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就是这般好命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1 KB   上传时间:2020-01-03 19:04:20

  “是啊, 你回头去看能有几个朝代的皇帝比先皇还要心系百姓?他们有些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自己享乐, 还有一门心思放在朋党斗争上的, 实心实意为咱们考虑的少得可怜。”

  都认可先皇在位期间政绩卓著,也不至于拉踩前朝前代, 就有人说前面有些是有心无力,以及他们并非没做事,只是不像先皇做的这么一目了然,农业方面的成就更容易看到罢了。

  “你说再多我还是那看法, 谁能让咱吃饱饭谁就了不起,其他那些事不关我们乡下农户。”

  “可惜了,这么好的皇帝。”

  “可不可惜都已成定局,只盼着虎父无犬子,新皇别跟他爹反着干,还是继续把心思放在农业上头。”

  ……

  地方上舍不得先皇和担心新帝做不好的各占一半,陆续有歌颂永隆帝的诗篇文章从四面八方涌入京城。

  新皇了解之后,又是为他父皇骄傲,也感到自己肩头上担子不轻。他这阵子跟燕王商议好几回,下很多决定之前都忍不住想听叔叔的看法。

  这对燕王来说称得上是甜蜜的负担。

  他才刚失去兄长,心里难过的同时又要肩负起宽慰母亲镇守朝堂的重任,现在新皇听了他爹的话,给燕王府盖上忠君爱国的戳子,又想到燕王之智勇冠绝本朝,于是就这样了……

  只是过年这一个月,燕王就清减很多,钱玉嫃私下说过自己相公,让他出面劝一劝爹,顾着朝廷的同时也要爱惜自己,他那样府上大家都很担心。

  谢士洲劝了,眼瞅着没啥效果,钱玉嫃又派出明姝以及杰哥儿康哥儿,让他们去耍赖撒娇。

  是不能让王爷推掉那些琐事杂事,至少能劝他多吃口多睡会儿。

  几个小的在王爷身上使劲,钱玉嫃又操心起自己男人,以前做御前侍卫他肩上担子也重,可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现在不一样了,新皇继位之后将满京城的安危交到他手上,谢士洲被迫转型。

  虽说侍卫干的也是守卫安全的活,两者之间还是有极大差别。

  以前是别人安排他,他负责执行,如今他成发号施令的那个。因为欠缺经验他走马上任之后还有点心虚,好在当爹的给他指派了几个得用的人,谢士洲跟着看看学学,很快就上了手。

  早先还怕自己做不好使得京城限于不安之中,又怕堕了其父威名,上任一段时间发现京中各方面秩序井然,他自信心才建立起来。

  这时候,最为压抑沉闷那两个月已经过去,春天到来,京里连续都是好晴天,温度升得非常之快。

  虽说各家还是不敢搞娱乐活动,日常生活基本恢复正常,过去两个月,皇上也建立起一定权威,对朝廷有了相当的掌控。

  这时又有人觉得新皇既然已经坐稳了皇位,也该卸磨杀驴。

  想想看嘛,皇后和太子妃娘家会愿意看皇上更倚重他叔叔?那两家只要合作一把,都上御前吹点风,随便就能把燕王父子搞掉。

  真别说,出于各种目的去吹风的有,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谁让燕王不止是简单的得宠,他能力强的同时还有个掌握了超凡农业技术的大孙子……先皇过世之前就已经将很多事说给太子,现在太子登基,他敢把王府端掉?

  别说本来就没仇没怨的,就算有,也得忍着,毕竟这点小事不及农业改革来得重要。

  结果就是前去进谗言的挨了训斥,燕王还是那个燕王,他跟先皇在世时没有任何区别,一样深受信赖,一样重权在握。

  攻略新皇失败以后,有人上皇后和太后娘娘跟前打听来着。

  皇后说陛下登基不久,再者说底下那些想对燕王出手是不把太皇太后当回事吗?

