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龙阙_分节阅读_第236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8-01-26 18:26:45

  秦凤仪根本理都不理,他高高兴兴的带着妻子儿女去参加罗朋的婚宴了,还免费让儿女给罗朋客串了回滚床的童子童女,这差使秦凤仪从小干到大,他因生得好,在扬州城婚嫁界是出了名的滚床童子,一直到秦凤仪十二岁,还有人找他呢,还是秦凤仪觉着自己大了,再干小娃娃这样的事比较丢脸,翻脸不肯再去,后来方不去了。如今自己儿女双全,秦凤仪觉着儿女都很不错,就给儿女举荐的这差使。

  罗老爷荣幸的满面红光,秦凤仪看他那样儿,都很担心他一时兴奋厥过去可如何是好。

  罗朋新婚半月后便带着妻子小圆与亲卫侍从属下,大车小辆的去了大理。与此同时,大理的白使臣也到了凤凰城。

  秦凤仪开始令方灏组建凤凰城的另一所官学,其实,现在凤凰城也有官学,就是招收平民子弟的官府开办的书院,人称官学。此次秦凤仪令方灏建的,则是招收官宦子弟的书院。所有南夷的适龄官宦子弟,皆可过来读书,尤其是山蛮土人的子弟,很需要接受一些汉人的文化熏陶。

  其实,如傅长史赵长史还有章颜,对这样的官学都有些担忧,只怕官宦子弟与平民子弟之间的分野愈发大了。但,秦凤仪说的,让山蛮子弟与土人子弟入此学念书,倒也很有些必要。

  秦凤仪为了招生,还说以后世子也会来就此读,这一下子,多少人恨不能哭着喊着把自家子弟送过来了。

  建外城之事与官学之事吩咐下去后,中秋节前,秦凤仪再一道谕令颁下:他要为世子组建亲卫军。而且,这支亲卫军只从土人山蛮里挑选勇士,待世子成年,这支亲卫便直属于世子所掌。

  秦凤仪雷霆手段,一道接一道的颁下。

  便是李镜亦有些惊心动魄之感,更遑论南夷臣属,大家以为,以秦凤仪慵懒的性子,桂信二地已平,以后就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不想,这叫大皇子刺激的,秦凤仪简直是要继续往惊才绝艳的道路上飞奔下去了。

  以李镜为首的南夷诸心腹之人,都恨不能去庙里给大皇子烧两柱高香,感谢在他的刺派下,秦凤仪才有这般的上进啊!都不用人督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李镜对大皇子道:谢谢侬~

第379章 风水转运啦~

  秦凤仪那叫一个奋发哟, 把南夷一干人乐的,心下暗想,咱们殿下甭看嘴上不说, 心里到底是憋着一股子劲儿的。

  结果, 这股子劲儿一到秋天, 搁秋风一吹, 不知道怎么吹歪了。亲王殿下这奋发的道路猛的一拐弯,他,他刚把世子的亲卫军建起来, 就开始折腾着办马球队了。

  是的, 马上蹴鞠。

  以前南夷马少,就两千来匹军马,秦凤仪也舍不得打马球这么折腾。现下不同了, 自从开启了与大理的商路, 大理的马匹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 冯将军早在听说要与大理通商时就亲自到凤凰城给秦凤仪请安, 主要就是说军马的事。秦凤仪这人性子挑剔,他其实一直不大喜欢大理的矮脚马,不过,自从到了南夷这地界儿,秦凤仪性子也转变许多,什么东西能凑合着用就凑合着用呗。见冯将军眼热这些大理的矮脚马,便道,“由你先挑便是。”

  冯将军喜的, 恨不能给秦凤仪磕一个。他回头就在桂州准备起自己的骑兵来,潘琛动作也不慢,虽则这些马不比他们从京城带出的马,但也是马啊,谁也不嫌自家骑兵多。秦凤仪道,“别都去练骑兵,我正准备造些军船,你们多练练水上功夫吧。”

  潘琛毕竟是京城出来的将领,人极其敏锐。潘琛道,“殿下,咱们这是要练水兵么?”

