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傅宠妻日常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九月轻歌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12 KB   上传时间:2020-04-06 19:27:23

  “第二日一早,我就装病,可是没用,到底是被爹娘哄着带着书箱上了马车。

  “到了师父家里,被安置在单独的一个小学堂,上课的只有我一个。

  “师父给我讲课,时间越久,我越想家。那是我第一次不在家里,独自面对一个还不熟稔的长辈。

  “挺没出息的。

  “师父布置了功课,去了男学生那边的学堂。

  “我一边做功课,一边琢磨,要不要这就跑回家。后来狠了狠心,走出学堂,唤上在门外等着的丫鬟,撒腿就跑。”

  听到这儿,孟观潮忍不住轻笑出声,“跑掉没有?”

  徐幼微也笑,“可丢脸了。我不认得路——到了垂花门,就要改乘青帷小油车,下车之后,又有引路的丫鬟带着走了许久。丫鬟也不认路,她看我走路都心不在焉的,总担心我摔倒,就也没记下路线。

  “遇见宁府的下人,被问起,不敢说实话,只说没事。没头苍蝇似的转了好一阵,累坏了,又饿又渴。

  “于是认头了,找了一名宁府的下人,让她带我和丫鬟回了小学堂。一边做功课,一边抹眼泪。

  “师父回来,瞧见我那个样子,笑眯眯的,摸了摸我的头,什么也没说,只是唤书童给我送来一块枣泥糕,一杯温水。

  “师父家里的点心特别好吃,我那时又特别喜欢吃甜食……一边吃还一边跟自己说,好吧,看在点心的份儿上,今儿就不想法子跑了。”

  孟观潮哈哈地笑起来,“后来呢?”

  徐幼微笑着,“到午间,师母和我一起用饭,特别慈爱,我更踏实了一些。

  “到下午,上课间隙,师父又让书童给了我一碟子点心、一杯温水。

  “我要回家的时候,师父师母一起牵着我的手,送我上了马车。

  “回到家里,长辈手足都把我一通夸。小么,虚荣,就想,再去一天,明天不夸我了,我再找辙不去。

  “一天一天的,我被师父家中的点心收买了。师父看得出来,跟我说,早一些做完功课,就能早一些吃到点心。

  “没出俩月,我偶尔就不想回家了,赖在宁府,和师母一起睡。”

  孟观潮凑过去亲了亲她的面颊,“原来是天生的小馋猫。”

  徐幼微抿着嘴笑,用空闲的手端起酒盅,示意他。

  两人又喝了一盅酒。

  “你这些趣事,足够宁老爷子笑几十年了吧?”孟观潮眉宇间尽是笑意。那样的幼微,懵懂、天真,有点儿怂,还有点儿小虚荣——太可爱。

  “嗯,动不动就提起。”徐幼微道,“可是,如何也比不得你啊。你在先帝跟前儿当差前后的事,太后娘娘跟我说了一些。太傅大人,亲自跟我说说?”

  “她说我什么了?”孟观潮这会儿只关心这一点。

  徐幼微不自觉地现出与有荣焉的神色,“太后娘娘说,孟观潮十二三岁的时候,是京城响当当的小才子,诗词制艺正统学问偏门学问,都不在话下。当时的状元郎不相信功勋子弟有真才实学,不过是人们碍于门第捧夸,呼朋唤友地找你比试。结果,输得很难看。了不起啊。”她看住他,眸子灿若星辰。

  孟观潮纠正道:“说过头了,五局三胜,他赢了两局。如今此人已是太原知府,是个人才。”

  “可是太后娘娘说,最后一局是你故意让他的。了解你的人都看得出。”

  “那些有什么用?”孟观潮避重就轻,笑道,“肚子里有墨水儿是好事,但仕途并不完全靠那些。再说了,那时候的孟观潮,已鲜少有人记得,如今人们只知道我是个狠辣跋扈的武夫。”

  “你没想让人记得而已。”徐幼微笃定这一点,又问,“那时才华横溢,却怎么进了金吾卫?”

