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就是这般好命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1 KB   上传时间:2020-01-03 19:04:20

  “知道你还问我?”

  “只是听说过,没亲眼见着。”

  “要不待会儿你就去我府上看看?”

  “那倒不用,等下个月你给人办抓周宴我再去好了。”

  很多钱玉嫃不清楚的事,七皇子都给他补上了,谢士洲听了个够本,心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乐子,一南一北没个清静的地方,哪儿都有人折腾。

  回府来倒是消停了一阵,次月杰哥儿满岁,抓周现场不用说,热闹非常。盛人杰是个假宝宝,不用人教他就知道该抓什么,还知道适当秀出自己的“聪明劲儿”,别家的崽满岁时能把人喊明白就差不多,他那个表达能力像是一岁半两岁的孩子,知道喊人,饿了尿了要什么东西都会说,说得非常清楚。

  杰哥儿跟前围着一群,明姝这头也不少人,给她做玩伴的两个顺便也得到一些关注。

  就在那之后,威远侯府就闹了出笑话,之前闹别扭不肯来王府那个回心转意了,在庶出姐妹进王府一年多之后,她意识到过来陪伴明姝并不会受多少气,还能得到家里重视。小姑娘是来做玩伴又不是坐牢,她每隔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会回去看看,逢年过节也要回家去。

  这一回去,家中姐妹心里就不平衡了。

  她是庶出,穿得却比嫡出的好,问起来才知道衣裳是世子妃安排人做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穿得好,吃得更不必说,侯府那边难得的贡品佳果搁在燕王府并不算什么,明姝每天吃三餐,上下午还要用些点心水果,都是经过精心料理不重样的美味。

  明姝经常还会进宫,哪怕不带她们,她回来会说起在宫里的见闻,多听听能知道不少事。

  给明姝做了一年玩伴以后,威远侯府二房这个小庶女变了很多,她改变越大,她嫡母就越难受,想到这机会本来是自己女儿的,女儿傻……竟然因为那种理由表现出不乐意让燕王瞧出来。

  二房太太难受一年了,她那个不太聪明的女儿也意识到自己亏了。

  眼看着本来没什么存在感的庶出姐妹翻起浪花,每次回来风头都能盖过她去,她就闹着让当娘的把人接回来,换她去,还道这机会原本就是她的。

  女儿表现出愿意,二房太太不得为她争取?她去汉阳郡主那头赔笑脸,问这事能不能办?

  郡主一口就回绝了,反问她:你当燕王府是什么地方?想进就进?

  郡主早知道二房那个会后悔,没想到这天来得如此之快。现在知道机会难得了,想换回去?可庶出那个在王府待得好好的,一没惹事二没招人厌烦,又凭什么提出要换人?

  明姝好不容易才跟那两个玩伴熟稔起来,换一个对她有任何好处?

  汉阳郡主非但没同意,后来有一次回娘家还把这事说给钱玉嫃听了,她是站在娘家这头当笑话讲的,说当时为她好,把那么个好机会给她,她怕进了王府一不自在二要吃苦头偏不乐意,现在知道是好事情,晚了。

  钱玉嫃听罢,说现在这个就挺好的,她没想换人。

  “不说你想不想,我也不会惯着她。很多机会就是一闪即逝的,已经放走了那就不是她的,还想追回,怎么追得回来?就当是给她上了一课,往后遇上类似的事总知道好生想想。”

  “不说这个了,郡主这胎怀得如何?肚子里这个闹不闹人?”

  “前面有段时间吐得厉害,近来消停了。”

  “怀着孩子怎么还往外走?不在家待着。”

  “老在家里闷着心里面烦,出来透一透气人舒服些。”

  ……

  这时候天挺热了,钱玉嫃借着冰箱子度暑,南边蓉城钱家钱宗宝在为乡试做最后准备,算来也就还有一个多月,新一届科举就要开考。

  钱家亲戚里头,将要应试的不光有他,钱大姑那一双儿子也卯足劲想在今年有所收获。

  第98章

  钱玉嫃嘴上不提, 心里总掐着日子, 尤其进了八月以后,她那几天睡下都不踏实,总想到人在老家的弟弟宗宝, 不知他准备好了没有, 能否考出个像样的名次。

  会这样并非不信任他, 是太在意。

  又要说到, 还有些人比她这个当姐姐的更加紧张, 就是靖安伯府那边。梁家相中钱宗宝是在去年元宵, 到现在足有二十个月, 这中间也有提出想给梁小姐说媒的, 全让她推了, 梁家在钱宗宝身上押下不少的筹码, 绝不想看其倒在乡试这关。

  被这么多人惦记,钱宗宝还挺稳得住,到这节骨眼他没太去想假如不中如何如何,在国子监学了四年, 第四年的时候他在考核中的排名已非常固定, 稳入前三。大大小小无数回的考试给了钱宗宝莫大自信, 基本上只要稳定发挥, 乡试手到擒来。

  比起担心考题太难太偏,他更怕那几日天气不好。

  中秋前后一般都不太热了,就担心下雨着凉。还有他曾听别人提过,知道贡院里头大概是怎么个布置, 只怕自己运气差了,分到距离粪号很近那几间。钱宗宝是富商之家的少爷,生来也没吃过苦,若来个粪号攻势他没准真顶不住。

  幸好,他所担心的没有发生。

  其实也不是运气强,那些号牌不是随便拿,是人发的,本省的还有谁不知道钱宗宝是燕王世子妃唯一的弟弟?