  跟她比起来,前任皇后现在的太后娘娘知道更多,她直接把话说死了,让娘家人别管打什么主意不要去动燕王:“先皇最怕他驾崩以后儿子对他兄弟出手,很早以前就给燕王府留过保命符,去年冬天,他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只能躺在炕上,也不忘记给当时还是太子的新皇训话……想动燕王府的是想多了,再过十年八年王府也衰败不了,哪怕有一天燕王没了都不会改变什么。”

  这话说得太笃定,前去打听的越发不解,问:“为什么呢?先皇弥留之时不想着儿子们惦记的竟还是兄弟,这到底是怎样的兄弟情啊?”

  “这你们不必好奇,记得哀家说的就是。”

  “可您真就甘心吗?先皇在世时,您和太子说的先皇也未必会听,可只要是燕王去说十有八|九能成,如今先皇不在了,燕王府还是地位超然。是,必须得承认燕王很有才干,但是天下之大能人异士还少了?燕王都这岁数,怎么凡事还是他出头?”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想撬动燕王的地位只要你们比他能耐,能叫皇上放心将要紧事通通交给你们……办不到的话,就别来哀家跟前说这种话,哀家是盼着娘家人好,也不会为帮扶娘家耽误朝廷大事。”

  都有自知之明,要论才能他们哪个及得上燕王?

  “朝廷重用燕王咱们是服气的,那盛士洲是怎么回事?他那样不学无术的当个御前侍卫都是沾了王爷的光,皇上还把整个京城交到他手上……他那小肩膀能扛得起这等重担?”

  太后笑道:“这不已经扛起来了?哀家听说了,他做得很好。”

  “还不是有人帮他……像那样谁能搞砸?”

  到这儿太后也听出来了,娘家人来重点不是想把燕王怎么着,而是看皇上登基以后立刻提拔了燕王世子,把整个京城的安全都交给他管,这让许多人心中不平。

  燕王他们比不上,难道还比不上燕王的儿子吗?

  对于燕王世子,质疑总比肯定要多,都觉得他也不过是命好摊上那么个爹,撇开身份来看,他比得过谁?

  太后听先皇说得多,她知道先皇对这侄儿评价其实很高,一直都说可惜前面二十年混迹在民间,要不他肯定能青出于蓝。他做侍卫这几年,乍一看好像没立下多大功劳,但却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御前那些人里面,皇上最放心就是他,有什么事也愿意交给他办,能做到这一点其实也很不容易,毕竟能选上御前侍卫的多半都不是普通人,里面皇亲国戚勋贵子弟不少,能压过那些人成为皇上最信任的一个不是能耐又是什么?

  就是有这样的人,别人看他不咋的,可好事情总少不了他。

  要是这样真别怪皇上无理群闹,只能说明你低估了人家。

  别说谢士洲,包括他媳妇儿钱玉嫃也是。

  外界对她的评价更多也是好命,反正那就是一对好命夫妻。可太后跟她熟啊,她就是只要她有心,谁都摆得平的类型。

  真要说,王公大臣府上再难找出出身比她更低的当家夫人,最早这一点被很多人嘲过,现在还有几个人提?

  她跟宫里的关系相当不错,把王府后院管得很好,还能牢牢拘着男人不让他出去乱来,跟娘家的关系更不消说……换任何人在她那位置也不会比她做得更好。

  太后心里这样想,却没冲娘家人吹嘘谢士洲其实很有能力,为了一下堵住娘家人的嘴,她想了想,说:“哀家知道那位置不止燕王世子能坐,可他福气是最好,这种人谁不乐意用的?”