  “咱们南夷水脉丰足,总不能你们一个个旱鸭子吧。”秦凤仪道,“何况,以后出海什么的,也要有人在船上护送啊。”

  潘琛一听,顿时两眼放光,他这两年跟着秦凤仪吃香的喝辣的,实惠没少得。前几年秦凤仪买茶园,他也跟着弄了一个,当然,规格自然不敢跟殿下的茶园相比。但这几年,因着这茶山,往海外倒腾,赚的那些个银子,只要以后不是脑子发抽,孙子辈的生计也有了。何况,秦凤仪军功一向大方,潘琛在南夷小日子过的,比在京城时滋润一百倍啊。他是知道除了风季,亲王殿下常年海上走私的。就是现下,负责海上那一块儿守卫的都是潘琛的人。不过,走私毕竟是走私,潘琛听亲王殿下这话,似乎是要派海船出海。潘琛连忙打听,秦凤仪道,“咱们南夷也不比泉州差什么,先时闽王不是一直诬陷咱们这里有海贸走私么。何苦叫人误会了去,不就是个海港,他泉州能建,咱们南夷就不能建了?”

  潘琛仍是惊了一跳,道,“殿下,咱们要建港?”

  “怎么,不行?”

  “行!行!”潘琛激动的搓搓手,道,“臣盼着咱南夷建港多少年了!”

  秦凤仪笑,“所以,你们先在水上练练,起码不能晕船。”

  “诶!诶!”潘琛连声应了,回去挑选健卒预备以后练水兵。

  说来,不论是练水兵还是建海港,都是烧银子的事。

  秦凤仪手头上不见得有能撑起这两桩事的银钱,但他对于银钱的运作向来是极有一手的。何况,如今外城刚刚开建,房舍店铺都卖的差不多了。说到这建外城之事,还有一桩事。原本,几家银号以为,有了前番建凤凰城的经验,这回亲王殿下若是建外城,自己提前卖房舍卖店铺的,怕也用不着他们的银子周转了。结果,秦凤仪还是召了他们来,笑道,“本王岂是无情无义之人,当年,本王空手建凤凰城,不少人要看本王的笑话,独你们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来。客套话不用多说,今次建外城,也有人建议本王,有了先时凤凰城卖房样子的经验,提前收回银钱不难,也无需再借你们各家之力。可话虽这样说,事却不是这样办的,你们当年的好,本王心里都记着哪。若你们愿意,咱们一如凤凰城当年,如何?”

  感动人的话,其实不必多么的花言巧语。许多时候,实话已足够动人。

  秦凤仪这般说,明摆着就是给他们赚银子的机会,几家焉能不愿,心下深觉亲王殿下仁义。以亲王之尊,还能记着与他们几家这些年的情分。只是,几家也不好再按凤凰城时的份子了。这一回,凤家商量着,以往是二八,亲王殿下的地皮,他们的银子。这回这样明显不地道,亲王殿下仁义,他们也不能让亲王殿下吃亏啊。于是,按四六,依旧是亲王殿下的地皮,他们的银子。其实,这回几家真的没出什么现银,因为,房铺开始认购时起,很快就卖光了。刨除成本,大家得的都是现成的利润。当然,亲王殿下的好处,不是白得的,对于工程的监督管理上,几家人派出的都是家族里一等一的实干子弟,不然,倘这外城质量出什么问题,真是没脸见亲王殿下了。而且,几家人看出来了,亲王殿下是个重情分的,只要跟着亲王殿下干,少动些小心思,好处多着哪。

  原本,几家老东家其实各有所在,如晋商银号的何老东家,人家惯常是在晋中老家的。还有徽商银号的康老东家,多是在徽州。现下不同了,大家都在南夷长期驻扎了,实在是,别个地方,哪怕在京城开的分号,也没有南夷分号赚钱哪。

  而且,这外城在建中,亲王殿下已经命人去测量到桂州、信州、邕州、壶城、以及上思榷场的官道了。

  这明显,建完外城就要修建到这几地,以及几地互相连通的官道了。何况,这几年修路的事就没停过。南夷甭看是西南偏僻地界儿,那官道修的,虽没有京城的气派,但南夷的官道都是崭崭新的,四通八达,好走极了。

  商人消息最快,这不,外城修建的如火如荼,又听闻亲王殿下要建海港,他们当下就想去给亲王殿下请安。只是,亲王殿下不是好见的。而且,哪里好空手去,好在,几家都是豪富,并不缺礼物。不过,这送礼也有讲究。听闻亲王殿下好打马球,于是,都想着搜罗几匹好马献上,以投其所好。

  秦凤仪现下却是不晓得几家银号要来他这里打听建港口的消息,他建官学的事,竟然在朝中被御史参了,说他建书院独招收官员子弟,长此以往,会至官民分野愈重云云。还有秦凤仪为世子组建亲卫军一事,朝廷也要求为擅自招兵做出解释。

  朝中有御史参奏,景安帝便令人将奏章送来给秦凤仪看。

  秦凤仪吩咐赵长史写回折,秦凤仪道,“官学之事,主要是土人与山民向往汉学文教……”说一句正常话,秦凤仪与赵长史道,“诶,我说,这些御史是不是傻啊!脑子不会动啊!”

