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后娘娘早上好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09 KB   上传时间:2018-07-17 20:16:09

  越罗见状忍不住笑道,“国计民生才是陛下和朝堂最应该重视的,陛下却叹什么气?”

  李定宸瞪了她一眼,而后狡黠道,“阿罗说得对,所以朕这不是找了你来做帮手么?此事你比朕擅长,正该发挥所长才是。”

  其实他之所以选择军队作为掌控朝堂的切入点,固然是因为在文官掌控的朝堂之中,这个有点偏门的做法相对容易,却也是因为李定宸自己对这些更感兴趣,就算要因此跟朝臣对上,动脑筋用计谋,他也是高兴的。

  但接下来这些琐碎具体的工作,却让李定宸大为头疼。

  不过如今朝中局势与从前不同,让越罗来给自己帮忙倒是没那么麻烦了,正好解决这个问题。

  越罗故作恍然道,“原来陛下说要让我参政,却是在这里等着我呢?”

  “阿罗此刻才发现,已经晚了。”李定宸神采飞扬道,“上了朕的这艘船,就不可能再下去了。除了替朕做事,别无选择。”

  夫妻俩说笑了一回,眼看长安宫已经到了,越罗便道,“也罢,谁叫我遇着你这个克星?近来我翻阅奏折,倒是有些所得,回头也写个条陈给陛下看,如何?”

  “那朕就等着了。”李定宸道。

  正常来说,因为早朝往往只需要点个卯,拜见皇帝之后各自散去,所以朝臣们会选择在早朝结束,官衙之中应名之后,再出去吃早餐。部阁重臣这一级别的官员要顾虑身份,避免被人看到不雅之外,其他人时常呼朋引伴,前往就食。

  而李定宸也是先去早朝,结束之后回来陪越罗和冬婶用早膳,再去前面知政殿批阅奏折,接见大臣,处理政事。

  今日早朝拖的时间长了,两人早已饥肠辘辘,一回来就扬声命人摆膳。

  本来宫中的吃食都是有定例的,不过李定宸从来都不是守规矩的皇帝,所以自从他知道承天门外有那么多摊子,帝后二人的餐桌上食物的品种就变得丰富起来,可以一个月三十天不重样的换着吃,让御膳房和尚食局的大厨们十分惶恐。

  倒是间接的促进了这些大厨们的争胜之心,奋力研究新菜色,使得宫中的菜色越发丰盛,可算意外之喜。

第89章 皇庄之行

  冬生昨晚跟着江太后住在永和宫,一大早被送回来却没看到爹娘在。已经快两岁,懂得闹脾气了的孩子,小脸气哼哼的板着,连最喜欢的玩具和识读卡都不要了。

  看到李定宸和越罗回来,也不像往常那样甜甜的笑着叫人,而是把头转了过去,假装没看到。

  越罗知道他是生气了,但小孩子板着脸煞有介事的模样实在太可爱。尤其冬生平时脾气好得很,偶然看到一次他闹脾气,虽然明知道不应该,但越罗还是十分想笑。

  还是李定宸这当爹的更靠谱,笑着凑过去把人抱起来抛着玩儿,没一会儿就哄得冬生发出畅快笑声,忘了自己在生气。

  正好早膳摆上来,一家三口便坐下开始用餐。

  冬生已经开始学着自己吃饭,越罗让人给他准备了专用的凳子、专用的碗碟杯筷,全都做成小动物的造型,吃个饭也童趣横生。

  冬生自己对独立吃饭也很有兴趣,虽然动作还不是很麻利,时常吃得满脸满桌子都是,但把自己的肚子喂饱却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越罗有意识的培养,他吃饭的速度非常快,中间很少分神,基本上每次都是跟大人一起端碗,一起吃饱。吃完之后,还要站在旁边看着宫人们将碗碟桌椅撤走。

  早膳之后有一小段休息时间。

  不过李定宸作为一个勤政的皇帝,即使这个时候,也不得空闲。

  大秦这样一个国家,每一天发生的事可谓是千头万绪。与国计民生相关的事,自然会有奏折送到通政司,走正规的程序。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事情,却是不方便的。

  比如皇室宗亲的私事,某些爱钻营的官员想送上礼物讨好皇帝,去职官员上折子给皇帝问安,皇家养着的工匠钻研出了什么新东西,以及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奏折就会直接送到殿中省。

  但相较于国家大事,这些事情就显得有些无关紧要了,李定宸每一件都兼顾,所以这些奏折,会由殿中省的太监们筛选过,再送到李定宸这边来。而且也只有像现在这种空闲时间,他才有空翻看一二。

  李定宸虽然生活并不奢靡,但也不觉得一味节俭朴素就是好事,对下头送上来的新鲜东西更是很感兴趣,所以也习惯了这个时候翻看一下奏折。

  结果今日才看了两封,他脸上的表情就冷了下来,瞥了张德一眼,摆手道,“拿下去吧,不看了。”