  人在御前那些年,御前就没出过纰漏,先皇会驾崩也不是遭了什么暗算纯粹是得病没的。

  他跟他那个夫人有点邪门的,轻易碰不上要命的事,碰上也都能逢凶化吉,护卫安全就需要这样的人,皇上认为把京城交给他出不了事。

  ……

  能说的都说了,宫里油盐不进,还有想其他办法的,全都没能成功,大家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燕王父子继续得势。

  朝上很多人妒忌燕王父子,被妒忌的两人真没那么多闲工夫去关注他们。

  谢士洲在新岗位上挥洒汗水,他爹跟他儿子持续跟进农业那块儿,并在三年以内让杂交稻在全国生根。

  有田有地的都不饿饭了,哪怕是从地主手里租赁田地的,在交了租子以后余下的也比从前多出不少,各家粮多了,多生两个也能养活。这年代做什么都靠人力,人口增长起来,国家肉眼可见的变得强盛。

  第141章

  如果说天福初年还是王爷的专场,随着时间的推移, 谢士洲在朝廷上的分量逐渐也追上当爹的, 毕竟一年年的王爷精力越发不济, 反倒儿子正当壮年。

  一家几口人里,谢士洲估计是文化水平最低的那个,比媳妇儿跟闺女还差点, 他在自己那岗位上干得着实不错, 轻而易举的平过京中不少骚|乱。

  钱家那头比他小几岁的妻弟宗宝官阶也在攀升, 他是翰林院出身, 显露出才华以后被皇上外放出去历练过。去的是四川东边, 两湖之地。

  说到两湖一带,论重要性比不得京城,论富裕程度比不得江南,但是要比甘陕云贵之类好得多。能去这处谢士洲从中使了力,钱宗宝也没掉链子, 他在两湖当官那几年把地方经济搞得特别好, 既富了百姓又肥了国库。调回来之后人就进了户部负责财政事宜。

  这时,钱宗宝已经三十好几,他跟他爹和姐夫一样也没纳妾, 有过三个孩子但只活了俩。

  说到生孩子这方面,钱玉嫃要能干些,在天福年间又怀过一胎,生了个小女儿,这回太皇太后也没梦到什么, 不过老小好像继承到当娘的好命格,她出生以后家里事事顺利,祖父身子骨也好,朝上怎么折腾都牵连补上王府,还有她大哥盛人杰也能独当一面,他没走其祖其父走过的路,而是得到家里支持在京中办起本朝第一所农学院。

  农业改革的事本来就是燕王负责的,学院那边最初需要的人手都是王爷给他抓来,教的也不全面,主要是朝廷已经掌握的技术。

  教的人有了,一开始其实没招起太多学生,知道一两年之后农学院的地位得到朝廷认可,经过考核评议,皇上决定在文考武考以外开一科农考,以此选拔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这圣旨下来,农学院才得到财政拨款并且有了稳定的生源,学院得以扩建不说,还划下一大片土地给他们做实验田。

  能这么快得到认可,跟他爹他祖父的助攻脱不开干系,还有就是皇上也知道盛人杰是有来历的,觉得由他办学将先进的农学知识传播出去对朝廷颇有益处。有很多人学,很多人一起钻研,出成果的速度会比现在快得多,你研究这我研究那,搞不好年年都有新成果,到那时百姓就有福了。

  在杰哥儿小的时候,家里人都觉得他长大了就是为朝廷管农事。

  结果他做得比家里人想的更好,没有一天在衙门待,但是每天都在造福社稷。他办了第一所得到朝廷认可的专业的农学院,当着院长,为朝廷输送了大把的农业人才。

  真要说起来,他没怎么亲自给大家讲过课,几乎都在拟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大到学制,小到教学方法课程安排,这些都得由他定下。

  时代本身有很多的局限性,唯独杰哥儿不光在后世生活过,还在农业大学读过书,该怎么展开教学他是最有数的一个。

  虽然一开始大家有诸多不适应,习惯之后发觉规矩那么定确实有道理,农学院也不是个花架子,进去学几年出来简直脱胎换骨。

  以前很多人没把种地当成一门学问,哪怕农业是重中之重,但是农民的地位不高。现在从农学院出去的个个都是多面手,病虫害地贫天干什么问题他都有办法解决,这些农学院出来的被派往全国各地做农业指导员,地方上的棘手问题陆续被攻克,他们都解决不了的还能捎信回京把情况说给师长及同窗,大家集思广益……

