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祯娘传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夏天的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018 KB   上传时间:2018-04-22 20:54:09

  只是等到晚间的时候,她忍不住拉住了祯娘道:“我仔细看了又看,怎么大都是江浙的人家?就算不是江浙也是临近的扬州、金陵这样。这是你的意思,还是洪钥自己的喜好?”

  祯娘怔了怔,道:“洪钥从小就有主意,这大都是她的意思。不过——不过也有我和世泽的缘故。世泽与我说过了,等到他从吕宋总督的位置上卸任下来,到时候尽量去靠东南水师都督的位置,不然也该是个离苏州近的。等到告老了,也在苏州安定下来。这件事洪钥那孩子也略知道一个影子,所以才这般选的罢。”

  这件事是出乎顾周氏的意料的,她本以为周世泽将来,特别是告老之后是要回山西的。毕竟那里才是他自身的家乡——只是顾周氏还是不够了解周世泽,周世泽为人之洒脱,算的一个奇男子了。相比起已经故去的人,他更看重还活着的。所以不是什么祖坟在的地方重要,而是祯娘想在的地方更重要。

第184章

  “扇子办好了没有?”

  五月初五这一日正是端午节, 自五月初一就开始忙碌起来的, 到了这一日算是到了一个顶点——端午节可是一个大节日, 习俗多,过节的消遣也多,事情自然就更多了, 准备起来麻烦也是应该的。不过这件事吕宋总督府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快的,他们这些人漂泊在异国他乡, 也就是过一过这些佳节还能有些乡情了。

  而关于端午节的那些习俗,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和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 饮用雄黄酒、菖蒲酒, 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其中有些自然不能够在吕宋这边办下来, 不过总督府过端午也不能应付了事, 凡是能办的都尽力办的花团锦簇。各样也是一丝不苟, 就连办夏日扇子的事情,今日或许不会验收的,管事的也尽职尽责询问。

  分管了这件事的媳妇子将个单子拿出来道:“得着了, 昨日买办才将扇子从港口送过来。对照着采买单子, 总共是新式宫扇十二盒,每盒十二柄;苏州的绢扇有十二盒,每盒十二柄;金陵的白檀木折扇十盒,每盒十二把;扬州的新样纸扇十二盒, 每盒十二把。另外还有素面的绢扇、折扇等,每样是一小箱,专门供夫人小姐少爷们自画了耍。”

  管事的点点头, 只是让她快些把这些送到上房去。然后就亲自带着办好的端午节节庆东西去见祯娘,而此时总督府过节的气氛已经很浓了——各房门外两旁安好了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虽说佩着这西夷人风格的屋子有些不伦不类,不过这也不是第一年了,久了也就习惯了。

  祯娘这时候已经在指挥家里上下,各处装点都要妥当。旁边站着的是如今的大丫鬟琉璃,手上捧着一个托盘,上头放着各色的豆娘。这些豆娘都是从江南送过来的,,是用缯销翦制艾叶,有的攒绣成仙、佛、合、乌、虫、鱼、百兽形象,八宝群花样子。

  还有绉纱的蜘蛛、绮榖的凤麟、茧虎绒陀,以及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串连起来,越发繁琐景致了。而这些都是备着祯娘拣择了,戴在头上的。

  祯娘好容易空出手来,挑了两支让人拿靶镜照着簪上。然后又为顾周氏亲自挑了两支,为洪钥挑了两支。就连不到梳髻年纪的洪钰洪锦,也拿了两个小巧些的戴在了两个小丫髻上。

  管事见祯娘面前无事,赶紧带着身后几个拿盒子的婆子上前道:“夫人,端午节节庆东西都备下了,这些是要送到外头的礼。各家都是分好了的,夫人且检视一遍。另外家里过节的东西是什么时候送上,都等着夫人的话儿。”

