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闲唐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19-05-24 13:20:00

至于另一边的仇,就是李靖和唐俭了。阎立德的另一个女儿嫁给唐俭儿子,唐俭和李靖之间又有着一段不得不说的恩怨情仇,简单来说就是李靖当年为了弄死突厥,压根没管正作为使者出使突厥的唐俭就是了。

所以无论怎么说,他坑李元婴和李靖一把都很正常。

阎立德默然片刻,也不提自己和李元婴相交甚欢这么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只说道:“可你坑着人家了吗?”李二陛下没见有对李元婴起疑心,反倒是阎立本要把二十三幅画像全部返工!阎立德道,“魏王离京时我去送行,他跟我说了一些话,当时我还不信的,现在我有点信了。”

阎立本奇道:“什么话?”

阎立德道:“他说,滕王这人很邪门,但凡想要害他的不仅成不了,还会反过来害到自己。”

李泰对此很有心得,每次他到李二陛下面前告李元婴状,最后都是在帮李元婴刷存在感刷好感度。后来他想害李元婴,没害成就不说了,自己还狼狈地被赶去封地。

对自己的世子和阎氏肚子里的孩子,李泰还是很看重的,所以阎立德来送行时他说已经托人上下活动,让阎立德官复原职,让阎立德让丈母娘多去看看阎氏,不要让阎氏丈夫不在身边又没娘家撑腰。临别时,李泰才把藏在心里的话和阎立德说了,让阎立德注意一点,李元婴太邪门了!

阎立本听了兄长转述的话,彻底没声了。

看来以后真得注意点,不能再自己挖坑自己跳,这可是魏王总结出来的惨痛经验!

邪门的李元婴此时正式开始了他的实习生涯。因为许敬宗的授意,所以府衙上下对他都很客气。正是夏天,春耕已经过去,又没到年底搞年终考核的时候,县衙其实挺清闲的,找不出什么活儿给他们干。

李元婴闲不住,跑许敬宗跟前讨事做。许敬宗既然是个官场老油条,自然是个心思灵活的,籍帐之类的他没想着让李元婴碰,只一转念间便想出一个差使:让李元婴带着他几个小伙伴去搞人口调查。

当然,让李元婴几个人瞎跑他也不放心,点了批机灵的衙役护送他们,说这是搞人口调查的惯例,主要怕底下有些地方的人蛮横无理、不肯配合。见李元婴认真听着,许敬宗又煞有介事地给李元婴介绍要记录的事情:“首先要记录‘五九’,就是每家满十九、四十九、五十九、七十九、八十九的人。”

李元婴问:“为什么?”

许敬宗给他介绍,十九岁就可以服役了,每年都要抽时间为县里搞义务劳动,要是打仗了随时要听征调;到四十九岁以后体力下降,可以交点钱帛代替服役,;留在家里养老;五十九岁之后,那就不用出去干活了,每年年底还可以来县里吃酒,其他年轻的全在一边站着伺候,以体现敬老之风;到七十九、八十九,那可都是老寿星了,老寿星越多,越体现国富民强、民风良好,所以县里肯定要格外优待,他们这些在县里当官的甚至要亲自登门慰问。

李元婴懂了,原来有这些门道!他继续追问许敬宗还要注意什么,一一记下来之后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这些都交给我们,我们一准全弄清楚!”

许敬宗道:“不急,慢慢来就好,年底才需要造册记录。”

李元婴干劲十足,回去和狄仁杰他们说清楚讨来了什么活,马上风风火火地做准备工作:先去看看以前的册子是怎么做的,再问问负责这一块的人怎么走、怎么做比较适合,最后才齐心合力一起做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李元婴这边忙开了,许敬宗的主簿却在夸许敬宗高明:“还是县尊有办法,这样一来这几位贵人可算是能玩尽兴了。”

许敬宗捋须颔首。他想出这个差事,实际上就是给李元婴他们创造机会出去游山玩水了,这样既不用担心李元婴在县衙里瞎捣腾,又能让李元婴开开心心地来开开心心地回!

作者有话要说:

大唐反派:这家伙真邪门!

大宋谏官:那个王小雱真是个邪乎玩意!

小王爷:啥?你们在说啥?

更新!

今天的甜甜春异常沉默!

