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嬿婉及良时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初云之初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17 KB   上传时间:2018-02-08 13:26:16

  “不如何,”承安拿帕子去擦拭自己沾了血的剑,淡淡道:“就当是寻常士卒,该如何,就如何。”

  “果真不愧是长安出身的,”李陆笑的有些嘲讽:“话说的还是很漂亮的嘛。”说完,也不看他,便转身离去。

  承安望着他离去的身影,目光静默,没有说话。

  他是在母亲和秀娘身边长大的,对于作为父亲的圣上,其实并没有什么印象。

  顶多,也只是一个存在于记忆中的符号,偶尔远远的见了,秀娘就会拉着他避开。

  然而出了皇宫之后他才发现,虽然父亲这个身份他做的很不好,但相对于皇帝而言,做的已经足够多。

  最起码在边军,他没听人说过什么怨言,提及今上,也多有称赞。

  要不是到了渔阳,亲眼见了诸多士卒,他也不会知道,圣上在登基之后的几年里,究竟是如何秣马厉兵。

  若非亲眼所见,他也不会相信,边军竟有实力,同左贤王麾下万骑一战。

  作为皇帝的圣上,显然要比作为父亲的圣上合格多了。

  他到渔阳之后,遭受到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安土重迁是时人风气,此地风霜苦寒,其余人多已迁移到别处去,冒着时时被匈奴犯边危险,留居此地的,多是世代居住于此的旧民。

  在承安之前,朝廷也曾派遣宗亲前来督战,只是那位不太吃得了苦,既嫌弃这里地冷人粗,又嫌弃此地太过危险,竟说出“何以不暂避锋芒,让他一让”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话来。

  要是愿意走,老早就走光了,轮得到你站在一边儿说风凉话?

  虽然这人后来被叫回长安论罪,但渔阳人氏对于长安老爷们的认知却是大大的坏了,这也是承安不被待见的主要缘故。

  李陆是标准的燕地汉子,脾气又臭又硬,但能力是有的。

  这也是他将所有看不上眼的督战官骂了一遍,既不孝敬长安,也不结党营私,还能数十年如一日担任渔阳太守的缘由。

  承安在甘露殿呆了一年,原本有些单薄的身体强壮起来,只是年岁不大,麦色的脸上还带着浅浅青涩,在李陆眼里,自然是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看不上眼。

  程玮曾经在渔阳待过两年,后来才被调往东南,如今回到这里也算故地重游,李陆下边的副将方绪曾经跟他一起上过战场喝过酒,交情深厚。

  匈奴来的气势汹汹,总有招架不住的时候,方绪一个不慎,险些被砍了脑袋,亏得程玮帮了一把,才幸免于难,只是这样一来,他肩上却硬生生挨了一刀,短时间内左手是抬不起来了。

  “你啊,”方绪也是燕地汉子,说不出什么动听的话,只是红着眼睛道:“等伤好之后,咱们一起喝酒去!”

  “喝喝喝,怎么不喝死你!”李陆掀开门帘进去,大马金刀的坐下,没理方绪,而是去看程玮:“怎么样,挺得住吧?”

  程玮面色还有些白,精神倒还不错:“无妨。”

  “你跟楚王还沾着一点儿亲,待会儿便帮着劝劝吧,”李陆知道承安是皇后的养子,而皇后是程玮的舅舅,便直言道:“他自己脑袋一热冲过去,出了事算谁的?死了也就算了,大周建国以来,还没出现过被俘的王爷,要是在渔阳出现,我到了地下都得被老头子骂!”

  “毕竟不是亲子,我也不好硬说什么,”程玮如何不曾劝过,只是承安不听罢了:“君臣有别。”

  “那就算了,到时候多顾一顾他便是,”李陆眉一蹙,随即又舒展开:“敢上战场,总比缩在后边有骨气,上次那个瘪三,哼!”