  赵长史道,“御史么,可不就是要叽歪,这是他们的本分,他们哪里有殿下目光深远哪。”

  “这些个狗屁御史看不透本王的长远大计也就罢了,我就不信朝中别个人也看不出。”秦凤仪很不满的“切”了一声。

  赵长史道,“当初我就说,殿下先给朝廷上折子,再办这事,您就这急性子……”

  “要等朝廷允了,黄花菜都凉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朝廷,屁大点事都能吵吵一个月,还吵吵不出个所以然。”秦凤仪这话其实也在理,所以,当初秦凤仪直接把这事办了,赵长史也未狠拦。秦凤仪不耐烦道,“随便给朝廷回一封折子就成了。对了,把咱们建港口的事跟朝廷说一说。”

  赵长史还不晓得秦凤仪要建港口哪,当下大惊,“建港口!”

  “是啊!”秦凤仪一幅理所当然的模样,“先时咱们没银子,再者,海上的生意,没做过之前,我也不大有准头儿。如今凤凰城也建起来了,桂信二州已平,也该操持着建港口的事了。”

  赵长史心绪渐次平静,细想秦凤仪这话,倒也觉着有理。而且,他们南夷走私多年,生意也不错。只是,没有正经港口,到底是受了影响。赵长史道,“朝廷怕是没有银子拨下来。”

  “要等朝廷的银子,这港口还不得建到猴年马月去。你只管写折子上说,咱们自筹银子建港口。”秦凤仪道,“对了,上思那里,我也要建个小港,你一并说了吧。”上思便是与交趾的榷场所在。

  赵长史提着笔的手都有些抖,问秦凤仪,“殿下,银子上……”

  “银子上不必担心,先叫朝廷应了此事,我自有法子。”秦凤仪那真是艺高人胆大,他先时啥都没有,还能建起凤凰城呢,两个港口,秦凤仪真没拿着当大事。

  赵长史心说,怪道殿下前些天叫造船让兵士们练一练水战呢,合着早有这想法了。

  待秦凤仪这折子一上,他办官学、私募兵马未提前得到朝廷许可的事,立刻都不算事了。朝廷上下简直给镇南王的大手笔给镇住了,原本镇南王海上走私的事,基本上朝中大员已是心知肚明。要不然,程尚书不能从秦凤仪那里每年敲出几十万银子来。但大家都没想到,镇南王殿下这就要建港口了,而且,不必朝廷出银子,人家自己解决银钱的事。

  这要是不允,除非整个朝廷的官员都脑子出问题了。

  何况,还有程尚书早对泉州市舶司商税不满的人,程尚书简直是双手双脚的支持南夷建港口。南夷建港还有一个好处,非但分薄了泉州港的海贸生意,好吧,早就分薄了的。但,南夷港的建设绝对可以给泉州港以威慑的。不论自经济不是自政治,在南夷建港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何况,人家镇南王还不需要朝廷出银子。

  简直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啊。

  镇南王还亲自写了封私人密信给景安帝,信中很是臭骂了一回参他的御史,用秦凤仪的话说,都是一群没脑子的东西,他这把整个南夷刚收服了,难道不要教化土人与山民的?什么样的教化最有用啊,自然是要教他们些礼义廉耻。还有,把他们的青壮整编成军队,放在身边,一日日的教他们忠诚于朝廷,他们才能安分,这个道理都不懂吗?成天瞎唧歪个头啊!他又不是招募了多少人,不过是招募了五千人,而且,其中多是土人山民中大族子弟。这些人不拢在手心,难不成叫他们满地乱蹿。

  秦凤仪很不客气的骂了一回这些没脑子的御史,然后说了建港之事,秦凤仪信上也说了,要是朝廷出这笔银子,怕是难办。他自己筹钱,以后待港口建成,每年他都要截留些银钱还债。

