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华子午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樱桃糕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3 KB   上传时间:2020-06-29 12:41:18

  王寺卿眉头皱得越发紧了。

  谢庸道:“这招不只瞬息间夺人性命,它还在于伤人于内,凶手不会弄得满身血污,可以干净利落地离开。”

  王寺卿回头:“去寻刘昆的人回来了吗?”

  差捕摇头。

  昨晚是大理寺正刘昆在衙内值宿。据四个昨晚守牢的狱卒供述,约亥正时分,刘寺正领了一个四十余岁高身量蓄短须的男子来,说是京兆府的司法参军佟深,要来问人犯几句话,他手里还拿着少卿谢庸准予提审的凭条手迹。

  大理寺提审人犯,需寺卿或少卿手书。狱卒们验看了条子,便让刘寺正和那位佟参军进了牢,因他们要“秘审”,把各牢间的钥匙也给了他们。

  大约两盏茶的工夫,他们便出来了,把钥匙还给了狱卒们。天晚了,狱卒们也没再进去查看,直到今晨才发现那些道士皆都暴毙。

  晨间一开门,刘昆便出了大理寺——而大理寺守门阍人则道,昨晚并没有外人出入。那位“佟参军”竟是位高来高去的高人。周祈围绕大理寺绕一圈,在其西墙找到了踏痕。

  京兆府确实有位司法参军叫佟深,他也确实四五十岁,但他身量不足七尺,实在算不得高,且他留的是三绺长髯,与狱卒们描述相差甚远。

  听了狱卒们供述,王寺卿便让人去传唤刘昆、佟深。佟深在京兆府自己的廨房中,一传即至,如今暂被拘在大堂偏厅里。

  佟深是个颇板正的人,又是司法参军,如今却被当人犯来审,颇有些遭遇“奇耻大辱”的意思,但看王寺卿等神色凝重,只好把耻辱压下,老老实实回答王寺卿的问题。

  虽除其家人奴仆外,无人可为其作证昨晚亥时前后他在家中,但看其神情不似做伪,让狱卒们辨认,狱卒们也说不是他,他那文弱样子,也实在不像能翻大理寺高墙、又在牢里干净利落拧断人脖子的——想来是凶手冒他之名。

  谢庸看那张“自己”的凭条手书,字有五六分形似,章子是真的,章子便放在廨房里,锁昨晚被撬开了。

  “这是刘昆写的?”周祈问。

  谢庸点头:“极可能。他写字捺笔格外重,这张虽是仿我,到底带出些自己的习惯来。” 辨认上司字迹,本是官员必备的本事,刘昆也是正经进士及第的读书人,要模仿颇熟悉的上司笔迹蒙骗过狱卒,还是能做到的。

  这位刘寺正是个老实人,进士及第十七八年,当这寺正也四五年了,没有什么大功,亦无大过,去州府巡狱从不嫌远挑近,遇见疑难,便报上寺卿和少卿,是个宁可显得“无能”,也要稳妥的——实在很难想象他会干出这等事来。

  又略等,差捕终于来报,找到刘寺正了——他在家中,上吊死了。

  周祈微眯眼睛,果然……

  王寺卿面沉如水:“子正,你们去验看一下,是自杀还是被人灭口。”

  谢庸叉手称是,与崔熠、周祈、吴怀仁转身离开。他步子虽大,却依旧稳。

  刘昆死在书房。大理寺的人到时,其家人还未发现他吊死,后来又一直有差捕看着,其余人不得近前,除了把尸体从绳索中放下,其余皆保持原样。

  刘昆面目肿胀青紫,鼻子微流涕涎,舌尖吐出约半寸,单环形索沟,从颌沿耳向上倾斜,印迹与剪断的绳索相同,下裳有便溺,手足等处已经开始出现血坠。

  从尸体看,是明白无误的自缢而死。

  桌案上放着研好的墨汁,铺着纸,纸上空无一字,只滴了一滴墨汁。这是要写遗书,到底作罢吗?

