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闲唐_分节阅读_第297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19-05-24 13:20:00

魏姝道:“覆巢之下无完卵。”既然李元婴已经早早站到太子一边,他们这些一开始就跟着李元婴的人除了支持太子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即便他们想选择别人,别人也不一定会相信他们。

李元婴一向不会烦恼太久,和魏姝聊了会就不再纠结,兴致勃勃地叫人拿把琵琶过来,他要给魏姝唱小曲。

没一会,魏姝就被他闹得想堵住他的嘴巴。

李元婴一点都不害臊,什么让人面红耳赤的词儿都敢往外唱,唱到魏姝要打他了,他才笑嘻嘻地扔开琵琶扑上去亲亲抱抱哄媳妇。

伺候的人默契地退得远远的,都相视偷笑。

小王爷还是该快快活活的才好。

李元婴逍遥半天,回到王府就听戴亭来报说太子的车驾明日应该能到滕州境内了。李元婴当晚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一早亲自骑马去迎接他大侄子,顺便看看沿途的庄稼长得如何。

李承乾入了滕州境内便不再乘车,改为骑马前行,也好好地看了一路风光。

官道两旁依稀能看见不少民居,路上时常有马车牛车经过,看到他们这浩浩荡荡的一行人都主动闪避。好在官道足够宽敞,即便两支车队遇上了也不显狭窄,一路上都畅通无阻。

两边很快遇上了。

李元婴一看见李承乾,马上一夹马腹上前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通,说道:“去年听说你受伤了,我可担心了!”

李承乾下马走了两步、转了个圈给李元婴看,表示自己没事了。他也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同样下马来的李元婴,笑道:“幺叔长高了。”

李元婴一脸自得:“那是自然,我年年都长高的。”他拉着李承乾的手说了好一会话,才想起还有这么多人一起过来,意犹未尽地招呼李承乾上马回城。

众人过来前就知道李元婴和李承乾叔侄俩感情好,亲眼看到他们顶着烈日执手叙话还是觉得他们好得有点过分了。生在皇室,也能有这样的叔侄情谊吗?这次来滕州的人很多其实并不是很想投奔李元婴,都冲着太子的面子才过来,见到太子和李元婴这样亲厚总算放下心来。

都是要外放历练的,到哪儿不是历练?来滕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滕州,大唐著名的人才培养基地。

208、第 208 章

李元婴接到李承乾, 心情很好, 叫人在丰泰楼摆宴给李承乾接风。丰泰楼平时承包着各种宴席, 经验丰富,太子驾临也丝毫不显忙乱。

李承乾入席后, 李元婴先让人上了轮开胃菜, 才一轮一轮地换菜, 一直换了十三轮, 才把当季的菜品上给李承乾尝遍。

李承乾虽然每样只吃了几口, 却也吃得很饱,宴会散去后和李元婴在王府里散步消食, 对丰泰楼丰富而极有层次的菜色赞不绝口。

李元婴说道:“丰泰楼的掌厨都是一辈子浸淫厨艺的人, 自然能琢磨出许多吃法。”

丰泰楼发展至今,已经不是普通的吃饭的地方了,丰泰楼会按照需求指导百姓见缝插针地种植什么蔬果、养殖什么禽畜, 告诉他们哪些食材已经有人供给、哪些食材需求很大,把城郊的农牧业安排得明明白白。

丰泰楼因为菜色丰富,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应季的新品推出, 平时除了开农业讲座指导百姓选种选育之外还时不时开个烹饪讲座, 让人来学学一些便宜的家常菜做法。这类菜色不是丰泰楼的消费范围, 教会所有人都无妨,所以掌厨们都按照李元婴的意思毫不藏私地开课。

这些事决定了丰泰楼不会是一般的酒楼。这些来学厨艺的人有男也有女,起初女眷们还不好意思来,后来看来的女孩儿多了才大着胆子结伴过来。

人不可能一辈子穷困,不少人从丰泰楼得了指引或者学了厨艺, 对丰泰楼便有了点不一样的感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以“吃一顿丰泰楼”为目标。哪怕他们一杯子都没什么出息,等他们儿子、孙子发迹了,总有机会实现这个小心愿。

