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旺夫命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36 KB   上传时间:2019-01-11 15:58:31

  “你赔我的福字!”

  卫成取下被他抓在手里写劈叉的毛笔:“我还没让你赔我的笔。”

  卫老头嘿嘿笑道:“没敢糟蹋你的东西,这是你娘买的劣笔,看砚台学了这么久的字,说让他写两张来。”

  砚台听了特有底气,说对,没错,是奶让写的。

  “你握笔姿势不对,我说写字要有力道也不是让你抓着笔使劲儿往纸上杵。”卫成走过去重新挑了支笔,蘸墨,递给砚台让他握住,纠正了两次看他握对了才用大手包着小手带他写了个福。

  砚台本来气呼呼的,让他带着写了几笔还上瘾了,学着当爹的动作自己又写了个福,对比着一看……

  “真丑。”

  “等我以后像你这么大肯定能写得好,比你要好。”

  “我几岁学字?我是什么条件?你要是还不如我,那纯粹是糟蹋东西。”

  砚台不理他,低着头继续涂涂写写。看他玩得差不多了,卫成收了他手里的笔:“没过瘾后面两天再教你,去把手洗了,还有脸上,拿热水一并洗干净。回来路上我买了蜜饯酥饼,你尝尝味道。”

  听了这话,砚台才不吵不闹任由卫成抱他下地,他站稳之后就从书房里跑出去了,卫老头怕他跑快了摔倒,追着也要出去,就发现儿子抬手将砚台踩过的凳子挪到一边,他自个儿站到案桌前,端详起砚台写的字。

  “爹不去洗手看着我做什么?”

  “也没什么,就是觉得砚台能写成这样很不错的。”

  卫成点点头:“和五岁孩子比,是很好。”

  “你咋不夸夸他?”

  “他自我感觉一贯好,不用谁夸尾巴都翘上天了,我再夸他,还不知道能骄傲成啥样。卫彦那性子,我说他写字丑,他跟我赌气也会把字写练好了。”

  “老三你原先挺老实,现在学得滑头了。”

  卫成笑看他爹:“不是一样?我自己倒没觉得。”

  说这话呢,砚台又咚咚跑回来:“爷?爷你来啊,过来洗手。”

  卫老头没再跟卫成多说,笑呵呵跟出去:“别催,来了。”

  说这几句墨迹差不多也干了,卫成将这张红纸卷起来,拿细线扎紧,顺手插进旁边筒子里。他重新铺上红纸,把福字对联全写了,写好收拾收拾就准备拿去张贴。这个时候砚台捧着蜜枣吃呢,他特地吃到宣宝面前,看弟弟嘴馋,又看旁边没人,就偷偷拿着蜜枣给他舔了好多下。

  “甜吧?”

  “宝啊你要快点长大,长大了就能吃好多好吃的。”

  “我刚才就闻到肉香味儿,娘她们烧了好多肉,你没得吃,你只有糊糊。”

  砚台还要质疑弟弟的脑袋瓜,问他怎么还学不会说话和走路?姜蜜就进屋来了,看他在吃蜜枣,让别吃了留点肚子。“对了,砚台没给你弟弟喂枣吧?”

  “没喂,就给他舔了两下。”

  姜蜜走过来摸了一下,宣宝嘴上果真黏乎乎的。

  “娘啊,宝出生都好久好久好久了,怎么还不会说话呢?”

  “等暖和起来弟弟就该学说话。”

  “还要那么久?”

  好叭,也没办法,再等等他。

  这一晚卫家院子喜气洋洋的。对他们来说已经过去的乾元十二年是个好年头,卫成升了六品不说,婆媳两个还封了诰命,家里添丁添亩。虽然中间有些波折,索性都度过了,没吃大亏。又因为之前那出,卫家同左邻右里关系也亲近了一些,一切都朝着好的方面在走。

  “后头这年三郎你也要继续努力,咱们齐心协力把日子过起来,总得一年更比一年好。”

  “娘我知道。”

  “明年我跟媳妇儿第一要紧是教宣宝说话走路,砚台就继续读书认字。”

  家里人点了一圈,唯独漏了卫老头,卫老头反手指着自己问:“那我呢?”

  吴婆子白他一眼:“你当家的,我还能安排你?”

