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炊金馔玉不足贵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沈霁川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55 KB   上传时间:2020-09-11 16:08:13

  没有了师傅,她再换了一个便是,那些虎视眈眈的眼睛,便让他们看着,她池小秋是怎么一点点走出自己的路子。

  对着观翰楼的方向,池小秋朗朗一笑。

  这世上,不会有比这更有趣的事情了。

第45章 五香面

  天朗气清, 云桥桥头,有人哐哐哐敲着小锣,喜庆热闹的劲头引来一众人的注意。

  “云桥池家食铺, 今日赠宴, 菜价减半!”

  一时众人都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池家?就是那个毒杀了人的池家食铺?哎呦, 我可不敢吃!我可刚得了一个孙子!”

  旁边人不屑道:“宋阿婆你老是在家中多少天了,那案子早就大老爷早就判出来了!跟池家丫头没甚干系!她家的糕点也不知是怎生做得, 别处可都买不着…”

  她正说着,有人已经赶紧扯了她过来:“只得一百个人, 迟些便没了!听说今日玉带罗糕都是送的!”

  那人一听, 忙脚底生风一般,赶着走了。

  宋阿婆撇撇嘴,嘟囔道:“别是饿死鬼托生的罢!”

  小锣又大力敲了起来, 桥头的帮工叫起来:“池家食铺, 菜价减半!止剩五十位!”

  宋阿婆心里痒痒,又恐去吃时方才的街坊看见笑话她, 帮工恰看见她顿脚犹豫, 忙热情招呼她:“阿婆可要来尝尝?今个可有新菜呢!”

  宋阿婆心里别扭,脚却不听她使唤, 半推半就也不知怎么就跟着走了。

  才到桥头,便看见一个利落姑娘,围裙一扎,从一个大瓷盆中揪出一团雪白面剂, 两手间一扯,面团立刻成了一条长线。

  桌台光可鉴人, 长条面片往上面一放,擀面杖上阵, 压个两三来回,面片便已经十分薄了,可池小秋毫不留情,手中一转,转个角度,继续用擀面杖向前推去。

  这是哪家的囡囡,这么横冲直撞的!再擀就要破了!可不是要白费了一团好面!宋阿婆几乎要惊叫起来。

  但擀面杖不知挑了什么刁钻力度,碾压之后,一个破洞也无,慢慢从一张圆方盘大小,变成桌子一半大小,池小秋将这张面饼拎起之时,薄如寒刃,似乎能隐隐透出光来。

  宋阿婆刚放下心来,却不妨池小秋将面饼一抖,重又铺在案上,细匀面粉陆续撒于其上,左手捏着缘边旋了两回,擀面仗便专挑着不同的地方,将整张面饼碾得愈加轻匀细薄,几乎每一下都让忧心,会不会将面捅破。

  这担忧每次都落了空。

  一把长刀毫无停顿,眨眼功夫便将这薄薄面饼切作银丝般细,这缕银丝在案上一抖一掸,筷子一挑便顺溜溜入了锅,锅中水滚数下,便立刻起捞另浇汤汁,这样的面入口弹牙筋道,莹莹生光,吃是不舍得立刻吃的,总要吹匀了热气,先小小咬上一口,品品滋味,再连汤带面唏哩呼噜吃下去。

  这样暑热天,若是不乐意吃热汤面,便备上一盆清水,方捞起的面往里一沉,才要沉到底便又一搅捞了起来,如此反复,盘成个好看的形状装在盘里,浇上肉臊子也可,加些小菜拌匀也可。

  宋阿婆别扭着脸,看别人都吃得正香,肚子不自觉咕噜噜叫起来,不自觉直起脖颈,去看自家点的汤面到了没有。

  好巧不巧,这一望就遇着了方才拉着她说话的那两个。

  那两个故意要下她脸面,笑道:“早知你老要来,咱们便一处了 。”

  宋阿婆哼了一哼:“我不过来尝尝,若不好吃时,我好说与街坊邻居,别入了这池家的坑!”

