐了,直接端着汤喝就行,待今日看到真正的砂锅豆腐,才觉得等待是值得的。

  裴大人好巧不巧,刚好过来时,她们的砂锅豆腐刚刚起锅。

  黑将军也被香味吸引住了,汪汪叫个不停。

  裴琰也闻到香味了,赞了一声:“好香,你做了什么菜?”

  卢青桑得意,面上却淡淡的,“就是一道简单的砂锅豆腐。”

  她吩咐元宝盛饭,摆筷子,自己则去给裴琰泡了一杯茶。

  茶是上好的龙井绿茶,很是清香,但是与饭桌上的砂锅豆腐一比,那就一点都不香了。

  裴琰接了茶,跟着走到饭桌边坐下,元宝只好又摆了一副碗筷。

  卢青桑道:“咦,我听小易说今天宫里设宴,你应该是吃晚饭呀,难道御厨做的饭不合胃口?”

  裴琰:“御厨做的饭是好饭,可也只是端出来摆个样子,早就凉透了,除了皇上那桌能吃,其他的无非是做了样子。我今日肚子正饿,多谢卢姑娘你的茶与饭。”

  说完就不客气地吃起来。

  行吧,幸亏多做了一锅,不然还真不够吃。

  今日的砂锅豆腐可是卢青桑的拿手好菜,吃过饭,她问裴琰:“大人觉得味道怎么样?”

  裴琰笑道:“滋味十足,堪比易牙再世。”

  这个答案还算满意。

  卢青桑总觉得裴琰今天的心情似乎十分好,奇怪了,他不是前几日与兴安伯断绝父子关系,又是被御史弹劾,又是被皇帝降职么,怎么这么高兴。

  于是,她直接问道:“大人,遇到什么喜事了吗?”

  元宝道:“是不是皇上赏赐了什么大宝贝,稀世珍宝那种?”

  裴琰笑道:“皇上只赏赐了一杯酒,其他没有了。”

  吃过晚饭,卢青桑看看刻漏,“不早了,大人早点回去歇着吧。”

  裴琰也看了一眼刻漏,戌时初(晚上七点左右),“不算太晚,刚才吃多了,不如我们去沅河边散步,消消食。”

  他心里有很多话想要对卢青桑说。

  卢青桑表示拒绝,“冬天黑得早,而且天冷,我不想去外面吹风,大人也还是早点回家吧。”

  裴琰坚持:“那我们说说话吧。”

  卢青桑摇头,“还是不了,男女授受不亲。姑妈姑父一直叮嘱我,再说最近我正在相看人家,还是要注意些。”

  裴琰:“……好吧。”

  元宝垫着脚尖看了看,牵着黑将军进屋,说:“裴大人回去了。”

  卢青桑“哦”了一声,拿了红纸出来,“我们来剪窗花,明天贴到门窗上面,马上就要过年了,为家里增添一点喜气。”

  两人剪了金鸡报晓、白兔作揖,还剪了各种字体的福字。

  其实她们都不擅长剪纸,不过卢青桑有绝技,她不会剪,但是会画,先在红纸上描画好,然后顺着纹路直接剪就行,这一晚上,两人剪了许多红纸。

  次日熬了浆糊,直接贴在门窗上,还别说,这么一贴,红彤彤的,立刻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即使是两个人也要把年过好,元宝的打算,除夕她回父母家吃一顿团圆饭,初一就回来,与卢青桑两人一起过年。趁着这几天两人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本身就是开食店的,所以吃的东西管够,不用额外准备。再就是一些门联、门神、炮竹等物需要采购,蒸馒头包子,卤肉,扫尘等等,小事倒不少,每天午后就开始忙活。

  临近过年顾婶子已经提前给她放了假,卢青桑与元宝反而比平时还要忙一些。

  这天下午,两人在贴门神,突然听到黑将军叫唤声,还以为是裴琰来了,结果出门一看,居然是好久没见的王康。

  元宝直接道:“王少爷,快过年了,我们食店现在下午打烊,你要是想吃东西,就明天早上来,还是就是过年期间我们也不开门,等过了初七正式开张。”

  王康摇头,嗫嚅:“我不是来吃饭的。”

  “那你来干嘛,总不至于是来过年的吧?”元宝打趣他。

  半响,王康憋出一句话,“我有话想同卢姑娘说。”

  怎么这一连两天都有人想要同她说话,卢青桑无奈地想,她是一点都不想跟他们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可以断绝父子关系哈,《水浒传》宋江就是。

第50章

  卢青桑照旧祭出金句。

  “男女授数不清, 未免别人说闲话,还是不要说了。”

  王康的性子是那种软绵绵的,不是强势的人, 一般卢青桑这么说, 他应该就不会再说了,

  可是这回情况有变,王康没有后退,直视卢青桑的眼睛说:“卢姑娘,我是真的有话想说,你的表妹董姑娘,前几日嫁人了!”

  董静娴啊,仿佛是很久远的一个名字了,自从与董家的官司了解, 卢青桑自认为与董家两清, 再无瓜葛, 从此就不再关心这家人, 其实她可以从元宝那里知道的,但是她不关心,元宝晓得她的态度, 也不在她面前提及董家人。

  卢青桑道:“董家人现在怎么样跟我无关,你不用特意把他们的消息告诉我。”

  “可是, 他们毕竟是你的亲人!”王康突然觉得卢姑娘有点不讲清理。

  这王康今天是怎么了,化身圣父?简直不可理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3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和锦衣卫相亲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