  “你安排安排也行……”

  “那你就别添乱。”

  屋里头哄的笑开了,包括宣宝都咧了咧嘴。宣宝没陪着熬一整夜,年夜饭没吃好他就困了,姜蜜由着他睡,也告诉砚台别硬撑,困了就回屋睡去。

  特地挂上的红灯笼照了一夜,砚台本来撑着说不困,后半夜也睁不开眼,还是让姜蜜给哄睡了。四个大人闲聊着守到天亮,用过早食才准备歇,睡了半天起来外头变天了。

第103章

  卫成官当得独,这几天不用上衙门他自然就没了消息来源,本来毫不知情,还是初一下午冯掌柜来叩卫家门,说好像出什么事了,问他知不知情。

  那会儿卫成才刚睡醒,在吃面条,因为冯掌柜来他把碗都搁了。

  冯掌柜说不讲究,让他吃着,边吃边讲。

  卫成问他知道些什么?

  冯掌柜说他夫人同东家太太是远亲,他家能把日子过得好全仰赖这门亲戚,逢年过节哪里能少了规矩?那头不指望他们孝敬多少,总要上门去说几句吉祥话。他今儿个就去拜年了,结果被那边提点说这阵子当心点。那头没明说,听那个意思京中是出了事,还是不小的事情。

  卫成将面条嚼烂了咽下去,摇头说不知情:“皇上仁慈,逢年许衙门歇五日,昨个儿回来之前还没出事,是昨晚闹的动静?”

  集古轩做古玩字画买卖的,东家能在京城站住脚,上头铁有人罩,会有消息来源正常。卫成信他说的,想起皇上一直在忍耐,这两个月铺垫许多,兴许在昨晚除夕宫宴上临时来了机会。卫成也就只能想到这里,他现在什么都不知道,要猜出个前因后果太为难人了。

  冯掌柜摊手:“我知道啥?我也不敢逮着东家寻根究底,想着过来给你拜个年,顺便打听看看。”

  “让冯掌柜失望了。”

  “说不上,左右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过几天估摸大家伙儿就都知道了,瞒不住的。”

  又聊了几句,冯掌柜问候过卫老头和吴婆子就告辞了。卫成刚才还一派轻松,在他走后皱了皱眉。姜蜜估摸该吃好了过来收碗,正好撞见他眉头紧锁,就没急着把面碗端出去,坐下来问:“冯掌柜说了什么让相公这么介怀?”

  “听他的意思京里出了大事。”

  “过个年能出什么事?就算真有事好了,至少牵扯不上咱们,你就别想了。砚台刚才吵着说要拿毛笔写字,你带带他。”

  这么说也对,蜜娘啥都没梦见说明事情同家里牵扯不上,就算宫里闹起来了,皇上也该是赢的那方:“怪我,让冯掌柜带跑了,顺着瞎猜一通都忘了从这头想想。”

  卫成想通了,想通之后好生陪伴了家人几日,回衙门之后就听说国丈退朝了。

  问怎么回事,只听说是除夕当夜宫里出了事。这时候风向还不是特别明朗,知道的不敢胡乱议论,卫成真正闹明白还是在梅芳斋,他亲耳听见皇上斥骂后族,说那一家子横行霸道没把皇权看在眼里。卫成站在旁边听着,皇帝说够了才想起他,问他知不知道除夕当晚出了什么事?

  “微臣不知。”

  “翰林院里没人议论?”

  “只听说太傅赋闲了,不知真伪,不明因由。”

  “大皇子不当心撞上皇后娘家侄子,挨了一脚踹,仰面倒下磕伤了后脑勺,就这个事,你觉得呢?”

  这还用觉得?

  哪怕人人都知道大皇子他母妃出身低,那也是皇子,下臣之子踹伤天潢贵胄,怎么罚全看皇上的心情。国丈那边解释说他没看清,以为是不长眼的奴才抬脚就踹了,发现是大皇子已经来不及收,请皇上开恩。皇帝没说什么,大将军等人站了出来,说奴才冒犯主子,理应重罚。后族招摇,树敌不少,有大将军牵头陆续站出来不少人,都说国丈也不能一心只顾着朝廷,该好生教教孙子,放任他这样以后岂不是祸害一个?

  皇后都跪下来求情了,说她侄儿还小。

  贵妃说什么?当日太子意外负伤,皇后娘娘杖毙一宫奴才。今儿个大皇子磕破头,轻飘飘就要过去,这可真让人寒心。太子是中宫嫡出,身份尊贵,难道其他皇子就不是真龙骨血?贵妃说着都要为大皇子抹眼泪了,她起了这个头,包括敏妃在内的高位妃嫔都说了话,大皇子生母倒是没闹,她跟着太医去了。

  这还真是意外一出,要安排都安排不来。

  皇后有句话没说错,他侄儿就是太小,只不过比砚台大一点点,因为得宠,性情骄纵霸道,平常踹多了奴才当时顺势就抬了腿,发现踹了皇子他心里是有点惴惴,也没觉得是很大的事。听家里人说多了,他才五六岁就知道大皇子出身低贱……他哪怕犯了错也有皇后姑姑护着,怕个什么?

