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婕妤生存攻略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西兰花炒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15 KB   上传时间:2019-03-11 20:57:48

然而有两个人却是例外,程姮娥与胡端娘。程姮娥的儿子已经满三岁了,健康又活泼,她自己颇知诗书,已开始为儿子启蒙,就等着他五岁入文思阁读书。这两年嫔妃们接二连三地给李湛添了好几个公主,就她有这个福气生儿子,若是太子没了,下一个就是她的儿子。本以为看在二皇子的份上,她怎么也该封个夫人才对,没想到只给了个昭仪。程姮娥心里恨得要命,但面上依然要带着笑去给王沅与张丽妃等人贺喜。

至于胡端娘,她完全是觉得自己亏大了,她怀着身孕,原本就该晋位,偏偏与这次撞在一起,不然她肯定是个妃了,而不是什么修仪。胡端娘气得跺脚,胡母劝她,她是孕妇,情绪起伏大,委屈劲儿上来,把自己的母亲一顿排揎,“我本该是同那王氏一样,至少要封三夫人,现在偏要跟那宫女程氏平起平坐,气死我了。娘您也不在陛下面前替我说说话,陛下那么尊敬您,您说的话他肯定会听的。哼,我觉得在您心里,陛下才是您的亲儿子,我这个女儿反倒是您捡来的!”

她口不择言,把胡母气得头晕,想要甩手回家,但是想想这个女儿是头次怀孕,什么都不懂,又任性,自己不看着她也不放心,只能忍下气来。

胡端娘见说不动母亲,在李湛过来看她时,撒娇卖痴,明里暗里让李湛给她晋位,李湛只当听不懂,她说多了,索性就借着朝政繁忙不过来看她,最后胡端娘只把自己给气着了。

她试图找王沅、张丽妃等人的麻烦,王沅分位比她高,几句话就能把她打发回去。张丽妃更是不客气,牙尖嘴利不弱于胡端娘。后来听说胡端娘与程姮娥掐上了,程姮娥主动认错,道歉,楚楚可怜,当然这事正好被李湛知道了,李湛训斥了一番胡端娘,胡端娘终于老实下来。

张丽妃私下底对王沅说:“胡氏蠢成这样,也幸好了皇后不与她计较。”

王沅心里暗想,蠢人或许还真是有运气的,毕竟没有人会真正与她计较,所以胡端娘在宫中还好好活着。

自从上次李湛让徽君骑在头上后,徽君对这个父皇的印象变好,李湛不再是个只会跟她抢娘的人,她念叨了李湛几天,“父皇怎么还没有过来看徽君?”

王沅道:“你父皇这些日子太忙了,等过几天再过来看你。”

她这话倒不是完全在哄着徽君,李湛今日在忙着为太宗皇帝建庙的事情。他继位的第二年,曾下诏书颂扬祖父对大周的功绩,为祖父确定了太宗的庙号,但当时为了不劳民伤财,没有建庙。现李湛终于下定决心在大周各个郡国建立太宗庙,以将祖父的功绩世代传扬。

  ☆、第 95 章

95 第 95 章

李湛下令在各郡国建太宗庙的事情, 大多数臣子赞同, 但也有极少数人反对, 太中大夫孙祁认为太宗皇帝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对百姓毫无恩泽, 不应该建庙。李湛大怒, 将其下狱,朝堂之上再无反对之声。

孙祁下狱, 他的家人通过田延年的关系找到了冯熙,冯熙直接推拒, 根本就没让人进府。

齐夫人道:“夫君,你与那孙祁同朝为官多年, 往日无怨, 近日无仇,何必将人拒之门外, 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帮个忙也就算了。”

冯熙咳嗽几声,看了她一眼,道:“那也分是什么事情,若是其他的事情帮个忙就算了,可这次关系到给太宗皇帝建庙之事, 太宗对我恩重如山, 我冯熙能有今日都是太宗皇帝一手栽培。我替孙祁说话,岂不是说我也反对给太宗皇帝建庙?”

一口气说完这些话, 他咳嗽地更厉害了,齐夫人忙吩咐下人将梨汤端过来,冯熙饮下梨汤才止住了咳嗽。

齐夫人替他抚胸口,担忧地说:“夫君,要不要换个御医过来看看?”

