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旺夫命_分节阅读_第151节
小说作者:南岛樱桃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836 KB   上传时间:2019-01-11 15:58:31

  嫂子就说:“你是荷花的亲姑姑,帮着说媒也挑个好的,卫虎那个样子……哪怕家里几十亩地谁敢嫁过去?过去不受婆母磋磨?”

  眼看她哥也要点头,陈氏把端着的茶碗一放:“嫂子你说我是傻子吗?我比你傻多少?我能把荷花往火坑里推?既然提出来那肯定有由头。”

  陈老大赶紧安抚道:“妹你别气,你仔细说说。”

  陈氏这才说出个一二三来,待她讲完,陈家人有一会儿回不过神。

  “是真的?卫三说要带他走?到淮安去帮着做管家?”

  “还能是我编的不成?我本来听着也想一口回绝,我侄女样样好,说给谁不行做什么说去他家受罪?是姜氏劝我说不错,让我问问你们的意思,结合这个情况,哥嫂要是看得上咱赶紧的把事情办了。你想想看,先去淮安待个三年,跟着就能上京城安家,虎娃是亲侄儿,老三总会照顾他,何愁没出路?”

  陈家人边听边点头,他们可算看到虎娃的优点了,只要不受李氏摆布,他身上优点大把的,勤快、能吃苦、过日子踏实……

  “卫三不是待不了几日?这三两天哪办得好喜事?”

  “我看这样,就请三弟做个见证,把亲事定下,订了亲让荷花在家里备嫁,听弟妹说漕运总督年末要押运漕粮上京,到时候还要经过泞州码头,他们在码头停一下,放虎娃下船,回来把喜事办了,后年两口子早点去码头等着上船就是。”

  “哥嫂想想清楚,最好也问问荷花看她肯不肯嫁,商量好了赶紧给我个说法,同不同意我今儿个都得回个话去。”

  陈大嫂直接就拍了板儿:“还问什么?照你这么说当然好了,她能去京城安家我跟你哥还能拦着?”

  “那行,就说定了,我去那头回个话,看这两天吃个定亲酒。”

  想着女儿有福享,陈大嫂脸都要笑烂了,倒是陈大哥,多嘴问了一句:“这种好事怎么轮得到我们?李氏娘家不沾?”

  陈老大不提,陈氏差点就忘了:“老三要带虎娃南下这个事你们先别声张,他们还没正式提起,先把喜事定了,定下之后再说。”

  “要是先说了他跑不了要娶李家媳妇,托李氏的福,我婆婆包括三弟妹都瞧不上那家。三弟妹说女人家有自己的想法挺好,立得起能帮衬相公也不错,主意大胆子肥的万万不敢要。嫂子你跟荷花说好,真成了好事做什么都得商量着来,她可不能嫌虎娃傻凡事自己拿主意。李氏替男人家出了那么多主意,日子越过越瞎。你看我现在强出头不?少操心还少受累。”

  陈氏把话都说到了,回去找上李氏,讲她刚才去问过,娘家那头的确在给荷花相看,还没看好。

  李氏问她提了没有?虎娃的事。

  “提了,我嫂子觉得虎娃这样的踏实能体贴人是不错,她还是有些犹豫,说想听听荷花自己的说法。”

  李氏皱眉:“这种事不都是父母说了算,哪有由她挑选的?”

  “我们家女儿性子都比较强,她不高兴哪怕定下也难过好,问问也不错。”

  “那她本人怎么说?”

  “她小姑娘家也不好意思明说,我看那意思觉得不错,说虎娃踏实勤快能兴家。她那么说我赶紧帮衬了几句,让我哥嫂点了头,三弟妹不是说娘在京城等好消息,你看是不是让老三做个见证趁热打铁把亲事定下?”

