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眉心钿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沉九襄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60 KB   上传时间:2019-12-15 19:27:11

  “他怎么就不会管呢!”合懿心头猛地震了下,忽然有些不好的念头像藤蔓一般寸寸缠绕上来,一分一毫地收紧,勒得她要喘不过气似得。

  片刻,果然听见兮柔绝望的声音颤抖着飘进她的耳朵里,“他恨不得我早点死了才好,又怎么会管我爹的死活!”

  兮柔弯下腰捂住了自己的脸,纤细的手指却捂不住底下痛苦地抽泣声,父亲蒙冤入狱与夫妻嫌隙这两座大山齐齐施压,仿佛瞬间便将她所有的华贵压成了齑粉,再也不复存在。

  合懿怔怔地站在她面前,半晌说不出话来,犹豫再三,小心地伸出手搭在兮柔的肩膀上,脑海中字字斟酌良久,正欲张口劝慰,却听屏风拐角处有人叫了她一声,转过头去见着来人,犹是枯木逢春,顿时如临大赦。

  封鞅自知兮柔前来所为何事,也不与她拐弯抹角,“令尊先遭齐公子指认,后又由大理寺在贵府搜出若干与文宣伯爵府有关赃物,与齐公子所言一一吻合,如今可谓人证物证俱全,但好在皇上念及令尊多年兢兢业业为国效力,仍下令由御史台兼刑部监察大理寺三司重新审理以求公正廉明,望王妃稍安。”

  兮柔听后果然大感欣慰,又问:“那三司中主审之人又是谁还请太傅告知。”

  得知主审之人又如何呢,她一个妇道人家不论是明察还是暗访都对尚书大人的脱罪有害无益罢了。封鞅并未立刻告诉她,只说:“我劝王妃不要轻举妄动,令尊之罪名在于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王妃身为其女,担忧是人之常情,但在此时与主审官员交从过密并非上策。”

  兮柔一滞,朝他看了看忽地站起来盈盈拜下去,“那我眼下应当如何行事求太傅指条明路,家父若能脱罪,我阖家皆感激不尽!”

  堂堂端王妃如何行得这般大礼,封鞅面上不动声色只朝合懿递了个眼神教她将兮柔止住,他往榻上落座,只说:“不瞒王妃,此案如今已然牵连甚广,当初督办科举之人眼下皆是戴罪之身,连我也不例外,既然身在其中想要独善其身是不能够了,案情背后是否有人装神弄鬼我自会查明……”

  他说着微眯了下眼在合懿身上一扫,仍旧堪堪落到兮柔身上,带点探究的打量,“况且,王妃一介弱质女流本不适合抛头露面,此事生死攸关为何不及早禀告端王爷,朝中半数官员与他皆有私交,由他出面或能成事许多。”

  哪半数?自然是旧臣那半数,尚书大人此回遇上这个坎儿,少不得有人想趁机添把柴火,如今只等着看端王那头对自己岳丈是如何态度,他哪怕只是表个态止住部分扇风的人,案情也能明朗不少。

  所以他这话问出来便其实也就是婉言回绝的意思,尚书大人的案子他自会并在一起查,但绝不会是因端王妃此行的情面。且不说端王眼下尚且壁上观火,他又师出何名?单只是因此事萌发的新旧两派之争也容不得他对尚书大人再有过多明面上的庇护。

  入府之时听说端王妃已至他就担心合懿一时心软答应下来,所幸如今看来还没有。

  兮柔面上顿时难堪,她可以当着合懿的面崩溃痛哭,但不能对着封鞅失仪,但总归已从他这里得了一句会查明,别的便不敢再奢求,咬着牙应了声,再无颜面久留。

  合懿这头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对兮柔的愧疚让她在面对兮柔的眼泪时简直无地自容,她很多时候甚至自私的想如果兮柔对她恶言相向,她良心上或许还能过得去一些。

  可是兮柔从来没有,她理智的让人心疼,也让合懿越发恨自己是那个横在她和琰铮之间的阻碍。

  她送兮柔出府,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一路沉默直到大门口,兮柔忽然一改平日的称呼,换回从前未出阁时那样叫她“灵犀”,语音平静地问:“你知道为什么当初你与太傅闹和离之时他竟毫无作为么?”

