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秀才家的小娇娘_分节阅读_第180节
小说作者:甲乙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89 KB   上传时间:2019-06-21 16:34:04

  生来就什么都会的不是神人,不是天才,那是怪物。

  宋新桐点了点头,将桌子的瓜子和果仁往秋婆子她们那边推了推:“这是在岭南买的,说是从其他地方来的,很好吃。”

  “吃着呢。”何二婶说:“你们这一去去了一个半月,去岭南城要走那么久?”

  “我们是慢慢赶路的,所以赶了十来日的路,而且还去了林县的杏花村祭拜阿爷和阿奶,在那里又耽搁了四五日,所以到岭南城的时候都差不多七月二十了。”宋新桐说。

  秋婆子和何家人都知道宋大山不是张婆子亲生的了,也知道宋大山是从杏花村抱回来的,之前大义还去了杏花村给帮工们算账的,所以也知道新桐和那处的村长又争执,但最后因为她拿了银钱买通衙役才将许村长他们给压制住了。

  所以几人也没有问杏花村的事情,避免惹了宋新桐想起那时发生的事情心底不舒服。

  秋婆子问:“大宝他们给狗蛋儿写了信,我听狗蛋儿说你们住在驿馆遇到死人了?”

  “对啊新桐,到底是咋回事啊?当时听到的时候可把我们给吓了一跳。”娟嫂子也问道。

  “就是那个人为了住宿时省银子,和一个白日在路上碰到旅客合住在一个屋子,晚上估计露财了,然后就被害死了,然后被抢走了银钱。”宋新桐简单的说了一下,“当时也把我们吓了一跳,当时当地的县令和衙役都来了,还盘问了我们,好在最后是有惊无险。”

  “天杀的哦,那人抓到了吗?”

  宋新桐:“应该抓到了吧,我们离开的时候瞧见衙役们拿着画像往几个方向追去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闲谈2

  “这也太吓人了!”

  “就是啊,那人胆子也忒大了,明明是不认识的人,还敢一起住。”

  “那人应该是想着一起赶路了大半日,有一同淋雨的友情,所以便没有防备那么多。”宋新桐也觉得那人胆子太大了,同住便算了,竟然还敢露财,要是不露财估计还能活命。

  哎,这也说不准。

  毕竟坏人脸上也不会写着坏人两个字。

  总之,行走在外,多防备是好的。

  “平日大牛他们出门我都提醒着的,知人知面不知心,千万别露财了,有的人跟你一道相处好些日子,有时候心思想左了也可能会起坏心思的。”秋婆子说。

  “就是,出门在外还是要小心为好。”

  万红觉得这也太可怖了,忙问岭南城的事儿:“那你们去岭南城呢?可有啥稀奇的事儿?你们家开的酒楼开在哪里的?”

  “开在一条巷子里的。”宋新桐说。

  娟嫂子问:“咋开在巷子里啊?在不开在大街上?”

  “大街上我可开不起,一年租金就要七八百两银子,可贵了。”宋新桐也想开到主街上去啊,可荷包不鼓,不敢去。

  娟嫂子问:“那巷子里便宜?”

  宋新桐点头:“便宜不少。”

  “那有生意吗?”

  “还行吧,周围有不少的铺子,有时候会来照顾生意。”宋新桐没有说她前几日每日都赚了三四百两,财不外露,嘿嘿。

  “那还不错,有赚的就好。”秋婆子叹了一口气,“你谢婶他们最近铺子上的没啥生意,旁边面店吃食铺子越开越多,也不知这个月的租金能不能赚够。”

  情况这么严重?宋新桐犹豫了一下,问道:“六月里婶子她们的铺子生意还不错的啊。”

  秋婆子说:“你是不知道,那条巷子六月又开了两三间铺子,她们铺子又在最里面,客人哪里会走进去。”

  “可以在外面去吆喝,或者想之前推着小车出去卖。”宋新桐说。

  “现在不行了,推着小车过去每日还要交银钱给码头,要不然不准卖。”秋婆子说:“你谢婶不愿给两份银钱,所以现在......”

