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潜邸_分节阅读_第188节
小说作者:周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65 KB   上传时间:2020-05-16 21:08:45

  曾经的潜邸现已改做临时宫殿,虽不能与京城比拟,倒也是五脏俱全,再者此时六宫只汤媛一人,日子过得倒也格外清静简单。

  不知不觉间,一年的光阴悄然溜走。这一年间她每日给章太后晨昏定省,规矩礼仪拿捏的无可挑剔。打理宫务更是尽心竭力,遇到不懂的问题亦是殷勤来章太后宫殿请教。

  章太后很喜欢阿蜜,又挑不出汤媛错漏,渐渐的也就放下戒心,婆媳二人相处的还算融洽。

  每月十五汤媛都会给贺纶寄一封家书,常常一写便是两三页纸。相比而言,贺纶的话就不多,有时甚至寥寥几行。不过他给她的回信从未迟到过。

  第二年夏末,就有好消息传到了辽东。坊间百姓奔走相告,韦都督打了大胜仗,生擒徐子厚。

  外命妇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传到汤媛耳中时,汤媛一点儿也不意外。徐家在明宗时期已经败落,倘若没有韦胜春一切还好说。当贺纶以及身后的外戚翻开最后的底牌——韦胜春,这场帝位之争已然极大的偏向了贺纶。

  只是那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徐家和沈家没有退路而已。

  汤媛缓缓搁下手中湖笔,凝眸看向窗外,心里欢喜,喜丈夫平安,喜乱世结束,当然她还有一些的愁绪,不过现在的欢喜更重要。

  接下来的日子捷报连连,这年冬日她收到了贺纶从京城寄来的家书,尘埃落定。

  天下初定,贺纶改国号为齐。齐光宗贺纶甫一登基便减免税赋,论功行赏,并亲自修订了历代遗留下来的诸多陈旧制度,颇有□□治世之才。一时间民心稳定,百官臣服。

  一年半后,汤媛陪伴章太后,携着一家老小乘坐凤撵銮驾重回紫禁城。

  皇后的册封仪式繁冗而庄严。

  第一天,她着凤冠帏衣于景仁宫面南而立,正、副册立使者奉皇命分别随册随宝,在掌节者的引领下前来参拜,一路仪仗鼓乐不停。参拜结束,鼓乐方停,受册大礼才正式开始。百官进表笺仪。翌日吉时再举行谒庙礼,祭告列祖列宗。礼毕,她在众尚宫和宫女内侍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前去叩谢皇恩。

  这一年,她二十五岁,做了他的皇后。

  “朕,终于等到这一日。”他朝跪在脚下的她伸出手。

  汤媛借着贺纶这一手的力量端庄起身,身形不见一丝摇晃。

  “臣妾也等到了。”

  是夜,皇后在景仁宫接受公主皇子以及内外命妇的参拜,皇上则于谨身殿设宴招待群臣。

  从册封开始至今,足足用了三日,阔别三年之久的帝后才真正的走到一起,于乾清宫中倾诉藏了许久的思念之情。

  二十五岁,在这样的朝代已不算女子最为动人的年华,贺纶却瞧着汤媛妍丽更甚从前许多。也终于明白前朝为何有女子三十尚宠冠后宫,且多年不衰。

  真正的美人,在每一段岁月都能美出不同的惊心动魄。

  他嘴角微微上扬。

  直到亥时,宫人内侍方才被允入殿内送热水,服侍帝后重新沐浴更衣。

  如此盛宠,数日不衰。

  徐太嫔居住过的寿安宫,经过翻修布置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说比不上慈宁宫,匹配章太后如今的身份却也是不差的。

  做了太后,再也不用操心宫务,以及千方百计的争宠,更不必似辽东那段岁月,为了儿子担心受怕。现在的章太后特别闲,闲的想抱孙子。说起孙子又不由得操心空虚的后宫。偌大一个紫禁城,就皇后一个人服侍皇上,也太寒碜了点,于规矩和道理都说不通的。