  兮柔并未等她回答,兀自扬手放在衣领上轻轻一拉,露出肩颈交接处一道刺目的伤痕,约莫小孩手掌长短,不算深却刚刚好是一把金钗簪头的宽度。

  她嘲讽似得笑自己,“因我那时像个疯子一样拿命去威胁他……他后来一定很后悔当时为什么没让我就那么死了。”

第44章 无妄行

  人有贪嗔痴怨憎会, 超脱不了, 便只能受其奴役, 多少人困顿其中点灯熬油似得把自己一辈子熬到头, 堪称一场不得出路的苦修。

  “主子, 咱们回去吧!主子爷还等您一道用晚膳呢。”

  松青至今不知自己缺席的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听端王妃的话只觉得莫名其妙。

  可不是百思不得其解么,她主子和太傅大人闹和离会有端王爷什么事, 做侄子的管天管地还能管到小姨闺中事去?更不能明白端王爷原本是打算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竟值得端王妃以命相挟,这两口子, 着实比话本子里写得还烈性。

  她说着话,上前去伸手扶在合懿的胳膊上,谁知刚触上去掌下却止不住传来微弱颤动, 她心下一惊,“这这......您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魇住了,主子,您没事吧,您快跟我说句话!”

  合懿闻声儿这才惶惶然转过脸来, 嘴唇开阖了下却只冲她摇头说没事。

  转身往大门里走,一步接一步都虚浮得踩进了云雾里似得, 眼前像竖了一堵看不见摸不着的墙, 兮柔在那头伤得千疮百孔,她在这头对着墙壁却撞不破翻不过,无能为力的感觉真是能把人生生逼出毛病。

  从前她以为只要不见琰铮,日子久了总能断了他的妄念, 眼下的事实却很清楚地告诉她并不能,那些有意的避讳,到头来其实只有她眼不见,他却没能心为净。

  既然逃避下去不是良策,那总要另寻别的法子解决问题。

  再回昭和殿里,封鞅已换下了朝服,穿一件天青色的长衫坐在桌子旁边含笑朝她招手,眉眼温柔得似盛了浸人的蜜糖,随时要教她溺在里头似得。

  她却不知怎的,鼻子里却忽然莫名一阵酸楚铺天盖地涌上来,呛得眼前顿时一片模糊,连忙侧过脸去抹了两把。

  封鞅瞧见了,起身过来拉她,“好好的怎么眼睛红了?方才端王妃都给你说什么了?”

  端王对合懿的心思封鞅亲眼目睹过还亲自登门拜访警示过,今日甫一见端王妃身处困局中却竟然未曾向端王求助,他哪里还能看不明白,只是眼下瞧合懿这般模样,自然以为她是在端王妃那受了委屈。

  合懿自顾摇了摇头,那道伤痕恐怕是兮柔此生最难以启齿的痛苦,她没办法就这么轻飘飘地扭头就告诉封鞅,原本已经止住了那股子酸楚,却熬不住他走近,轰得一下又冲上了脑门儿,垂着头一股脑扎进他怀里,哇地一下子哭出了声音。

  被宠爱的人才有失态撒娇的资格,而这样的资格兮柔从来不曾有,合懿只要一想到他们夫妻二人中隔着的是自己就越发觉得难过,似乎兮柔脖颈上的伤痕有她一半的责任一般。

  不成声的话音断断续续从封鞅胸前的衣料中传出来,他要仔细分辨才能听清,“世卿……有你喜欢我就够了,我从来不想被其他人喜欢,一点儿也不想的......”

  这话说得太孩子气,封鞅听着忽的莞尔,一边拍她的背一边说安抚说“我知道”,他从始至终都知道,他的灵犀眼里心里都只有他一个人,端王爷的心思她左右不了,却处处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心太细的人总是活得比旁人累。

  但他也没法劝她,话说出口难道要她对端王妃袖手旁观么,她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心安理得,一个人的本性如此,强行去矫正往往适得其反。

  “人各有命,好些事也不是你能控制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就想法子去解决,哭可不是个好法子,嗯?”