  李氏也觉得好,她想着现在定下能得老三一份礼,以后定的话,说不好啥都捞不着。

  在卫成夫妻见证下,两家的亲事就定下来了,姜蜜拿了个红玉镯子给荷花,做添喜之物。荷花两手捧着接过去,小心戴到手腕上,待她谢过。姜蜜扫了卫成一眼,卫成想起来,提了那事。

  “夫人跟我提了个事,说虎娃留在乡里这辈子就是地里刨食,想着我们做叔婶的是不是给他指条出路。这事我琢磨了,我们南下淮安,别的都安排好了,就是还缺个帮着跑腿办差的管事。虎娃性子沉稳,听话,办事牢靠,能让人放的下心,我想带他出去,二哥以为如何?”

  卫二郎虽然也更看重登科,虎娃能有出路他同样高兴,就点头说:“三弟肯提拔他当然好。”

  好?好个屁啊!

  李氏都坐不住了,蹭一下站起来,满是不敢相信看向卫成:“这事怎么没提早说?”

  因为突然受了刺激,她连语气都是责问的,卫二郎拧着眉看她一眼:“三弟想要提拔虎娃是好事情,你怎么说话?”

  姜蜜也笑了笑:“我昨个儿才跟老爷商量出来,今儿赶着喜事提了。我想劝二嫂一句,虎娃十九了,再舍不得当娘的都得学着放手让他独立,那才是为他好,总这么拘着能有什么出息?”

  说着她又看向虎娃,问:“你想跟你三叔南下淮安吗?想不想出去见见世面?”

  这个事明显超出了虎娃的预期,他看着还有些糊涂,还是点点头说:“我想,我想有出息。”

  因为总被亲娘说“你看看毛蛋”“毛蛋如何如何,你如何如何”……哪怕再笨心里还是会难受,他只是没法子,知道自己就这点斤两,不敢折腾。可真要有这个机会,儿郎家哪有不想顶天立地的?

  卫二郎包括虎娃本人都很愿意,事情就定下来,卫成让他今儿个就把东西收拾好,和家人好生吃个饭,道个别,明天到县里去,过两日一道启程去泞州码头。

  “这就走?是不是太赶了一点?”

  “难不成还给他准备一年?男子汉大丈夫少点磨叽,做事利索些。”

  卫成看像虎娃,眼神询问他听到没有。

  虎娃抿唇,点头说记住了,今晚收拾好明天上县城。

  陈家那边来观礼的都高兴得很,直说荷花命好,以后有福享。李氏娘家脸黑黑的,热闹过后,李家的就把虎娃他娘喊到一旁,问:“这种好事你就便宜了陈家闺女,咋不想想你侄女?你侄女还没找落呢!”

  李氏心里比谁都难受,她咬牙说:“当家的说虎娃这性子该找个彪一些的,要两人都软和,怕过不好日子。他提的陈氏女,非要我找大嫂说,本来以为大嫂如今眼界高了指定看不上,她推了我回头在提侄女的名,谁想竟然说成了……”

  “你们老大入了卫三的眼,跟着就要走好运,陈家凭啥不干?傻子才不干!你压根不该去提!”

  “我又不知道,我不知道啊!”

  她娘家人已经捂上胸口了,难受,是真难受:“这事儿没余地了?”

  “你是说退了陈家的亲事说我侄女儿?要是没老三作见证是可以,现在不行。陈家的连姜氏的镯子都收了,这怎么退?”

  “那总要等个一年半载才会成亲,你不能想想法子?”

  李氏头疼,为登科的事她就头疼,加上虎娃这出,烦都要烦死。她囫囵应了一声:“看吧,看看再说。”

  比起虎娃的出路,她更关心登科求学的问题。

  她交代那个话登科说了,老三拉出姜蜜娘家兄弟,说仿照他们,等登科中了秀才要是去不了府学,再推荐他去那些实力不错的学馆好了。

  李氏当时就很着急,说这是亲侄儿啊,不能想想办法?

  卫成当场考校了登科一番,他提了几问,卫煊能答上,登科却不能。卫成听完就摇了头,说这种程度都没有通关节也是害他,府学那种地方,就算把人塞进去了,你每天也是听天书,你听不懂。

  这就像带孩子,没学会爬怎么走?没学会走怎么跑呢?