  各地的主考官都是京里指派,被派来蓉城这边的就该知道会撞上钱宗宝,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钱宗宝在国子监成绩非常之好,许多人看好他这届一鸣惊人。回头要是在乡试就落了,问起来是因为贡院里边条件太差,人挨着粪号给熏得没法应试,世子保准为他抱不平去,真到那时主考官不惹一身骚?

  他们这些考官不说给什么优待,总不敢太刻薄他。

  因为这,对钱宗宝的搜身相对都要尊重一些。

  乡试这关花钱请人替考的有,夹带的其实很少。因为乡试会试考的也不是你能不能把经文背下来,考理解居多,说到底你得拿出自己的观点。这么考就没法夹带,除非考前泄题,让你事先准备了文章。所以说,这一场搜身大多是象征性的,比起搜身,他们在核对相貌身份的时候更仔细。

  替考嘛,每届其实都有,本省没有其他省份也会有。这种事别人能搞,钱宗宝反正不能,他可是地方名人……

  钱宗宝带着文房四宝包括家里为他准备的干粮一身轻松进了考场,等考卷发下来他晃眼一看,这个出题模式跟国子监内部考核也差不多,考那些点大多是他们重点研学过的,同考场内有些看到题目已经慌了,钱宗宝心里踏实得很,他还有空给自己规划了时间,分配好了不疾不徐提起笔来。

  乡试考三场,光第一场就有人竖着进去躺平出来。

  也不是贡院里头条件有多差,抬出去那些基本都是让考题吓着,想破头想不出该怎么答,生生把自己逼成那样。钱家有伙计在贡院外头候着,看着一个个抬出来心里慌得不行,好在那些人里面都没有自家少爷,少爷他不慌不忙写完了答卷,慢条斯理走出来的,出来也不说考得好或不好,就说赶紧回去沐浴一番,吃喝拉撒都在号舍里头,脏死人了。

  跟钱宗宝一起应试的还有钱大姑那两个儿。

  就是钱玉敏私下吐槽过的赵家兄弟,他俩从钱宗宝回来就经常往钱家跑,跟他讨论问题,还问他在国子监都学些什么,并且找他借用了经文注解。

  到底是表兄,哪怕多少会耽误一些功夫,钱宗宝还是配合帮助了他们。

  比起前两届这回赵家兄弟把握大了很多,出来还说呢,国子监是不一样,进了那头几乎等于半只脚踏入官场。

  钱宗宝没说啥,考完回去歇着,慢慢等消息了。乔氏听了不大高兴,回头就跟自家老爷嘀咕说赵家那两个学问好不好不知道,不会说话是真的。

  那话说出来,仿佛随便谁进去国子监都能飞黄腾达似的。

  国子监里那么多人,宗宝每回都能考到前几名,不是他拼出来的?

  钱老爷听了一通念叨,劝她算了。

  “赵姑爷是读书人,不如我们生意人圆滑,他儿子自然像他。再说这个话原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人家明摆着夸国子监来着,也没有贬低宗宝的意思,你想太多。”

  乔氏当然也知道:“你也别怪我气量小,咱们说来还是亲戚,我听这话都刺耳,他们兄弟不改改哪怕能过了乡试,取得举人功名,甚至更进一步……进了官场也是要得罪人的。不说别人,老爷您瞧瞧咱家这个,在京里待了四年回来变化多大?女婿也是,以前多张狂一人?这回见他内敛多了。”

  据钱宗宝所说,他姐姐才是变化比天大,如今方方面面跟以前都不一样,她言行举止就配得起世子妃的身份,很少有人还议论她出身。

  “你也知道人是上京城以后渐渐改变的,赵家兄弟没经过这么多事儿,他们这回若能取得个好成绩,上京去看一看,之后应该能有变化。这事不说了吧,儿子都不生气,你气什么?”

  这个小插曲让乔氏有那么点不痛快,很快也过去了,毕竟只是一句话而已。

  到九月下旬,临近放榜的时候,乔氏已经彻底忘了这出,又盼着他们表兄弟三个都能榜上有名。结果不出意外钱宗宝中了,不仅中了,还是头名,本省解元!

