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喂他!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醉折枝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4 KB   上传时间:2019-12-11 19:06:35

  “好。”谢忘之也起身,“我送阿兄出去。”

  谢匀之微微一笑,没推拒。

  谢忘之的院子不大,从屋前到最后一道院门,也没几步路。绕过亭台水榭,到了月亮门前,谢匀之忽然止步,回头看了妹妹一眼:“我不多问,不过好好想想,这事儿你到底急不急,心里又到底有没有人选。”

  “不急,没有。”毕竟是十五岁的小娘子,谈及这个,谢忘之有些羞,但她坦坦荡荡,直视谢匀之,“我不想着这个,阿兄也不用念着,不如多想想自己。”

  刚才脸红,这下却坦荡,这倒稀奇,谢匀之发觉摸不准妹妹的心思,摇摇头,在她头上轻轻拍了一下:“走了,有事儿记得找我。”

  “好。阿兄慢走。”

  看着谢匀之出月亮门,谢忘之转身回院子,在矮榻上坐下,信手把煤球赶开,捞了荷包。王氏特意请了姑苏绣坊的绣娘来教,相较当年,这只荷包的绣工精进不少,寥寥几针就勾出只矫健的黑猫。

  这荷包当然是绣给李齐慎的,想赶在六月前托人送过去,谢忘之抚过上边略微起伏的绣纹,想着那个姿容冷丽的少年,不自觉地露出点笑。

  不提谢晔之叫来的浪荡子弟,就是长安城里闻名的好郎君,谢忘之不是没接触过,但总激不起什么心思,最多算是欣赏,隔天就忘了。真正让她想着念着,夜里辗转反侧的,还是只有李齐慎一人。

  她想知道李齐慎在丰州过得如何,如今是什么模样,遇见的又是什么人。

  ……念着。

  ——“你心里,可有念着的人?”

  谢忘之忽然想起谢匀之先前的话,浑身一凛,手里的荷包都觉得烫手。她心慌意乱,一个不察,今天第二次丢了荷包。

  坐在榻上的女孩吞咽一下,看了荷包一眼,忽然抬手捂住了脸。

  一旁围观全程的煤球莫名其妙,“喵”了一声,伸出爪子,一爪拍在荷包上。

  **

  谢忘之的婚事被家里人想着,李齐慎远在丰州,倒是没家里人,但也没多好。

  熬到先元十四年,到丰州的第四年,跟着李容津数次击退突厥人后,这位小将军声名鹊起。谈及李齐慎,先不说他在天德军里做的事,光是初到草原的那一年,他赢了骑射,一脚踹飞金葵花的事儿就够传奇。

  草原人尚武,风气又开放,喜欢哪家郎君,年轻的小娘子们都敢直接自己上门提亲。连着让人堵了十几回,李齐慎哪儿见过这架势,好几天没敢出门,缩在天德军城里装鹌鹑。

  小娘子们是躲过去了,招来的嘲笑也不少,最喜欢笑他的就是李容津。今天他又来了,一撩下摆在侄子身边坐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艳福啊,阿丽亚和乌雅汗都念着你,我可听说她俩背地里打赌,赌谁能把你赢到手呢。”

  “我又不是物件。”李齐慎听了就烦,他不讨厌草原女子的开朗豁达,做朋友挺舒服,但一想到当妻子,他就浑身不舒服,赶紧摇头,“算了吧,让她俩争草原最美去,别扯上我。”

  “这可没辙,谁让你没主呢。”李容津笑笑,“要不我给你出个主意?”