  祯娘淡淡嗯了一声,然后就见到盒子一个个地打开呈到她面前。首先是送吕宋这边个官员后宅的礼,不见得有什么出格的,也就是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涎佩带,及紫练、白葛、红蕉之类。都是端午节正应时的礼物,最多不过就是更加精致一些而已。

  另外还有送各位掌柜的百索彩线、细巧镂金花朵,及银样鼓儿、糖蜜韵果、巧粽、五色珠儿结成经筒符袋、葵榴画扇、艾虎、纱匹段等也都样样精心。至于最后给小伙计们过节的也不算含糊,细葛、香罗、蒲丝、艾朵、彩团、巧粽等,在一般人家都是上上封了。

  东西都是极好的,祯娘看过之后就立刻点头,就打发送来家里过节东西。这是相当繁琐的,各种各样都有,祯娘是一样一样细心检视的。其中以正厅里的铺设做的最好,在大盘里搭结了架子,设上天师艾虎,还有意思山子数十座,五色蒲丝百草霜,围上三层,最后还饰以珠翠葵榴艾花。精致好看是一回事,完全做的像在大明时候过节一样,这可难。

  旁边的管事见祯娘是真的满意,立刻笑着道:“过去几年府里的小子手艺不够,倒是胡乱混过去的。今年却长进了,弄的东西有些模样——我见了也是要念阿弥陀佛的!总算能讨夫人欢喜。”

  正说着准备的其他东西,周世泽就从门外进来,身后的小厮手上也一大堆东西。与祯娘道:“这就是过节了,也不知道你们总为这个兴冲冲图个什么?这些个送来送去的玩意儿从来都是你送一堆我送一堆的。只是哪一家不是只有定数的那些人,难道使的完?”

  他从外头来,今日过节,干脆各衙门都只点个卯应事。只是回来的时候各同僚都在分送些香包、长命缕之类,他还觉得自己没准备,正尴尬着。平常随身跟着的小子就已经那东西回送了,显然是祯娘早就准备好嘱托过的。

  祯娘随意看了一下那些礼,也只是不在意道:“这有什么的,哪个节日不是这样,送礼这件事本身就是人情往来表达心意而已。若是全都合着你一句有用没用,实在不实在,那满天下也没意思了,好多东西都不实在呢。”

  这说话实在不像是一个妻子对家主的样子,不过两个人早就习惯了这样拆台。周世泽自己也不在意,反而眼睛里带着笑意,随便祯娘说。只是看到小儿子虎头虎脑地在铺着茜红色毡条上走的稳当,当即就抱起来亲了几口。

  祯娘见了笑意也浓了起来,转而吩咐身边的丫鬟道:“你去让嬷嬷将早准备好的雄黄拿来,左右我们总督老爷无事,且劳动他罢——既然都抱着他小儿了,就做些事情,给画额也好。”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一直颇为盛行,祯娘家也一直是有这个习惯的,说是可以驱避毒虫。不管是不是真的,习俗这种事既是习惯了,也是求个心安。至于如何画额,一般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的额纹以镇邪。

  祯娘家当然不只洪钊这个小儿子还在可以画额的年纪,洪钰洪锦也都是要画的。甚至实在算起来,洪钧也逃不过这一遭。只是他少年老成,觉得这是小孩子的营生,而自己早就不是小儿了,便与祯娘说过他今年不画了。

  见周世泽拈支笔真的画额,才接着道:“我们兴冲冲总专心过这些节气?你也不想一想,我是个忙的,有这样事那样事来做。然咱们内宅里多得是无聊的妇人和闺阁女孩子,你们男子在外头除了事业还多的是消遣,她们能做什么?可不是要琢磨着这些过节玩乐的事情?”

