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喂他!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醉折枝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4 KB   上传时间:2019-12-11 19:06:35

  脚步刚落定,郑涵元看见长宁一只手从背后移出来,高高举起,旋即狠狠落到她脸上。

  一个巴掌清脆响亮,用了十足的力气,打得她耳边“嗡嗡”的响,肤质细腻的脸上迅速浮起鲜红的指印。

  脸上火辣辣的痛,郑涵元懵了片刻,捂住被打的地方,猛地抬头,连敬称都不用了:“你敢打我……你竟然敢打我?你这是什么意思?!”

  “打你就打你了,难不成还要挑日子?”长宁冷笑,另一只手也抽出来,把一直捏在手里的东西往地上一丢。

第91章 羽士

  那东西落地, 一声闷响,郑涵元不由看过去。看清是什么的瞬间, 她眼瞳一缩。

  是支羽箭, 箭头锋利,箭羽宛然。

  她往后退了一步,不敢相信居然还能看到这支箭:“这是……”

  “我折回去找到的。”长宁闭了闭眼,“那天若不是我惊她的马,恰巧避开,这箭就会落在她腿上。你是疯还是傻,敢用这种箭射人?这箭上刻着你的名字!”

  长这么大,除了此刻的长宁,没人敢用这种指责的语气说话,郑涵元本想发怒,但面对长宁,她又有点儿莫名的心虚,总觉得长宁发起疯来什么都会做。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她强行把那口气吞下去, 朝着长宁挤出个歉意的表情:“我臂力不够, 这箭射出去, 也伤不着人的……我只是想吓唬吓唬她。”

  “吓唬?”长宁难以置信,“这是箭, 用来射杀猎物的东西, 你说你用这东西吓唬人?你自己信吗?”

  郑涵元当然不信。她确实臂力不够, 但当时离得也不远, 她故意和身边的贵女说要猎兔子,放箭时对准的却是谢忘之。她没指望自己能一箭射中,毕竟要有这本事,她早就闻名猎场了,也不至于这么多年都被真擅长骑射的长宁压一头。

  那一箭不一样,不射中正好,若是擦着谢忘之过去,刚好吓她个半死;若是射在腿上,让她瘸一段时间也是好的。

  但在长宁面前,这话不能说出来,郑涵元眼神游移,忽然抬起下颌,先前略显局促的神情一扫而空,再度表现出贵女的骄矜:“玩闹而已,姑且算是我错。但既然无事发生,公主掌掴我这一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还是不把荥阳郑氏放在眼里?”

  长宁看了郑涵元一眼,那一眼极尽复杂,郑涵元看不懂,或许长宁自己也不懂。她沉默很久,叹了口气。

  “公主为什么叹息?在想该怎么办吗?”郑涵元以为长宁是怕了或者后悔了,“我郑氏百年荣光,我虽然不比先祖,但也是嫡女,自幼学的……”

  “不。”长宁打断她,“我是在想,百年世家,为什么教出了你这样的东西?”

  “你……”郑涵元怒了,嗓音尖利,“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先打我,还侮辱我,是想和郑氏撕破脸吗?!”

  “我曾与你的一位庶妹出城同游,那时我无意间惊了马,若不是她,恐怕我要摔死当场。”长宁却像是没听见她的话,自顾自说了别的事情。

  郑涵元莫名其妙,她既不了解长宁,也压根不在乎宅子里的庶出姐妹,在她看来,这些妾生的玩意连站在她面前都不配。她上下看看长宁,一阵嫌恶:“我不知道是哪个,与我无关。”

  “我就当是为了她,保你这条命,没把这支箭交给谢家的娘子,顺带替你撒了个谎。既然做到了这个地步,今天我再教教你道理。”长宁呼出一口气,看着郑涵元,“你听好。时过境迁,世家衰落,早就不是‘王与马,共天下’的时候了,世家之间可以撕咬,但看的还是大明宫的意思,是他们陇西李氏的脸色!荥阳郑氏是世家,历代嫁入宫中的也不少,但你不妨回去问问你阿耶,昭玄皇帝时是怎么对着范阳卢氏下手的。”

  郑涵元不知道这事儿,她向来不爱学史,只喜欢流觞曲水和玄学清谈,总觉得谈及政事污浊,脏了自己的身份。但她知道范阳卢氏如今确实落魄,勉强有个世家的身份,实则宴上出入时都没几个能爬进宣政殿前排的。

  她心下一紧,看着长宁,微微发颤,好像有什么东西被长宁撕破,血淋淋的真相怼在她眼前。

  郑涵元呼吸急促,强撑着一口气:“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就算我真伤着她,那也是郑氏和谢氏的……”

  “对,郑氏和谢氏,就是我说的世家间撕咬。世家就像是猛兽,乱世时跟着皇帝征战,有的是猎物吃,但天下大定已经这么多年了,地方就这么大,猎物吃尽了,接下来就该互相吞吃了。”

  “……你在说什么?”