  李齐慎直觉有问题,打算见招拆招:“您说,我听着。”

  “这个简单,她们念着你,无非是看你年轻漂亮,打架又厉害,草原女子就喜欢这个。她们就看不惯小鸡崽子,总觉得夫君有劲儿,护得住自己,日子过得顺心,榻上才能舒……”

  “我明白。”李齐慎感觉这话再说下去有点不合适,赶紧打断,“叔父直接说对付她们的法子吧。”

  “……行。”李容津一拍侄子的肩膀,“她们心里有数,绝不干抢别人夫君的事儿,只要你有主,保准不来烦你。”

  李齐慎懂了,李容津这是闲得发慌,给他做媒来了。他想了想,装傻:“这不好吧,我与伽罗是堂……”

  “去!”李容津知道他是故意胡说,抬手吓唬了他一下,没真打下去,“再乱说话我真打你。”

  “不敢了。”李齐慎摇头。

  “不闹了,说正经的。不是我瞧不起胡人血统,但你这个模样,又是皇子……娶个草原女子恐怕不妥当。”李容津实话实说,“天德军里全是男人,我看着在我身边长大的,也就一个伽罗,一个妙心。伽罗是别想了,就算不是你堂妹,我也不好意思把这兔崽子嫁给你,这不是坑人嘛;那就只剩下……”

  “梁娘子?”

  听李齐慎叫得这么生疏,语气也不是害羞避嫌的意思,李容津知道这事儿恐怕不成,但不想放弃:“哎,对,就是妙心。妙心算是我看着长大的,性子虽然有些软,但女人嘛,太硬气反倒要惹你不舒服,她的脾气倒正好,往后家里,你说一不二。”

  “我是个粗人,不懂诗词歌赋,也不知道年轻郎君喜欢什么,我当年只管回家,有热饭吃,有热床睡。妙心做饭手艺不差,缝缝补补也成,照顾你也够了。”李容津接着说,“你的身份摆在这儿,总要顾忌点出身。她家世清白,大可放心,就是父母早亡,这点不好。”

  李齐慎垂下眼帘,没说话。

  “不过这也好解决,你若愿意,”李容津停顿一下,“我就是她娘家人。”

  李齐慎眼瞳一缩。

  说来说去,前边都是废话,天下女子那么多,性子温软还会洗衣做饭的千千万,能让丰州节度使、天德军总将做娘家人的却没有几个。这才是李容津的意思,梁贞莲没什么特别的,然而一旦和天德军捆在一起,就是个筹码,重得甚至能以一己之力拉动那杆秤。

  “你好好想想。”李容津在他肩上按了一下,难得这么自称,“叔父不会害你,也不会逼你,但你自己要想清楚。”

  李齐慎没说话,垂眼看着搭在膝上的手,眨眼时眼瞳里的碎金明明灭灭。

  李容津当然知道这话的分量,不急着听见回复,安静地等着李齐慎想明白。

  等了一会儿,坐在他身边的少年忽然抬眼,眉眼舒展,面上浮出的居然是轻松至极的笑,带着三分这个年纪独有的轻巧,一打眼还以为是个落拓风流的小郎君。

  “我想了想,这可不行啊。”他笑吟吟的,“我阿娘留给我当聘礼的东西,我都已经给人了。”

第65章 归来

  长安城。

  除了东西两市, 各坊内也置了各类铺子酒楼,免得宵禁后不方便。崇业坊内除了玄都观,闻名的正是星月楼,里边最讨巧的则是二层的雅间。一面的屋子全部打通, 连接着外边的露台, 栏杆漆成朱色,垂着轻软的纱幔, 风一吹颇有点飘飘欲仙的意思。

  今日来酒楼里的是贵客,出手大方,一来就包了整个二层,贵胄出身的贵女郎君凑在一起, 临着露台坐,等着朱雀大街上将要来的人。

  “……茶没味儿, 点心也不够脆, 比不得近水楼。”说话的是郑涵元, 出身荥阳郑氏的贵女,一张明艳的脸,细细染着蔻丹的指尖在点心盘子边上叩了一下,“要我说, 虚有其名罢了。”

  “这当然不能比,近水楼开国前就有名声,星月楼近几年才办起来。”杜二郎连忙接话, 这几日他就巴着郑涵元献殷勤, “这就让人换。”

  他招呼过来送茶送点心的小厮, 塞了点碎银,吩咐几句,又凑到郑涵元边上。可惜郑涵元并不想搭理他,意思意思回了个笑,托着下颌,视线绕过纱幔和栏杆,落到了外边。

  “这也没法,凑合着吃吧,横竖我们也算不上来吃东西的。”杜二郎讨了个没趣,另一边的温七娘笑吟吟的,“你说对不对?”