  说着旁边有人呈上来各种长命缕,有最简单的,是用五色丝线合股成绳,可以系在臂膀上;有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的,可以挂于项颈;有用五彩绳折成方胜,一般饰于胸前,别再纽扣或衣襟上;也有五彩绳结为人像,然后戴在头上的;最后一种是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这一种不能乱用,只能敬献尊长。

  祯娘最先拿的就是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的这种,先给顾周氏用上了。然后才找了样式最简单的,给周世泽绑在了臂膀上——他这人最不耐烦各种饰物,嫌弃累赘,每年系长命缕都是这种。

  周世泽甩甩手,长命缕依旧稳稳当当的不脱落,就不管了。然后再在祯娘给洪钥胸口佩上一只方胜长命缕的时候,也拿了个人像的,给缀在了祯娘发簪上。他手脚利落,倒是没有不稳当,祯娘摸了摸也就随他。

  正在一家子系长命缕的时候,一个管事的进来垂手道:“老爷夫人,外头有苏州送过来的礼物,说是过节礼。我看是夫人的老家人,又说是老夫人的故旧人家,因此来问夫人,要不要见一见。”

  这些年来周世泽和祯娘水涨船高,倒是真应了那一句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冷暖向来如此。特别是这两年,已经到了夸张的地步。而从苏州老家来的,借着祯娘家乡人的名头上门的也不是没有,这就和太原来的借着周世泽同乡一样多。

  最开始若是真的确确实实家乡人,祯娘都会见一面,后来越来越多,若是都见只怕有多少时候都不够用。索性除了真的认识的,都不见了!而这种事是早有定例的,下面人也知道如何料理,这一回还来问,果然是为了那一句‘老夫人的故旧人家’。

  祯娘看着还有拜帖,就翻开来看了一回。落款人家想了好一会儿,才带出影子来,恍然大悟道:“我说是谁家,原来是他家。难为怎么联系上到的,自从我随娘去了金陵,都是没走动过的了。”

  说着就把拜帖与了顾周氏,顾周氏不比祯娘强到哪里去——祯娘的记性一直相当好,因此虽是小时候的事,却也大都记得真真的。顾周氏就不行了,记性不错,却没有到祯娘这样出众的地步,何况这些年年纪越发大,很多事情也就模糊了。

  于是再三地看了,才迟疑道:“莫不是当初与家里同住一条巷子是许家?嗳!这都是...这都是什么事?中间快三十年没走动,突然送东西就送到了吕宋,也是突兀!”

  这世上当然也有许多几十年没的联络,然后又重新走动起来的人家。只是那些大都是有由头的,譬如说因为机缘,两家又住到了一地的,又或者有些别的巧合。总之不会是这样,冒冒失失地就隔着重洋万里送一份节礼。

  不过话虽这么说,顾周氏也觉得颇为无语,最后还是去见了见送礼的人。不是为什么家乡人,祯娘的家乡是苏州,顾周氏的可不是,即使苏州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她与丈夫的生活几乎都是在苏州。

  还是为了‘故旧’二字,大概是到了她这个年纪,人总是会变得越来越念旧。话说当年那些认得的,有过交往的人,到了如今也该越来越少了吧。于是只要有一个可以说说过去的,心里总是忍不住亲近一些。

  见了人回来后,顾周氏似乎是感慨般的与祯娘道:“那边确实是许家太太送来的礼,难为她有心,押送礼物的人里头有个媳妇子也是当年认得的——当初她还是个跟在许家太太身边的小丫头,打结子打的最妙,我还托她给你打过一个荷包...我记得你小时候的东西我都收在了太仓老宅里,或者仔细找一找还能找到。”

  物是人非,似乎人人都会这么说,然而只有真的身处其中才知道这句话的滋味。顾周氏这些年年纪越来越大,这种感慨并不陌生,但是这对于祯娘来说就是一种从来未有的情绪了。

  算起来她这些年年头不短了,只是因为一直在变换地方。最开始是太仓,然后到了金陵,出嫁后呆在了太原,最后兜兜转转回南,又住在了泉州。南南北北上千里,以为以后就是走,也绝对不会有这样大的路程。