“不必了,”冯熙摆摆手,“我这是老毛病,年纪大了,避免不了,换多少御医都没用。”

齐夫人一阵忧心,这两年冯熙的身子越发不好,冯熙在时,她有主心骨,处事肆无忌惮,因为知道背后有依靠的人,他如果不在了,齐夫人都不敢想。

冯熙拍拍她的手,道:“阿越,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不必太忧心,日子还是照常过。”

齐夫人迫切地需要抓住些什么,她说:“夫君,大郎被封为博陆侯,舜儿现在才是关内侯,你疼爱舜儿,为何不让他同兄长一般封侯?”

冯熙道:“大郎为官多年,他有这个资历,舜儿现在还不过而立之年,资历太浅。”

“可是,只要您提了,陛下肯定不会反对。”齐夫人立刻说。

冯熙摇摇头,只是说:“过几年再说吧。”

齐夫人默默垂泪,泣道:“您这身子眼看着一日不如一日,您现在不替舜儿安排好,还要等到哪日?”

冯熙不听她的,“不必多言,我自有主张,一定会把你和孩子们安排的妥妥当当。”

冯熙为人一言九鼎,基本上答应齐夫人的话从来没有失言过,齐夫人这才放下心来。

长安城的太宗庙建成后,李湛与冯皇后带领百官去祭拜,众人三呼万岁。之后,李湛在建章宫设宴招待官员,冯皇后则在椒房殿设宴款待众贵夫人。

还是原来的椒房殿,就连贵夫人们也大多都是原来那些人,只是宴会的主角由余家换成冯家。

冯皇后穿一身红色宫装,由着母亲与姐姐、嫂子们簇拥着,以安阳大长公主为首的皇室宗亲和其他的官夫人们纷纷恭维冯皇后与齐夫人。

齐夫人比皇后还像是椒房殿的主人,举起酒杯向众人祝酒,然后志得意满地对女儿说:“芬儿,娘今日可算是开怀了!”

冯皇后见她有些醉了,道:“娘,我让人扶你去内室歇会儿。”

“我可没醉!”齐夫人笑道。

安阳大长公主凑上来,道:“阿越,我是没看错吧,皇后娘娘小的时候,我就说她天庭饱满,八字好,是个贵重的命格,现在正应了当初我说的话。阿越,你贵为皇后之母,也是有福之人。”

她的恭维话让齐夫人喜笑颜开,两人顺势坐在一起,说起话来,再加上其他贵夫人的凑趣,这一晚上把齐夫人恭维的十分高兴。

程姮娥端着酒杯上前敬皇后与齐夫人,冯皇后还好,齐夫人却很不待见她,区区一个小宫女居然有着运气生下了李湛的次子,而自己女儿却没有儿子,她敷衍了程姮娥几句,便又跟安阳公主说起话来。

程姮娥不气馁,脸上带着笑意,又说了几句恭维话,才告辞回到了嫔妃桌上。张丽妃全部看在眼里,冷哼一声,“有些人可真是厉害了,哪有好处往哪里钻,连脸面都不要!”

胡端娘跟着说:“是呀,换了我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是不是,宝瑟?”

林宝瑟道:“是呀。”

程姮娥面色不变,也不理她们,自顾自地坐下来,十分坦然地吃菜,偶尔与坐在身边的戎充仪说话。

公孙柔嘉看了一眼,对王沅说:“这聚在一起就免不了多事。”

王沅笑道:“大家伙儿只不过是过过嘴瘾罢了,难道还能真打起来?”

冯氏可不像先前的余皇后那样好糊弄,有她这座大山镇着,众嫔妃也就斗斗嘴,其他的还得在陛下身上使力。之所以众人对程姮娥隐隐排斥,不过是为着她生了儿子,别人要么难得怀孕,要么生女儿,程氏太显眼了,所以众人就看不惯她,无事就说几句酸话。

这年冬天,李湛联合已经归降的南匈奴,由卢钦率领大军攻打北匈奴,获得大胜。冯熙禁不住严寒,卧病在床,已有好几日未去上朝。李湛带着冯皇后上门探病,冯熙由人扶着在门口迎接李湛,李湛道:“大将军身子有恙,实在不必来迎接朕,若是因此加重了病情,就是朕的不是了。”

