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锁瀛台_分节阅读_第29节
小说作者:燕云客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71 KB   上传时间:2020-02-11 19:55:42

  萧恪这阵子已经不再说此般动辄杀伐的话来了,他手腕愈发老道圆融,故而此言一出口,方朔和陆青婵皆是一愣。

  可里头的程顾竟也略提高了几分:“皇上可知这荧惑守心是何意?前朝也曾有过荧惑守心的形象记载,此星象实乃大不祥,是意味着朝堂上有位高权重者有性命之危,甚至危及国运啊!这火星之尾隐带小星,便是皇上身边有冲撞之人,可皇上的身边人唯有皇贵妃一人,退一步说就算皇贵妃不是冲撞之人,那皇上若有祸事临头,让身边亲近之人替君王避祸也是情理中事,臣斗胆恳请,皇上赐死……”

  “你给朕住口!”里面紧接着传来一阵剧烈的响动,程顾的声音也变得有几分嘶哑,他咳了几声说:“皇上如果真的雷霆震怒,大可再多给臣几脚,臣为君为国,便是舍出性命也要直言不讳!雁回关外战事吃紧,朝内又传出陆大人的事,皇上难道不觉得这些都是预兆吗?”

  秋风吹过汉白玉丹陛,吹得人骨头缝都觉得冷起来,方朔只觉得芒刺在背,不敢去看皇贵妃的神情。今日不过是钦天监私下里对皇上说,若是过上几日前朝也听说了这些话,那只怕只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皇贵妃就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若是更进上一步,岂不是当真要把皇贵妃往绝路上逼?

  “你给朕住口!再多说一句,朕马上拖你去慎刑司!”萧恪的声音带着盛怒之意,陆青婵忖度片刻,轻声对着方朔说:“我先回去了,若皇上问起不要说我来过。”

  方朔脸上带着一丝为难之意:“贵主儿,这……”

  陆青婵微微抿着嘴唇:“你按我说的就是。”

  她独自下了丹陛,轻飘飘地像是一片云,在丹陛下等她的子苓见她竟自己走了下来,一时间竟又些发怔:“主儿……”

  “我们回去吧。”陆青婵对着她笑了笑。

  程顾出了乾清宫,暖阁的门一开一合,只留萧恪一个人坐在条案之后,他下意识去摸手边的茶盏,方才想起来刚刚已经被扔到了地上。这个茶盏是陆青婵喜欢的那只,浅绿色的釉,里头印着竹叶,大有几分竹林七贤一般超脱世外的雅意。往后让造办处再烧制一批罢了。

  萧恪叫了声方朔,问:“皇贵妃到了吗?”

  方朔道:“还没,皇上可要奴才去催催?”

  日头已经落到了阴阳界之下,天边只剩下一抹淡淡的橙红,再晚上一些怕是要起了凉风,萧恪想着陆青婵的身子太孱弱,也不宜在这时候奔波,索性说:“传肩舆吧,朕去承乾宫。”

  承乾宫里的乌桕树已经黄了叶子,风一吹便簇簇地铺了一地,陆青婵喜欢这些落叶,也没有叫人额外打扫,一进门就看见了地上的黄叶,给这座深深的庭院添了几分出离静穆紫禁城之外的平静来。

  廊下挂着描金彩绘的宫灯,一左一右成双成对,照亮了院子当中摆着的铜鹤和铜卧象,鹤颈被拉得纤长。

  陆青婵的影子落在窗户纸上,被烛光撕出一圈朦胧的光影,她像是在临帖,萧恪推门走进去的时候,陆青婵恰好写完了一页,对着萧恪笑着说:“皇上来了。”

  萧恪走到她身边,把她刚临的帖子缓缓读了出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陆青婵的字像她这个人,是清瘦的,纤细的,可也能在细微之处看出挺拔与风骨来,萧恪看了两遍,觉得很是不错,忍不住笑着说:“写得不错,让内务府给你裱起来。”