  然而,然而。跨过重洋她随着丈夫定居在了海外之地的吕宋,从一开始睡也睡不香,吃也吃不好,再到现在一切和前头三十年没什么不同,也就是几年而已。而这中间她甚至还去了一趟欧罗巴——现在事后回忆,甚至偶尔会怀疑那就是一场梦而已。

  因为在一直一直向前走,所以也就没有机会回头往后看。这时候顾周氏说到这个,借由一个祯娘自己都不记得的,但却是她用过的络子荷包,祯娘忽然就有了一点点感触。只是她第一次明白其中滋味,心有所感亦不能说。

  顾周氏也不是要唠叨太多这些,很快就重新兴致勃勃道:“别的也就罢了,许家太太送过来的东西也十分有心了。不是在苏州买一些当地的东西就是土产了,好多东西本来就是糊弄外来进货的客商,咱们平常用的还不是别种?你待会儿去看一看,都是格外熟悉的,你小时候也用过呢。”

  顾周氏这样说,祯娘自然也应了一声。苏州来的东西确实不错,不是那种用银子堆出来的不错,而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用心准备的不错。不过这些祯娘记忆里有的小东西,最后却不是她用了,而是被洪钥看见,晓得来路之后似乎哪个都感兴趣。

  祯娘无法,只能把这些都给她拿去玩。后又摇头道:“这就是怪事了,你好似一直就喜欢一些苏州的东西。只是其中有什么缘故?我记得你是从来没去过苏州的——若是因为喜欢江南风流,那杭州、湖州等,也是不差的。”

  洪钥笑嘻嘻地把玩一个碧玺手串,皱着眉头似乎在仔细思索这个问题。然而最终一无所得,只得道:“我也不知道,大概一开始是因为那里是娘的家乡,因此多存了一分心思到上头。后头看了几多书本说苏州,家里又常年多苏州风物,渐渐的竟真的喜欢起来。”

  祯娘对此还没说什么,倒是旁边的顾周氏笑起来道:“这样喜欢苏州,那儿又是你母亲的家乡,我也有许多故旧。况且江南水土,没有不好的——既然样样都好,不若到时候你就嫁到苏州去罢!”

  这是知道洪钥选了苏州以及苏州左近人家的一种试探,她不知道这孩子是一时兴起,还是真有此意。而被试探的洪钥好似什么都没有察觉到,笑眯眯地道:“好的呀,那可要挑一个好好的人家,就是那种我嫁过去不会吃苦,而且能够作威作福的。嗯,全家人都捧着我就最好了!”

  这句话听地满堂人都笑了起来,虽说洪钥的跳脱性子怎样都不稀奇,但祯娘一听她说就知道这小姑娘在胡说呢。吃苦?她这一生有这样的父母兄弟,无论如何都不会吃苦的,这和她的丈夫根本没有关系。至于作威作福又过了一些,只能说她无论嫁到什么人家都不会差了尊重。然而全家人捧着她一个,那得是何等没落的人家,已经连脸皮都不要了?而周世泽和祯娘是不会把洪钥嫁到这样的人家的。

  只有顾周氏,依旧十分捧场,当即就十分赞同其外孙女儿的眼光来:“要说这几年我见过的年轻小姑娘,加在一起都没得我们洪钥看事清楚明白。她这是知道心疼自己,而但凡知道这一点的,将来不管嫁到什么人家,境况如何,总是能生活地舒舒服服的。”

  顾周氏自然希望自己的外孙女有一份好姻缘,就如同她的母亲和她的外祖母一样。同自己的丈夫不只是门当户对,同时更重要的是情投意合。只是这种事谁知道呢?没法子作保。且就算是初时有情谊的,到后来如何,等闲变却故人心的故事也不少了!

