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似蜜桃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许乘月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36 KB   上传时间:2020-09-13 16:24:55

  萧明彻未直接答话,而是借问恒王:“恒王兄,今年的赐爵名单里似乎没有岑家。可是岑家败落了?”

  恒王笑道:“要说败落,那也算,也不算。这话要看怎么说。”

  岑家几代人积累下来的财富,几乎都倾注在小辈子弟的教育上了。

  但人的资质这种事,实在要看点天意。砸了那么多钱,几代子弟里真正有水花的,似乎就一个岑嘉树。

  今年夏望取士的应选士子中,世家贵胄子弟不少,更不乏已有佳作被举国传阅的成名才子。

  岑嘉树并非京中人,却能在如此强手环伺的情况下早早脱颖而出,在夏望取士正式开始之前就在京中打响了名声,这可不是光凭好看的脸就能办到。

  纵有岑家在背后倾尽家底为他运作,也得他自己本身底气足,扶得上墙才行。

  偏他还真是个扶得上墙的。

  “……岑嘉树在今年应选士子中,家世不占优,但才学及师承却少有人能比。”

  恒王如数家珍,显然提前对岑嘉树下过一番功夫。

  “他的授业恩师们皆不在朝,却是齐国有名的隐士大儒。”

  听到这里,李凤鸣实在忍不住好奇了:“恒王殿下说,他的授业恩师……们?”

  “对,他授业恩师并非一人,”老容王乐呵呵地接话,“而是四人,号称‘善溪四野老’。”

  这四位的年岁与行宫里的太皇太后差不多,在萧明彻皇曾祖父还在世时,才名就举国皆知。

  不过,在先帝登基后,这四人齐齐辞官归隐,去了宝山郡的善溪边结庐而居,隐世治学。

  如今几十年过去,年轻后生已不太清楚这四人当年在朝中是如何风光,只知他们是德高望重的渊博隐士而已。

  据说,他们时常开坛讲学,有教无类。宝山郡许多人都曾前去听教,不拘山野匹夫还是年轻才子。

  老容王说着说着,笑了起来:“这几个老狐狸,确有真才实学,但绝没有世人以为的那样清高。他们啊,当年在朝中哪个不是人精?辞官归隐后玩起沽名钓誉的把戏,那真是杀鸡用了牛刀,将天下人唬的信以为真。”

  李凤鸣笑望容王叔:“容王叔何出此言?”

  其实她已猜到是怎么回事,不过是给容王叔搭个话而已。

  世间各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这样的人。

  这类人通常都有几分真本事,却是因各种不可说、不得已的理由被迫远离朝堂。

  但他们不会对世人承认是被迫,往往就会造个清高遁世的假象。

  然后开坛讲学、教授弟子,不着痕迹地高价贩卖自己的才学。

  这种事,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要没教什么歪理邪说,朝廷通常不会过问,有时甚至会顺应民意,封他们个“布衣客卿”之类的虚衔。

  “哦,你是魏国嫁来的,此前大约没听过他们的名号,自不知其中掌故。”

  老容王笑容慈祥,耐心地为她答疑解惑:“那四个老不休,普通人说起他们来,都道他们是远离朝堂,高洁不问尘俗。几十年来频频开坛讲学,说是什么人都能前去听教,可真去听教的,又有几个会两手空空呢?”

  若真空着手去,只怕连大门都进不去。

  这几十年来,他们公开承认为入室弟子的,只有两位,而其中一个就是岑嘉树。

  “你只需想想,他祖父还活得好好的,家中赐爵还在,却无财力再请赐爵,就能明白岑家这些年往善溪抬了多少真金白银。”

  岑嘉树打从幼年开蒙起,在善溪的时间就比在岑家多,算是在他们四人跟前长大的。

  直到今年进京参与夏望取士,才算正式出师。

  所以他虽年轻,从前在才学方面也未让世人见过真章,但在朝野都备受瞩目。

  “原来如此。多谢容王叔。”

  说话间,李凤鸣眼前一亮——

  岑嘉树进来了。

第46章

  事实证明, 岑嘉树本人与那副画像的区别,只在于画像未能体现出“他的肌肤白到近乎发光”这个细节。

  岑嘉树不但长得好,更难得的是, 年纪轻轻却很有分寸。

  被召进锦棚来见礼, 他不卑不亢、言行有度,但并无老气横秋的沉闷。

  见人自带三分笑, 有问有答, 不忸怩、不拘谨,尽显年轻士子恃才洒脱的骄傲敞亮。

  得体言行与出众长相从来都是相得益彰的。

  他就站在那里,无需什么惊人言论, 更不必做出哗众取宠的行为,轻易就能博得瞩目。

  最让李凤鸣挪不开眼的, 是他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明亮与鲜嫩之感。

  不是年少青涩未长开的稚气, 而是生动舒张的鲜嫩。

  眼唇一弯, 酒窝一现, 就融化出明亮蓬勃、生机盎然的甜意。

  饱了眼福的李凤鸣心念一动,眼角含笑觑向身侧的萧明彻。

  说起来,萧明彻五官精致, 外貌上似乎更多继承了母亲那一脉的优点。

  哪怕他时常前往边境出生入死, 素日里也并未刻意保养, 肤色比起寻常男子还是白许多的。

  但他瞳色浅, 又时常满眼古井无波, 好像没有太大悲喜,在人前甚少流露情绪起伏。

  如此一来, 白肤就让他更添清冷疏离。

  与合帐时那种热烈激狂截然相反。李凤鸣错开目光,颊边微烫,心中如是说道。

  *****

  面对岑嘉树, 太子什么都没问,显得很冷淡。

  倒是恒王,想来是早将他的根底盘过一遍,问出的问题都较为具体。

  “你祖父今年已高寿七十有九,身体可还康泰?”

