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折腰(作者:越十方)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越十方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0 KB   上传时间:2019-11-16 18:39:45

  季琅单眉一挑,真绝了,路上随便捡了一个人,都能跟他走一个后门。

  随后心中又犯起嘀咕,人家真正的表哥出现了,那他用什么身份?

  “表哥?你是夏侯表哥吗?”

  季琅正纠结着,忽然听到身后发出一声惊呼,那个登记的小士兵一下子站起身,对他身后的人弯了弯身行礼:“将军!”

  夏侯燕见着亲戚了,赶紧扬了扬手,恰巧季琅转过身,就见白少昂定住脚步,脸上满是震惊之色地看过来,下一刻脱口而出:“小侯——”

  “咳咳!表弟!表弟!好久不见!”季琅大笑着迎上去,疯狂地拍打白少昂的后背,把他拍得直咳嗽。

  白少昂感觉到充满杀意的眼神射过来,急忙改了口:“表哥!你也来了表哥!”

  夏侯燕没弄懂眼前的情况:“你们这是……”

  白少昂揽过季琅的肩,干笑着解释:“啊,是这样的,他是我远房的远房的表哥,你可能没听过,毕竟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的。”

  宗族本就错综复杂,有时候远隔天南地北也有血缘的联系,但若是不走动,可能连自己有这一支儿亲戚也不知道。

  夏侯燕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小声嘀咕道:“姓华,我怎么没听过咱们还有姓华的远房亲戚……”

  白少昂扭过头看着季琅:“你姓华?”

  季琅额前一黑,咬着牙小声反问他:“不然呢?难道姓季?还是姓李?”

  “哈哈哈哈哈对,是姓华,我脑子一热给忘了,”白少昂干笑两声遮过去,赶紧拽着二人到那个士兵跟前,边笑边道,“真巧,你们两个还遇上了。王正,你给他们两个登记一下,回头我给他们俩带到邓将军那里去。”

  那士兵听见“邓将军”三个字眼前一亮,给两人投去了钦羡的目光,然后低头登记在册。

  “姓名。”

  “夏侯燕。”

  然后半天没有声音,白少昂扭头看了看掐着下巴沉思的季琅:“喂,问你姓名呢……”

  季琅舔了舔唇:“失策了。”他还没想好该叫什么名字,说着,就凑到白少昂跟前,跟他小声道:“你随便给想一个吧,我最讨厌取名字了。”

  白少昂斜眼看他,然后十分嫌弃地回过头,在那个记名簿空白的地方一指:“你就写,华铁柱。”

  季琅:是我不愿意取名字吗?分明是作者懒得取名字吧!

  作者:嘿嘿,被发现了。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橘子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将军

  季琅当晚回来后只住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被人叫走了,姜幸不知道他哪来的门路,只听说他跟那个夏侯燕一起做了守城将军邓承燮的亲兵。

  来的路上,姜幸也听过许多邓将军的事迹。

  邓承燮在北疆的名声虽然不及赵明毅和卓家军,但在交祉还是很得百姓边民尊敬敬仰的。他本是岳安人,当年得卓老将军赏识,也是从一个亲兵做起,在南域立下累累战功,后来塔塔来犯,他从南域转战北疆,和同时期的赵明毅在季乘风的带领下击退塔塔,从此便驻守在交祉,这一守便是二十年。

  二十年来他没有一次回过京城,所以对季琅的模样当是不清楚的,跟在他身边,也免去季琅暴露身份和担惊受怕。

  而且当一个将军亲兵总比做无名小卒来得好,这比她一开始想的要好多了,北疆有人照应季琅,不是摸黑抓瞎摸着石头过河,她多少能放点心,如今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至于让季琅为了她而分心。

  姜幸在城西落了脚,邻里几乎都是妇人,她们男人都在军营里,平时妇人们聚集在一起纳鞋底子修补棉衣。入冬了,军营里有绵绵不断的衣服运送过来要她们修补,既算是一种营生,也是为大盛出一份力,听说这些妇人也有被登记在记名簿的,毕竟战乱时期大家几乎都是逃命,还留在这里的,就是打定主意跟城池共存亡。

  姜幸刚来时什么都不会,除去衣食起居不用长安伺候,平日里但凡脏活累活都是长安去做,在穷困偏僻的边境小城里,这样的生活犹如公主一般了,虽然大家都不说什么,姜幸自己心中却过意不去,长安算是季琅放在她身边的一粒定心丸,但她自己却知道她已经不是什么侯夫人了。