  因此在不能确定情谊之前,女人家尽力学会心疼自己就是最稳妥的了——有这一条,至少自己就是有人心疼的了。而且别的的心疼由别人主宰,随时都有可能收回去,只有自己的不同,随时随地永远。而有些女人就是始终只把别人放在心上,才一生苦了自己的。

  这件苏州老家送礼的事情并没有带来多少特殊的波澜,至少祯娘看过来,真的是风过水无痕一般。然而有些事情还是变化了,从这一日起,原本不算多的,关于洪钥亲事的讨论陡然多了起来。而且基本已经确定了,苏州,就是苏州,只是现在还在最后几户人家之间徘徊而已。

  顾周氏拿着祯娘不知道从什么路子得来的最新消息,这些可比之前那些关于各家适龄青年的详细的多了。而且相比起一些呆板空泛的亲朋口风,这份消息全都是他们具体做过什么事儿。亲眼从这些事里了解这些青年,无疑是让人心里更有底的。

  她在其中最喜欢两家,指着其中一家桂姓人家就道:“这倒是一个极好的人家了,家里世代书香,往上数五代都有嫡枝在朝廷里做官。虽说直到近一两代才做上三品以上的大员,也算是一步步上来稳扎稳打了。”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道:“还有一条,就是适龄的这几个桂家子弟里头有一个格外出众的,他家大房的幼子。如今才十六岁,却已经是是举人了!江浙一带文风鼎盛,这里出来的举人,会试里头可比别的地方的出头多。”

  有些话是顾周氏没有明言的,他们这样官宦人家出来的子弟,就算是不使什么不入流的手段也凭空比别人高了一截——不为什么,就因为家里做官能给找到更好的老师。也因为多了家里人提点,对于这些科举上的事,知道更多关窍。

  这位桂家的长房小公子又是十六岁中举的神童,之后考进士就算还要消磨十年二十年又如何?那时候他也才不过二十六三十六而已,在官场上出头的时候多着呢!这大概就是比人家先行一步的好处了。

  不过前程并不是顾周氏看重这小公子的全部原因,如果只是看前程的话,也不该是这位小公子排在最前面了。他就算前程再好,那也是将来的事儿,而将来的事儿是最做不得准的。

  同时这世上有的是人,前程已经到手了。那些子承父业的大家族,那些继承爵位的勋贵,哪一个不是如此?

  慢悠悠地叹了一口气,顾周氏道:“最喜欢的还是一条,他家的家风!虽是书香世家,却没有累世聚居的习俗,等到长辈去了,也就分家。而没分家的时候,已经成亲的男丁也没有过分拘着。再有就是除非年过四十而子女俱无,不然不得纳妾。只看这两条就知道了,这家定规矩的祖宗是个明白人。”

  祯娘细细思索着,除了这桂家小公子,其实还有其他人家的子弟也不错。且全从一些白纸黑字写的事迹里实在看不出全部,她想了又想左右踌躇,最终还是说了那句她想了好几日的话。

  “娘,咱们亲自去苏州看一看。”

第185章

  去一趟苏州, 这是祯娘想了好几日的事情, 从端午那天起有隐隐约约存在心里了——当时顾周氏念曾经旧时时光, 那时候的人、物、事,都有所感怀。就是这样,祯娘已经想要母亲能故地重游重新回去看看。

  更何况洪钥的婚事也要定下来, 可只是看些别人写的文字,说这家公子如何, 那家公子出挑,她是在没法子放心。就算是她确定那些讯息确实是真的, 没有真的见一见那些人家, 只隔着老远就定下, 她还是做不到。

  而除了顾周氏十分喜欢的桂家小公子, 还有周世泽特别看中的钟家大公子。这位倒不是什么别的出挑, 而是人武将家里出身,世世代代都效力军中。和周世泽原本的上峰是通家之好,因此托人来问。

  周世泽原来在东南的老上峰, 这自不必说是何等厚道明白的人物。与这样的人是通家之好, 还能托他做媒,甚至不用去多查,也该知道家庭是个好家庭,孩子是个好孩子。

  果然, 周世泽不过是在一干行伍交情里打听一番,立刻就知道了,果然是个好的。就祯娘知道的, 别的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这孩子本身格外上进。只不过才十八岁,却已经是战阵上拼杀过好多回的儿郎了!再加上个性忠义待下极好,翻过来看,这就是当年周世泽的样子!