  “谁说不是来吃东西的?”郑涵元让闺中密友看破心思,略有些恼,瞪了温七娘一眼。

  温七娘笑了一阵,不轻不重地打了自己一下:“好好好,你是吃东西的,我可不是。”

  “那你是来干什么?”又有个面生的贵女开口,“莫不是来看哪家郎君?”

  这话有点调侃的意思,温七娘却不恼,仍是笑着,一口应了:“对呀,今儿雁阳郡王回长安,要不是星月楼临着朱雀大街,我才不来呢。”

  长安城里自有个圈儿,世家权贵盘根交错,再不愿意和人来往,也不能真什么都不参加。谢忘之的出身摆在这儿,不得不请她,她没什么攀附的心思,本来算个添头,忽然听见李齐慎的封号,眼瞳一缩,不自觉地坐直几分。

  孙远道敏锐地察觉到,凑近一点,装作递点心盘子:“怎么,谢娘子是不知道这事儿?”

  “谢谢。”谢忘之礼貌地推拒,“我确实不知道。”

  “那若是不介意,我同你说说?”

  谢忘之看了孙远道一眼,迅速垂下眼帘,摇摇头:“多谢好意,不过我听七娘说就行。”

  孙远道纵横长安城,这么多年只在谢忘之这里碰壁,偏偏这小娘子美貌动京华,他一面恼,一面又觉得谢忘之垂眼沉默的样子美得不忍心发怒。他憋了会儿,摸摸鼻尖上的灰,摇摇扇子:“行,若是哪儿不明白,我再同你说。”

  谢忘之应声,不说话了。

  这边没声音,那边温七娘的声音就格外明显,她声音清澈,音量不大不小,听着挺舒服:“……按规矩,雁阳郡王该在丰州守着,不过今年陛下好像打算让各地节度使都进京贺寿。此外年前突厥人犯边,宁王带着郡王把人赶了回去,算是立功,这才回来呢。”

  “我听说如今的突厥人只是借个名头,地痞流氓罢了,立什么功?”杜二郎见不得温七娘夸,生怕勾了郑涵元的心,“你再说说。”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听我阿兄说,这支是突厥西部的直属,当年逃窜去漠北的,这回是想回来报仇。可惜碰了个钉子,不仅没报成仇,”温七娘故意吊人胃口,顿了顿才说,“全军覆没不说,那一小支的可汗还被郡王吊死在他们帐前。”

  “……那他受伤了吗?!”

  这消息吓人,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且语气急促,好像和雁阳郡王是经年的朋友,乍听见这消息,急匆匆地想确认。

  在座的人一愣,视线一动,齐齐移向开口的人。

  谢忘之霎时知道自己失口,刚才是一时情急脱口而出,但她不能大喇喇地说她和李齐慎是什么关系,只能解释:“突厥人多凶徒,我……问问而已。”

  “瞧瞧你们,一个个脸色煞白,还不如咱们忘之。”温七娘在临座一个郎君脸上戳了一下,给他吓得苍白的脸留了个指痕,继续说,“这我不知道,磕着碰着或许有吧,不过应当没大伤,不然这回也来不了长安城。”

  “……我明白了。”谢忘之点头,低声说,“请继续吧。”

  没人知道谢忘之和李齐慎的前缘,这就算是个小插曲,温七娘没在意,继续说。反倒是边上的郑涵元直觉不对,侧头看了谢忘之一眼。

  坐在角落的女孩长发半披半挽,打扮素淡,沉默地垂着眼帘,又低着头,半张脸藏在阴影里,模糊不清。平心而论,谢忘之的脸确实漂亮,说声美貌动长安也不为过,但只要看不见那张漂亮的脸,她这个人就像是不存在,丢进人群里也找不着。

  束手束脚、小家子气,空有美貌罢了,不足为惧。

  郑涵元在心里评价完,冷哼一声,收回视线,低头看了看自己精心挑选的襦裙,接着听温七娘说。

  温七娘就爱说些有的没的,家里阿耶和阿兄又领的是礼部的职,长安城里的消息不论大小,没有她不知道的。她又接着说了些李齐慎的事儿,像是初到丰州就赢了金葵花、巡边时救了昭临郡主,一桩桩一件件,说得头头是道,倒像是亲眼看见。