  是啊,哭不能解决问题,逃避也不能,合懿的眼泪约莫是有定数的,这次哭完了便没有了,消停下来,她抬头看封鞅,微微蹙着眉,泪眼婆娑,“世卿,我想给琰铮写封信让他回来一趟,一来是想由他出面为尚书大人做主,二来……除了亲自和琰铮当面决断我没有别的办法了,我不想再看到兮柔伤心,至少不是因为我而伤心,否则我这辈子都会于心有愧。”

  封鞅霎时犹豫了,他其实很担心她和端王见面后满月宴那晚的事再发生一回,虽然当时及时止住了,但教他现在只想起来都觉得像根软刺扎在心上。

  男人最懂男人,越是得不到的越是珍贵,越是压抑的越是汹涌,心里的苦闷若是压不住了直冲上脑子,理智什么的转眼就能抛到九霄云外去,他能放心让合懿一个人去见端王才是怪了!

  他左思右想也不好回绝她,轻叹一口气,勉为其难的大度,“写吧!到时候咱们在府中设宴,请端王夫妇前来,一桌四个人把话摊开了说。”

  他这话不得不说实在太过想当然了,合懿觉得这不算个好主意,当着他的面且不说兮柔的颜面往哪搁,琰铮更恐怕连来都不会来,那么个眼里半点沙子都容不下的人又怎么可能来赴宴给自己找不痛快,就算来了,席间若再闹出点意料之外,对兮柔还是二次伤害。

  “你不是吃醋了吧?”她望着封鞅忽然破涕为笑,伸手在他前襟上理了理,“我自己去处置这件事就好,你朝中还一堆糟心事且得忙呢,别为我担心,我不想给你拖后腿,琰铮是糊涂过一时,但他骨子里是个忠孝大过天的人,只要提起父皇母后,他绝不会再逾矩,你放心!”

  封鞅细细品了品她这话,心里更不得劲儿了,端王虽然辈分小,但其实还要比合懿和皇帝大一岁,三个人自小长在一起,让外人瞧着也和青梅竹马没什么差别……他这么想着,总感觉自己像是占了他们俩辈分阻碍这一层的光,越发膈应起来。

  他也知道自己一点小心眼儿根本是莫须有,可就是忍不住,就是听不得合懿夸端王,但又不好意思说,万一教她知道了想必要笑他气量小的。

  封鞅没再说什么,合懿自然不知道他心里的弯弯绕绕,想起他方才当着兮柔的面说自己是戴罪之身,这会儿回过神来,难免忧心要问一句其中原由。

  他从牛角尖里退出来,目光一垂正好落到她额角两边凌乱的碎发上,是方才在他身上蹭乱的,伸手去给她理了理,并不着急的语气,“皇上只不过是给三司表个态罢了,真有罪证的现下都已经在大理寺的牢里了,这么个说法也是给余下的众人一个警醒,以免有人干涉三司审案。”

  封鞅说着问她,“所以现在知道为什么我没有直接答应端王妃的请求了么?你可不能又误解我铁石心肠不近人情。”

  不是他不愿意帮,而是皇上也不想旁人插手这案子。

  合懿忙说没有误解,她并不是毫无原则盲目行善的人,自然能理解他的难处。

  封鞅身为太傅位高权重是真,高处不胜寒更是真。何况大赢朝从父皇到阿玦皆是励精图治的英明帝王,不可能出现臣子一家独大的局面,他想要一路走得稳妥无虞,总不会真的靠驸马和帝师的身份,更多的还是为君分忧的政绩和谨言慎行的行事。

  “阿玦这样决定也好!”合懿轻叹一声,“总之清者自清,现在千万保证别有人趁乱落井下石就行,等琰铮回来,以他的身份去给尚书大人求情更合适。”

  端王的身份,往大了说他是太后嫡系,身上战功赫赫,旧臣一派要么是看着他成长的老臣,要么是与他同辈却只能仰望他的后生,话语权不可小觑。往小了说他作为女婿去给老丈人求情无可厚非,这么一来才能把这事撇开政治因素,避免过多纷争。

