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宝姻缘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八月薇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917 KB   上传时间:2019-02-17 12:45:04

  静王随着上前跪地,皇帝淡淡道:“你来的正好,是来给德妃奔丧的吗?”

  赵雍神色悲戚,说道:“回父皇,儿臣听说此事,甚是心痛。”

  皇帝道:“那你可还听说另一件事了?”

  赵雍抬头:“儿臣驽钝,不知父皇指的是什么?”

  皇帝道:“昨日,有人混迹在工匠之中意图谋害朕。”

  “什么?”赵雍陡然色变,骇然失声道:“父皇可有碍?”

  皇帝哼了声:“朕受命于天,自然是逢凶化吉,无碍。”

  “不知是什么人如此胆大?”赵雍又皱眉担忧地问道。

  皇帝道:“大部分都死了,只知道其中一个小太监是德妃宫中的人,另外,唯一的活口在今天早上招出了一个人。”

  静王先听见是德妃的人,仿佛震动,听到最后又忙问何人。

  皇帝凝视着地上的康王跟静王,缓缓说道:“那刺客受伤很重,昏迷之时无意中喊出了‘王爷’两字。”

  静王跟康王对视一眼。

  赵雍发现自己的王兄额头上满是冷汗。

  此刻皇帝说道:“如今在京内的只有你们二人,不如你们来告诉朕,这刺客喊的‘王爷’,是指的谁?”

  皇帝锐利如刀的目光来回徘徊,仿佛最终落在谁的身上,谁就会人头落地一般。

  康王眼神有些散乱,他嘴唇翕动,张口欲说,却给身侧的世子赵琝摁住手。

  静王亦觉着身上发冷,过了会儿,静王道:“父皇容禀,康王、王兄……他向来有贤德能干之名,且从来忠孝,才得父皇重用,连儿臣心中也对王兄钦敬之极,按理说王兄绝对不该、也没有必要做这种逆天之事,所以儿臣大胆觉着,刺客所喊的一定不是王兄。”

  康王面露惊愕之色。

  皇帝挑眉:“那么,难道他喊的是你?”

第79章

  皇帝问罢,殿内一片死寂。

  康王不禁看向静王,静王却不慌不忙地磕了个头:“父皇恕罪,儿臣以为,这刺客……所说或许未必是真。”

  皇帝冷笑:“是吗?别的地方栽赃陷害也就罢了,难道刺客昏迷之中还能栽赃陷害?”

  “儿臣并不是说刺客是陷害,只不过,也许他口中所唤另有其人呢?”静王说到这里,抬头看向皇帝。

  目光相对,皇帝隐隐猜到他的意思:“你是说……”

  静王说道:“如今虽然只我跟王兄在京内,但先前齐王之事过后,昔日那些追随他的人有的被捉拿归案,有的却逃之夭夭了。儿臣风闻也有些人并不死心,尤其是在……”

  先前齐王给贬斥流放,近来消息传了回来,齐王因为患病不治,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静王顿了顿:“所以儿臣觉着,也许有些人还想着给齐王报仇,才能做出这样穷凶极恶不留后路的恶事。”

  皇帝缓缓点头,沉吟不语。

  静王说罢之后,康王也说道:“静王的话也提醒了儿臣,先前禁军之中的统领武玉突然身死,儿臣那会儿就觉着事情蹊跷,当初儿臣带兵剿贼的时候,武玉曾在儿臣麾下,在他身亡那几天,他曾邀过世子饮宴,只是世子因有事不曾赴约,偏偏那日武玉就身故了,现在想想,应该是他察觉了什么,也许正是察觉了贼人偷偷潜入宫中,本想告知世子的……却给贼人故意谋害灭口。”

  赵琝道:“早在听说武统领身故后,孙儿也曾跟裴指挥说过跟他相约之事。”

  皇帝眼中流露思忖之色,又问道:“既然他察觉贼人的踪迹,为何不即刻向永宁侯告发?把贼人当机立断地拿下?”

