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就是这般好命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1 KB   上传时间:2020-01-03 19:04:20

  经常见的她都喊得上名,眼力劲儿特好,知道谁能管着谁,谁是大家长。

  这孩子本来就乖,在王爷和太后跟前的时候比平时还要乖一个度,这么小就爱美,穿得漂亮才肯出门,出去了站坐都规矩,嘴特别甜。

  只要见过她的,多少都会萌生出要个女儿的想法。还有些看看她,看看自家闺女,同样都是小女娃娃,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六月份的时候,恩义侯府给钱玉嫃送了好厚一份谢礼,说他家夫人总算心愿得偿,这一胎生出来是小小姐。

  侯夫人抱着女儿就跟抱着稀世珍宝似的,她高兴极了,逢人就说还是仙女儿本事大,以前又是拜庙又是求人也没招来一个,这回只不过上燕王府去讨了个兜儿,真就生了女儿!

  恩义侯府为六小姐大开宴席,这阵子满京城都在议论他家,后宫里闲得无聊也说起来,说从来都是生了儿子大肆庆祝的,得了女儿还高兴成那样就他们家了。

  毕竟是生过五个儿子的女人,想要个女儿也不稀奇。

  有人这么说,就有人反驳,哪就只有他们才盼生女,燕王世子妃生那个都忘了吗?

  “你们说,侯夫人那个女儿真是世子妃替她招来?”

  “侯夫人去讨的时候都怀上了,应该是碰巧吧。”

  “手脚这些不都是慢慢长出来的?刚怀上那么小又不分男女,侯夫人讨得彩头的时候才三个月左右,也可能是后面慢慢长成女儿的呢?”

  “是这样吗?我还想着是不是怀上男女就定了。”

  “刚怀上肚子都是平的,可能就指尖那么大点,怎么定?那些刚怀上就落胎的,谁知道怀的是男是女呢?”

  这事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些觉得清净法师都说钱玉嫃命好,她就是能赶上这种事,侯夫人生男生女本身跟她没关系的,她却能白白收获一波感激,说到底是命好撞上去了。

  虽然有人这么说,侯夫人还是觉得她能喜得爱女是托了明姝的福。

  还有一个人也觉得恩义侯府人生女是钱玉嫃闹的,没错,就是贤妃。贤妃坚定的认为越王妃本来能生儿子是跟钱玉嫃讨了个兜儿才让肚子里那个长成了女儿,她又跟越王妃翻了一回倒账,这下就连越王妃都怀疑自己去讨那个兜儿是不是做错了。

  虽然那胎生了下来,可那之后的种种表明生个女儿并不是好事。

  府上又添人,王爷进她院里的次数越发少了,侧妃因为有儿子傍身一下蹦跶起来,这一年都洋洋得意……不说这些,连她娘家都有些埋怨,说当时不该为了沾仙气求平安去讨那个兜儿,东西一讨来就把仙气跟女气一起沾了,人虽然平安生下来了,是个女儿有多少用处?才失了个儿子总得要再生一个,要不然就算是王妃日子照样难过。

  她娘家还说,明明燕王世子妃生的是仙女,却没几个人跟她讨要仙女儿用过的东西,是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讨彩头得找那些平安生出胖小子的,要想沾仙女的光以后想法子将人娶进门啊。

  这些话听多了,越王妃有些后悔,也想过当初要是不讨那个兜儿会怎么样?是保不住孩子还是能生下个男胎呢?

  她只是尝到了没儿子的苦,有些后悔,真正恨毒了钱玉嫃的还是贤妃。但因为钱玉嫃是燕王世子妃,贤妃平常见都见不着,更别说要害她,贤妃到今天也没想出个能打击报复钱玉嫃还不牵连自己的办法来。

  她只是找人在宫里散布了一些话。

  说燕王世子妃命那么好,头胎生个女儿是仙女下凡,要是她又怀上儿子,会不会有什么更大的来历。

  上一次的谣言攻势失败了,这回她选了更高级的做法,就是捧杀。

  这些话在宫里传,是想让皇上听见,让皇上猜忌防备燕王。

  只有燕王的地位被动摇了,才能扳倒他儿子以及儿媳妇。

  这些话确实传到皇上耳中,皇上转身还跟燕王提了,燕王表现得特别坦荡,说钱氏要是真有那本事就好了,生个文曲星能协助皇上打理好朝廷事务,生个武曲星能开疆拓土镇守四方……文或者武都能为朝廷献一份力,这不是天大的好事情吗?