  来了没两天,姜幸也学着纳鞋底修补棉衣,她绣工一般,之前绣的鸳鸯还被季琅嘲笑成大鹅,但是缝补衣服却不一样,讲求速度快针脚细密,她生来心细有耐力,学得也很快,不出两日已经能自己做工了,连隔壁的葛大娘都夸她有天赋。

  眨眼已是腊八,前两日交祉下了一场雪,东面绵延的燕山白皑皑一片,天晴之后,温度却比之以往又冷下来许多。

  姜幸是被吵闹声惊醒的,她睁开眼睛,清晨里的光亮都是淡蓝色的,外面说话声忽大忽小,似是发生了什么事,她拥开厚厚的被子,从床脚拿起衣服穿上,随手挽了个髻儿,耳边落下一撮,被她顺到耳后。

  到了外屋,炉膛里还有点火星,姜幸添了些干柴和炭火,自己把火炉生着了,又转身去找盆子。这些活计,以前就是她身边那些丫头手都沾不上的,如今她做着倒是娴熟。

  拾掇完了之后,外面的声音已经渐歇,她推开门走出去,看到院子西侧的灶台已经冒气烟来,长安正在那里忙活着——做饭她是一点都学不来,于是长安便只负责她的伙食。

  长安见她出来,微微点了点头便继续忙活自己手里的事儿,来交祉一个多月了,他还是这般沉默寡言。

  冷风一吹,姜幸不自觉地将手拢到袖口里,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气,肚子里的馋虫被勾起来了,她一下忘了自己要问什么,刚要转身回屋子里等着吃饭,门口就出现一个身影。

  “铁柱家的!”

  女人的嗓门大,声音洪亮,隔着一条街,十里八乡都能听到,姜幸的身子一歪,一个月了,她还是没能习惯这个称呼。

  要不是季琅临走时有人隔着门墙喊了一声“华铁柱”,附近邻里也不会知道她男人叫“华铁柱”,也就不会管她叫铁柱家的,向天发誓,铁柱这个名字,就算是在边城小镇里,那也算一顶一的土,每次一有人叫她,她似乎都能听见声音里带着的并非侮辱人的戏谑。

  季琅笑着转过身,迈着稳健的步子迎上去:“葛大娘怎么了?”

  门口的妇人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两颊映着两朵红,上身穿了个暗蓝色印花袄,肘间提了个篮子,看姜幸走过来,她上前两步,冲她招手:“我烤了几个地瓜,拿两个过来,你跟你弟弟吃。”

  长安毕竟是个男子,身份多有不便,对外姜幸一直都称长安为弟弟的。

  葛大娘说着,掀开棉布,从篮子里拿出两个热腾腾的地瓜来,那东西烫手,姜幸接过之后忙招呼长安过来拿。

  “您烤了就自己吃吧,还特意给我们拿两个……”姜幸一边说着一边把烫得发红的手指搁在耳唇上。

  葛大娘毫不在意:“我一个人也吃不了,再说了,你们家长安不也总给我送吃的嘛!”

  说是这么说,但还是葛大娘照顾她们多,姜幸不再这事上争论,无奈地笑了笑,葛大娘却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拉了拉她胳膊:“今日发生了一件大事,你起得迟了,定然是不知道。”

  姜幸恍然记起方才她被外面的喧闹声吵醒。

  她本来是想问问长安来着。

  “发生什么事了?我也只是听着外面有些吵闹。”

  “是玉莲军,玉莲军来了!”葛大娘已有四十多岁,提到玉莲军这三个字眼中也难掩兴奋。

  姜幸被晃了晃胳膊,心下也不免震惊:“不是在东城吗?”

  玉莲军是大盛唯一一支娘子军,是武敬侯府的太夫人楚氏一手创建起来的,但后来太夫人归京,这支娘子军几废几立,最后由卓老将军的孙女卓珩发扬壮大。玉莲军人数虽然不多,但听说很是凶狠,人向来都对自己的同类更有归属感,因此在城中这些妇人堆里,姜幸听到的玉莲军的英勇事迹比本地驻军还要多。

  不过卓家两兄妹一直驻守在东城,还要在交祉的东面,距离邺城更是遥远,所以当初邺城城破,卓家两兄妹才没得命令去支援。

  眼下塔塔压的是北疆的整个边境线,东城那里离不开人才对。

  葛大娘不知道短短时间内姜幸思考了这么多,只笑着拍她手臂:“来了还不好?来了咱们交祉就更安全一些,就算塔塔攻过来,也要掂量掂量打不打得过!”