  刘昆书房的书册查来,也并没什么可疑的。

  谢庸等出来问刘昆家人。

  刘昆及第晚而成家早,三子一女五孙,除了长子一房不在身边,其余都在。便是其二子接待谢庸等。

  “家父回来说值宿有些累,要歇一歇。家母问他可吃过饭了,他说在外面吃过了。他刚进书房,又出来,在堂间坐下,让把几个小的叫来。家父平日便颇疼他们,时常搂在怀里教书教字,我等没做他想,还劝他去躺一躺……”刘家二郎哽咽一声。

  刘家三郎红着眼睛问:“家父这是怎么了?为何好好儿的,竟然从衙中回来便寻了短见?他昨日还在说重阳登高的事,感叹今年重阳,缺家兄他们,不得团聚。”

  ……

  谢庸等带着刘昆的尸体回到大理寺,终于等到一个好消息,商氏无恙。晨间一得知牢中道士出了事,谢庸便急忙让人去城外商家河,这会子他们终于回来了。

第127章 要出事了

  商氏看起来比昨日好了一些, 眼睛不再似惊慌的小兽一般, 但面色依旧苍白。因怕颠了她,差捕们回来得才这般慢。

  商氏这副样子,又只是受害人和证人,王寺卿便未正式升堂,而是在偏厅见她,又让谢庸主审,到底他对此事首尾更清楚。尽快审这商氏, 取了证词,她也才更安全。

  于去净明寺“借种”及与定慧和尚持续私通之事,商氏虽羞愧, 说得磕磕绊绊,到底也都说明白了。

  谢庸问起八月十五当日的事。

  八月十五日, 净明寺送供果儿的小和尚送去一片树叶子。因商氏怀了身孕,怕进寺冲撞了菩萨, 故而这几个月她与定慧都是在寺后树林中相见的。商氏一见这叶子, 便明白是定慧相约。

  她与王十二郎扯了个慌,便去了寺后树林。过不多时,定慧便到了。

  “我们刚说几句话,”商氏脸上现出惊恐的神色,她抱着微微发抖的肩膀,“便见林中走来四个瑞清观的道士,他们嬉笑,说这回可算让他们拿住了, 定要让定慧请吃酒才算完。定慧说,吃酒简单,他也攒了几个钱,地方任几位师兄挑。本来话说得好好儿的,那德弘突然用拂尘杆子勒住了定慧。我刚要叫,嘴也被德贤捂住。他们绑了我往道观去,那会儿定慧已经翻了眼睛,不行了……”商氏捂着嘴,呜呜地哭起来。

  谢庸微叹一口气:“你到了道观之后呢?”

  “我们从后门进去,到了前殿。他们转那柱子,下面竟然露出地道来。他们把我关在了那里,说让我老老实实的,不然定慧就是我的下场,又说等过些日子,定慧的事风声过了,便放了我。”

  “再无其他?”

  商氏点头。

  “你之前与瑞清观中的道士可有什么牵连?”

  商氏忙摇头:“奴虽与定慧……但奴不是那等随性的人。十二郎是个憨的,却是个好人,奴本已认命跟着他了,谁知又出了求子这事,定慧又实在……实在好……奴既认定了他,怎会再与道士们有牵连?定慧到底是佛家人,我怕十二郎说出去,或去找他闹,便每每推脱说去了道观,没怀上孩儿时,也时常去观里拜一拜,但与道士没有什么的。”

  谢庸点头,突然问:“那瑞清观是何时修建的,你可知道?”

  王寺卿看谢庸一眼,周祈亦若有所思地看看他。

  “那道观是奴出生那一年二月修的,奴是三月生人,今年实岁二十了。当初奴家阿娘听说新建了道观,还去观里给奴求了平安符。”

  谢庸微皱眉,点点头,看向王寺卿。王寺卿点头,谢庸便使人把证词拿去让商氏画押,又安排人把她送回家去。

  面前摆着一摞子尸格,摆着佟深、刘昆之子、狱卒、商氏等人的供证之词,王寺卿长叹一口气,看着谢庸、崔熠、周祈年轻的脸,张张嘴,又闭上,到底只是道:“此事还是得从道观查起。回头复勘一下瑞清观吧。”

  谢庸、崔熠、周祈都站起叉手称是。

  “谨慎、小心、莫要莽撞。”王寺卿嘱咐。

  三人再称是。

  王寺卿从偏厅慢慢走回自己的廨房,秋风吹动他的袍子角儿,两片梧桐叶飘落脚下,王寺卿抬头看看,这是要变天了啊。

  晚间的时候,谢庸与周祈说出类似的话,“阿祈,怕是要出事了。”

  晚饭周祈照旧是在谢家蹭的。吃过饭,周祈喝着唐伯专给她煮的桂花糖乳茶,与谢庸闲坐说话。

  谢庸拿出周祈的画像来接着着色。周祈笑道:“我看这幅画儿得画到冬天去了,说不定得过了元正才能画完。”

  谢庸微笑:“快画好了。原先总不急,拖拖拉拉地画着……”

  周祈看他一眼,如今急了——

  谢庸也抬眼看她,过了半晌,谢庸放下笔:“阿祈,怕是要出事了。”

  周祈点头。

  “我疑心此案与二十年前那桩大案有关,甚至与我们前阵子办的骊山瑞元观一案也有关联。瑞元观、瑞清观,还有瑞元观观主极推崇的那位玄微真人所在的祥庆观都要么建与大业三十年底,要么建于三十一年初;三位观主玄阳、玄诚、玄微……虽则‘玄’是道士道号常用字,但还是未免太巧了些;玄诚写的信中提到随奉瓜果,王家庄一带是瓜果之乡,若这瓜果不是暗语,就是实指吃食的话——那么这位‘师兄’当住得不很远,不然瓜果就该坏了。”

  “你的意思是,玄诚的这位‘师兄’就是祥庆观的玄微?”