  “随手写的,皇上说笑了。”陆青婵把笔搁在了笔架上。她的房间总让人觉得带着几分风流写意,在那些萧恪特意赏赐的瓶瓶罐罐之间,陆青婵养了几盆白菊,还有两株文竹,剩下的架子上摆了很多的书,一时间承乾宫里便多了无尽的文人风骨。

  萧恪在一边的圈椅上坐下,子苓给他上了一杯茶,萧恪细品了一口,摇头道:“从前明到如今,这承乾宫里来来去去地住了这么多人,只怕也唯有你一个人把这儿住成了书社,等过几日天晴,你也该把书拿出去晾晾,给朕的紫禁城里添几分雅趣儿。”

  灯花微微一跳,陆青婵拿起剪子,摘下灯罩去剪曳动的灯芯,背对着萧恪,他只能看见陆青婵窈窕的背影,陆青婵说:“今年的新桂花,那最新的一抔最香,臣妾用蜜渍起来了,过几天也能做桂花糕吃了。剩下的便和石南叶一起封着泡水,紫禁城的雅趣儿多着呢,皇上也该有心亲眼去瞧瞧。”

  “也好,”萧恪沉吟着,“过几日朕陪你去御花园里走走,朕记得你喜欢绿萼梅,今年南方新进了一批绿萼梅,过几日也该到了打苞的时候了。”

  陆青婵没对别人说过自己喜欢绿萼梅这一桩事,不过是一种花,不是什么罕见的品种,只是只有冬日里才得见罢了,过去在堆绣山边上种着绿梅,她冬日里过去看,她还能记得那一天,正巧在绿梅树边上碰上萧恪的情形来。

  那都也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两个人本也没那么相干,不过是碰巧遇到了说上那么两句话罢了。想到这才恍惚着觉得,早些年萧恪究竟是什么品性,已经让人记得不甚清楚了,只觉得该是个极冷漠薄情的人,素来不喜多言语,和如今竟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思来想去也便只有那么一日了,萧恪这个人,明明是在马背上得了天下,和军里的粗人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偏塑造了一个敏锐也细致的心,这一件再小不过的事,萧恪也能记得了很多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偏把自己的一颗心捧了出来,送到她眼前。

  为君萧恪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若论是为夫自然也不差,只是不知有朝一日若是为夫又该是什么模样。陆青婵对着萧恪笑弯了眼睛,萧恪还觉得有几分莫名。有善进来问:“皇上,贵主儿,膳好了,要不要传?”

  萧恪四平八稳地嗯了一声:“传吧。”

  外面的月亮清晖洒满,透过黄纸糊的窗户洒到屋子里,打在屋子里那盆新栽的兰花上头,这都是陆青婵平日里的消遣,侍弄花草让人心思清宁,这一餐饭后,萧恪又陪陆青婵看了一会书,外头下了钱粮,已经听不见旁人的走动声,寂寂的深庭里虽然无声无息,可这份清净也算是难能可贵。

  有善进门的时候,正瞧见皇上和贵主儿秋窗对坐,两个人各执了一本书,有善打了个千,笑着问:“皇上,时候不早了,敬事房的人差奴才来问问,今儿是不是就歇在贵主儿这了。”

  这事把陆青婵说了个红脸,萧恪眼睁睁地瞧着眼前的人脸上红霞弥漫,到了最后连耳根都泛出一种淡淡的粉。这个人啊,有时候胆子大得惊人,竟敢一个人杀一匹飞奔的马,而又有时候啊,又因为奴才的一句话,羞得像是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阴阳敦伦,萧恪只是听说过,可于江山治国面前,总觉得不值得提上案牍,更重要的一重是,他也不愿意唐突了陆青婵,这个女子有着自己特别得思量,要一步一步更深地往她心里走,总需要些时日,萧恪自己嘴上说着不急,可偶尔也惦念着,想要在无尽的夜色里,把她揉进自己的怀里。