  “这支箭,若是射中,你就等着谢氏向郑氏发难吧。到时候闹到你阿耶面前,你以为如何?你阿耶会保你吗?不会的,你以你嫡女的身份自傲,但你阿耶、郑氏难道缺个嫡女吗?”长宁残忍地继续说,“谢娘子身上的伤,必定要你十倍偿还。等到那时候,死反倒是最舒服的事,就算你侥幸保住这条命,你有这个本事继续当你的贵女吗?”

  她稍作停顿,点出最血腥的东西,“为了摆平这件事,郑氏必定要赔偿绢帛、金银,甚至土地。这三者,你以为你比哪个更贵重?”

  “……我当然更贵重!”从未听过的言论涌过来,郑涵元一口气上头,发疯一样抓住长宁的衣领,死死盯着这个神色冰冷的女孩,“我是人,我是我阿耶的女儿!”

  她俩年纪相仿,力气大小差距不大,何况郑涵元还在最激动的时候,手上力度大了不少,这么一扯,扯得长宁一个趔趄。但她没有发怒,她只是深深地看了郑涵元一眼,隐约居然带着点怜悯:“江南大旱,多的是卖了女儿,只为换一口粟的人。”

  “把这支箭藏好,我不会把这事儿说出去。”长宁猛地推开郑涵元,反手又是一巴掌。这一下比刚才那下更重,打得郑涵元脸上迅速肿起来,指印鲜红,“之前是替谢娘子,这下是替你父母打的。”

  打完,长宁一眼都不想再多看,转身就走。

  郑涵元原本全身的力气都压在长宁身上,被推得后退几步,腿一软,跌坐在地,低头时刚好能看到那支箭。听了长宁这一番话,又让她对着脸打了两下,郑涵元哪里还能想起李齐慎的事儿,又委屈又愤恨,忽然使劲拍了一下地,下一瞬又抬手捂住脸,眼泪从指缝里溢出去。

  **

  大费周章地到了骊山猎场,自然不能草草回去,皇帝和萧贵妃在华清宫小住了将近一月有余,才启程回长安城。期间照例行猎、祭天,也没发生什么大事,硬要说,也无非是为了讨萧贵妃的欢心,多辟了个跑马场出来,似乎引起了骊山脚下农人的不满,但没人在乎,也没人管。

  别院里也闹出件不痛不痒的事儿,谢忘之听说好像是有人动了崔适泡的药酒,这多手脚的仆役连着牵扯到的侍从,全被赶了出去。

  除此之外,风平浪静,如果能装瞎装聋,同李承儆一样装作不知道从江南旱象起的灾祸,那和往年秋狝没有任何不同。

  回长安城时皇帝先行,宗室其后,压在最后的则是官员以及跟着前去的人。马车进明德门时,谢忘之特意问了日期,恰是十月十六。

  一进城门,无需在跟随队伍,各自回家即可,谢忘之让车夫抄了条人少些的路,算是为个清净。然而刚拐过晋昌坊,到慈恩寺附近,路就被堵了,马车前进不得,车外喧闹,吵得谢忘之忍不住稍稍掀开车帘。

  这条路不宽不窄,比不得朱雀大街,但差不多够两辆马车并排前行,这会儿却堵得马车无处可去,车前全是人。最外围那圈显然是看热闹的,从揣着手炉的中年人到抱着孩子的妇人,甚至还有只到膝盖这么高,攥着糖葫芦在啃的幼童。

  里边的则是吵声的来源,好几个年轻力壮的郎君,一面骂着谢忘之听不懂的话,一面对着半躺在地上的人拳打脚踢。

  “他们在说什么?”这就是聚众行凶了,谢忘之难以想象居然没人管,但局势不明朗,她也不好随便下车,想了想,干脆问问车夫。

  “这……”车夫一脸尴尬,这些粗话他当然听得懂,但既不能告诉娘子,也找不出略文雅些的说法,憋了半天,“反正就是些粗人说的脏话,娘子别听,脏了耳朵不好。”

  这边刚说完,那边又起了别的声音,这回是马蹄声,急且重,压过了众人的喧闹。再接着就是不知道谁先喊的“巡城卫来了!”,一声下去,众人作鸟兽散,在巡城卫到之前,街口空空如也。

  只有个判断不出年纪的男人躺在地上,一身脏兮兮的道袍,发簪落地,花白的头发散乱,身下隐约还有些血渍。他显然爬不起来,手脚倒还能偶尔抽搐几下,看着还活着,又像是随时要死过去。

  长安城里不许纵马,平常能例外的就是巡城卫。按规矩,巡城卫需维护城里安定,遇行恶者罚,遇伤病者救,但这回过来的小队分明路过躺在地上的伤者,却没停留,马头一转,照着原路返回了。

  谢忘之一愣,车夫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傻愣愣地看向车上的女孩:“娘子,这……咱们接着走?”