  “怎么了?”越罗不由问。

  李定宸哼了一声,表情十分不屑,但却没有直接告诉越罗自己看到的内容,含糊道,“无非是些胡说八道罢了。”

  越罗转过头,见张德额头上渗出汗水,战战兢兢的模样,便知道应该不是小事。她没有开口询问,只是一瞬不瞬的看着李定宸。

  他很快就举手投降,“是请于民间采选秀女入宫的折子。”

  说完之后便直接看向还捧着一摞奏折的张德,“下去吧,往后再有这种事,你也不必在朕跟前伺候了。”

  张德一直跟着他,自然该知晓越罗在他心里的地位,当着越罗的面将这种奏折送上来,倒未必真有劝他采选的意思,只不过是一种试探。

  但李定宸却不会纵容这种试探,如果张德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也就没有必要留下了。

  张德擦了一把汗,连忙应了“是”,抱着奏折退下去。等出了门,他擦了一把汗,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折子,才暗骂自己鬼迷心窍。回到权力中心的时间太久,都快忘记自己是怎么回来的了。

  便是皇爷身边不可能只有皇后一人又如何?以陛下和皇后的情分,别人总越不过她去。而他张德是得了皇后援手才回到宫中,陛下是尽知的。这折子送上去,倒成了忘恩负义。

  怪他总想着陛下与皇后关系亲密,纵然心中有这种念头,也不好自己说出来,总得有个人先提。

  李定宸没细说,越罗也就没多问。反正这件事自己不适合发作,想来李定宸会处理好。

  不过提起这个话题,屋子里的气氛也就变得有些沉闷。越罗想了想,道,“不提这个。陛下方才提起钱粮之事,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来。如今朝堂上算是暂且安宁下来了,陛下可有空陪我出宫一趟?”

  “这自然是有的。”李定宸甚至没问要去哪里,立刻答应道。

  他本人从来就不是乐意被束缚的性子,如今能按捺着坐在那里批一天的奏折,已经是长进许多了。但心里对能出宫去玩儿,自然也还是期待的。听见越罗这么说,脸上立刻露出期待,倒将之前的情绪给抛开了。

  “那今日就去?”越罗问。

  李定宸点头,正要扬声叫张德进来,又不由顿住。他才斥责了张德,也预备冷落他一阵,暂且不愿意去用他。越罗见状,便笑着让人叫了薛进来安排出宫事宜。

  薛进跟张德之间多少有点明争暗斗的意思,得到这个机会,自然卯足了力气。很快就安排妥当,让神武卫护送着两人出了宫。

  越罗本来没打算带上冬生,但小孩子虽然很多东西不懂,出去玩的概念却还是有的。知道爹娘要出去玩,自然是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被撇下的,抱住越罗的大腿不肯松手。没奈何,只得将他也捎上了。

  李定宸见她这样大的阵仗,还带着孩子,不像是微服出门去玩儿,心下不由好奇。

  果然马车出了宫门,便朝着城外驶去。

  入夏时节,冬小麦已经可以收获。出了城,沿路便可以看到在地里劳作的农人。越罗掀开车壁的帘子,一家三口从窗口往外看,田野风光分外怡人。

  他们带的人虽然多,但都换了衣服,马车上也没什么标记,看起来就像是富贵人家出城度夏的车队,因此虽然引来不少注意,但一路却十分顺利,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越罗要去的地方是皇庄。

  决定要出宫之后,薛进便临时派了人快马加鞭过来报信,因此他们到的时候,这边已经准备好迎接了,虽然还有些仓促。负责管理的内侍和庄头领着人给他们磕了头,才把人迎了进去。

  越罗却根本没有进屋休息的意思,直接吩咐道,“去地里看看。”

  皇庄本来就有守卫,神武卫四处散开,只留下几个人跟在他们身后。庄头领着他们往地里走,一边低声汇报皇庄的情况。李定宸听了一耳朵,只知道今年的收成不错,具体却没什么概念。

  等到了地里,这边干活的人已经被撤走了,留下收了一半的麦子在地里。

  越罗折了一株麦子在手里,自己看了一回,又递给李定宸,“陛下能瞧出什么来?”

  冬生本来是李定宸抱着,到了这里,挣扎着要下地,然后也学着越罗去摘麦穗,结果嫩生生的皮肤被麦芒一扎,疼得脸都皱了起来。回到越罗身边,抱着她的腿,委屈的把脸埋进了裙子里。

  越罗只得摘了一穗递给他,让他小心拿着玩儿,别再碰伤了。

  李定宸看了半天手里的麦穗,又看了看麦田,不太确定的道,“瞧着比我们一路走来路上看到的那些更好。麦穗更大,结子多,也很饱满,黄灿灿的一片长在地里,让人看着心头就欢喜。”

  “竟然真的看出来了。”越罗笑道,“也不枉我费这许多功夫。”

  李定宸这才知道,原来越罗从江太后那里接手了这些产业之后,就已经开始琢磨着要在皇庄上选育优良的粮种了。皇庄的田地都是京城附近最好的,农人也有经验,他们又不等着这一点收成过日子,若能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才是造福天下百姓的好事。

  不过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主要是粮食一年就收一季,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出什么来。因为没有成果,所以越罗也没声张过。今日还是忽然想起下面报上来过,说今年的收成格外好,才临时起兴要过来看。

  如今看来,倒是的确有了一点成效。

  庄头在一旁道,“承蒙陛下和娘娘恩泽,今年的收成的确是比往年都好。不过这样大的麦穗,老奴种了一辈子的地,也少见。这里再种两年,若都是如此,便可以将麦种送到别的地方去试种了。”

  “好!”李定宸不懂种植,但他懂得良种的重要性,立刻道,“皇后不介意朕赏他们吧?”