  城中的人虽然都在悬崖边上行走,但对于大盛打败塔塔还是抱着莫名的自信心,这也是她们赖以生存的勇气。

  姜幸却并不那么乐观,听了葛大娘的话之后便一直心神不宁,她送走了葛大娘,回屋时看到桌子上已经摆好饭菜了,长安正在等她。

  心不在焉地吃了几口地瓜,突然听到长安的声音。

  “主子会没事的。”

  姜幸抬头,见到长安正神色如常地夹起咸菜往嘴里送,仿佛刚才的话不是他说的一般。

  “这么长时间了,有没有打听到军营里的消息?”姜幸问他。

  “没有,”长安摇了摇头,“没有消息反而是好消息。”

  姜幸一怔,仔细体会他的话,忽然觉得他说得也挺对,便不再言语。

  三日后,邓承燮突然下令迎战城外的塔塔大军,两军僵持时率先出手,印证了姜幸的不安绝不是无端揣测。

  临阵增兵,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反击。

  遗憾的是,战事打响了半个月,守军撤退回交祉,塔塔虽然也有损伤,但并未被完全击退,邓承燮不仅无功而返,还差点在战场上送了命。

  据说救了他的是一个叫华铁柱的亲兵。

  “现在已经是亲兵卫长了吗?”

  姜幸瞪大了眼睛,听长安为她转述,如果不是战场上实打实的拼杀,她都要以为邓承燮出兵就是要给季琅一个晋升的机会。

  但她知道并不是这样。

  “主子还让人传话告诉夫人他没事,让夫人不要担心。”

  长安沉着脸说道,以往他都是脸色呆呆的,面无表情,今日这般也实在是因为他也担心季琅,光从他的叙述中就能知道那短短十五日的战争究竟有多凶险。

  姜幸纳着鞋底子,粗粗的针从鞋底上穿过,她走了一会儿神后,忽然抬头去看长安。

  “我想见一见他,有什么法子能让我去军营吗?”

  长安一怔,微不自觉地皱起了眉:“夫人见着主子又能做什么?”

  “就是……”她的声音渐渐没了,低头沉思起来,就在长安要继续追问的时候,她忽然昂起头,坐在床边上看着长安,“想看一看他是不是真的没事。”

  军帐中,气氛压抑到极致,里面的人都面沉如水,没有人说话,只有愤怒的粗气声。

  邓承燮看着手中的信函,越看眉头耸得越高,看到最后他终于忍无可忍,一手将信函拍到桌案上,惊得身旁的人一个激灵。

  “赵明毅说了什么?”左下角有个身穿红色铠甲的女子坐在铺垫上,一手轻轻搭在膝头,英眉挺傲,黑眸微沉。

  邓承燮重重哼了一声:“说我不顾军纪擅自出兵违反兵法,正赶着要来治我的罪呢!”

  对面的人似乎早就知道这个答案,闻言只是挑了挑眉:“他说的也是实话。”

  “当然是实话,他若是肯下令出兵才是有鬼了。现在京城那边谣言四起,陛下病重卧床太子监国,有关陛下并非真龙天子的传言连小孩子都在说,又正逢禹州地动,时下发生天灾,简直就是送到晋王嘴里的一块肉。到时叛军一起,咱们背腹受敌,局面会更不好控制!”

  所以他才迫不及待地想要赌一把,将塔塔驱逐出边境,谁知道军中有奸细,塔塔早有准备,邓承燮联合卓珩的玉莲军依然没在他们手中讨得了好。要是东城的驻军能全部过来相助,交祉这里也能打出个缺口,可是那边也有塔塔压境,卓少翎离不开,驻军也不能全都分给他。

  如果说这不是晋王跟塔塔商量好的,打死他也不信。

  可如今便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处境,晋王的人一旦在禹州生事起兵,北境的这些兵马跟着去京城救驾,塔塔就敢追着屁股跟过来。

  或许晋王拿来跟塔塔谈判的筹码,就是北境的几座城池。

  这次反击原本是个绝好的机会的,可惜……还是没能成功。

  就在这时,邓承燮旁边立着的一个士兵忽然说了句话。

  “将军,属下倒是有个注意。”

第110章 心意

  长安虽然不爱说话,做事却蛮有效率的,姜幸前不久跟他说想去军营,军中重地,本是严禁擅闯之所,她提出祈愿,本是作出心愿落空的打算,却没想到长安很快就给她找到了门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折腰(作者:越十方)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