  “……不。”谢忘之想了想,“反正无事,先停一停。这附近有医馆吗?去请个医师来,看看能不能救他。”

第92章 通天

  说来也巧, 街对面就有家医馆,且还大开着门,偶尔有人出入, 显然医师就在馆内。这一身道袍的男人躺在地上, 生死吊在线上, 谢忘之不好贸然让车夫搬动, 干脆自己前去医馆,请里边的医师出来看看。

  这会儿医馆里不忙,她又大方地给了定金, 医师乐得出来走一趟, 横竖就那么几步, 权当松松筋骨。

  然而医师刚过来, 还没看清要诊断的人是谁,原本躺在路中央奄奄一息的男人忽然一个翻身, 利落地坐起来, 顺手一抹脸上的灰尘和汗,一双眼睛亮得像是黄鼠狼,哪里有什么生死一线的模样。

  谢忘之惊了:“这……”

  “娘子心善,是被骗了。”医师恰巧认识那男人,压低声音,“他自称是个道士, 说是会算卦, 在坊间招摇撞骗, 这回估摸着又是胡说八道, 惹恼了人。这人算卦本事没有,装死倒是厉害,一被打就装死,坊里人奈他不何,巡城卫也没辙。”

  难怪巡城卫见人躺地上都不救,谢忘之说不出自己是什么心情,沉默片刻,朝着医师笑笑:“多谢告知,是我莽撞了。辛苦医师出来走一趟。”

  “不辛苦不辛苦。”医师赶紧摇头,“既然用不着诊断,不如我把定金退给娘子?”

  “这就不必了,医师肯出来救人,就是有慈悲心,只不过恰巧这人不用救,皆大欢喜罢了。”谢忘之哪儿能接,连忙推拒,说完没等医师回答,稍稍提起裙摆,小跑着去车夫在的位置。

  医师话都来不及说,又不好去追这小娘子,憋了半天,一声叹息,转头回了医馆。

  谢忘之刚好到车夫边上,本意是让车夫驾车回谢府,但那道士还坐在车夫身边,她干脆顺着问了一句:“道长身子可还有恙?”

  “无恙,无恙。”道士嘿嘿一笑,顺手把袖上的红颜料抹在沙地上,“多谢小娘子相救,可惜贫道两袖空空,一个子儿都没有。不如给小娘子算一卦,就算是报答?”

  刚才医师说的话还没忘,谢忘之信天师道,但不敢信眼前这脏兮兮的道士,想了想,斟酌着用词:“不必,举手之劳而已。道长无恙,我也安心了,并不求什么,无需报答。”

  她这话有客套的意思,但也是真心的,别说这道士压根不用救,就是真要花钱买药,她也不会收对方的谢礼。

  “这可麻烦了……因缘际会,不能不了却啊。”那道士何等人精,自然看得出谢忘之说的是真心话,他反倒有点苦恼,挠了挠脸,“不过也是,算卦这回事,贫道一张破嘴,不肯说谎,可不就遭罪……”

  他是自己嘟囔,谢忘之却听清了,觉得后半句有点意思:“道长是什么意思?”

  “哟,您听见啦?”道士一愣,往自己脸上轻轻抽了一下,弄得脸上除了砂石细汗,还多了道暗红的颜料,看着更脏。他皱起花白的眉毛,末端一颤一颤,像是颇为不好意思,“唉,说来就这么回事,贫道替人算卦,回回都说实话,若是这结果好吧,大伙儿都开心;若是不好……贫道可不就得挨打。”

  他摇摇头,露出个嫌恶的表情,“最讨厌的就是那个姓康的,做到范阳节度使,还嫌不够,让贫道算往后是什么结局。贫道就这么一算啊,嘿,人的结局,可不就是一死,他还死得挺蹊跷,是被蛇咬死的。可惜贫道一说,被他差人打个半死,落得一条腿残疾。”

  这就是胡说了,范阳节度使康烈极少入京,又是出了名的信佛不信道,怎么可能千里迢迢请个在长安城坊间坑蒙拐骗的道士前去算卦。但这也正常,无非是给自己抬抬身价,就像酒楼爱说某某权贵来吃过,裁缝爱吹嘘自己给某某贵人做过衣裳。

  谢忘之配合着点头:“这倒确实过分了。我信命,但不信占卜出的命,恐怕就用不上道长这一卦了。”

  她示意一下,车夫当即起身去驾车。谢忘之正要转身去马车附近,那道士忽然说:“小娘子留步!”