  赵家兄弟之中,赵大没有名字,赵二在总榜七十三名,也中了。

  得知自己中了,赵二高兴得跳起来,他想起得同表弟道谢以及道喜,转身已找不见人,钱宗宝让一大群人围了。

  钱宗宝有实力大家知道,都觉得他肯定能中,考上解元还是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放榜之后,本地学子对国子监的推崇到了至高点,想想四年之前的钱宗宝,对比这个,天差地别。国子监可真是个培养人才的好地方,要是能进去走一遭,不说跟他一样中解元,乡试会试肯定手到擒来,几年以后就是个官。

  乡试一放榜,钱宗宝就成了蓉城本地的话题人物,羡慕嫉妒他的一大堆。

  他身上确实有太多值得人嫉妒的点。

  比如那个世子妃姐姐,能给他太多出头的机会。他自己也很聪明,给个机会真就把握住了。现在不光家中巨富,在官场上还有人脉,怎么看都是前程似锦。

  一个人不光出身好,模样也不错,才高八斗并且还单身,就会吸引许多名门闺秀的注意。还不是现在,从钱宗宝回到蓉城,想给他说媒的就不在少数,在他高中解元以后,更是迎来一波爆发。

  本地一些大商人甚至愿意让自家女儿给他做妾,赌他日后肯定高官厚禄。

  可惜他们都晚了一步,这时候,来自蓉城的喜报已经快马加鞭发到京里,得知弟弟高中解元,钱玉嫃一个高兴给府上奴才全都发了赏钱。知道靖安伯府的都快等不及了,她使人给那头捎了个话,要不是如今还没正式定亲,两家真恨不得放两挂爆竹。

  伯府那边要求实在不高,只求他顺利过关,谁想竟等来这么个大好消息。

  这么说吧,才学好的临考翻车也是常事,毕竟任何人都有擅长及不擅长的方面,科举会考到的经文那么多,这本你吃得透,那本就未必,若是题目正好出到苦手的方面,落榜太正常了。

  在这样的不确定性下,还能高中解元,哪怕不能说明他能力比别人高出一截,至少也说明他运势不错。

  官场中人甚至比平明百姓更加信命。

  有太多例子证明了人各有命命不讲理。

  你若不信,就看看燕王世子和世子妃,对比已故的燕王妃和丢了郡主封号的盛飞瑶。

  就钱宗宝这个表现,没人怀疑他这届会一飞冲天,之前觉得押宝在他身上赌得太大的姐妹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又拉不下脸承认自己短视了,只能说这才过乡试一关,别高兴太早,会试能不能顺利难说呢。

  往届也有那种声望很高的,一到会试就打回原形,科举哪有那么容易。

  这是挽回颜面的话,说出来非但没达到效果,反而使她们挨了训斥。

  钱家是还没请媒人上门,但以他那为人,不是会背信弃义的。基本上他就是靖安伯府的女婿没跑了,基于这个前提,你说他中了解元属于高兴太早,还大胆预言他会试可能被教做人……那不是嫉妒心重见不得自家姐妹好?

  梁家内部整顿了一番,当然是悄悄办的,这种事总不好对外宣扬。

  钱玉嫃虽然给靖安伯府报了个信,但并没把心思放在那头,她这会儿陷入到巨大的喜悦之中。随喜报一起送来的信上说,爹要坐镇蓉城管生意不方便走,但娘会随宗宝上京。来看看她,还有就是为宗宝的亲事。

  知道儿子要娶伯府的姑娘,钱家怕怠慢了,打算由太太出面上京置一处上好宅院,宗宝办的那座小院子读书是清静,总不好用来成亲,太委屈人了。

  第99章

  说回赵家, 两兄弟里面赵二不是中了吗?他家里第一时间炸了爆竹, 想到前几个月两兄弟时常去钱家麻烦钱宗宝,赵姑爷亲自带儿子去道了谢,也问道钱家如何安排。钱老爷告诉他大姐夫,夫人乔氏想念女儿,打算借这次机会上京城去看看。

  赵姑爷问兄弟不一起去?

  钱老爷摇头:“我也想去看看,可家里生意做着,耽误三五几天还成,走那么远不现实。真羡慕姐夫你, 我要是有两个儿, 何至于这么被动?”

  “生两个三个都不如一个有出息,你这一双儿女全有大本事,羡慕你的一大把, 也该知足。”

  前头还说赵姑爷是学问人, 说话不如生意人中听,他今儿他就露了一手。这话哪个当爹娘的听着不舒坦?两人互相吹过一轮,钱老爷问外甥是不是一道上京?要是一道走就可以去准备了,早点过去适应一下。

  赵家父子便是为这事而来, 听说岂有不应的道理?

  赵姑爷又提出, 是不是让他夫人一起去给乔氏帮忙?

  钱老爷想想, 也同意了。

  多个人一起没坏处, 尤其从蓉城到京城乘马车要个把月,有大姐陪着夫人不至于无聊,两个妇人凑一道总有话说。他也明白如果不是嫃嫃在京里当世子妃大姐应该不会跟, 提出想一起去估摸是想见见世面,也跟嫃嫃联络一下感情。

  家里出了个本事人,亲戚们如此反应太正常了。

  从钱家回去,赵二立刻收拾准备起来,看弟弟这么意气风发的,赵大心里很不是滋味。两兄弟间就怕其中一个有出息,尤其有出息的是弟弟,做大哥的总有些无地自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2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14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就是这般好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