  孟观潮和声道:“父亲在当时,有过让我考取功名的打算。但是,我四处撒野,锋芒太盛,先帝听说了一些,就让我进宫,考我的身手。随后告诉父亲,不妨推荐我到金吾卫行走,那边有个指挥佥事的缺。

  “父亲算了算账,就遵从了先帝的吩咐。

  “你想啊,怎么样的人,考取功名都不敢说十拿九稳,就算一定能中,也需要花费好几年时间,之后又要到翰林院熬资历。

  “而到金吾卫,只要脑子灵一些,眼力见儿好一些,兴许三五年就熬出头。况且,在天子近前行走,本身就已让人高看一眼。

  “至于我,打算则是到军中效力,用军功出人头地。那时就想,先帝好战,何时有战事,再不济,我请命随军征战,他总不会不准。就这么着,进宫当差了。

  “有一阵,我那日子是真受罪。

  “先帝见我跟什么人打架都没输过,就没再考过我的身手,开始变着法子考各类学问。挺多时候,他与重臣议事,我们这些有品级的侍卫就在近前,听得清清楚楚。

  “先帝总是用实例考我。我就学着那些重臣的腔调,张嘴道家有云,闭嘴儒家有云。并不知道,先帝最烦人这么答话。

  “没两次,他就跟我吹胡子瞪眼的,说你再跟我云来云去的,就给我滚。

  “我其实也生气:打量我愿意那么说话不成?又想,怎么别人行,我就不行?看我不顺眼故意发作?要不我真滚了算了。”

  徐幼微笑不可支。

  孟观潮笑眉笑眼的,把她抱到自己这边,安置在膝上。

  “接着说啊。”徐幼微勾着他肩臂,催促道。

  孟观潮继续道:“我杵在那儿想这想那的,先帝气乐了,说只是私底下说话,别照本宣科那些陈词滥调。

  “我这才回过劲儿来,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再引经据典。

  “也是脾气对路吧,没多久,先帝就让我任职金吾卫指挥使,走哪儿都带着我,有什么棘手的事,总会问问我的看法。

  “我跟他学到了用人之道,眼界更为开阔,他则能从我这儿换个角度看待事情。

  “到用兵的时候……”他说到这儿,扬了扬眉,神采飞扬的,“征战半年后,他就得跟我学用兵之道了,我也完全确定,最擅长的到底是什么。”

  徐幼微近距离地看着他,悄声问:“这儿还有下人么?”

  孟观潮侧耳聆听,“没有。怎么?”

  “我要占你的便宜。”徐幼微趋近他容颜,在他唇上印下一吻。他自己不会知道,这时候的他,有多耀目,有多迷人眼。

  孟观潮的唇角上扬,抬手扣住她颈子,不允她离开,加深这亲吻。

  良久,缠缠绵绵,无限缱绻。

  这一晚,伴着明月清辉、几盅美酒,夫妻两个说了很多很多话,话题不离过往中的趣事,笑声不断。

  她切切实实地对他心动,起码有一些喜欢他了。

  他看得出,感受的到。

  她不说,他也不问。

  不需要的。

  她对他的感情,太过复杂,而他要的,是全心全意的爱恋。所以,不心急。

  .

  八月十六,辰时,李之澄来到孟府。

  徐幼微不敢怠慢,请她到小书房,态度诚挚地与她商量细枝末节:“先生也知道,我不乏迎来送往的时候,这时间如何安排比较好?”

  李之澄想了想,“你看这样行不行,每日上午学些东西,下午用来会客,或是陪长辈和孩子。而且下午我也在孟府,实在没事,随时可以找我。”

  徐幼微当即点头,“可以。”先前几份帖子,说的相见的时间恰好都在下午。内宅女子,各个相同,便是只守着夫君过自己的小日子,房里也有不少事,上午大多要用来示下。除非很熟稔,才不用计较那些,随时登门。

  李之澄微笑,“太傅的意思是先教你骑马、马术,今日是第一日,先看看马、场地就好,我也得先熟悉一下环境。”