  然而距离祖宗制定的选秀之日还有数月,且皇上也不着急,甚至连个宫女也没临幸过。章太后只好含蓄的提醒皇上,可惜收效甚微,只得暂且作罢。

  夏日的养心殿内清凉静谧,贺纶凝神批阅奏折,自从登基,他就没睡过一日午觉。每每此刻,伴在他身畔研墨红袖添香的阿媛,总能令他身心愉悦,放松许多。

  谋逆之罪诛杀九族也不为过,然杀人太多必然留下残暴的恶名。恶名多了又多多少少影响帝王在子民心中的形象。于是哪些人该死,哪些人不适合立刻死,皆需仔细权衡。

  牵涉其中的世家大族免不了抄家没入奴籍,当然入了奴籍也并非万全,生死依然处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贺纶搁笔,接过汤媛递来的湿毛巾擦手,“你的人情,朕替你还了。”

  他暗示刑部的人为沈珠求情,顺势免了沈珠的姨娘与胞弟发配边疆之苦,得以继续留在京城。

  发配,说白了不过是死的比砍脑袋慢个把月。边疆苦寒,莫说娇生惯养的贵族在那里好不好活,便是发配的路途,十之□□也熬不过。如今留在京城,一条命无疑是保住了。

  这种掌控别人生死的感觉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汤媛并非圣母,但也没甚好得意。回宫后,她比从前主动很多,让贺纶饱尝温柔小意。每每浓情蜜意之时,整个人温柔的仿佛变了一个似的,待她百依百顺。

  譬如前几日,她只是稍稍提醒沈珠当年暗中相助之事,今日便收到了想要的结果。

  “阿蕴待我真好。”她神色欢愉,转而又欲语还休。

  后宫不得干政,汤媛还没傻到询问贺缄现在身在何处,将来如何处置。也更不可能将手伸到前朝,拐个弯的去打听。所以她在等机会,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试探贺纶的态度。

  “了却一个沈珠,阿媛是不是又在想怎样还徐太嫔的大恩?”贺纶轻轻啜了口茶。

  “太嫔娘娘的大恩,阿媛这一生恐是没机会还清的。”

  “那你想不想见见贺缄?”贺纶似笑非笑。

  “不想。”

  “哦。我相信阿媛。”

  “谢……”

  贺纶抬手打断她的谢意,“以阿媛的身份,他看见了必然更痛苦。不见也好。我的阿媛还不至于这么坏。”

  汤媛轻轻反握住贺纶的手,“我的阿蕴也不坏。”

  他挑眉看她。

  “太嫔娘娘在阿媛心中犹如生身母亲。她给阿媛很多很多的爱,还教阿媛生活的道理。除了阿媛,娘娘最疼爱的孩子便是贺缄了。阿媛无法做到对贺缄的生死置之不理,亦无颜面开口祈求阿蕴……”她微微垂眸,很是动人。

  贺纶想了想,“倘若如了阿媛的心意,阿媛该怎么谢我呢?”

  汤媛愣了下,看着漫不经心的贺纶,“阿蕴想要怎么谢……”

  他想要怎么谢?这个问题问的好。

  贺纶扬眉,低声慢慢道,“我要你为我柔肠百转,芳心怦动。不管听见了看见了什么,始终如我今日待你一般相信我。”

  “我心悦阿蕴,作为夫妻自然也最信任阿蕴。”

  “那么身为六宫之主,秋日选秀的事你怎么看呢?”贺纶忽然转了话题。

  选秀?汤媛脑子嗡的一声,不提这茬她险些忘的一干二净!