  只是如今,陆承望的事尚且没有个眉目,得待万事有了了解之后,再做打算,待那时,两个人毫无芥蒂地交融于一体。

  萧恪想到这,摆了摆手:“过会儿就回乾清宫。”

  今日又要挨干爹的骂了,有善想着,在心里叹了口气。外面的人都急得跟什么似的,偏正主老神在在,也能坐得四平八稳。

  屋里一时间又只剩下了他们二人,萧恪把书看了几页,陆青婵给他手边的茶盏里添了一回水,脸上的晕红也褪去了几分,她轻声说:“臣妾斗胆,想求皇上一个恩典。”

  萧恪的手指微微一顿:“嗯?”

  “京郊有报国寺,臣妾想去寺里替皇上祈福。”

  “朕当是什么呢,过几天朕闲下来陪你一道去,烧两炷香。”

  陆青婵的目光在烛光下像一汪池水,她的头发轻轻的绾着,整个人绵软得像是一朵缕梅,她垂下眼轻声说:“臣妾的意思是,臣妾想去报国寺里住一段时间,听听晨钟暮鼓,给自己静静心。”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点点玻璃渣,咳。

  感谢在2019-12-25 16:27:36~2019-12-26 21:37: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荔枝枝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wxy、薄荷红茶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章 鹿衔草(三)

  空气陡然一静, 萧恪的眉心蹙了起来。报国寺这个地方确实是京中贵女命妇们喜欢去的地方, 宫妃也不是没有去的, 可大都是年老的太妃们想要离宫潜心礼佛的去处。

  “报国寺建在山上, 眼看这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了,你身子不好,那地方没有地龙, 你受不住的。”萧恪又把目光放回到了书页上,“外头不太平,你留在朕身边,朕还能放心些,若是去得远了,朕也当真放心不下。”

  这个话题便到此为止了,陆青婵嗯了一声,萧恪像是想起什么一般,突然说:“你还记不记得荆扶山?”

  “便是当初乘鹤公子举荐的人吗?”陆青婵点头,“自然是记得的。”

  萧恪把书合上:“我把他调回京了,也许过几日你也能在宫里见到他。他在山东任上的差事办的不错, 朕要让他成为朕的利刃。”

  “皇上这么说,臣妾倒想起在武后时,身边也有不少能臣, 只由武后一人驱策,脊梁铮铮,人人又敬又怕,这些大臣们便撑起了半个庙堂。武后擅用酷吏, 比如说来俊臣,此人没有什么族人,孤臣一个,用起来不顾退路,切金断玉。”

  萧恪忍不住露出了一个赞许的笑容来:“武后手下七十二酷吏,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来俊臣和周兴,请君入瓮说得便是他们二人的事。你书读得不错,只是朕又不是武后,如今太平盛世也无需使用严刑峻法,荆扶山是个可当大用的人,朕也想看看他的本事到底在哪。”

  “臣妾记得,武后有一位喜欢的臣子,名叫徐有功。”陆青婵坐在萧恪对面的杌子上说,“徐有功是酷吏之首,来俊臣晚年时期只手遮天,武后为了平衡周兴、来俊臣以及其他酷吏,而扶植了徐有功,此人是有大智慧的人,手握重权但为武后驱策,几次被人弹劾收监狱中,都是被武后一手保全。”

  “也不尽然是如此,你以为徐有功此人,几次下了死牢是其余臣子们的弹劾,但是依朕看,这几次下狱,都由武后一手授意推动的。这是帝王御下之策,生杀予夺、大权在握,能让臣下们心生敬畏之心。”萧恪说完这些话,觉得口干,拿起手边的茶盏啜饮一口,“你懂得这些当真是很不错了,只是书读得多了太伤神。”

  陆青婵摇头笑说:“臣妾和皇上说话,懂了很多过去不懂的,心里是极畅快的。”