  燕王还说呢,他认回亲儿子之后还怕教不好他回头让王府败他手里了,孙子有本事好,到闭眼那天他能安安心心走,不至于到地下还得牵挂着地上的人。

  贤妃打得一手好算盘,却让燕王轻松化解了危机。该说皇上本来也没怀疑他一母同胞的兄弟,假使燕王有反心,他早该死了,死了不知道多少回,还能好好的当这个皇帝?

  谋划这么一场,结果收效全无,贤妃对外还得维持她贤良淑德的人设,只能在背后生闷气。

  人年轻的时候生气没感觉,有点岁数了生气就容易带出毛病。

  这会儿又是六七月份了,正是一年中的酷暑时节,天热就心烦,生着闷气心更烦,吃不好睡不香的十天半个月下来身体都垮了不少。

  贤妃没让钱玉嫃吃上一丁点苦头,反倒是自己受够了罪。

  这都不算什么,最惨还在于皇上没怀疑燕王,反倒怀疑有人想挑拨他跟燕王之间的兄弟情,以为让他生出猜忌,寒了燕王的心,兄弟反目,这样就能给某些人空子钻。

  做皇帝的谁不多疑?

  皇上确实一点儿也没怀疑燕王,他把矛头对准了传那个话的,觉得背后这人才是狼子野心。

  宫里的事,除非皇上无心过问,只要他有心想查肯定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贤妃布局再深,皇上的人耐着性子蹲伏顺藤摸瓜还是查到点东西。

  查到以后,这些就被呈到御前。

  皇帝看过之后,没急着做什么,而是想了很久。想的是贤妃这么做到底是因为瑜哥儿的死恨上燕王府,还是想搅浑一潭子水,让老三混在其中捡漏。

  他不确定,准备耐着性子看看,看明白再说。

  第73章

  能坐上皇位的哪个沉不住气?

  皇上怀疑了一圈, 贤妃还不知道当今圣上已将矛头对准她, 并陷入到你是想夺朕皇位还是害朕兄弟的疑惑之中。

  因对贤妃有疑,他连带对越王都多了两分关注,这一关注不得了,又招来新的问题。

  七皇子早两年受谢士洲点拨,又得到皇上准许, 在京里搞了个销金窟出来,引京中豪商来送钱的同时为皇上观察京中格局。

  经常去光顾的官员他都记了一笔, 每旬皇上会收到一份密折。

  越王当然去过,京里很多王都受邀去那头耍过, 他一不是三天两头的去,二没在那头豪掷千金,按说不至于被怀疑。

  惹上麻烦是为什么?

  越王打起销金窟的主意, 变着法想挖出背后东家,还让台面上的负责人递过话, 甚至暗示他们要在京中立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别以为背后有个当官的撑腰就能高枕无忧。话里的意思你若给脸不要惹恼了本王,你想赚钱?等着关门吧你!

  越王是皇帝的儿子, 七皇子也是。

  越王他娘是贤妃,七皇子他娘还是丽妃呢。

  谁怕谁啊?

  最先听到这话七皇子没太往心上去,好奇背后东家的人也不是一两个,明着暗着打听的太多了。满京城都看着的,这玩意儿忒能挣钱,他们当然想知道钱都进了谁的荷包, 会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别人因为把不准那背后站着谁,都没贸然出手。

  越王盘算过,据他分析背后的东家既不可能是太子,也不可能是燕王之流,除了这两方其他那些不足为惧。这样分析过后,越王成了送出来的第一人。

  实打实说,他在谋划将来,也有同太子一争高下的心。

  眼馋这生意也是心知要夺大位缺啥都不能缺钱,拉帮结派要钱,招兵买马也要钱。从过日子的角度说越王不穷,要想登上那位置,他现有这点力量远远不足。

  如果是太子当然可以沉住气,作为太子只要不犯错,熬也能熬成皇帝。

  太子表现得这么稳当,越王要和他争,就必须要做好各种准备。他第一个跳出来是有些冒险,可要是一律的按兵不动,实力壮大不了,结果可能就是眼睁睁看别人上去。

  早说过,皇家是天下最不公平的地方,都是兄弟,有人能坐拥江山,有人却连呼吸都得小心翼翼。

  俯首称臣等于让别人操纵你的一切,等太子登基了,想扶持谁就可以扶持谁,想打压谁也可以打压谁……只要想到我们是兄弟,但我必须得跪拜你,受你管束,听你号令,越王就很难受。

  虽说有立嫡立长的传统,但要是细数各朝,也有很多出乎意料的人登上帝位,连宫女生的儿子都能登基,他是贤妃生的,身份不算低了。

  越王不甘心放弃,想争一争,于是打起销金窟的主意。

  起初七皇子没理会他,不理会的结果就是越王以行动向其施压,要逼着背后的东家现身。

  七皇子早知道自己藏不住,也无所谓,哪怕让人知道那地方是他的并不打紧,只要别人不知道他背后还站着父皇就得了。

  管事的顶不住压力,请七皇子援护,七皇子斟酌过后,约见了他三哥,让适可而止别过分了。

  越王恍然大悟,那背后站的是老七啊。

  知道东家是谁以后,新的问题来了——老七是跟他一样对那把椅子有想法还是打算抬高身价择木而栖呢?