  反正,这样的大好事,除非景安帝突然老年痴呆,不然,不可能拒绝的。至于秦凤仪开办“官学”,还有招募山民土人为兵之事,景安帝都未曾放在心上,不过秦凤仪先时都未知会一声,这也有些过分,正赶上有御史参奏,所以,景安帝就给他走了一下政治程序。

  如今秦凤仪港口修建之事,很奇特的,便是再多嘴的御史也没有多说一个字。甚至大皇子也是里里外外的支持此事,还说,“虽则镇南王不需朝廷出银子,哪里好一点儿都不出的。虽则朝廷也不宽裕,还是赏赐些吧。”

  景安帝也是这样想的,问了问户部,程尚书管户部管的,那简直就是个吝啬鬼啊。当然,用程尚书的话说,每分银子都要用在刀刃上。至于南夷建港口,镇南王都说了自己筹款项了。何况,户部的银子都有去处了。景安帝硬是没要出银子来,连大皇子都看糊涂了,想着这姓程的不是一直与那姓秦的交情匪浅么,怎么连这点银子还舍不得了!

  其实,这就是大皇子的短见了,程尚书身为户部尚书,内阁重臣,虽与秦家有些私交,但,怎么可能去为秦凤仪效力。程尚书能在户部尚书之位安安稳稳的坐着,自始至终都是景安帝的心腹之臣。倘程尚书效忠秦凤仪,焉能是他出面从秦凤仪那里要出茶、丝、酒、瓷四样的商税来!程尚书向来公私分明,此方极得景安帝信重。

  景安帝没从户部要出银子,只好从内库拿出五十万赏赐了镇南王,支持他建港口。同时,景安帝还写了封情深义重的私人信件给秦凤仪,信上大致的意思就是,虽则朝廷没银子支持,其他方面,有什么需要只管开口。

  总而言之,除了那五十万,没有半点实惠。

  大皇子却是在宫中暗道:终于是把闽王得罪完了啊!

  还同他爹道,“闽王那里不知底理的,只怕会有些情绪,还需父皇安抚一二。”

  景安帝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可说的,镇南王自筹银子建港,朝廷难道能不允?我看泉州市舶司收入真是一处不如一年。”

  话到这里,倒是给大皇子提了个醒,大皇子道,“镇南王做事一向俐落,依儿子看,他这港口也耽搁不了多少时候。南夷市舶司的人选,是不是得叫吏部斟酌着了。”

  “是啊。”景安帝点点头。

  大皇子顿时想着,塞几个人进去方好。

  不知道大皇子是不是风水转运的缘故,今年于他而言,简直是顺风又顺水啊。自从开了窍,有些僵硬的父子关系重归融洽不说,大皇子于朝中也是连受好评。这不,秦凤仪自己出银子建港口,算是彻底与闽王翻脸了。结果,待到今冬,还有一桩喜事等着在皇子呢,秦凤仪又干一事,把徽州巡抚给得罪翻了,两人的官司一直从年前打到了年后去。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大皇子:终于风水转运啦~

  小凤凰剔牙:在哪儿烧的香啊?

第380章 另类迁徙

  这事真是说来话长, 秦凤仪也没想到徽州巡抚堂堂正三品大员这般没风度。

  秦凤仪近来挺忙,一则忙着给他儿子训练亲卫军,这五千亲卫, 原本秦凤仪没打算招这许多。他原本只想招个两千来人的, 结果, 甭看土人山民们通汉文化的不多, 人家个顶个儿的不傻,听说是给世子招亲卫军,这还了得, 许多人明明条件不够, 也要塞人进来,就为了近水楼台,倘自家孩子出息, 以后岂不得了世子的眼缘。

  而且, 土人山民们参军, 不似汉人那般, 生怕自家子弟有去无回啥的。他们虽则算术不咋样,但十分会算账,亲王殿下待他们甚厚,教授他们种田、养蚕、纺织的各种知识,没有田地的,还分予他们田地,就是田税,收的也极好。这些土人山民, 心里也是猴精猴精的,有些脑子不够的,还不了解参加世子亲卫军的好处,但那些个家里有个一官半职的,就得为家里子弟考虑。他们自从归顺了亲王殿下,得知朝廷选官都是要考试的。这上头,不论土人还是山民,都不及汉人。当然,他们的官职,也有一些能传与子弟。但,这年头家里人口多了,不见得所有子弟都能轮得到一官半职。而亲王殿下对于军职,一向厚待。于是,大家往这亲卫军里塞人塞的,一下子塞了不老少。