  谢忘之耐心地听着,一言不发,任由心绪涌动。

  李齐慎寄来的信乱七八糟,随信附赠的东西也莫名其妙,好像在草原上就没干正事,信里也清清淡淡,对生死博弈只字不提。如今从温七娘口中得知,谢忘之很难说自己是什么心思,一面觉得李齐慎这人不行,这种大事都不说,一面又隐隐觉得,或许李齐慎是怕她担心。

  “……笨死了。”她想哭又想笑,末了却只是极轻地说。

  边上的孙远道没听清,只听见她说了点什么,刚想凑过去问问,温七娘那边突然吵起来:“我看见了,看见了!过来了!”

  她很有点说书的天赋,先前这么一通,说得李齐慎像是个传奇的主角,听的人都生起几分兴趣,别管是艳羡、敬佩还是不屑或者嫉妒,总归都想去亲眼见见这位郡王是什么模样。

  可惜在座的出身都不错,这么冲出去显得掉价,一时谁都没起身。听着外边马蹄的声音,郑涵元心急如焚,正想着找个什么由头,身边忽然划过一道微风。

  她一惊,只看见一个纤细的背影,襦裙素淡,披肩上连暗纹都没有。

  率先冲到露台上的居然是谢忘之。

  郑涵元想了想,赶紧也提起裙摆跟出去。

  两个娘子一开头,剩下人也不矜持了,纷纷跟着到了露台上。

  二层的露台也是连着的,宽敞开阔,足有一面楼那么长。谢忘之哪儿知道身边的人在想什么,她站在栏杆角边,一眼就看见了朱雀大街上缓缓行进的军队。

  前几日也有节度使带着驻军中的亲兵进长安城,天德军大体也是这个样子,肃穆规整,先骑兵后步兵,天德军的旗在风中展开。

  马上在最前边的是个中年男人,应该是宁王,在他侧后方的则是个年轻郎君,看着二十岁上下,一身轻铠,长发扎成马尾,腰背挺得笔直,神色平静,冷丽如同玉雕。

  五年不见,谢忘之却一眼就认出来,那是李齐慎。

  他长大了,不再是稍嫌纤瘦单薄的少年模样,身子稳稳地撑着轻铠,给人的感觉介乎少年和男人之间。李齐慎少时披着长发,如今利落地扎起来,那张脸就显得格外漂亮,遥遥地能抓人眼睛。相较当年,他的肤色深了些,不再是没血色的苍白,更像通透的美玉,那双眼睛也更漂亮,在太阳底下仿佛熔金。

  一身轻铠的小将军,刚刚击退突厥,且还有这么漂亮的一张脸,朱雀大街两边的人忍不住欢呼起来,不少年轻娘子含羞带怯,嘴里却忍不住喊着“郡王”,想让李齐慎看她一眼。

  然而李齐慎安然地注视着前方,沉默地控着战马前行,像是压根没听见边上的叫喊。

  谢忘之看着他一点点靠近,心口涌起来的东西如此难言,又如此抓心挠肺,像是要把她这个人撑裂。她扶着栏杆角,浑身紧绷,手却在微微颤抖,眼前一阵阵的眩晕,几乎要站不稳。

  经年的思念涌上来,她曾经夜里辗转反侧,趁着侍女没发觉,翻身起来找出一封封信,翻看着那些清淡的字句,一夜到天明;也曾经独坐窗前,不顾指尖磨出的伤,反复拨弄十四弦,在熟悉的箜篌曲里获得暂时的安宁。

  ……原来她这么想他。

  她哪里是喜欢那些信或者箜篌啊,她只是迫切地想要个东西寄托无法言说的思念,借着那些事回忆过往,免得被灼伤骨髓的思念吞噬。

  “……郡王!”谢忘之忍不住了,顾不得身边的人,她伏在栏杆上,像底下的女孩们一样喊李齐慎,“郡王,郡王……郡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喂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