  她嘴上这般说着,手却不争气。

  面汤糕点一上来,宋阿婆本想着只尝上一口,等自家回过神来,碗内早已空空,嘴里还喊着:“再给我拿一份肉馅粉饺,我带家去吃!”

  才晓得自己说了什么的宋阿婆,便接着了方才听她话时的一众人看热闹的眼神。她自家脸上热辣辣的,却终究舍不得荷叶包着的那一份美味,只得厚着脸皮拿往家中去了。

  池小秋从早上出摊起,便忙个不住,手上的力道一刻也不轻,一刻也不重,就凭着从小到大手上练出的功夫,将手里这面做到极致。

  打上半折的一百人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凑齐了,可还有更多的人涌进来,还有福清渡许多从前的熟悉脸面都赶了过来。

  “池家妹子,我可想你家的汤面许久了!”

  “秋妹子,今日有没有玉带罗糕?”

  “灌玉肺呢?”

  少有死里逃生的人不喜欢这样的问候,池小秋心情顿好,手上的动作便更加利落。

  这样的热闹便引来了更多的人观望,池小秋铺上别的不说,唯干净两字格外显眼,从盛着材料吃食的锅碗瓢盆,到客人坐着的桌椅,都擦得一尘不染,所有东西摆放井井有条,整齐有秩。

  更不要说眼前动作赏心悦目的池小秋。

  一时间,池家食铺的名声在云桥左右,彻底响了起来。

  等福清渡的这些熟客都各自寻了地方坐下,角落里那老头终于品完了自己手上诸色小菜,面挑着吃了精光,这才站起身来。

  他绕过收钱的帮工,径直到了池小秋面前,按下二两银子。

  池小秋眼一扫过去,迅速数清了他点的那堆碟盘价钱,然后抬头道:“你老那些东西只要五十钱,之前那糕点还是阿爷你教的,这钱我便不收了!”

  那老头脸一沉,哼得一声道:“我薛一舌还能欠你这点钱不成?收着!”

  池小秋低头看看钱,像是真银,再抬头看看那老头,没错,确是每日住在桥洞下那个。

  这年头的人,花钱的方式是越来越让人弄不明白了。

  可这钱,该收还是不能收,池小秋瞄了那钱一眼,继续做自己事去了。

  捱了片刻,那自称薛一舌的老头不淡定了,他磨在池小秋前面道:“你若不收了这钱,日后我便天天过来了。”

  行吧,池小秋看了一眼被他挤在后面的那一众挤着想来吃饭的人,都已经面露不满,便伸手拿了其中一块,用手掂了一掂,估摸着这点钱也足够去给他买床厚些的棉被。

  那便收了替他跑趟腿罢!

  薛一舌等了片刻,却再也不见她拿另外两块,本就脾气不好,这会更是生起气来,将钱一股脑塞给她。

  池小秋捧着这一堆钱莫名其妙,见薛一舌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清清嗓子,一副高傲模样,道。

  “若只吃你这糕点,这二两银子值当给你足数,可尝了你这面后——”

  薛一舌又从池小秋手里拿回了块最小的银子,接着道:“便只能值这一两半了。”

  池小秋抬起眼皮瞅他一眼,道:“哦。”

  横竖给还是不给,都是他说了算呗,反正不过是棉被衣服少买一条,与她有什么相干。

  薛一舌摆出高深莫测的模样,等着池小秋恭声问他。

  过了一会,没人说话,他悄悄往下撩撩眼皮,池小秋在忙着和面。

  又等了一会,他又略略用余光瞟了一眼,池小秋还在忙着和面。

  后面的人已经不耐烦起来,道:“你若没话说时,便先让开些,莫要挡着我们的路。”

  薛一舌等来等去却不见池小秋抬头,终于忍不住道:“你便不想知道是为何?”

  池小秋掏出汗巾擦了一把汗珠子,重又洗了遍手,又继续捣弄起新的面团。

  薛一舌:……

  你怎么不积极了呢?

  薛一舌没奈何,只好又清了清嗓子,刚要说话,池小秋抬手给他递了杯水:“既是嗓子不好,便莫要说话了。”

  薛一舌气急败坏,他一挥手,将池小秋手里的茶推到一边,道:“你这面,酸甜咸辣,或者落在这拌菜里,或者加在面汤中,可偏偏是这面,全无滋味,哪里是在吃面,分明是在喝汤!”