  封鞅舒了口气,心中莫名觉得欣慰,原来她也不是什么都不懂,至少还知道体谅他。

  合懿当晚便写好了书信吩咐人快马加鞭急送往沧州去,大致估摸下时间,若一路不耽搁,约莫七八日光景也就该到了。

  第二日一早送封鞅上朝后,合懿没再回去睡回笼觉,教人备好马车便往端王府去探望兮柔,不出所料的憔悴,人在困境中也没法子再维持从前的妍丽,那双弯月似得笑眼一夜之间失了光华,眼下沉沉一片青黑的痕迹。

  合懿瞧着心里不是滋味儿,却除了于事无补的安慰什么都说不出,她也没直接告诉兮柔给琰铮写信的事,只盼着届时琰铮的归来能给兮柔带来一点额外的慰藉。

  晌午时,她本想陪兮柔一道用膳,却不料尚书府那边前来通传说是尚书夫人方才晕倒了,真是个雪上加霜的坏消息!

  兮柔忙火急火燎地要赶去探看,府里的主人不在,合懿也没有留下的缘由,两个人分别的时候,兮柔忽然用力握了下她的手,继而郑重的放开,抬起头再望向她的眼神平静地如同一汪毫无波澜的湖水,她说:“灵犀......我不会有事的,不要再来了,也不用心怀愧疚。”

  她说完便转身登上马车扬长而去,合懿心里咯噔一下,喉咙里堵住了一根尖刺,眼睁睁看那两驾车辙印在地上,行过的一寸寸距离都变成了她与兮柔之间渐行渐远的铁证。

  半晌静默无语,目送兮柔的车驾彻底消失在街口繁忙的人潮中,她连转身都忘了,脚在地心生了根,心在煌煌金芒中烧成了灰。

第45章 折花枝

  回府的一路上, 合懿靠着车壁恍了神儿, 细细想来, 她与兮柔相识已近十年了。

  听起来很长, 其实好像也就是一眨眼的长短, 要不然她怎么到现在还能记起当初第一次和兮柔见面的场景呢。

  常年困于深宫的长公主到八岁的时候才有了同龄的姑娘做玩伴,既然是要挑进宫来的,出身品貌都需得上乘, 太后的诏令一出,满朝官员家适龄姑娘的画像立时雪花似得飘入了内侍省。

  合懿不懂事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吃香呢, 后来才明白过来,官员们送自家姑娘进宫,伴公主是次要的一回事, 最主要的是那时候的端王和太子都与她在一处读书习字。

  多数人冲得,是那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心里的算盘拨得噼啪响,人人都有自己的算计。

  内侍省的人约莫也都心中有谱,一忙活开的时候, 那架势看着委实和太子选妃没什么两样,把人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都细细挑拣一番, 重重筛选下来, 入选的只有四位官员千金。

  合懿是个活在雾里的人,小小年龄的姑娘哪里能想得到那么多,仍旧兴冲冲地向嬷嬷打听了个遍,但得到的都是千篇一律地答复, 知书达理娴静端庄。

  合懿对这八个字不太信得实,因她听说外头也是这么形容她的......故而更期待那几位素未谋面的玩伴了。

  四位千金真正入宫伴读时距离大选已经过去了大半年,那日子正是深秋,枢星宫里的银杏黄灿灿落了一地金,天上有南飞的鸿雁翩然而过,瞧着是个好兆头。

  午间小歇过后,便有嬷嬷笑吟吟领着身后四位齐头整脸的千金小姐踏进了书香萦绕的大殿里,都是八九岁的光景,白净细腻的面皮,头上梳燕双髻,差不多的身高和装扮,差不多的敛眉低首,小小的身体里住得都是循规蹈矩的灵魂,一眼望过去没有特别让人记忆犹新的。

  嬷嬷让她们上前行礼,面前太子、端王和公主坐了一排,四位小姐中却只有一位小姐一开口是先紧着合懿的,于是合懿就记住了她,礼部侍郎家的幺女,闺名唤兮柔。

  嬷嬷玩笑着说她不懂规矩,礼数应当先拜太子才对,她微蹙着眉仰起脸,郑重道:“我进宫是做公主殿下的伴读,日后朝夕相处的也是公主殿下,自然事事要以公主殿下为先。”