  何况这家人也不错,大概是武将人家的关系,一般都会多些爽快气,少些纠纠结结。这一家也是这样,凡是与他家做亲的人家都是赞过的。长辈办事公道,治家从来和善。至于妯娌小姑之间,也是难得的融洽。

  只是有些话祯娘没有和周世泽说,暗地里和顾周氏道:“这样的人家也好,娘知道洪钥的性子不驯,这些阔朗大气的武将人家只怕还合适一些。只是他家有一样,孩子在妻妾上面不讲究。如今才十八的孩子,虽然外头知道并没有妾室,却已经有了一儿一女,我难道让洪钥才出门就做了娘?”

  当世的规矩,男子自然可以三妻四妾。有力量的无论多少房小星也随意,最多就是得一个贪花好色的名声,若不是清流,谁会在意。然而讲究人家的没成亲的小公子们却不能这样——身边不至于房里人都没有,但开脸的妾室是不会有的,更遑论儿女了。

  只因为讲究人家自然想同门当户对的人家结亲,而这样的人家自然地位不低也十分讲究。看到男方家中是这个样子,女儿还没有进门就已经有了名堂正道的妾室,甚至连儿女都有了,如何能忍?

  疼爱女儿的是不愿意女儿去受这一份苦,这还没有进门就这样,一但进门了又岂是会收敛的?虽说书里教导女儿家要贤惠,不能嫉妒。可生活里的人有喜怒哀乐,焉能做到真的如菩萨一般,不争不妒!

  还有些人家不见得疼爱女儿,却是为了不跌这份面子——就像有的人家,不见得是有多看重出嫁女,可出嫁女真的在婆家受了欺负,家里父兄是万没有看着不管的道理。真要是坐视不理,人传出去就是这家人没得刚强脾气,被人欺负了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顾周氏听到这样的话也附和道:“我知道他们这样人家的难处,也不会说他们家没的规矩。然而自家孩子自家心疼,既然他家有这样的规矩,不结亲也就是了。只是你回世泽的时候需缓缓的来,到底是他极喜欢的,不好让他伤了脸面。”

  确实是有难处的,武将人家,特别是这样要上战场的武将人家。最怕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男丁渐渐都战死沙场,家里头绝后!譬如话本里杨家将的故事,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最后竟然只能女将出征了,教那些武将人家都心有戚戚呢!

  所以这些人家就不能太讲究,只能说越早有孩子越好,而且孩子本身也没有一般人家那般看重嫡庶。已经上战场的钟家大公子,既有随时丢掉性命的危险,本身又是承重孙,相比别的兄弟,在子嗣上只怕背负的还重些了!这样的孩子,十八岁是时候有妾室有孩儿,并不算稀奇。

  祯娘点点头,这种事她又如何不知道呢?而且在苏州她还有别的看好人家,譬如说‘丝缎’宋家,这家正是当初与如日中天刘家合作做生丝生意的三大买办之一。如今三大买办都吸着刘家的血反客为主,宋家自然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新兴人家倒是和自家很相似,家风上也活泼一些,比起那些规矩严谨的世家倒是更适合洪钥的性子。况且宋家为什么能成为反客为主的一家?凭借的正是家里子弟格外出息,比起暮气沉沉的刘家当然是如旭日东升,不可遮挡!