  原来是这样,码头要挣钱,除了运输货物以外还有收铺子租金,如果摊位不收钱,全部的人都推着摊子去摆摊,那铺子就没人租了。

  “那婶子她们打算咋办?”宋新桐觉得只要能出去吆喝进去吃,要不然也没办法了,毕竟又没法子定外卖,要不然还可以发展外卖服务。

  “不知道,这个月做完再看吧。”何二婶也很是担忧,毕竟家里还没有分家,那也是家里的生意,要是亏本了她们二房也亏了。

  “要我说还不如不开铺子,帮着宋新桐的工坊干活,每月还差不多有小一两银子,做生意哪里是那么好做的?”秋婆子耷拉着眼皮看着石桌上的瓜子儿,话里隐藏着少许怒意,看来是极不满谢婶执意开铺子的事情了。

  “秋婶,这话也不能这样说,做生意那还是有的赚的。”何二婶打着圆场,“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做生意啊?”

  话是这样讲没错,可有多少开不下去的,正在能赚钱的又有多少?像新桐这样聪明能干的姑娘可不是槐花能比得上的,这些话她当然不能往外说,秋婆子只能叹了一口气。

  万红见状,忙转移话题,“新桐,你这身衣服还真好看,比县城里的富家太太的衣服还好看,这种布料我们县城里可看都没看见过,这得多少钱啊?”

  宋新桐穿得是江明昭上次送的锦缎,岭南城的锦是大周朝排得上号的,质地上层,受人追捧。

  “这是别人送的。”说道这儿宋新桐想起了之前带回来的东西,“婆婆和婶子你们等一下,我进去拿点东西。”

  说完就快步往里面走去,将给秋婆子一家还有何二婶他们买的一些岭南特产拿了出来。

  “这是岭南那边才有的花生糖,特别好吃。”宋新桐一家给了好几斤,然后又将几块布分别给了两家人:“我瞧着这些布还挺好的,就给你们一人买了一块,摸着还挺舒服的。”

  万红摸着一块粉红的绸缎,激动得笑开了花儿,“这莫不是绸缎?”

  “是绸子的。”宋新桐说。

  万红说:“这摸着可比咱们县城的好多了,可谢谢新桐你了。”

  何二婶瞪了万红一眼,将布推了回去:“有糖就够了,这布你留着,给肚子里的孩子做些衣服,这布料摸着软,孩子穿着好,咱们有衣服穿呢。”

  “不用不用,给你们买的,我还买了些留着给孩子做衣服呢,你们别和我客气。”宋新桐将布塞到了秋婆婆和何二婶的手上:“可别推迟了,把我推到了可不好了。”

  原本还想推辞的秋婆子二人忙收了手,不敢再大动作,生怕伤到了宋新桐,“那我也不推辞了,谢谢新桐你了。”

  “谢我做什么,我们不在家的这一个半月,多谢你们照顾我娘了。”宋新桐听陆母说了,他们不在家这些日子,谢家和何家只要去山上捡了山珍就会忘这边送过来。

  原本这事儿是大丫在做的,但大丫去岭南了,而王氏和小月每日忙家里和菜地的事儿还忙不过来,也没空往山里走。

  “这有啥,都是乡里乡亲的。”秋婆子笑着说道:“这些日子下了好多场雨,山里的蘑菇长得可多了,大家都捡了不少,他们都拿去县城里卖了,我们就留着吃了。”

  “多吃这些好。”宋新桐看着篮子的菌子,不由想到了山中的灰孢和那几棵大松树,也不知道今年有没有松茸,之前在岭南的时候许明安还问了她,愿意高价购买。

  等歇两日了就去山里看看,顺便多捡一些灰孢回来,切好煮好放到冰窖里冰起来,等想吃的时候再吃。

  “就是听了你说多吃这些对身体好,我们才没卖的。”何二婶笑着说。

  “嗯。”宋新桐很喜欢吃蘑菇,只是现在每年都要等到夏日才能吃上了,冬日她也想吃,可她没有那种菌包,要不然她也想种些蘑菇出来吃。

  秋婆子看了一眼天色,“时辰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那秋婆婆你们慢走。”

  ☆、第三百一十四章长势很好

  等送走秋婆子她们之后,宋新桐关上了院门,然后提着两篮子蘑菇木耳进了厨房里。

  陆母正在厨房里熬鱼汤,已经熬煮了许久,鱼肉已经离骨,汤厚发白,鲜香四溢,闻着就很好喝。

  “秋婶子她们走了?”陆母比划着问道。

  “已经回去了。”宋新桐将篮子放在案桌上:“这是刚才秋婆婆她们送过来的,娘,咱们中午吃蘑菇可以吗?”