  她不是不懂规矩,相反她是个顶规矩的人。

  与合懿伴读之时,女红茶道做得,陪合懿偷摸爬树翻墙也做得,当真事事以合懿为先。而后嫁与琰铮,又事事以夫家为先,成婚第二日便改口恭敬称合懿为小姨,半点别扭都没有。

  如今她心死了念断了,从重新唤合懿名字、放开握住合懿的手那一刻起,无论是与琰铮还是与合懿,她将两条路都走到头了。

  也因是太了解的人,合懿看着她放手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

  临近交夏,晌午的光景已经不那么美好了,合懿坐在马车里,人却像在骄阳下被炙烤着,好容易煎熬回昭和殿,呆坐在圈椅里许久,才发现竟然连哭都哭不出来。

  哭不出来就要找事情做,她去花房看了看当日与封夫人打赌种的花儿,竟然也蔫儿得半死不活了。

  这厢打赌输了,她陡然恨那花儿不争气,恨着恨着把自己两眼恨得通红,两步过去一把扯着花枝连根拽出来重重摔到地上,一转身躲进了花架后头,突然间大水冲了龙王庙。

  人的心里不能憋着事儿,憋久了容易生出毛病的,大大地发泄一通,再想起兮柔的话便没那么堵得慌了,她从沉闷中自己寻到一丝好的期盼,或许等琰铮回来把话说清楚,尚书大人出狱后,她和兮柔之间的隔阂也就能自然而然消失了呢?

  但等待的日子真是极其难捱的,说一句度日如年也不为过,合懿天天从早盼到晚,恍惚觉得都度过了大半辈子,沧州那边终于有了回应,不过只等回来另一封信。

  送信回来的还是合懿派出去的那个侍卫,侍卫顶着烈日炎炎马不停蹄跑了一趟,回来后冒着满头的热汗跪在合懿面前,双手高举过头顶将一封端王的亲笔信笺承给她。

  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连折角的锋利都是合懿熟悉的痕迹,所以是琰铮亲手写的无疑,原来他真的知晓了兮柔的困境也没有回来,只在信里说会保尚书大人性命,交代了前线战事吃紧走不开,其他的便是一笔带过。

  合懿手里拿着信,一张脸须臾之间青白交替了好几个来回,犹是不可置信地又问了那侍卫一句,“这......王爷是真的没有回来?”

  侍卫答是,窗户外一刻不停的蝉鸣倏忽变得聒噪不已,吵得合懿心烦意乱。

  封鞅到傍晚暮色四合时才回来,踏进昭和殿之前就已经听松青说了沧州回信的事,他顿了下,在隔间换了衣裳便往寝殿去,远远地就透过帐幔看见合懿躺在床榻上,小巧单薄的背影就差写上“生人勿近”四个大字了。

  他先叫了声灵犀,床上的人一动不动,也没回应,他一哂,这是把自己给气到面壁了?

  “转过来我看看有些人是不是又在下雨?”他走到床边坐下,见她执意不理人,遂掰着肩膀让她把脸露出来,一看还好,今儿只打雷了没下雨。

  他问:“端王爷的信上说什么了就把你气成这样,你专门是个受气包么,嗯?”

  合懿手里还攥着那封信,转过来见着他就一把塞过来,气哼哼的,“你看看吧,这都是些什么话,我是真的想不通,爹娘两个人恩爱了一辈子在前头做表率,从来没教过我们负心薄幸,但他们俩怎么一个个尽是这样,也不知道跟谁学的,既然娶了人家又不把人家当回事,那为什么不干脆从一开始就不娶,平白伤了人家的心耽误了人家一辈子他们就好受了?”

  他们两个自然是指皇帝和端王两个,放眼世上怕也只有她才能说出这话了,但这世道,男人三妻四妾才是常态,太上皇和太后或者他们夫妻俩这样的,当真是凤毛麟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9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眉心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