  农业发展进入到良性循环的时代,一开始大家纯粹是从杰哥儿那边接受知识,等他们学到一定程度,就有了想法有了钻研的方向,自己都能搞出一些成果来。

  王府之中谁也没想到杰哥儿能做到这地步。

  王爷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换做是他也不能把天书利用得更好了。

  盛人杰醉心于农学教育,他弟弟佑康从小活在哥哥的光环底下,这对有些人来说不是好事,有个那么“天才”的哥哥,只要提到燕王府的娃大家想到的都是他哥,内心稍微脆弱一点都受不住,兄弟间生出罅隙甚至到怨恨的地步也有可能。

  康哥儿是没有迟钝到对此毫无感觉,他很早就听人说过哥哥曾经取得的成就,他哥认字的速度是他拼命也赶不上的,他多用了少说一年才学完常用字,夫子常说二少爷也极具天赋,但还是比不上大少爷,最初教大少爷论语那些的时候,经常不需要释义他就能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夫子至今还在可惜,大少爷后来选择钻研农学去了,若是不倦怠的读书兴许很年轻就能成为一代大儒……

  必须得说,杰哥儿那么早就放弃研读经文有很大原因也是这位夫子逼的。

  每次听他吹起来,杰哥儿就是一背冷汗。

  他就是后悔,非常后悔,当初想着人的一生寿命有限,应该早点把时间利用起来,所以他走了神童的路子,早早就认了字借着搬运天书上内容的方式将脑子里储存的一些技术拿出来。

  那会儿打死他也想不到夫子能那么拼。

  王爷找来教他读书那个,坚信他是满京城哦不……应该说是全国范围内最聪明的,生怕自己教不好耽误了人,一直都特别使劲。

  教的时候使劲,吹起来也用力,加上杰哥儿自己也有包袱,觉得自己二世为人是不应该输给其他那些,他咬牙学了好多年,直到发觉弟弟才是真的怪物,那个学习能力简直非人类,继续下去他迟早让弟弟比下去。他一方面想着还是对自己好点,又想给自己留点面子,加上他原本也打算好这辈子都要投身于农业……就在泄底之前放弃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抓钱抓人办学院去了。

  杰哥儿是跑了,他的传说还在啊。

  哪怕也得到了夫子的夸奖,康哥儿总觉得那是安慰式的,他习惯拿自己跟哥哥比,日常觉得自己是小菜鸡。

  是经常会丧,时间都很短,丧完又振作了。

  如果没有这么个哥哥,康哥儿兴许不会那么努力,他本来就是天才,一直以来没什么能难倒他,正常来说像他这种做什么都容易的人不会在某件事上特别的努力。可是因为前面有座高峰,他从开蒙以后没一天懈怠过,学习进度也是一日千里。

  现在以康哥儿的水平,若是报名参加科举,随便都能闯到殿试这关,最后排名绝不会差。

  就他的年纪来说,真的非常出色了,可他瞅着已经当了院长的哥哥,想到哥哥比自己也没大几岁已经功成名就,果然他还是家里最蠢最笨的那个,还得要继续努力才行……

  可以预见两个儿子都会有一番成就,作为母亲,钱玉嫃应该高兴才是。

  她却有些高兴不来。

  天老爷真挺公平的,在这方面多给你些,其他方面就会收回去一点。两个儿子啊,论学习能力都非常强,在另外一些方面却不太开窍。

  大儿子嘴上还挺油的,实际行动一点儿没有,好像打算跟庄稼过一辈子。

  小儿子心里除了追赶哥哥就是超越哥哥,目标是成为能让大哥正眼相看的男人……天知道他大哥从来没小瞧过他,最看不起他的分明就是他自己。总之,小儿子比大儿子更惨,老大虽然光说不练他好歹还说说,小的连那想法都没,只怕等岁数到了你去问他,他也能回你一句娘看着好就好,我娶谁都行。

  跟他们比起来,明姝真是小可爱。

  到一个阶段就想一个阶段的事,没让家里多费过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就是这般好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