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闲唐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19-05-24 13:20:00

孙思邈朝狄仁杰颔首,而后对李元婴说道:“你把贵重的东西都搬回去。”

李元婴反驳道:“我就没拿什么贵重的东西,全都不如我房里摆得半个瓶子值钱。”别人眼里的贵重,和李元婴眼里的贵重,那是大不相同的!

孙思邈无奈地看着他。

李元婴把戴亭从高昌带回来的药材翻出来给孙思邈过目。

造物之奇,永远妙不可言,高昌常年炎热少雨,却有一些中原难以找到的稀有药材。孙思邈对这些当然是喜欢的,见李元婴坚持要给便没有拒绝,叫人把东西都搬进内室好好放着。

李元婴给孙思邈送完东西才把自己亲自抱进屋的酒开封,叫人取出一套白玉杯摆到桌上给孙思邈和狄仁杰分酒。这确实是高昌上好的葡萄酒,甫一开封便能闻到沁人心脾的淡香,深红的葡萄酒徐徐流入薄如蝉翼的玉杯,颜色莹泽漂亮,瞧着十分诱人。

李元婴这两天现学过不少高昌酒的喝法,装作很懂地给狄仁杰和孙思邈提醒:“刚倒出来口感可能有些涩,放一会儿就好喝了。”趁着等酒喝这一小段时间,李元婴又和新结识的小伙伴狄仁杰联络起感情来,问狄仁杰是不是长安人士。听狄仁杰说不是,他又连着问狄仁杰为何来长安,什么时候来的,路上可曾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李元婴如此热情,狄仁杰当然不会拘着,大大方方地和李元婴说起自己家的情况与一路走来遇上的种种趣事来。他本就活泼好动得很,天生是个路见不平就想为人出头的少年,两个人一聊之下竟十分投契。

得知狄仁杰是太原那边过来的,李元婴不由感叹:“你家乡听着多好玩啊,就说了让雉奴早些去封地,这样我就能去太原那边玩了!”

狄仁杰一听这话,顿时想起李元婴的名字为何这么耳熟了,已故太上皇李渊的儿子大多是“元”字辈,比如李元吉、李元景、李元亨等等,只是寻常百姓甚少提及他们名讳,所以知道的人不多。狄仁杰会知道这些是因为他祖父和父亲写信时偶然提到过,他又刚巧曾看过几眼,这才有点印象。

这么说来,李元婴显然就是太上皇之子了。

再想想刚才那些人提及滕王时说过滕王还跟孙思邈学医,李元婴又喊孙思邈“孙师”,李元婴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

狄仁杰惊奇地说道:“没想到殿下就是滕王。”

李元婴也没想过隐瞒自己的身份,爽快地承认狄仁杰的推断:“对啊,我皇兄去年才给我封的。”这时酒已经能喝了,他便拉着狄仁杰一起尝尝从高昌弄回来的葡萄酒。

狄仁杰还是个半大少年,见李元婴不甚在意自己的身份,自然也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端起李元婴推到他面前的葡萄酒浅啜一口,细细地品味起来。

两个人都还小,没到喜欢喝酒的年纪,李元婴砸吧一下嘴,觉得也不是很特别,不过比起他以前喝过的要好许多。他愉快地和新认识的小伙伴说起这酒是怎么弄回来的,先讲他如何挑人命戴亭跟着大军去高昌,又讲戴亭如何从侯君集手底下虎口夺食,整个过程讲得跌宕起伏,有惊有险,听得狄仁杰心潮澎湃,恨不得自己也亲自去高昌领略一番。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全勤差点丢了,难道不值得浇灌营养液给压压惊!!

64、第 64 章

赶得好不如赶得巧, 李元婴才因为新结识一个小伙伴高兴不已, 图书馆那边又来了个人和戴亭禀报说有人自称唐璿, 是从骊山那一带来的。李元婴一听,马上起身走出去相迎。

唐璿比去年见面时长高了一些, 相貌渐渐显出些少年人的清俊来。李元婴十分欢喜, 拉着唐璿入内给两个小伙伴介绍了一下。

狄仁杰听说唐璿教乡里小孩认字的事, 大为佩服, 越发觉得李元婴和别的勋贵不一样, 要不怎么认识的人都这般出色。

李元婴问唐璿:“阿璿你怎么到长安来了?”