  岑嘉树眼帘半垂,颊边那个酒窝深深的:“有劳恒王殿下关怀,祖父他老人家一切安好。”

  又问了几句岑家近况后,恒王语重心长地笑道:“你家的赐爵到你祖父就袭满三代,如今全指着你出人头地、重抬门楣。今次夏望取士,你可要全力以赴。”

  “多谢恒王殿下教诲,草民谨记,必不敢有丝毫懈怠。”

  恒王与岑嘉树交谈结束后,粗通音律的泰王叔忽然发问:“你昨日奏琴,是有备而来,还是临时起意?”

  “回王爷话,是临时起意,”岑嘉树大大方方地坦诚,“前头的正定伯府小公子侯允亮相后,场面有些乱,我便想着取个巧。”

  有那侯允在前莽撞地大放厥词,引发全场哗然,若再循规蹈矩上来吟诗或激昂陈词,说什么都没人会认真听的。

  泰王叔笑道:“你这小子倒是个刁滑机变的。那你所奏的曲名是?”

  岑嘉树执礼对答:“《雅言抒怀》。”

  “这曲子耳生,却是好曲。雅韵疏阔,恢宏激荡,竟有几分古朴庙音的气象……”

  泰王说话间,岑嘉树略掀眼帘,正好与李凤鸣兴味挑眉的目光不期而遇。

  *****

  因为正北锦棚有太子在,护卫周全、安防缜密,所以辛茴今日并无机会就近同赏岑嘉树。

  于是等到集望正式结束,李凤鸣退出辩理场后,沿途就忍不住与辛茴说起了小话。

  “……不骗你,是当真好看。画像上没看出来,竟是瓷白瓷白的。他一进来,我觉得整个棚子都亮了许多!”

  辛茴被她这描述逗得心痒痒:“莫非就是大家常说的,一白遮百丑?”

  “什么遮百丑,半点都不丑!他五官生得极好,更难得的是还有几分外润内方的心性。诸多优点聚拢于一身,该说是相得益彰吧。”

  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李凤鸣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随口笑吟,“那可真是‘瞳如玄玉落星光,眉飞入鬓挑朝阳。霜糖散入春晖里,揉化清风解愁肠’啊!”

  她虽颇激动,但还不至于彻底忘形,声音并不大。

  不过她又忘了,以萧明彻那过人的耳力,只这么几步的距离,音量大小对他而言没太大区别。

  萧明彻正走在前头低声与战开阳说事。

  李凤鸣话音刚落他就猛回头,目光锐利如隼,横眉冷笑。

  “王妃好文采,失敬。”

  李凤鸣被他那冷笑冻得头皮发麻,莫名心虚:“东拼瞎凑,信口胡诌罢了。别误会啊,我可是个正经人。都是辛茴,哭着求着非要我讲!”

  无辜背上沉重大黑锅,差点被萧明彻满眼飞来的冰刀剁成冻肉泥,辛茴扭头对空翻了个冤屈的白眼——

  淮王殿下,您可千万不要偏听偏信!

  明明是李凤鸣殿下见色起意、言为心声。

  她辛某人可以向天发誓,绝对没哭没求,绝对没有。

  *****

  入夜,李凤鸣躺在帐中睡不着,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应该提醒萧明彻一件事。

  “诶,你想不想听我说说岑嘉树的……”

  枕边人毫不犹豫地截断她的话:“听你再为他赋诗一首?恕我直言,不想。”

  说完,还极其幼稚地翻身背对她,好像这样就能将她的声音挡在耳朵外。

  李凤鸣挨挨蹭蹭地靠过去,以指尖轻戳他的背心:“我保证不作诗了,真的。跟你说个正经事。”

  萧明彻僵了僵,浑身上下写满拒绝:“深更半夜,我并不想听什么正经事。”

  “那你是想听点不正经的事?”李凤鸣闷声笑着逗他,“若不然,我也为你赋诗一首?”

  被个女子品头论足,并以不着调的诗词歌赋夸赞外貌,这对堂堂大齐淮王殿下来说,其实是很轻浮的冒犯。

  按照齐国的习俗与规制,哪怕那个女子是他的妻子,也断不能如此。

  因为这多少有点“上对下”的审视意味,是高位者看见可喜小玩物时的消遣心态。

  萧明彻被她堵得进退两难,顿时恼了,倏地翻身压制,忿忿咬上了她的唇。

  在热火朝天的嘤嘤嗯嗯中,李凤鸣咬住被角,在无边的愉悦中浮浮沉沉,泪流满面。

  这位淮王殿下可真是个严以待人,宽裕律己的两面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似蜜桃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