  女子不应过多读书是时下人人所推崇的观点,就连宫里的太监们都可以在有空的时候读书写字,而宫女却不许。后妃之间能读的书出了女则女训便是佛经,这些有关治世的经略之书便宛若洪水猛兽。

  可是萧恪允许她看这些书,甚至偶尔会和她讨论书里的观点,那些早已成灰作古的人,又一次次鲜活地自书中浮现于眼前。

  那些史书工笔寥寥数言,萧恪帮她徐徐铺陈开来,对她讲授那些三言两语之后的故事,是那些无声无息的刀光剑影,是无数藏在水面之下的暗潮汹涌。

  借着萧恪的光,陆青婵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灯火之下,陆青婵唇边的梨涡一闪而过,萧恪心里竟然也生出了无限欢喜之意来。

  萧恪不喜欢回避陆青婵,就算陆青婵自己有意想要回避,萧恪也不会轻易让她如愿,那些朝堂上不甚复杂的国事,萧恪也愿意说给陆青婵听。

  那天夜里,本想回乾清宫的萧恪,临到最后又改变了主意,歇在了承乾宫。两个人一同卧在拔步床上,萧恪从背后拥住了陆青婵,他轻声问:“你知道,朕为什么要把国事都说给你听吗?”

  萧恪的呼吸吹得她颈后有些发痒,陆青婵抿着嘴摇头,萧恪捏了捏陆青婵腰间的肉:“我们今天白日里说起了武后,高宗偏爱她,也曾教过她治国之道,他们二人既是夫妻伉俪,又是心意相通的知己。及至高宗万年,每况愈下,那些奏疏都是武后批的。世人说武后牝鸡司晨,可朕觉得,唐高宗也确实是个幸运的人。”

  凉夜如水,萧恪的声音低沉着从她身后流淌出来,月明星稀的秋夜里,许许多多藏于人后的心事在不知不觉间倾吐而出,萧恪合着眼睛说:“朕想让你什么都知道,不囿于方寸之间,可朕又怕你什么都懂,忧思过重。可朕想在朕活着的时候,护你周全,若朕有朝一日不在了,以你的心胸,也不至于落得凄凉。”

  萧恪不喜欢提起生死,尤其是在他如今尚且正值盛年的时候,可今日听程顾说完那一席关于天象的话,他偶尔也会觉得不安。萧恪过去不信天命,可如今他不单单是一个君主,他还要给一方羽翼供陆青婵容身。这个朝堂若是没有他,依然有臣子和内阁得以周转,而陆青婵若是没有他,便是浮萍一块,无处安身了。

  凡事但凡和陆青婵有了牵扯,萧恪自己的心便也在其中被无穷无尽地反复拉扯揉捏。

  绸缭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暖阁外头燃了一盏小灯,依稀的灯光照亮这红尘里依偎的两个人,去岁的这时候,萧恪躺在床上,每日里想着的只是早上要接见哪个大臣,或是再批几本折子,而如今,他躺在承乾宫的床上,怀里抱着的是他从年少时就倾慕过的人。

  去年的他以为自己仅仅是一个天子,而如今,陆青婵让他活得像是一个普通人。

  陆青婵许久都没有出声,过了很久她转了过来,夜色迷朦间,两双眼睛对在一起,陆青婵说:“皇上。”

  萧恪以为她要说话,没有出声,等着她的下文,没料到陆青婵略移动了一下身子,又和他靠得更近了几分,她合着眼睛,又轻轻地叫了一声:“皇上。”

  夜色无边,陆青婵抿了抿嘴唇:“庄子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臣妾早就不畏生死了,只是希望能和皇上在人间的情意能天长地久。”

  陆青婵坦明了自己的心意,萧恪的嘴角止不住的上扬,最后索性也不再控制,他把陆青婵抱入怀中,低低地在她耳边轻笑,他说:“朕一定与你,长长久久。”