因为半个小时前春妈就叫吃饭了!【沉迷码字.jpg】

128、第 128 章

李元婴的准备工作做得挺顺利, 去年李二陛下就曾下诏要括户, 命天下浮游无籍的人今年年末之前附籍。

因此今年陆陆续续有增户, 虽然不多,但也不至于像往年那样一年年地照搬上年计账。李元婴说是许敬宗让他下去搞人口调查, 想讨些范例看看, 底下的人便取了几份给他看, 又给他介绍了一番, 说是乡里有手实, 每年按情况增减即可。

所谓的手实,就是有里正记录的每户情况, 包括姓名、年龄、相貌等等。一般而言是百户为一里, 五里为一乡,到了底下只需要找里正要手实核对一下即可。

李元婴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回去和狄仁杰他们一会合, 狄仁杰他们也打听来不少下去搞人口调查的注意事项,城阳几人还弄回一张手绘的路线图,可以对着路线图逐乡逐乡走过去。

规划好了, 李元婴又有点纳闷:“县衙记录得这么细致, 怎么皇兄还要下诏让人来附籍?不是都该记录在案了吗?”

武媚道:“这是京畿富县, 自然做得细致些,到底下可能就不会这样执行了。时间一久,可能每年只抄录往年的户数上报,不会年年重做,有人钻了空子不会发现。”

李元婴恍然了悟。

这是长安周围的畿县, 多少眼睛盯着啊,当然得好好做事。换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底下的人可没有这种自觉,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

李元婴道:“原来是这样。”他也不甚在意,第二天便叫人收拾收拾,带着小伙伴们浩浩荡荡下乡搞人口调查去。

实习的事是李元婴自己牵的头,所以他很有干劲,到了地方也没去寻好吃好玩的地方,都先叫里正过来问话。一里虽只有一百户,李元婴却查了半天,因为他领着狄仁杰他们一户一户地查,几个人删改手实的删改手实,询问田地情况的询问田地情况,李元婴这厮还动用他学到的速写技巧,给每个人都画了幅简单画像,迅速把手实里的相貌描写具象化。

许多人听说有贵人下来搞人口调查,都好奇地出来围观,轮到自己家时还热情地请李元婴入内。李元婴一点都不怕被人看,他最喜欢热闹了,乐滋滋地朝他们问好。

查完一里,李元婴和里正讨来的手实厚了不少,都是添进去的画像。他手有点酸了,受里正邀请在里正家里用了顿便饭,随行人员也花他给的钱在各家用了吃食,乡人们本来不愿收钱的,后来听李元婴说扰民会害他被御史弹劾,众人才喜笑颜开地手下李元婴叫人塞来的钱。

下午李元婴一走,众人也没立刻散去,而是围在里正身边讨论起这位小王爷来。鄠县虽没长安大,但也是天子脚下,往来的贵人不算少,王爷他们也有人有幸见过,但像李元婴这么平易近人的王爷他们还真没见过!

里正道:“行了行了,都去干你们的活,贵人也是你们能瞎议论的吗?”驱散了乡人,里正看向李元婴一行人离去的方向,心道,这位小王爷瞧着有点天真,这么忙活下去也不知会不会与人起冲突。

李元婴没那么多想法,他搞完一里的调查,就觉得有点累了。魏姝和城阳跟他学过点速写,见他画了半天,建议由她们轮流画像,这样效率比较高,也不累人。

李元婴不是爱强撑的人,累了就是累了,魏姝提出轮换他自然一口答应。他感叹道:“看来管一个县也不容易,光是这个户籍问题就很麻烦。”

狄仁杰道:“这还是比较轻松的,换成太原那边怕是更麻烦。”

李元婴好奇地问:“怎么个麻烦法。”

狄仁杰给李元婴讲了讲地方上的情况,就像武媚说的那样,很多县乡的均田制不像畿县实行得这么好,很多人所得的田地不过二三十亩,远低于均田制施行时定下的数目。

按律来说,十八岁以上的男丁可以获得一顷地,其中二十亩是永业田,可以留给后人,八十亩是分口田,意思是只有耕种权没有继承权,人死了以后要还给朝廷。朝廷规定,分口田是不能卖的,但是民间买卖谁都拦不住,现在实行这么些年了,民间的田地买卖已经越发兴旺,尤其是富庶州县周围,那些有权有势的人都爱一片一片地囤地。

有的人失了地,朝廷还要他们服徭役,他们活不下去了,便逃到各地世家豪强的庄子上当佃户或者仆役。只要地方上的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他们不存在,他们就可以苟且着活下去了!

但是这又引发另一个问题,每年年底官员都要进行考课,其中人口增减就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一般来说地方官员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手底下的人口减少了,所以每年都闭起眼睛把去年的户数稍微改一改送上去,以免降低自己的考课成绩。

如此一来,出现逃户的地方就要想办法把税钱和徭役的缺口不上,渐渐就有摊逃的情况——把属于逃户的赋税徭役摊派到互为保人的亲友邻里身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3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3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闲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