  “先生说的是。后园中已经收拾出一个小院儿,先生休息的时候,到那里就行。”徐幼微道,“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小女林漪已到启蒙的年龄,能不能见见她?若是觉得资质尚可,那我们就一事不烦二主;若是相反,我们再请别家。”

  李之澄颔首,“好啊,我先见见人。”

  徐幼微亲自去厢房唤林漪,边走边叮嘱:“那位长辈是爹爹的友人,宴请那日没能来,今日想见见你,跟你说说话。她人很和蔼,我又临时有点事情,就不陪你了。可以么?”并没提及启蒙的事。若是不成,会让孩子空欢喜一场。

  “可以的。”林漪笑说。

  徐幼微送她到门口,便走到厅堂门口,站在廊间,静心等待。她盘算着,若是不行,便去求师父师母。

  两位老人家近年来已鲜少收徒,过着养花种草、琴棋书画相伴的悠闲时日。只一个小徒弟,带着并不辛苦。

  她没想到的是,李之澄与林漪居然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期间,在房里侍奉茶点的侍书走出来,笑盈盈地对她点头示意。

  徐幼微喜出望外。

  过了一阵子,李之澄牵着林漪的小手走出小书房,随即将之抱起来,对幼微颔首一笑,“这学生,我收了。”又问林漪,“愿意么?”

  林漪却转头望向母亲,见她点头,才欢天喜地地说:“愿意。”

  “好乖啊。”这细节非但没让李之澄不悦,反倒对幼微又添一份好感:太傅认女儿的事,谁想不听说也不行,时日不长,孩子对幼微已是打心底地尊重且依赖。

  太夫人得到消息,午间亲自出面款待李之澄,与幼微、林漪一起用饭。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第二日,徐幼微开始学骑马。

  只半天光景,便累得不轻——在当时倒没觉得怎样,甚至兴致盎然,可是到了晚上,沐浴后歇下,就觉得双腿不是自己的了。

  孟观潮回来,听她说了,边笑边给她按揉双腿,“你可不能打退堂鼓,三五日就习惯了。”

  “不会的。”徐幼微有气无力的,“林漪知晓这件事,我怎么能让她看着我半途而废。”

  孟观潮忙里偷闲,亲了她一下,“小猫,你是个好母亲。”

  徐幼微摸了摸他的下巴,“不为我,你也不会认林漪。”事情是她引起的,一直被数落想一出是一出的却是他。

  “孩子么,管她谁家的,只要投缘,能带着就带着。”

  “话可不能这么说。”徐幼微笑起来,“我们要是再来一回,长辈们是断然不肯容着了,少不得一并数落。说你要疯了,说我心宽到缺心眼儿了。”

  引得孟观潮笑了好一阵。

  .

  至八月下旬,西北漠北诸事落定:交涉之后,漠北安营扎寨,按兵不动,随行的使臣在朗坤手中一支精兵的护送下赶赴帝京;

  罗世元赶赴西北,与朗坤一起替换下先前的两位总兵;

  那两个滋事的总兵,带着亲笔书写的请罪折子,由锦衣卫押赴帝京。

  漠北使臣来到帝京,皇帝接见,在宫中设宴。孟观潮寻了个由头避开了。

  使臣提出的第一个条件是:不见贵国太傅,绝不会与他面对面谈判。

  皇帝乍一听,恼了,随后就回过味儿来:漠北视太傅为用杀戮羞辱过他们的仇人,加之先前使臣到来的时候,太傅的嘴巴太毒,明明能谈成的事情也能搅黄。

  使臣提出这条件,意味的是这次有绝对的诚意,未尽之语是,都到这份儿上了,就别再让你们太傅气我们了。

  想通之后,皇帝就笑了,心说我的太傅也没想搭理你们,我更不愿意让他陪着你们磨叽。

  其后,皇帝与孟观潮商议之后,指派苗维、原冲接洽使臣。终归是互惠互利的事,事情进展的十分顺利,没两日便谈妥,使臣欢天喜地地离开。

  使臣离开帝京第三日,漠北撤兵。

  皇帝与百官俱是长长地透了一口气。在这一年,此事算得一件大事,囊括的事情实在不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傅宠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