当初李元婴盘下丰泰楼为国子监免费供应三餐也被人当做傻子,但这些事长期来看其实回报颇丰。

现在的丰泰楼不管是在普通百姓心里还是在读书人心里,都有着与其他酒楼食肆截然不同的地位。

李元婴边陪李承乾在滕王府的行廊里遛弯,边和李承乾说起这些安排的用意。《荀子》里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不是傻子,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里都有数的,不是你叫喝两声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戴德,你想他们需要什么,想怎么做才能真正让他们过得更好更快活。

今年滕州大半田地都自愿种下占婆稻种,眼下虽然还没看到产量,但看起来今年会是丰收的一年,有些地方缺水也没有影响占婆稻种的生长,瞧着确实是抗旱的。

要是没有平时的指引和组织,百姓们不可能拿自己接下来一年的口粮来试种新稻种,哪怕李元婴承诺给他们保本他们也会不甘不愿。

李承乾听着李元婴把滕州这边的规划娓娓道来,发现即使只是很小的一步,那也是和整个规划息息相关、融为一体的。

所以做规划时得走一步谋百步,不能想一出是一出。

这种周密的安排不可能是李元婴想的,李元婴一向最天马行空,从来没有脚踏实地过。

李承乾夸道:“幺叔你手底下真是人才济济。”

李元婴一脸骄傲:“那是自然,不管是姝妹妹还是媚娘,狄仁杰还是唐璿,他们都可厉害了。”吃吃喝喝的聊完了,李元婴感觉消食得差不多了,放李承乾休息去。

太子车驾在滕州停了几日,随李元婴到处走走停停,决定要回京的唐观和唐璿等人也一路陪同,向李承乾展示他们在滕州的实践成果。

初到滕州时李承乾只觉得滕州比别处热闹,跟着李元婴走了几日,看过试点县的变化,李承乾才知道这份热闹到底从何而来、付出了多少人的心血。想让整个大唐都变得生机勃勃很不容易!

一路上,叔侄俩还针对汉景帝的一番话进行讨论。汉景帝发布一道诏书,上面有段话是“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意思是你追求精美的雕文刻镂,会耽误农户们干农活;你追求锦绣纂组,会妨碍妇人们织布缝衣,所以不能贪图享受、爱好奢华。

这番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要是人手不够、粮食不足,上位者还穷奢极欲,对百姓来说是无穷无尽的伤害。所以想要追求吃好喝好玩好、追求华服美衣珍玩奇宝,得在百姓都“有余力”的基础上。

要做到“有余力”,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有人有粮。

高产粮种、高效农具以及畜力代替人力,都是为这一切准备的。

李元婴大致给李承乾规划了一下往后的发展方向——

第一要多鼓励大伙成亲生孩子,出些赞美爱情、赞美家庭的好词好曲让人传唱,甚至还能编排些爱情故事俗讲,上元灯会那样的联谊活动多搞点,让大伙积极组建家庭。

第二要多养些牛羊骡马,最好做到家家户户一头牛,节省人力资源。这个大伙一直都在努力,襄城宫那边的选育工作不能放松,务必要选出好养活又能干活的良种耕牛。

第三就是滕州现在一直在做的,多开发高效新农具、多寻找优良稻种,这其实并不是容易的事,世上谷类作物有上百种,最终挑出来最适合食用的只有“五谷”,所以选种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找到高产作物,也不一定适合食用,比如麦子从前吃的就少,一来是做着不好吃、二来是吃了不好消化容易得病,好在《齐民要术》里就有记载有几个发酵之法,可以让小麦吃着好消化,这个李元婴也让丰泰楼琢磨着开发了不少新做法,希望让百姓们早些习惯吃面食,毕竟有些地方比较适合种麦子。

李元婴提供的这些思路都很务实,可操作性很强,李承乾带着这批滕州历练过的人才班子回去马上能开干。李承乾听了一路,对回京之后要做什么也有了数。

正事聊完了,李元婴又想着玩儿了。他琢磨这些事其实都是为了好好玩儿,有人陪他玩、有人给他想好吃的做法、有人给他做好玩的玩意儿,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啊!

李元婴拉着李承乾往海边跑。

到海港之后,李承乾看到了乌压压的一码头海船。两个人带着侍卫登高远望,李承乾往下数了数,这些海船的数量十分惊人,具体数目比他预估的还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3页  当前第2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7/3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闲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