  “道长还有什么事?”谢忘之脚步一滞。

  “信命,却不信占卜出的命……小娘子这话说得妙啊,就凭这一句,当有通天之能。”道士忽然正经起来,一撑地面,翻身起来,在怀里掏了掏,摸出三根短短的线香,连着裹线香的油纸递给谢忘之,“这是通天香。”

  “通天香?”

  “是,这香做时工艺特殊,点起来就能通天。”道士说,“将来娘子要是想求祖宗先人、诸天神佛办点什么事,就点这个香,再把事儿默念出来,他们就能听见。不过有一点……”

  谢忘之当然不信,但也不拂道士的意,接了线香:“怎么?”

  “这通天香一点,就是通天,只有一次机会,娘子可要想明白,求的是什么,能做交换的又是什么。”道士一脸严肃,抬手指了指天,“他们可不白做事。”

  “我明白了。”谢忘之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看道士满脸肃穆,也严肃地点点头,“那就多谢道长了。”

  见她受了香,因缘了结,道士松了口气,再盯着谢忘之看了一会儿,忽然说:“既然如此,贫道也不多说,这就走了。”

  他比谢忘之还着急,说完,立马转身,往着边上的小巷走。提起卦象时是胡说,那条瘸腿倒是货真价实,走起路来整个身子偏着,一瘸一拐,整个人像是根摇摇欲坠的笋,一晃一晃地摇进了巷子。

  谢忘之盯着那背影看了一会儿,转头和车夫说:“走吧。”

  车夫应声,想了想,瞄了她手里的线香一眼:“这东西娘子要带着?”

  谢忘之不想带,但随手丢了总也不对,她想了想:“……算了。回去收起来就好,不缺个盒子。”

  既然这么说,车夫不至于反对,点点头,翻身上马车。谢忘之随后也上去,车帘一落,马车辘辘地向着安兴坊去。

  **

  回长安城后谢忘之的日子和先前没什么不同,照例学着诗书,偶尔弹弹箜篌调剂心情。或许是因为天渐渐冷下来,贵女间的交游少了不少,谢忘之乐得清闲,心情都好了许多。

  尤其是领头的郑涵元,平常论交游就是她最积极,在贵女圈儿里也最吃得开,近来却不知怎么,不爱在贵女面前露面,反倒爱和年轻郎君们混在一处。正当龄的年轻男女在一起还能谈什么,谈来谈去无非就是风月之事,甚至隐隐有要定亲的意思。

  这消息还是温七娘告诉谢忘之的,她倒是登门拜访过几次,说起时面上笑吟吟的,语气却有三分不屑:“……唉,当年说是不随意嫁人,要嫁就嫁当世的英雄,如今倒随便了,看那样子是好事将近,但凡是五姓里的,大概是谁都没所谓了。”

  这话谢忘之当然不接,一来不爱背后嚼人舌头;二来和郑涵元委实不熟,实在无话可接。她只应声,意思意思敷衍了温七娘几句,之后又是虚与委蛇,顺着温七娘说话,把人哄得高高兴兴出门就算是完成任务。她不打算和温七娘交心,温七娘当然也不,只不过是看她口风紧,既是试探又是找个出口说说平常不敢说的话。

  郑涵元要嫁谁,谢忘之才懒得管,但她也留了个心眼,旁敲侧击打探了一下家里人的口风。按理说,先前都急得让她去见崔云栖,想来是有过给她定亲的念头,但熬到十一月,没人再提过这回事,阿耶和阿兄忙了不少,来去匆匆,偶尔见面也没有笑影,连一向端正含笑的王氏都满面愁容。

  阿耶和阿兄不怎么能碰面,和王氏又不熟悉,谢忘之思来想去,干脆试探着去问李齐慎。但李齐慎也没说,总是巧妙地把她的话题推走,三两句拐走她的思绪,让她开心地过个午后,等回去才想起来还有要问的事儿。

  再过了一月余,谢忘之终于知道笼在头上的阴影是什么,知道了被隐藏的真相,揭开后是淋漓的鲜血。

  先元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范阳节度使康烈起兵反叛,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说是今年江南大旱,东西两道死伤无数,前去赈灾的官员却和当地官僚勾结盘剥,他为了国家社稷,得肃清朝政。

  叛军挺进的路线由范阳到长安,路上各地节度使自然派镇兵抵抗,但不知为何,镇兵节节败退,甚至有失守殉难者。战报一封封地急发向长安,但进了京就像是纸片儿进火炉,没有任何回应,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和往年一样准备除夕和元日的大典,张灯结彩,就像是压根不知道这回事。

  等到十二月二十五,虚假的平静终于被打破了。叛军到了荥阳,州城失守,太守殉难,最后一封入长安的战报是血书,斑斑血渍,质问皇帝为何不回战报,为何仍在准备过年。

  面对那封血书,李承儆终于做出回应,虽然这回应古怪,还不如没有。

  他下令,调洛阳的天策军回长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喂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