  初秋的四野荒芜寂静,怀里的身躯柔软温热,陆青婵对于萧恪,便是云中烛火,是春日韶光里最惊艳的一束光,照亮他的余生,让他渴望自己能有另外一种活法。

  *

  内庭的时日宛若红墙上的榴花,明丽鲜活。而朝堂之上,历史的车轮从不曾有一日止歇了步伐。

  雁回关外的战事一日又一日的传来,而又从钦天监传出了天象不吉之说,乾清宫里整整三日,灯火通明,那些大臣们常常说得面红耳赤,仿若要一心争出个你死我活。

  八月二十七这一天,萧恪下诏,陆承望被贬为庶人。只是京里的宅子依旧许他住着。

  这日午后时从乾清宫里传来消息,说是要把陆大人从大理寺放出去回家,萧恪派有善过来知会陆青婵,让她可以走到景运门送上一送。

  看到陆承望的时候,陆青婵的眼圈便又是一红,在大理寺搓磨的这阵子,让陆承望也显示出了许多老迈来,原本星星点点的斑白头发,如今已然全白。少年时的父亲,说起话来虎目圆睁、中气十足,而时至如今,陆承望的脊背都愈发佝偻了。

  而陆承望看到陆青婵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欣慰的,父女俩一起向景运门的方向走,陆承望看着自己的女儿,眼里闪烁出几分欣慰之意,他说:“我在大理寺的这段时日里想着的也唯有你了,我生怕因着我的缘由,让皇上厌弃了你。你这些年过得不易,像是踩着刀尖走过来的,如今才好过了些。”

  陆承望这大理寺里,还没来及听说荧惑守心的事,陆青婵也没有额外去提,只温顺的点头:“皇上待我是极好的,还请父亲放心。”

  这个女儿懂事得叫人心疼,眼瞧着已经走到了景运门的门口,陆承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如今能卸下肩上的担子也好,我也有空在家里陪伴你母亲,这些年里转战南北,也对她亏欠颇多,青淮和青濯我倒也并不担心,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走到景运门门口,陆承望对着陆青婵行了一礼:“娘娘止步吧。”他身上的衣服是寻常的布衣,整个人也已经看不出那些倥偬年岁能留给他的痕迹了。

  陆承望走了很远,到底是没有忍住,回头望去。陆青婵立在门后面,依然静静地在看着他。梧桐树黄了叶子,陆青婵亭亭的立在那,杏色的氅衣披着她的肩,那双眼睛永远清宁如水。

  这一扇高高的琉璃瓦宫门,一内一外,两重天地。

  四目相对,陆承望回转过身,抹了抹眼睛。

  *

  定坤二年,九月初一,黄河枯水期,有人从黄河边挖出了一块刻了字的石碑,上头刻了八个字:帝祚不永,松柏常青。

  一石激起千层浪,矛头直指陆青婵,宫内宫外流言纷纷,恳请皇上赐死皇贵妃的折子一道连着一道。这些臣子们生怕树大根深的陆承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他日再有机会重得圣眷,便会对这些曾经残害过他的臣子们痛下杀手,陆青婵是圣眷不衰的皇贵妃,只有她不再受皇帝的宠爱,这些大臣们才能真正的放心。

  萧恪登基还不满两年,朝堂之上的臣子们之间关系复杂,要么是儿女姻亲,要么是同袍之谊,他们的实力盘虬在一起,向皇权倾轧而去。

  九月初二,陆青婵向皇上请辞前往报国寺。

  那一日,方朔守在乾清宫外头,头一次听到温柔娴静的贵主儿和皇帝拔高了嗓子。

  作者有话要说:  快了,真的快了QAQ,我每天看你们催,压力很大。但是我也得剧情走到那里,才能让他们两个在一起,大家再稍等等。感谢在2019-12-26 21:37:45~2019-12-27 15:51: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路隐归宿 6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页  当前第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锁瀛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