  谢庸点头:“二十年前瑞元观出事,这样的灭族大案,县令为何竟敢压下来,将告状者打伤?第二日这告状者又不明不白地死了。仅仅因为收受道士贿赂?还有这次的瑞清观,谁人竟能逼迫大理寺正去大理寺牢中杀人灭口?还有那狐狸丹书,这般轻巧地就送到了皇帝面前,当初王寺卿问起,皇帝顾左右而言他,岔了过去……”

  “也就是说,这几所道观和紫云台一样,或许都是‘敕造’的?” 周祈轻声道,“那么骊山瑞元观灭人全族还是这瑞清观绑架孕妇又是谁主使的?”

  二十年前是不是发生过与当下一样的事?绑架商氏是否只是这大案的一个小角儿,还会有更可怕的事发生?当年太子和那些大臣又是为什么死的?继续追查下去,自己、谢庸,甚至崔熠、王寺卿,会不会步太子和那些大臣的后尘?

  周祈又想到自己的身世,我是谁?我与二十年前那些故去的人有何关系?我为何活了下来?

  谢庸上前搂住她,如同哄小童一样,轻拍她略显单薄的后背。

  周祈也搂住谢庸的腰,头埋在他肩颈处。过了片刻,周祈抬头,脸上露出笑来:“老天不会总站在坏蛋一边的吧?”

  谢庸也露出笑来:“嗯。”

  周祈又把脸埋回去,又过了一会儿,“哎?阿庸,我怎么觉得你身上的味儿跟胐胐有些像呢?”

  谢庸抬起袖子闻闻:“没味儿啊。”

  “有——”周祈用手扒开他领口儿,凑过脸去。

  谢庸有些无奈地笑了。

  周祈皱着鼻子闻一闻,突然张嘴咬在他锁骨上。

  谢庸放在周祈腰间的手一紧。

  周祈舌尖轻舐,谢庸屏住呼吸,身体亦不由得绷住。

  周祈奸计得逞,伏在他怀里笑起来。

  谢庸再次无奈地笑了,双臂拥着她,下巴微扬,放在她头顶上,用下巴蹭她的头发。

  周祈恋恋不舍地笑道:“走吧,送我回去吧。不然我都不想走了。”

  谢庸抿着嘴角含笑看她,周祈挑起眉毛。

  谢庸却正经起来,温柔地道:“我们一定能成亲的,阿祈。”

  周祈点点头,牵着谢庸的手,微微晃荡着往外走。她又懒,不愿绕大门,直接从西跨院翻了过去。

  “哎,明早等我吃饭。”她扒着墙头儿,如传奇中狐仙娘子一样露出一张美人面。

  “嗯。”谢庸笑着点头。

  美人面隐去了。

  谢庸微笑着往回走。今夜月亮虽还算亮,星星却也不少,谢庸仰头,目光落在天际某处,不由眯起眼睛。

第128章 半夜访客

  周祈走到屋门前, 突然觉得有些异样, 如同兽类闻到风里的腥气,周祈把右手搭在腰间刀柄上,左手推门——

  “阿周,你回来了。”火折子擦亮,点燃了灯烛,烛光中几张熟悉的脸。

  “呦!是两位哥哥,还有兄弟们。什么风儿把你们吹来了?不会是讨要上回我输给你那一坛子梨花白吧?”周祈笑道。

  午支长蔡良阴沉的长脸上挂了一丝笑:“别让哥哥们为难, 阿周,我们也是听命办事。若你能平平安安闯过这一劫,哥哥请你喝梨花白, 管够。”

  周祈的手握紧剑柄,笑道:“看在自己人份儿上, 哥哥们总得让我当个明白鬼吧。我这是犯了什么事了?”

  “你管闲事儿太多了,阿周。”未支长屈通略带惋惜地道。

  周祈看一眼蔡良微翘的小胡子:“大理寺牢里那帮子道士是哥哥亲自下的手?还是二位遣手下人做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华子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