  “这皇庄是陛下的产业,他们做得好,陛下赏赐也是应有之意。便是陛下不说,臣妾也要冒昧替他们讨这个恩典了。”越罗道,“却不知陛下准备恩赏什么?”

  李定宸见她不是在说笑,沉吟片刻道,“若只是赏赐金银绫罗,反倒落了下乘。这样吧,若是过两年,这粮种果真能在别处也种得好,朕就赏赐他们一份官职,如何?”

  庄头兀自呆愣,不敢相信地种得好竟也能得官,越罗却微笑道,“那陛下可要早做打算了。这庄子里的人着实不少,改良的作物也不是一样两样。除了这些小麦之外,还有水稻、玉米、红薯、土豆、花生、大豆之类,都有人在钻研。”

  李定宸十分好奇的一摆手,“朕说话算话,只要当真能弄出增产良种,绝不会吝啬封赏!”

  “听见了?谢恩吧。”越罗笑着提醒道。

  被她一说,跟上来的几个人连忙跪下,满心激动的给两人磕头。神武卫费了一点功夫,才把人都弄了起来。

  虽然天气炎热,但田间却吹着阵阵小风,十分舒适。正事办完,李定宸和越罗打算带着孩子在这里走走,便将其他人遣退,只留下神武卫远远跟着。

  这时他才对越罗笑道,“阿罗果真是贤内助,朕竟不知你私底下做了这么多准备,考虑得比朕周全多了。”

  可见答应过自己的事,越罗也没有忘记。

  虽然四年之约似乎只能暂时推迟,但两人都知道,彼此正在为这个目标而用尽全力,便已经心满意足。

  好饭不怕晚,便是再等一段时间,也是值得的。

  毕竟战争只是手段,他们想要的是万无一失的结果。

第90章 民生之事

  但随后李定宸才知道,越罗私下准备的,还不止这些。

  他们在田园风光中转悠的时候,越罗在田埂上看到几样野菜,忽然来了兴致,让人取了小篮子和小锄头过来,一家三口挖起了野菜。

  冬生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在越罗身前身后转悠着,嘴里一个问题借着一个。而越罗也有心让他多了解民生之事,以免在深宫之中养得五谷不分,因此解说得十分耐心。

  李定宸见她如此熟练,不免有些诧异,“阿罗还会农事?”

  作为官家小姐,允文允武虽然难得,但也可以理解,只要父母愿意让她学就可以,但农事却是很难接触到的。

  越罗道,“陛下不是看过宁德侯的履历吗?我父亲曾经外放做官,管的就是屯田诸事。那时我年纪不大,倒时常跟着出门,因此见得也多。”

  李定宸闻言若有所思,之后便很少说话,只视线一直停在越罗和冬生身上,没有移开过。

  直到母子两个挖了半篮子的野菜,弄了一身泥,提着篮子往回走时,他才快步赶了上去,将走路还有些踉跄的冬生抱了起来,对越罗一笑,“朕从前总是想,阿罗这样的才能品格,不知是怎么来的。后来见过国丈,倒是有些明白了。父母之教子,不过言传身教四字。”

  也难怪越罗不管做什么,都愿意带着冬生。哪怕孩子还小,但潜移默化之下,总归还是有些影响的。

  这么一想,他不由开始琢磨,要不要带着冬生去知政殿跟自己一起批折子了。不过这小子皮得很,也坐不住,去了估计也只会捣乱,还是等他更大些再说。

  不过再大些,也就该开蒙读书了。

  想到这里,李定宸自己都吃了一惊,然后意识到时间过得很快,冬生找先生启蒙的日子就在眼前,须得及早准备起来了。至少朝中哪位官员品行学识都好,要先查看一番。

  并不知道自己即将大难临头的冬生这会儿还兴奋不已,被李定宸抱在怀里也不肯安生,伸胳膊踢腿,还时时转头去看越罗手中的篮子,试图要过来自己提着。

  这半篮子野菜,中午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餐桌上。看起来多,但清理掉多余部分,煮熟之后也只有一小碟。味道略微有些发苦,却又带着淡淡的清香,十分爽口。在这炎炎夏日之中,倒是十分受用。

  吃过一顿简单的午饭,李定宸本以为要打道回府,但庄头却领着他们,又去了另一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后娘娘早上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