李湛扶着冯熙进屋,冯熙靠在床上与他说话,冯皇后则是跟着齐夫人去了内院。冯熙望着李湛说:“陛下此次大胜北匈奴,北匈奴至少五年内不敢再犯我大周,陛下有太宗皇帝的遗风,大周在陛下手里必将延绵万世。老臣甚感欣慰,日后总算有颜面去见太宗皇帝。”

他须发皆白,脸上皱纹横生,靠着床榻上,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李湛不胜唏嘘,犹记的他最初继位时,冯熙身姿高大,脊背挺直,面容严肃,让他时刻有芒刺在背的感觉,而今,这个人垂垂老矣。

冯皇后与齐夫人在暖阁叙话,齐夫人看着容光焕发的女儿,欣慰道:“陛下能带着你归宁,可见是对你十分爱重。”又问:“陛下现今每个月在椒房殿歇几天?”

“娘,您怎么总是问这个啊?”冯皇后蹙眉。

齐夫人笑道:“瞧瞧,这还害羞上了,为娘说的可都是正经话,话糙理不糙,这男人宠爱你就看每个月在你这里待多久,你快跟娘说实话。”

抵不住她的追问,冯皇后低着头轻声道:“陛下现在每个月就大半个月都歇在椒房殿。”

“那就好,”齐夫人放下心来,又问道:“有消息了吗?”

“娘,您前几日才刚问过。”冯皇后很无奈地说。

“咳,”齐夫人道,“我还不是关心你。”

冯氏女眷可自由出入掖庭,齐夫人与冯皇后母亲时常见面,也不拘礼,直接问道:“娘,您这几日因着父亲生病才没有进宫,父亲是否病得很严重?”

齐夫人叹气,“你父亲是老毛病了,心悸,咳嗽的厉害,加上今年冬天格外寒冷,身子骨抵不住就生病了。”

冯皇后知道父亲这心悸是怎么落下的,当年父亲以臣子之身废除昌乐王另立新君,虽然打着樊太后的旗号,但毕竟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从此冯熙就犯了心悸毛病,而且随着年纪变大,越来越严重。

她忧心忡忡地说:“等天气暖和些了,父亲的病应该会慢慢好起来,我带了人参燕窝过来给父亲补身子。”

齐夫人道:“干嘛还带这些东西过来,家里又不缺这些?”

“这是我的心意嘛!”

李湛与冯皇后探过冯熙的病后,直接坐车回宫。冯皇后靠在李湛的肩膀上,很伤感地说:“今日见父亲,仿佛老了很多,在我心里他一直是大山般的依靠,没想到竟然也会有老的一日。”

李湛安慰道:“大将军操劳过甚,所以身子才吃不消,好好修养着,会好起来的。”

冯皇后说:“但愿如陛下所说。”

李湛扯扯嘴角,等马车进了宫,他对冯皇后说:“朕还有事情,先去建章宫,让张让送你回宫。”

冯皇后柔声说:“陛下别太操劳,妾吩咐人炖了人参鸡汤,待会儿让人给您送过去。”

“不必,朕处理完事情直接去椒房殿喝,天冷,你快回去吧。”

“诺。”冯皇后顺从地说,看着李湛带着人走远,才回了椒房殿。

新年过后,天气转暖,冯熙的病情有了起色,已经能上朝,李湛对他仍然恭敬有加。但冯熙毕竟是年迈之人,精力有所不济,朝中的事务开始慢慢交给李湛独自处理。

始元九年五月初,胡端娘顺利产下一子。三皇子出生,李湛大喜,赐名为李瑜,同时改三夫人之一的宸妃为淑妃,晋封胡端娘为淑妃。

冯皇后带着众嫔妃去椒风殿探望胡端娘,胡端娘抱着儿子,心喜若狂。冯皇后把李瑜抱在怀里,笑道:“长得虎头虎脑,胖乎乎的,很像陛下,是个好孩子。”

胡端娘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样子,懒洋洋地靠在床上,有些得意地说:“瑜儿确实胖,把他生下来可真不容易,不过生下来,再看着他就觉得再疼再累都值得。”

  ☆、第 96 章

始元四年入宫, 在婕妤的位置上坐了四年都不带挪动的, 眼看着别人过得风生水起, 胡端娘心里那个急啊,一碗碗益子汤喝下去,还时不时的把母亲接到宫里小住。李湛由胡母养大, 拿胡母当半个母亲对待, 胡端娘因此能讨到不少便宜。

想起往日受过的苦,今日便觉得格外的扬眉吐气, 好饭不怕晚,她到底是生了儿子, 女儿算什么,搞不好就要被送去和亲, 而儿子可是有大前途的!