  谁知道会有那么多人站出来,逼迫皇上重罚。

  皇上乐意之至,他也不能明里表现出来,还迟疑了一会儿。大将军等人继续施压,站出来的文官说得委婉些,武将都憋不住直接开骂了,孙子是这德行怎么还有脸为百官表率?还太傅呢,回去把人教好了再说,别只顾着争权斗利放着儿孙不管由他长成欺男霸女的恶棍,遇上事儿抬脚就踹,真是好大威风!皇子们都干不出这种事,偏让你家做全了!

  局面十分不利,这个时候,国丈说话了。

  说什么先皇走后他一心辅佐皇上,为了皇上为了朝廷的确疏忽了府上,出了这样的事他难辞其咎,想着皇上早已经成年都亲政了,用不着他,准备辞官回家。

  他这是以退为进,提醒皇上我赫赫功劳你不能忘恩负义,说要辞官也是等皇帝挽留他,逼着皇帝出面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本来这个事情就可大可小。

  往大了说是目无尊卑以下犯上,不把皇家看在眼里。

  往小了说起冲突的两个都才不过五六岁,人小,不知事。

  要是皇上愿意配合,本来是可以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乾元帝明摆着不乐意放过上天送给他的大好机会,国丈以退为进,他就当没听懂,起先舍不得了一番,说既然太傅坚持要辞官,做皇帝的也不强人所难,就不挽留了。又回忆了太傅这些年的功绩,让他回家好好带孙子,争取给朝廷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才。

  皇帝开了尊口,当然是一言九鼎,绝没有不作数的。

  皇后那边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大将军等人还假惺惺送别了国丈一番,说舍不得他,还说既然以后不用为朝廷鞠躬尽瘁了让他多多保重好生调养。

  那当下国丈是错愕的,反应过来都开始抹眼泪了,说放心不下啊,舍不得啊。

  大将军说啥来着?

  说他爹年轻的时候征战沙场,岁数大了没办法,得把领兵的机会让给年轻将领。要他从战场上下来容易啊?刚回来那几天老爷子是挺高兴,时间长了心里痒,总想去杀敌……这些慢慢都能习惯的。不能上阵杀敌就在府上舞刀弄棒,也能过个瘾,慢慢的也就不惦记打仗的事了。

  大将军认真劝了国丈一番,大概是让他退休之后自己培养点兴趣爱好,反正你走了总有别人顶上来,出不了乱子,操心啥呢?

  不管国丈怎么说,看不惯他这些都能想法子挡回去,他就因为孙子那一脚踹,被迫回家带孩子去了。

  空出这个缺,皇帝已经打算好提拔心腹。他又去了撷芳殿看大皇子,大皇子头上包起来了,太医说磕伤了头要观察几日,要是没有恶心呕吐这些反应那养好皮外伤就行。皇帝关心了长子一番,没多待,他还有政事要处理。

  后来听说皇后娘家送了赔礼进宫,不过事已成定局,好不容易顺理成章逼迫国丈退出朝堂,他不可能再把人请回来。

  皇后娘家那边,所有人就是聚拢在国丈周围,国丈刚才赋闲可能还看不出影响,时日一长,之前攀附他们的必定会有人犹豫反悔重新观望,本家子弟也会着急。

  人就不能急,一急就犯错。

  ……

  乾元帝自然不会挨着给卫成细讲,他稍微提了两句,以卫成这脑子就猜到后续。

  皇后娘家送出来的把柄,被对头拿住向皇上施压,皇上借此收拾了国丈。并且有大皇子被踹在先,皇上还不用背负任何骂名,就这么得偿所愿。

  乾元帝自己都觉得事情有些容易了,他本来计划的全没派上用场,这次是送上门的机会。

  “皇上奉天承运,自然能得天道相助。”

  “说得好,朕也得给你记上一功。”

  “且不说微臣没派上任何用场,即便有,为皇上效力理所应当,岂可居功?”

  他这么说,乾元帝还是借口卫侍读伺候得好,看了赏。

  问缺点啥,卫成说家中一切都好样样不缺。哦,那就是缺钱。给金银打眼,皇帝眼神示意太监总管拿了官票给他。卫成迟疑片刻,这才收下谢了恩,心想他也是穷出名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旺夫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