  康王道:“儿臣也想不通,也许……是因为武玉有什么顾忌,或者是拿不准,所以不敢贸然揭发,也是有的。”

  养心殿内一片沉默。

  终于,皇帝叹了口气,说道:“朕年纪大了,很不愿意再为了这些事操心,何况直到如今,留在京内的只有你们两人,朕从来最看重康王,可正因为如此,对你的要求便更高一些。其实之前德妃身故之前跟朕说过,那小太监的事她并不知情,还求朕善待康王,朕怎会不知她的心意?何况你也毕竟是朕的儿子。”

  康王听到这里,不禁涕泪交加。

  皇帝又看向静王,说道:“静王也很好,很是知道爱护兄长,且又临危不乱,条理清楚,对了,你的身子好多了?”

  赵雍道:“回父皇,前些日子病了一场,开春后应该会更好些。”

  皇帝说道:“你们两个都不错。好了,都退下去吧。世子留下。”

  康王跟静王双双磕了头,起身往外而去。只剩下世子赵琝还跪在原地。

  等两位王爷出殿后,皇帝说道:“昨日朕传你父王,你能陪着他一块儿进宫,可见是个孝顺的孩子。”

  赵琝毕恭毕敬地说道:“皇爷爷,这是孙儿该行的孝道,不值什么的。”

  皇帝笑了笑:“你父王有你,也算足矣,你眼见也大了,只是没个正经差事到底不妥,等过了年,你便到五城兵马司去挂个职,暂且历练历练吧。”

  赵琝很意外:“皇爷爷……”

  皇帝问:“莫非你怕辛苦?”

  “并非如此,”赵琝忙又磕头:“孙儿只是觉着皇爷爷交给我这样的重任,我一时怕担不起来,其实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皇帝笑道:“这就好。你若好好地干,才不辜负朕跟你祖母的期望。好了,你去吧。叫裴爱卿进来。”

  赵琝行礼起身,退后几步,转身出了殿。

  此刻静王跟康王却也不曾离开,正在门口处寒暄。

  因康王还病着,静王亲自扶着他的手,康王便道:“今日多亏了贤弟,不然的话,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静王摇头含笑说:“王兄何必如此,咱们毕竟是兄弟,该守望相助,何况我一向深信王兄的为人,只不过是为了咱们说几句话罢了。而且父皇只是一时受了惊吓,未必就真的疑心了咱们。”

  静王又道:“只不过那武统领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到底如何呢?”

  康王便看向裴宣,问道:“裴大人,武玉失落的金牌还没找到?”

  裴宣道:“回王爷,还没有找到。”

  康王忧心忡忡道:“这帮贼人是由工部伺机潜入,金牌至今没有找到,也许贼人还有后招,宫内的防范一定不能懈怠啊。”

  裴宣道:“王爷放心。下官定会全力以赴。”

  此刻赵琝出来传了皇帝的话,裴宣才转身入内面圣去了。

  静王见赵琝出来了,才说道:“德妃娘娘的事,王兄跟世子也要节哀顺变才是。”

  康王红着眼睛,捶胸顿足:“是我之过,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啊。”

  赵雍又劝说了几句,才又告辞了。

  剩下赵琝扶着康王,康王将泪拭去,挽着他的手往德妃停灵的寝殿而去。

  走了数步,康王听赵琝说了皇帝的吩咐,意外之余,脸上露出几分欣慰之色:“圣上毕竟还是明白的人。”

  康王又拍拍赵琝的手说道:“这一次能够转危为安,也多亏了你昨儿极力劝我进宫。”

  原来昨天宫内出事之后,虽然皇帝命封锁消息,但康王府自有眼线,很快便得知了。

  紧接着皇帝召见康王的旨意就传了出来,以康王跟底下几个幕僚的意思,是不能在这非常时刻进宫的,毕竟皇帝在盛怒之下,谁也不知会发生什么,多半是凶多吉少。

  倒不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只是赵琝竭力劝阻,又要亲自陪着康王进宫,康王左思右想,终于才答应了,先前皇帝责问之时,对康王来说简直如置之死地而后生。

  此刻赵琝便说道:“这件事,不论是哪一派的手笔,都是想栽赃给父王,或许也想着让父王自乱阵脚,先前父王若真的逆反起来,就正好中了他们的计策了。”

  康王捏了一把汗,道:“你说的很对。但到底是什么人居然能做到这种地步?”