  这个她还能怎么看?不都是祖宗规定的,按照流程走一遭,选中的少女再送去慈宁宫。太皇太后,太后以及皇后她本人再筛选一遍,完了送贺纶那里,请他放心食用……

  “选秀事宜已经安排各尚宫前去准备,我和母后尽量挑合你胃口的。如果你要非问我怎么看吧,我也实话实说,请您酌情挑两三个,全都要就很过分。”

  这事挺膈应人的。然而她早已过了为爱偏执的年纪。倘若生活在现代自是容不下小三小四,大不了离婚拍屁股走人。可封建社会的男人都这样啊,那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原配也不错,有钱有权有女儿,丈夫还格外的俊美年轻,睡一次赚一次。于是那点子膈应也不是不能忍。

  贺纶:“……”

第247章 七娘

  与丈夫一起讨论如何选女人终究是个尴尬的话题。

  贺纶果然沉默, 复又轻笑。

  她欲开口再说些让自己显得大气又能警醒他不得过于贪心的话,眉心忽然一暖, 是他的食指。

  他用食指一下一下的点着她眉心, “位居高者,无情易终寡, 多情则早逝。阿媛却是个中高手,用情多一分则痴妄,少一分则凉薄, 如此收放自如,是我所远远不能及的。”

  他叹息的语气之凝重,眼神之严肃,无不散发着心悦诚服,竟是少有的在赞叹她呢。

  汤媛张口结舌。

  此事暂告一段落。汤媛的应酬也渐渐多了起来。时常有外命妇觐见, 给皇后请安。有资格递牌子的自然都不是普通人家, 哪一个不是盘根错节几百年的世家大族, 纵然是后起之秀,也是前朝之栋梁。虽说见不见都是皇后一句话的事儿,可也不好总是推托, 半点情面不讲。

  于是每隔个把月,她还是愿意见一见的, 主要是做给章太后看。前来请安的外命妇十个里有六个是打着选秀主意的, 还剩四个才是认认真真前来抱大腿。

  目下这位曹尚书家的夫人秦氏一脸谦卑恭敬笑意,她对汤媛行了大礼,方才后退两步, 侧身轻坐,身体微微往前并不敢全坐了进去。与秦氏一同前来的少女获得恩准后亦轻柔起身,后退几步乖巧的伴在她的姑母秦氏左手边。

  少女没有诰命也无郡主县主官爵在身,这种场合多半是没有她落座的份。即便皇后娘娘开恩赐座,稍微知礼的也不敢真就坐了。

  秦氏出自俞州第一望族秦家,与皇后娘娘同乡,搁在从前,汤媛是打破了脑袋也攀不上这样的豪门大族,如今后位还未捂热,秦家已经翻出祖宗十八代的族谱,硬是与汤媛扯上了亲戚。虽说隔了若干房头且无一星半点儿的血缘关系,连那个莫须有的远方表舅是真是假也说不准,可是秦家愿意,于汤媛而言更是没有损失,所以这事儿暂且就这么定了。

  秦家正是抓住新后家世不显这一点才跳出来,给皇后撑撑场面,只要皇后不开口否认,那么秦家的脸上也是有光的。

  互利互惠的事本也无可厚非,然而这位秦氏似乎有点儿别的想法呀。

  只见她身畔的少女年约十七,干干净净的脸上全是胶原蛋白,淡红色的唇饱满清透,连口脂也未涂一下,只淡扫蛾眉,又施了一层薄薄的胭脂。通身装扮简单素雅,不抢眼,可若仔细瞧那耳珰首饰却又极为的精致难得,必然出自不一般的名匠之手。

  少女始终螓首微垂,身姿谦卑却不佝偻,无论是体态还是姿仪都绝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这样的女孩必然是族中从小就重点培养的苗子。

  秦氏见皇后目光在少女身上顿了些许,便柔声道,“回娘娘,这是臣妾娘家的侄女,排行十一,长辈们惯唤她十一娘。这丫头自小熟读《女戒》,《女则》,还算是乖巧懂事。此番承蒙娘娘开恩,臣妾得以带她入宫见见世面。若能就此得了娘娘青眼便也是她十世修来的福气了。”

  闻言少女双颊微红,忙躬身再次施礼,“十一娘给皇后娘娘请安,愿娘娘吉祥如意。”

  新后圣宠不衰,地位稳固,倘若想入宫争得一席之地,自然是入宫前就给皇后娘娘献上“投名状”呀。

  选秀在即,皇后也不能一手遮天,与其让一群不熟悉又不好掌控的女子围绕皇上周围,倒不如挑选一两个心腹纳入其中,将来省心省力,亦不用她亲自出手敲打不安分的。这个道理汤媛岂会不懂,秦氏的用意汤媛又岂会不明。