  方绪则道:“怀化大将军人在雁门,这会儿不定急成什么样子了……”

  “唉,”李陆于是叹一口气,对着自己吊起来的胳膊出神:“援军过来,至少还要三日,渔阳里连五十几岁的都过来了……”

  这个长官说话不中听,人却坚毅果敢,才四十出头,头上竟有白发了。

  李氏一族世居渔阳,仅仅程玮知道的,李陆之父便有二子战死沙场,李陆的侄子堂弟,也有九人死王事,更不必说,李陆前年死在云中的长子……

  远离渔阳的人,很难想象出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仇恨。

  为了捍卫这片故土,生活在这里的男人变得悍烈,陪伴着他们的女人也是豪爽,长安勋贵特有的柔和清贵落在这里,像是生长在沙漠中不合时宜的玉兰一般,半日就会枯萎。

  男人们死了,女人擦干眼泪,叫儿子去习武用功,他日为先辈复仇雪恨,以安家庙。

  比起忠君爱国,为历代先祖向匈奴复仇的念头,往往会先一步在他们脑海中定型。

  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

  如公羊家说,虽百世可也。

  程玮看着面色疲惫的李陆,忽的心生酸涩,男人们的关切不会掩饰,直接道:“太守还是先去歇一歇吧,匈奴人退下去,短时间不会再来了。”

  “也好,”李陆叫上方绪:“咱们走吧,叫他也歇一会。”

  程玮这会儿其实也不怎么累,在床上躺了一会儿,便想起家中母亲和妻子来了。

  他走的时候,母亲虽不舍,却也没说什么挽留之语,只默不作声的为他收拾行囊,妻子已经有了身孕,面上难掩担忧,却还是温声叫他多加小心……

  他心里有些难过,正待翻个身,将那些记忆挥去,却听楚王的声音在外响起,客气之中带着尊敬。

  “程将军,”承安问道:“你醒着吗?”

  “醒着,”程玮一怔,随即道:“殿下请进,恕臣不能远迎。”

  “哪里的话,”承安掀开帘子进去,血腥气与药气一道迎上来:“是我冒昧才是。”

  程玮跟承安之间隔了锦书,七扯八扯之下,总算沾亲带故,两下里虽说不上亲热,但总归是互相关照的。

  程玮早知道老上司李陆为人,也怕他心直口快开罪承安,先自告罪道:“太守性情耿直,说话难免不中听些,殿下别往心里去。”

  “尽忠职守罢了,”承安不以为意:“如何怪得了他。”

  他这样讲,无论真心还是假意,程玮都不好再说下去,只半坐起身来,道:“殿下第一次上阵,有没有被吓到?”

  “说习惯肯定是假的,”承安也没遮掩,只是一笑:“后来也就好了。”

  宫中的算计是潜藏在阴暗处的,像是草丛中的蛇,不定什么时候就扑出来,恶狠狠的咬上一口,这种真刀真枪的对决,反倒叫他更自在些。

  “原本想着在此守住渔阳,并无什么硬仗可打,不成想到最后,这儿竟成了胶着之地,”程玮摇头苦笑:“人算不如天算。”

  “怀化大将军该奇怪了,出关之后竟碰不上什么匈奴主力,”承安遥想雁门关,随之道:“原是到了这里。”

  接下来的话便不是他们能说的了,程玮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却忽的想起另一处:“臣昏迷之际,是殿下差人送回,说了这么久,竟忘记道一声谢。”

  “略尽绵力罢了,有什么好谢的,”承安摆摆手:“程大人客气。”

  “还有一件事要问殿下,”程玮踌躇一会儿,方才道:“送我回来的时候,有没有见到我身上的平安符?”

  “平安符?”承安奇怪道:“不是在你枕边吗?”

  “不是这枚,”程玮看一眼妻子求的平安符,目光一柔,随即道:“是另一枚。”

  “许是那会儿士卒走得急,不知遗落在哪儿了,”承安想了想,道:“我再吩咐他们去找找。”

  “不必了,”城防要紧,程玮如何愿意将时间耗费在这上边,摇头道:“丢了便丢了吧,殿下不必在意。”

  承安起身告辞,最后叮嘱道:“伤势要紧,程大人仔细将养,明日我再来探望。”

  出了屋便是呼啸的冷风,裹挟着空气中的血腥气扑面而来,他走出这里,方才停住脚步,自怀中取出那枚平安符来,手指轻轻的摩挲。

  “我偷偷拿过来,你也会护佑我平安吧?”他这样自语。

  似乎是觉得讽刺,又似乎是莫名期许,承安轻轻笑了。

  “谁知道呢。”