第182章

  亲戚走了一圈,祖宗祭拜过,加上虎娃的亲事也说定了,任务其实就算完成。卫成还跟大叔公吃了一回酒,然后才回到县里。到县里发现前来拜访的源源不绝,有当地官员、富商、乡绅,也有许多年不曾往来的同窗——在镇上学塾的同窗,还有慕名前来的学子。

  对了,在好些天的紧赶慢赶之下,接到泞州传话的宿州知府可算到了松阳县城。知府老爷先去衙门找了县令,听县令说总督大人住在他大哥家,知府连口茶也没顾得上喝,转身又去了卫大家。

  卫成已经在准备,第二日就要动身离开了,这会儿他在跟毛蛋安排事情。主要还是说学田祭田的问题,田地须得慢慢寻摸,不是一两天就能买好,卫成大概跟他讲了讲学田祭田置办下来怎么经营,让他多费些心千万办妥,办妥之后往淮安捎个口信。

  毛蛋对别人不见得有这么多耐心,对他三叔却恭敬得很,但凡卫成交代个什么,甭管有没有困难他都敢应,这会儿也一样——

  “这事叔叔放心,侄儿保准给办妥了,事实上我都跟我娘打过招呼让她支三千两,先置办二百亩良田,这个数您看行吗?”

  “一下估计买不到那么多,慢慢来吧,这二百亩我出一半的钱,其他……”

  卫成正想说这是惠及后代子孙的事情,全家都该出点力,这话就让毛蛋截了:“叔叔早年帮亲戚们太多了,这回事,哪还用您出钱?您也给我爹一个表现的机会,我爹还是老大来着。”

  卫成想了想,说:“这事得由你们去办,你们又要出力又要出钱,还是全包的出法,不合适啊。”

  毛蛋不好意思笑了笑,回道:“我拿叔叔做噱头发财,叔叔不肯抽成,这就白送给我多少钱……怎么还能跟您伸手?”

  “一码归一码,你写书用我做噱头,要计较也是我们之间的私事。置办学田祭田是公事,两件事不当混为一谈。这事就说定了,晚些时候我让你婶婶送千两官银票来,缺的部分由你们补上。”

  卫成拍了板儿,毛蛋就没再劝,他说:“同我定下婚约的卢四小姐家是书商,经常需要南北走货,商船行在大运河上,盼叔叔多加照拂。”

  卫成问他,大运河上乱得很吗?

  “这……侄儿只管写书,印刷售卖的事我不通,只是听卢家大少爷提过两回,要行水路不打点好难办,漕帮霸道,只两种船他们不敢动,一是朝廷的官船,二是南边来的运铜船。官船自不必说,但凡动了,回头就要面临朝廷清剿。运铜船上货物重,吃水深,他们不敢撞上去怕自个儿翻覆。除去这两种,寻常船只都得打点漕帮,路过就得拜码头,否则你不停靠他也能给你拦截下来,要吃苦头。”

  这些话其实是结亲之前,卢家同毛蛋谈合作,想多拿分成卖惨说的。

  大概意思是毛蛋只负责写,其他所有都由卢家一手包办,排版印刷运输售卖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他们希望多抽一些。最后商定的是刨除一切本钱,利润的部分五五分账。卢家再辛苦,没有毛蛋他们也挣不了,毛蛋这边同样承担了编故事写故事以及应付主角原型的压力,合作双方各有各的难处。

  卢家就跟他说了一回,毛蛋记住了,这会儿原封不动转述给他三叔。

  卫成又提了几问,毛蛋说不好:“叔叔要真想知道,我请卢大少爷上门,他能说得明白。”

  皇上指他做漕运总督就是要治理这些,卫成当然想多了解一些,光听汪大人说那些显然不够。

  他略一点头:“你去请卢家少爷来,我有些话想问。”刚交代下去,就听说宿州知府到了。

  毛蛋自觉避让,卫成则在他们家正厅见了本地知府,也就简单聊了几句,吃了碗茶。知府还想做东给卫成接风洗尘,问他是不是去宿州城里看看?进京多年难得回来,故地重游也有一番滋味。

  卫成拒了,说没时间。

  宿州知府说还想仔细聆听他教诲,怎么大人这就准备启程赶往码头?真不能多留几日?为了挽留他,知府还提到宿州府学的学官以及卫成那些同窗,大概意思是下次回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叙叙旧?