  池小秋揉面的手顿时一顿,薛一舌这番话陡然点通了她闭塞的思路,她凝神细思,立刻多了一个新的想法。

  酱与醋都是现成,焯熟笋子的鲜汤还留在手边,尚未倒掉,她将这几样都倒入面中,不停搅弄拌匀,歪头看看,又细想了一想,重新剁了椒末,本想洒上些芝麻,又怕香味在面中出不来,便斩作了碎屑,将这两样重新揉入面粉,捏作新的面剂子。(1)

  她虽是刚刚想得,动作却快,薛一舌本以为这次总能让池小秋开口,却不想池小秋行动间已做成了一团掺了各色物料的新面。

  他凝神一看,失声道:“你会做五香面?”

  池小秋自家数了一数,果然是五种香气,便欢喜道:“那以后便叫做五香面了!”

  薛一舌不意想池小秋竟然这般灵透,一句“要不要做我徒弟”几乎要脱口而出。

  好在他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理智压住了收徒的冲动。

  哼!他便不信,激不得池小秋主动认他做师傅!

  操心收徒的不仅仅是藏在草野间的薛一舌,还有求是斋的吴先生。

  吴先生今日也往池家食铺来往了好几次,他看中的并不是池小秋做出的香喷喷饭食,而是忙碌在众人间端菜帮忙的钟应忱。

  自上次收了高溪午的作业,这个姓钟的学生便闯进了他的视野。

  吴先生见他每日往桥上来时,手里都拿着本书,可若论勤奋,却远远比不上站在桥头的众人,只是自己闷头在后面看。

  吴先生看了看自己的收徒三大法宝:勤奋刻苦,家徒四壁,落魄志坚,又看了看钟应忱,叹了口气,默默划掉了他们,改成了一个词:聪明伶俐便好。

  既然起了意,吴先生便多多留意钟应忱,见过了半月,他仍不知如何让自己引人注意,自己也不好偏得太过,便趁着热闹功夫,寻机暗示了一下他。

  “桥上人多,书不如往东面去看。”

  那里最显眼啊!

  钟应忱心思一转,便立刻明了了吴先生的意思。

  他微微一笑道:“枫塘书苑秋至便要开考,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往哪里去都好。”

  嘎?

  吴先生傻了眼。

  他看中的学生,竟让枫塘边那老匹夫截了胡?

第46章 八珍面

  雨刚下了两三天时, 还没让人觉得什么,小孩儿带着辟邪的虎头帽,嘻嘻哈哈玩在一处, 总在家门口比踩水。

  倘或有些僻静不去人处的巷子, 铺了十几年的青石板边缘接缝处, 人便早已踩得圆润光秃秃,凹下一个个小坑。小孩们觑着快要过人的时候, 往里头一蹦,看溅起来的水花是到了路人棠木屐子上, 还是能染了裤腿。谁的水花踩得高, 谁便要舍出藏起来的一块糖。

  因着这个,池小秋每日出门时,都要绕着门口那一群熊孩子。

  可这雨天出门的人本就不多, 像她这般要买菜送菜, 出摊回家,一天过上好几回还总是独个的更少, 因此总是算准了她出门的时候, 到巷子口时来堵她。

  池小秋躲的时候多了,有脑子瓜灵巧的也知道了什么叫做伏击。

  出摊的物什早让帮工们一大早拉走了, 池小秋瞅瞅暗沉沉的天色,顺手扯了一把桐油面青绸里的伞,吧嗒一声扣上了锁。

  小巷寂静里,池小秋蹚着屐子, 敲在地上时铿锵有韵,只靠着声音就能辨认明白, 她离着巷口还有多远。

  正听那屐子快要到他们所藏之地时,为首的一个像左右使了个眼色, 三两个娃子便一下子蹦出来,打算齐心协力往坑中踩时,好看看池小秋满身是水的狼狈样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炊金馔玉不足贵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