第87章 幕南

  接下来的几日里, 圣上一直都留在甘露殿里, 彻夜召见臣工,无片刻时间安枕。

  锦书忧心他忙于政事,反倒忽略膳食歇息,有时候也会自己煲汤,抱着承熙过去, 催着他用完, 略说几句话, 娘俩再回甘露殿去。

  渔阳,舅舅, 承安。

  她轻轻叹口气。

  其实, 她心里的担忧,并不比别人少。

  案前的佛经抄了厚厚一沓, 字迹娟秀而坚毅, 锦书心静了几分,停下笔来, 便见承熙正乖巧的坐在一边,拿一双清亮的眼睛看着她, 忽然之间,就想找个人倾诉。

  “舅公不会有事的, ”她将儿子抱起, 不知是在同他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皇兄也没事儿,是不是?”

  承熙目光亮亮的看着她, 当然不会回答。

  锦书这才想起来,承熙还没见过舅公。

  于是她就改了口,重新问承熙:“还记得哥哥吗?”

  指了指摇篮上的那串风铃,她又一次道:“哥哥。”

  承熙见承安的次数很多,可是毕竟太小,这些日子不见,连记忆都有些模糊了。

  有些奇怪的蹙了蹙眉,他伸着小手,指了指窗外。

  想出去玩儿了。

  “没良心,这么快就将人给忘了,”锦书轻轻在他肚子上揉了揉:“你的铃铛和蝈蝈都是谁给的。”

  承熙可听不明白母后话里的意思,被挠到了痒痒肉,无力的躺倒在暖炕上,咧着嘴笑的开心。

  锦书忽的有些感慨,做个孩子,可比成年人好多了。

  尽管事忙,圣上却也没忘记前几日应承静仪长公主之事。

  这日晚间,锦书抱着承熙看花回来,就听红芳道:“娘娘,圣上方才降旨,解除赵王与婷华郡主的婚约了。”

  “这么快,”锦书将承熙放下,见他扁着嘴不高兴,就从花瓶中的桃枝中摘一朵花给他玩儿,哄好了之后,才继续道:“什么由头?”

  “钦天监说,二人都是尊贵命格,只是太过强硬,非要凑到一起反倒不好,圣上便将婚约解除,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是个好由头,”锦书面容在晕黄灯火下温柔而恬静:“婚约是要退掉的,但要是叫一方担了错处,再行婚嫁却也不易,这样讲也好,总算是两不相干。”

  “贤妃娘娘怕是要抓瞎了,”红叶端了青枣过来,闻言道:“圣上虽是这样讲,但谁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过得去的说法,婚约是在郡主和萧氏女入宫之后才退掉的,郡主落水又召了太医,几下里说下去,外头还不知会如何想呢。”

  “还能怎么想,不过是说贤妃偏心娘家人罢了,”锦书捏起一个青枣吃了,清脆脆的甜:“萧氏女出身所限,做不了正妃,可架不住贤妃偏心,在边上拉偏架,连静仪长公主的女儿都吃了亏,谁还敢再将女儿嫁过去。”

  红芳也道:“前不久,贤妃娘娘还满心欢喜的筹备婚事呢,这会儿倒好,一场空了。”

  “管他呢,叫贤妃自己愁去吧,”锦书将这话茬掀过去,叹口气道:“只是可惜了承婉,遇上渔阳之事,倘若胜了还好,便是双喜临门,倘若……”

  那话在心里想想还行,说出来却是忌讳,她顿了顿,轻轻叹口气:“罢了,明日我去看看她,免得她钻牛角尖。”

  那青枣新鲜,上头还沾着水,一口咬下去,清脆的声音都能听得见,承熙原本是坐在暖炕上咬手指的,瞧见母后吃的枣子,好奇的“啊”了一声,伸着小手要。

  他刚刚生了两颗牙,小小的冒一点儿尖儿,即使真给了他,也吃不到。

  锦书摸摸他的胖脸蛋,随便取了颗给他玩:“都看着点儿,别叫他吞了。”

  贤妃前几日跟静仪长公主吵了一架,几乎已经撕破脸,事后回想,说不后悔是不可能的,但真叫她去致歉,却也如何做不出,只想着陈薇总归要做自己儿媳妇,静仪长公主便是生气,也不会如何,便放任自流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嬿婉及良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