  如李邕这样的二皮脸还腆着脸同秦凤仪道,“实在是听闻殿下要给世子选亲事,大家太热情了,都相过来为殿下和世子效力。我也不好回绝,回绝了表姑妈,表姨妈家要不要也回绝,不然,表姑妈就要跟我算账。殿下您英明神勇,看着用吧。”

  秦凤仪笑,“看来,这都是你家关系户啊。”

  李邕嘿嘿赔笑,“我们一族人居多。”

  方壶就很会说话,方壶的大意是,大家都很踊跃,也都很优秀,不知道要涮下哪个,就都给殿下带来了。

  余者还有不少山民族中少年在自家族中德高望众的长老带领下过来,好在,秦凤仪规定了,这回主要招收十四岁到十六岁之间。山民们更是求之不得,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来了凤凰城,还能给家里省下粮食哪。若有运道,以后说不得还能搏一场富贵。

  这么些人,秦凤仪就没打算全部招收,如一些刺头之类,自然要剔出去了。

  所以,秦凤仪一则要慢慢的为儿子遴选亲卫,二则朝廷批复了建港口之事,整个南夷为此大贺,秦凤仪正是大宴宾客三日,城中无宵禁,令百姓一道欢庆此事。

  其实,早已有泉州港,按理,大家应该不这么激动才是。

  但,泉州港那里,闽王一家简直就是个土霸王,而且,闽王在商业见识上,绝对比不上秦凤仪。这也是为什么几家银号的老东家都在凤凰城长驻的缘由,便是商贾,也希望跟个懂行的藩王多加来往。何况,闽王自视甚高,虽则收银子时毫不手软,却看不上他们这些商贾。镇南王殿下不同,镇南王殿下非但见识高远,且最重情义,这些年跟着亲王殿下干的,有哪个是吃了亏了的?

  不要说几家银号,便是凤凰城的经销茶、丝、瓷三样的几大商贾闻信都过来送了重礼,给亲王殿下请安,里里外外的打听着港口的事。他们虽不是银号,但都是身家丰富的大商贾,很希望能为亲王殿下出力。

  另则,还有专司港口建设的商贾,这会儿已经着人去闽地打听建港口的经验,或是延请一些有经验的匠人了。还有连漕帮罗老爷都过来打听造船的事,那啥,他们漕帮可是有造船方面极好的匠人师傅的。只要想一想这件事的工程量,就知道这是多么盛大的一件事了。

  想当年,泉州港建十年,投入超八百万银两。

  而依亲王殿下的气派与实力,凤凰城的不论官员还是商贾百姓,都知道,这座港口的兴建将标志着南夷将成为与泉州相媲美的州城之一。甚至,依亲王殿下的才干,凤凰城的将来,会比泉州更为耀眼璀璨。

  秦凤仪的宴会,连章颜赵长史这样的稳重人都吃酒不少,可见诸人心中欢乐。

  与秦凤仪这里的欢庆相对的,便是闽王的愤怒,虽则景安帝还是下旨宽慰了闽王,但,闽王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原本,景安帝偏颇南夷,默认秦凤仪海上走私还罢了,如今,竟大咧咧兴建港口,这岂不是明摆着要从他泉州港嘴里夺食!

  闽王只会这样想,却不会想,他一地藩王据泉州港占了朝廷多少便宜。闽王一家十子百孙,起居之奢侈不让帝室,所依仗者,难道不是泉州港!且,泉州港一应营建,皆是朝廷拨银高达八百万。而这些年泉州港市舶司每年为朝廷所贡税银,不过百万银两。相对于朝廷八百万的投资,不能不说没有收回,但,账不是这么算的!南夷这才几年海上贸易,还是偷摸着,每年上缫给朝廷的税银便是泉州市舶司的一半有余。如今,南夷要建港口,人家都不用朝廷出银子,相对于闽地,朝廷有什么拒绝的理由。便是与闽王交好的一二朝臣,都知道这事没有不允的可能。

  镇南王可是陛下亲子,相对血缘,较闽王近的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9页  当前第2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6/2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龙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