  不管是那种,拉拢利用都是更聪明的选择。

  越王渐渐向七皇子释放了一些善意,看他俩突然走进了些,皇上生疑,找老七问话。七皇子对越王是没多少好感,也不至于故意害他,便实打实说:三哥好奇那是谁的生意,想法子将他逼出来,因为这,最近多见了几次。

  这话说得挺中肯了,皇上还是品出越王意图积蓄财力招兵买马以争大位的心。

  要不然好奇的人那么多,怎么偏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出手,使得老七积不住被迫现身。老七现身之后,按说他好奇心得到满足了,还在套近乎又图个啥?

  他要是没二心,有什么发现都应该第一时间报上来,皇帝也没收到他呈来的折子,说明他想收为己用,不愿伤这生意。

  先前的问题总算有了答案,贤妃母子首先应该是想要这位置,同时也想打击报复燕王府。传那些话是一石二鸟之计,只要他听进去了,忌惮防备起燕王府,这既能让燕王府的人不好过,也能让他和燕王兄弟反目,互相牵制消耗。

  想想燕王手里权势多大,他们兄弟真要闹起来,皇帝哪怕能赢也是惨胜,要是燕王占了上风,老三可以在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站出来,扛起杀贼的大旗,斩燕王,匡扶社稷,一下就能将自己推上高位。

  说句实话,越王是把主要心思放在同太子相争上面,他一直在暗地里积蓄力量。至于贤妃,虽然也想过要帮儿子登大位,因着当今圣上身子骨还硬朗,也还没实打实的做什么,只想着要收拾钱玉嫃了。

  皇帝把这对母子各自的打算绑到一起,结果就是他想多了。

  越王现在根本还没有一个靠谱的计划,皇帝通过脑补得出一套套的结论稳稳安在他头上,安好之后,他庆幸起来,心想弟弟是他的福星,侄媳妇也是。

  要不是侄媳妇,贤妃装得好好的能暴露出来?

  要不是贤妃暴露了,他未必会去查老三,也不会这么早就发现他有不子不臣之心。

  打死越王恐怕都想不到,他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就暴露了。不过眼下皇帝虽然气恼,也没个由头收拾人,只得安排人盯着越王府,有动静随时呈报。

  越王将太子视为劲敌,太子能没感觉?

  太子早知道越王有争位之心,对他从没有懈怠过,就拿这回的事,别人还没多想,太子率先品出不对味来,派人详查一番,刨了七皇子的底同时意识到越王的打算。

  他聪明得多,没掺和进去,而是进宫找了父皇。

  太子说:“儿臣发觉七弟入了歧途,正事不尽心,竟做起不入流的生意来了……”太子将他知道的全抖了出来,请示皇上问是不是想法子将老七抢救回来,皇族的人做什么不行?非得去挣这个钱。说的时候,他隐晦的提到老三好像也知道这事,却没想着劝一劝,这哥哥当得!

  皇帝也是从太子过来的,当然知道坐在储君位置上的人也会担心,料想太子也知道老三有那个心,兴许以为三七两个要搅到一起去了,他不想掺和,又不能看他们做大,才想着来告一状。

  这做法怎么说呢?

  不能说是最聪明的,至少不蠢。

  正好皇帝也想试试他这些儿子们,就利用了太子举报这事,先把老七召进宫,问他是不是不务正业去了?

  七皇子交代完被皇帝扔去罚跪,人就跪在大殿外头,诸位皇子闻风而动,除了像老五这种边缘人,其他一水儿的赶到御前,有的劝皇上消气,有的跟着斥骂老七糊涂,还有帮忙求情帮忙劝的。

  越王走的是套近乎的路子,当然得做求情的人,他才说了两句好话,就被皇上点名:“朕听说你同老七走得很近,是不是也掺和在家里头?”

  越王本来站着,一听这话噗通跪了。

  “儿臣并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就是这般好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