  “以后有机会再说,这次真没时间。”

  知府大人赶着来的,结果都没说上几句话,他也没立刻打道回府,又往衙门走了一趟,同县令聊过,准备多留一日,赶明儿亲自送卫成出发。

  卫成没管宿州知府是怎么打算,他把心都放在同卢大少爷的会面上。卢家是书商,还是生意做得颇大经常要从水路走货那种,对大运河多少是了解的。卫成想知道的就是没经过加工润色的真实情况,假如漕帮的危害已经那么大了,都不用考虑该怎么谈,到淮安之后就该商量看怎么解决他们。

  农商都是重要的赋税来源,也直接关系民生。

  商队走货难,这个情况会直接抬高东西的卖价。想想看,朝廷要抽税,商税本来就比地税略高,加上途中还要被漕帮刮下一层,为保利润,商家势必抬高卖价。很多东西属生活必须,少吃口也得省钱置办,这多花一文,那多花两文,算下来就很可观。

  偏偏涨价还不是涨一次就算完,人是喂不饱的,漕帮刮下来的只会越来越多,这是个需要引起朝廷重视的恶性循环。

  卫成调过来之前不了解情况,从没提过这方面的建议,真正坐在漕运总督的位置上,几边一了解,就感觉治理漕运迫在眉睫。

  听说卫成要见他,卢大少爷受宠若惊,他带上这几天抓紧准备的礼物过来,卫成却不关心他带来的礼,坐下之后开门见山道出心中疑问,听卢大少爷说了一番他所知道的水运情况。

  卢大少爷也委婉的求了庇护,卫成正面给了他说法,说会庇护他,不是因为他将要同卫家结亲,而是做了漕运总督就应该治理好漕河,确保沿河一线的安全,保证水运畅通。

  “今日谈话的内容,你出去之后莫要声张,至于我答应你的,且等一两年,再来看吧。”卫成端起茶碗慢慢喝着,过一会儿才说,“皇上是明君,想的从来是如何才能使百姓生活更好,不过这片国土太大了,存在的问题也有不少,要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不可能,总得一步步的慢慢来,你们应该对朝廷有些信任和耐心。遇上不平之事,报给通政司也好,报给来地方上巡视的监察官也好,想想办法让皇上知道。”

  能说的说了,卫成摆手让他退下,说想自己待会儿。

  卢大少爷自厅里退出去,出去找了毛蛋,感慨道:“同卫大人聊过之后,我有些明白他为何能有今日。”

  乡下出身的学子太多,能达到他这高度的很难有第二个。

  卢大少爷说:“你叔叔是心存大义的人,他手握权势是百姓之福。而愿意提拔重用这样的臣子,皇上果真是明君。”

  毛蛋不知道他俩谈了什么,他可以说惊讶极了。

  “只聊了这么一会儿,你就对我三叔这样推崇???”

  卢大少爷摇摇头,在心里感叹道,一家叔侄差距也够大的。卫大顺也是顶顶聪明人,他聪明脑袋全用在发财上了。再看他叔,心胸豁达宽广,大仁大义。

  “很难想象乡下地方能生出你叔叔这样的人……你写那个,没完全刻画出你叔的仪表风姿,后面几本多斟酌斟酌。”

  毛蛋:……

  卢大少爷走之前还在摇头叹息,说可惜了四妹妹赶不过来,真想带她来听听总督夫人教诲。

  毛蛋送未来大舅子出门,听到这话吐槽道:“四小姐真来了我婶也不会说她什么,放心吧你。我叔婶这样的人不会当面给人难堪,你以为老家这边谁都跟他们相处得好?其实也有不好的,这趟回来他俩没给任何人尴尬,关系好的亲热,关系差的客气,面子全敷过去了。”

  卫家大房在发财之后有刻意讨好京城那边。有个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即便卫成他们对大房的许多做法不认同,关系实实在在修复起来一些,这是毛蛋刻意经营的结果。

  二房那边就没下苦功修复关系,按说见了面是要尴尬的,陈氏回乡之前都以为有笑话看,结果没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1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旺夫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