  只不过人选方面,汤媛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凭直觉,她不喜欢十一娘。

  因为十一娘太漂亮了。

  可怕的是她不仅年轻绝色,还是贺纶十分喜爱的那一款,清丽纯美型。即便十一娘已经竭力的素简低调,却都掩盖不住那样的绚丽光芒,他日倘若用心装扮岂不艳冠群芳?汤媛除非脑子被门夹了才会让这样一个绝色美人伺候贺纶。

  贺纶不心动鬼才信。

  秦氏在新后平静的脸上准确的捉到了一瞬即逝的波澜。这完全不出乎意料,只要是正常女人,就不可能对丈夫身边的美貌女子没有敌意。然而她既然敢献上族中最耀眼的明珠,自然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

  “十一娘是个实在的孩子,女红琴棋书画虽不敢与大家相提并论,却也是族中拔头筹的,尤其调香和一手抄佛经的簪花小楷,容臣妾厚颜自夸,怕是京城再无其他千金能与之相比。只要娘娘喜欢,闲时倒也不失为一个解闷的乐子。”秦氏温柔道。

  “确实是个可人的孩子。”汤媛不咸不淡道,素手微抬接过枇杷递来的茶盏,慢慢饮了一口。

  秦氏并不气馁,皇后娘娘到底没有显赫的母家,对世家大族内宅的事很难知根知底,所以秦家默许秦氏推举十一娘入宫,要的便是与皇后娘娘双赢。

  秦氏又道,“听闻娘娘青睐俞州的玫瑰露,十一娘虽然不敢在宫里的香师跟前献丑,手里却也是有两张秘传古方。说起这古方,娘娘久居深宫可能不太了解,乃前朝第一香师百里绘的镇馆之宝,机缘巧合之下才为秦家所得。当年为了这古方,清河崔氏都舍得放下矜贵的架子,亲自求到了臣妾娘家的二房。”

  清河崔氏,不管权势还是财富都不算大齐的翘楚,但却是血统最尊贵的一支百年望族。这种尊贵是几代王朝铭刻下来的,也是历代公认的出过皇后最多的家族。贵妃就更不用说,甚至还出过皇贵妃!

  皇贵妃形同副后,但凡皇后在世稍微得脸一点,皇上就不可能封皇贵妃。可崔氏却明明白白的出过一位,权势滔天。

  秦氏抬出清河崔氏除了暗示皇后古方的珍贵,自然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她柔声笑道,“臣妾娘家二房婉拒后,没想到时隔多年那崔氏还不死心。只可惜无缘便是无缘,再多借口也只是痴心妄想。所谓宝剑赠英雄,鲜花赠美人,此方的有缘人除了尊贵的皇后娘娘再无他人。”

  “夫人美意,本宫深感欣慰。说的本宫都有些好奇了,什么样的古方竟能让崔氏执着数年?”汤媛想知道秦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秦氏果然顺势而为,“娘娘不知,崔氏宗房有一女,排行第七,闺名缭缭。”

  缭缭,好美的名字。汤媛轻叹。

  “这崔七娘缭缭不似别家贵女活泼,一直深居简出,但却是崔氏全族的掌上明珠呢。为了她,莫说一个古方,便是天上的明月,也有人甘愿为她摘下。说来也巧,崔七娘自幼痴迷玫瑰露,以崔氏的脾气,自然要寻得世上最好的给她。可是世上最好的东西,都应该是娘娘的才是,哪里就轮得到她呢。”说罢,秦氏抿唇轻笑。

  哦,汤媛大概明白了。这届选秀即将出现一位来自清河崔氏的秀女,崔七娘缭缭。前朝崔氏是秦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后宫缭缭也将成为秦十一娘的劲敌。

  究竟是什么样的劲敌,竟让秦氏如此严阵以待,使得才色双绝的秦十一娘入宫前就伏低做小,投靠皇后?

  应该是个很不一般的女孩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1页  当前第1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8/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潜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