  他想到方才在养心殿内赵雍的反应,又说:“我本来怀疑静王,但是先前他在殿内是真心诚意地为了我辩驳,倒不像是幕后之人。”

  赵琝皱眉想了会儿,说道:“不忙。只是宫内从此没有祖母的照应,咱们以后行事越发要小心谨慎了。”

  提到德妃,康王不禁也流出泪来:“都是我的不孝,才逼得你祖母如此啊。”

  赵琝也红了双眼:“父王不要过于伤悲,幸而贼人的计谋落空了,等查出是什么人暗中施为,迟早要连本带利报回这笔仇的。”

  ——

  且说静王赵雍跟康王分别,本来是想去德妃停灵寝殿的,转念一想,便先去见平妃。

  先前孔春吉按照静王的吩咐来见平妃,却不料周淑妃恰好在平妃的殿内。

  因为昨儿宫内发生的刺杀之事以及德妃的事,两个人正在议论。

  平妃便说:“德妃的身子本就不大好,只是恰好在皇上遇刺后突然就……却有点太巧了。”

  周淑妃低低问道:“我听说,昨儿捉到的刺客里有一名是德妃娘娘那边的太监,只怕娘娘怕皇上疑心此事跟康王有关,所以才……”

  平妃啧啧了两声:“我要是皇上,我当然也是该怀疑他们的,如今朝内除了康王,还有谁有这样大的势力跟能耐?大概是见皇上迟迟地不肯定下太子之位,怕夜长梦多的,才着急了。”

  周淑妃忙道:“姐姐不可以这样说,万一给人听见了就不好了。”

  平妃不以为然:“这儿又没有外人,何况我也没说错,皇上原本对于皇后所生的前太子寄予厚望,谁知道他竟然丧德败行的做出那些下流不堪的行事,实在是伤透了皇上的心,自打那件事后皇上就不肯再立太子了,大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罢了,现在大家都说康王了得,但谁能保证不是第二个前太子呢。”

  周淑妃摇头笑道:“姐姐越发说的过了。还是别说这些没意思的,听说静王的身子大有起色?”

  平妃闻听,颇为得意:“我早说静王会养起来的,之前那些人每每地丧谤他,哼,若真的是身子不好,怎么一成亲就能让侧妃怀孕呢?”

  周淑妃叹道:“可惜侧妃福气毕竟差点儿,没能好好地把孩子生下来。”

  平妃也觉着此事很遗憾,但她倒是个想得开的,便说:“不妨事,反正他们都年轻,以后身子更强健起来,要多少孩子没有?”

  周淑妃笑道:“只怕他们就是年轻才不懂,姐姐暗中倒要多叮嘱他们,以后务必加倍小心。子嗣的事儿可是怠慢不得的。”

  平妃连连点头。

  两人说着,外头已经有内侍报说静王妃来见。当下传了孔春吉入内。

  孔春吉入内行礼,拜见了两位娘娘,平妃说道:“你是随着静王一块儿进宫的?”

  静王妃道:“回母妃,是,王爷正在面圣,我便先来拜见母妃了。”

  平妃说道:“这也是你们的心意,皇上看了料想也会欣慰。”平妃又指着周淑妃给静王妃道:“你应该是见过淑妃娘娘的了?王爷的侧妃就是淑妃娘娘的妹子。”

  孔春吉道:“是,之前进宫的时候曾见过一回。”

  周淑妃凝眸打量:“静王妃果然是端庄大气,不愧是皇上亲给王爷选的人。”

  孔春吉垂首含笑说道:“多谢娘娘夸赞,妾身委实不敢当。”

  周淑妃笑道:“并非虚言,王妃这般贤德,我那位三妹妹在王府内,我也是很放心的。”

  孔春吉道:“妾身跟侧妃姊妹相称,相处的也甚是融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0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2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宝姻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