唐璿道:“我祖父得了个机会,让我到长安来考国子监, 我昨日来的, 歇了一晚今日又要去国子监参加考核,这才得空来图书馆这边给你递个信。”他腼腆一笑,“不曾想你赶巧就在这边, 立刻就见上了。”

小伙伴记得自己,李元婴自然高兴,又亲自给唐璿倒了杯酒。他们年纪都小, 不宜多饮, 都是尝了一小杯便搁下。孙思邈已与人谈论医道去了, 把这专门腾出来的茶室留给李元婴和新旧小伙伴坐着说话。

戴亭在一旁为他们煮茶。

戴亭从高昌回来后不骄不躁,恪守本分、寸步不离地跟着李元婴,得知李元婴现在爱喝茶还特地去学了煮茶之法,恭谨认真更甚从前。李元婴不叫他,他便不说话;李元婴叫他给狄仁杰和唐璿讲讲高昌见闻, 他便挑拣着能说的给他们讲一遍,虽然他讲起故事来不如李元婴生动,但胜在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李元婴三人都听得有滋有味。

不知不觉快到饭点,三人得各自归家,都有些不舍,李元婴叫戴亭记下狄仁杰和唐璿现在的落脚处,下回有什么好玩的他可以去找上他们一块玩。

这日狄仁杰回去正巧碰上祖父归来,他上前见了礼,把今日所见所闻都与祖父狄孝绪说了。

狄孝绪时任尚书左丞,上朝时也算能说得上话,听狄仁杰说侯君集挥鞭伤人,又听了侯君集在高昌横征暴敛之事,心头自是不满得很

军士粮饷与抚恤自有朝廷拨给,你拿着军饷、吃着军粮,却说“想要马儿跑,不能不让马吃草”,哪有这样的道理?这不恐怕是在替朝廷安抚士卒,而是在替自己招揽军心,好叫这些士卒都对你忠心耿耿,愿意跟你出生入死!

今日陛下听了众人弹劾态度模棱两可,还特意寻侯君集去说话。这侯君集出宫后却拿寻常百姓出气,怕是对陛下不曾明言偏袒他心有不满!

这种心胸狭隘的武人,岂能让他再受赏?狄孝绪道:“你且玩耍去,这些事你不必管。”

狄仁杰自小聪慧,一看自家祖父的神色便知晓他不会坐视不管,当即便放心了,心满意足地自己看书去。

第二天一早,李元婴惦记着唐璿要考国子监,溜达去找许久不见的孔颖达。

孔颖达正襟危坐地批阅着学生们的文章,见李元婴在外头探头探脑,搁下笔斥道:“有事便进来!”

若不是想打听打听唐璿考得怎么样,李元婴才不乐意来找脸黑黑的孔颖达。眼下有求于人,李元婴不要这点小面子了,拉了个蒲团屁颠屁颠往孔颖达身边坐下,和孔颖达说道:“这两日是不是有许多学生来考国子监?”

孔颖达瞅他一眼:“是又如何?”

李元婴和孔颖达介绍起唐璿来,把自己当初去寻孙思邈时遇上唐璿的事给孔颖达讲了一遍。说唐璿人聪明,心地又好,敦亲睦邻,一人学好不止,还带乡里小孩全学好,这样的好学生国子监不收,以后绝对会后悔!

孔颖达算是听明白了,李元婴是来帮那唐璿走后门来的,这家伙走后门也不挑人,不知道他最讨厌这种行事不正、专走邪门歪道的人吗?孔颖达面上没什么好脸色,问道:“他叫你来和我说的?”

李元婴道:“我自己想来的,他才没叫我来,他那么聪明肯定能考上!”

孔颖达道:“既是如此,你还来找我做什么?”

李元婴振振有词:“万一你手底下有的人太笨,看不出他这么好这么聪明、把他挡在外头了怎么办?要是他进不了国子监,就不能留在长安陪我玩了,你可一定要收下他!”

敢情这小子就是为了让人家留在长安陪他玩!

孔颖达差点把手里的长须拧断,他骂道:“他真要有你说的那么聪明,自然不会考不进,你少动这些歪心思。你还是看看你自己吧,你都多久没去讲堂那边了?别以为没有人报上来我们就不知道!”

李元婴可不怕被骂,反驳道:“我去不去都没差,我又不用考科举,字认识了,剩下我自己看看书就差不多了!”

孔颖达瞪着他。

李元婴不甘示弱地瞪回去。

孔颖达知道这厮是没脸没皮的,要和他讲道理根本讲不通,只好摆摆手说:“行了,唐璿是吧?我记下了,你赶紧走,别在这儿碍事。”

李元婴得了孔颖达这句准话,哪还愿意多留,马上一溜烟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3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3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闲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