李瑜在冯皇后的怀里安安稳稳地躺着, 冯皇后摸摸他的小脸,他张开嘴巴打了个哈欠, 冯皇后心都被这小婴孩融化了。

程姮娥上前两步,笑道:“好乖的孩子,跟皇后娘娘您真有缘分,他很喜欢您抱着,不哭不闹的,哪里像我的那个小冤家, 特别认生, 不熟悉的人一近身就哭,陛下都说他胆子太小呢。”

王沅正好听到这话, 转头打量了程姮娥一眼,程姮娥微微一笑,低头逗弄三皇子。胡端娘则无知无觉地靠在床上接受其他嫔妃的恭维。

冯皇后瞟了眼程姮娥,没有理她,把李瑜交给了乳娘,道:“三皇子应该是才喝饱了奶,现在困了,让乳娘抱下去睡觉吧。”

程姮娥也不尴尬,回来座位坐下,继续面不改色地与戎美人说话。众人待了一会儿,见胡端娘累了,纷纷告辞。

王沅与公孙柔嘉结伴回了明光殿殿,她将程姮娥刚才的举止对公孙柔嘉说了,“我总觉得心里不安,不知道这程氏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公孙柔嘉猜道:“端娘与她素来不和,曾当众训斥她,虽然陛下后来罚了端娘,但毕竟程氏的面子受损,大概有心存报复之意吧。”

“丽妃之父是冯将军的部下,丽妃有孕之时曾主动想把孩子献给皇后,被皇后所拒,以皇后的为人处世,当不会行借子之事。”王沅说道。

公孙柔嘉颔首,“端娘的性子,好不容易得了儿子,必定会看着紧紧的,肯定不会像当年的丽妃一样。”

胡端娘虽然有诸多毛病,掐尖好强,爱说酸话,但都摆在明面上,让人一见就知,而且没什么大恶,跟深藏不露的程姮娥比起来来,她要可爱得多。王沅可不想看着程姮娥踩着胡端娘的肩膀一步步走上来,那样的话,程姮娥的下一个目标很有可能是自己。

公孙柔嘉道:“还是找个适当的机会隐晦地提醒一下端娘吧。”

两人说完话,公孙柔嘉突然觉得殿里很安静,忙问道:“徽君呢,怎么没有听见她的声音?”

王沅道:“可能在后院玩吧。采青,你去把五公主叫回来。”

公孙柔嘉笑道:“往日徽君在,殿里就没有安静的时候,现在陡然安静下来,还真有些不习惯。”

徽君手里抓着几朵花跑进来,两岁半的小孩儿跑起来已经很利索了,“娘、公孙姨姨!”

公孙柔嘉问道:“咦,你手里捧着石榴花儿,是不是送给姨姨的?”

徽君笑嘻嘻地说:“乳娘说娘的生辰快到了,这花儿是徽君特地给娘摘的,等姨姨生辰的时候,徽君再送给姨姨。”

她口齿清晰的把这么大一段话说完,王沅高兴极了,对公孙柔嘉说:“徽君一岁多大时,说话只能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像徽妘与徽琰嘴巴就很利索,当时真把我给急坏了。”

“是啊,幸好她只是说话稍晚一些,现在说起来多流利,”公孙柔嘉与有荣焉,“我们徽君是最厉害的了!”

徽君知道是在说夸她的话,笑得眼睛弯弯。王沅捏捏她的包子脸,问道:“娘昨日教你背了几句《急救篇》,你现在背给公孙姨姨听,好不好?”

“好!”徽君大声地说,然后把手背在身后,背起《急救篇》来:“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布昌。周千秋、赵孺聊……淳于登,费通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9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婕妤生存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