  而来提亲的这一个子弟又是现在年轻一辈当中的翘楚,能力也是实实在在有的。看看他做下的几笔生意的首尾,虽然年纪轻轻,不过是雏凤初啼,却已经相当惊艳。人都赞他雏凤清于老凤声,祯娘看他就像是周世泽看那钟家大公子一样,相似的后辈总是欣赏的。

  有些让人玩味的是,前脚宋家托人送信过来询问周家的意思,后脚刘家也托人表了自家的情。是的,这刘家正是宋家原本唯命是从的那个刘家!这样的先后,实在是让人想不多想都难啊。

  只是虽然这样,这刘家还真被祯娘考虑过。他家虽然受到三大买办的冲击早就大不如前了,所谓如日中天放在如今更多的是一个敬称。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家依旧是整个江浙数一数二的人家!

  特别是在他家的地盘杭州,依旧是说一不二的巨头,这样的人家至少也很拿得出手了。而如今处境的刘家向周家提亲,自然不会只是和宋家别苗头那么简单。说的功利一些,他们看中的是洪钥背后的周家和顾家。想要靠着洪钥这边的背景东山再起,恢复往日的地位。

  这样的诉求决定了洪钥去到他家,还真是和公主下降没什么区别。前些日子洪钥自己说‘那可要挑一个好好的人家,就是那种我嫁过去不会吃苦,而且能够作威作福的。嗯,全家人都捧着我就最好了!’若真是嫁到刘家,可就不会只是笑谈了。

  之后还有林林总总的人家,反正只要是苏州并苏州左近拿得出手且有意同周家结亲的人家,祯娘都了解过了。然而了解的再多也不能打消她心里的忧虑——如果不能亲眼看一看,她如何能将洪钥送出门!

  当日她在顾周氏说出极看好桂家小公子之后,就脱口而出一句‘娘,咱们亲自去苏州看一看’,只是之后就没了下文,顾周氏也只一位她一时起了兴,因此才有这话。后来她没有再提,顾周氏自然也就当作没发生过。

  然而祯娘自己知道,她并不是一时随口说出来的,她分明是思虑了许久——或许正是思考了太多遍了,才会这样脱口而出也说不定。只是她在说出口之后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她如何去苏州?这可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的啊!

  现实告诉她,事情没那么简单。她现在没事儿去一趟苏州,其中麻烦与困难也不比去一趟欧罗巴少多少了!然而这种念头就和当初去欧罗巴一样,没有的时候还好,一但有了就真如野火燎原一样,止都止不住。

  不同的是,当初她去欧罗巴是为了圆少年时代的一个念想,走遍大好河山,这是不断先前看到不同的东西。而去到苏州,一个是为了母亲,她当然看得出来,母亲思念故地。只是因为自己,以及这些孙子孙女儿,手脚绊住,也就只是想想而已了。

  另一个则是为了自己——或许是因为她是一直一直向前走的,走的又快又好,所以并不懂得回头看。太仓、金陵、太原、泉州,都可以一个又一个地被她抛到脑后。不是不会怀念一番曾经,只是她的眼睛更多的时候看向了未来。

  然而每一个人终究还是会想起曾经的时光,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地方。这无关于人的地位、经历,或者别的什么,怀念只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的东西——祯娘甚至无奈地想,或许她已经要老了?

  即使看她的样子,依旧是二十多岁的青春模样,但其实已经三十多岁,是女儿要嫁人的年纪了。许多和她一般年纪的妇人,生孩儿早的,还有已经做祖母的呢!这就是世道了,男人三四十多岁还算是风华正茂,开始事业也不迟,多得是男子在这个年纪才发迹。

  而女人呢?早早嫁人,早些的十三四岁,晚些的也少有晚过十八岁。然后成亲不过两三年,一般就有了孩儿。二十岁的时候还算是好年华,就一直生孩儿就是了。等到孩儿有了一串,也就三十多岁了。这时候忙着的是给大些的儿女准备亲事,等着抱孙子孙女。再之后,当了祖母的女人是什么样子——和蔼慈爱,每日最多的消遣是小佛堂里诵经拜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祯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