  陆母点头:“当然可以了。”

  宋新桐征询陆母的意见:“但她们送了很多过来,吃不完容易坏,我们风干了等冬日再吃?”

  之前她们送来的蘑菇,陆母吃不完也是晒干了存放起来的,她知道新桐喜欢吃,所以都留着,等到了冬日可以用来做汤炒菜,虽然味道差了些,但味儿还是有的。

  得了陆母的同意,宋新桐捡了够吃两日的蘑菇出来,剩下的全部拿到了外面的太阳直晒的地方,这里牵着一根细细的竹条,应该是娘之前晒了蘑菇的。

  宋新桐一一将蘑菇一朵一朵的串了上去,很快串了一长串,又将下面的湿润的木耳倒在簸箕上晒着,等晒干了一并收起来。

  中午吃的很简单,蘑菇肉、清炒小菜、开胃的泡姜,还有一份熬得鲜香浓郁的鱼汤。

  宋新桐喝了满满的两碗鱼汤,又吃了小半碗饭便再也吃不下了,她想将鱼汤全部倒给陆云开,但被陆母拦住了:“下响你饿了再喝。”

  可是到时候会腥。

  “娘,相公现在每日看书到很晚,得多喝鱼汤补脑。”

  一说道这个,陆母便就不拦着了,“那多喝一点,晚上我再熬。”

  宋新桐还没庆幸,陆母又向她比划着:“我等一下熬一些银耳枸杞甜汤,等你醒了再喝。”

  “......”好吧,她还是比较喜欢喝银耳汤的,美容养颜。

  三人用过了午饭,洗干净了碗筷,宋新桐便回房躺下了,和陆云开睡了一会儿午觉,等醒来时陆云开早已起身去看书了。

  宋新桐特别佩服陆云开自觉性,一到时间肯定会起身,绝对不会赖床,感觉他唯一赖床的时候只有她们刚成亲的那几日。

  她现在就不行了,完全是已经放飞了自我,睡到自然醒,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起,根本就没人管她了,她也不用操心旁的事儿。

  起身去将喝了一碗银耳枸杞甜汤,肚子又隐约有了饱腹感,她便没有再喝了。

  趁着太阳已经转到了山的另一边,宋新桐出门去了后山里的鸡舍那边,进了门就听到漫山遍野的鸡叫声,还有狗叫声。

  “东家,您回来了?”负责鸡舍和鸭舍的张家女儿张小翠看着宋新桐的时候惊喜的喊了了一声,然后又忙冲着下面的屋舍喊道:“阿爹,阿娘,东家来了。”

  宋新桐看着漫山遍野跑动的鸡,全部都长大了许多,不再是毛茸茸的小鸡仔,已经比手掌还大了,羽毛也变得硬了起来,有点像成鸡的羽毛了。

  “长得还真快,你们养得很好。”

  被夸奖了,张小翠也别的高兴,笑得合不拢嘴,“东家你小心脚下,有时候那些鸡会飞出来,拉屎在着地上。”

  “看来咱们的围栏还得加高一些。”宋新桐看着另一边在地上吃草的兔子们,“他们出来了能回去吗?”

  “能。”张小翠说:“崔二婶子他们都不要去赶,只要到了天黑的时候,它们就跑回去了,它们很聪明,知道回到笼子里有好吃的。”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和人一样聪明。”

  “那鸡舍和鸭舍呢?天黑了会回去吗?”宋新桐问。

  “会,他们也等着回家吃好吃的。”

  等走到了门口,张小翠飞快的跑进了院子里,大声喊道:“爹娘,崔二婶,东家来了。”

  等宋新桐走进院子里,崔二媳妇儿还有张家的也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两人都正在煮喂给鸡鸭和兔子的饲料呢,一听到声音就跑了出来:“东家,您回来了。”

  宋新桐嗯了一声,将买回来的酥糖放到石桌上,“你们拿去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1页  当前第1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0/2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秀才家的小娇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