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龙阙_分节阅读_第168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18-01-26 18:26:45

  秦凤仪道,“北有北蛮,西有吐蕃,南有南夷,东出是海。北蛮自是去不得,吐蕃那里是佛国,而且,听说那里人水煮不开,饭做不熟,肉都是吃半生的。吃食上且不论,听说咱们中土人过去,气都喘不过来,有时候,人跑两步突然就能倒地没气。这也是去不得的。南夷那里,还是那恶心家伙的治下,要不,咱们出海算了!”

  “出海?”李镜一挑眉,道,“说得容易,现在闽王就守在泉州港,我们一去,必落闽王之手!更不提,纵侥幸能出海,阿阳这样小,海上缺医少药,倘阿阳有个病痛,寻谁治去?”

  秦凤仪一时也没主意了,没好气的问李镜,“那你说,去哪儿?”

  李镜道,“就去南夷!南夷虽则也在朝廷治下,但朝廷一向鞭长莫及,有名无实。我们去那里,那里虽则土人的地盘儿,可土人的地盘儿只在山上,南夷也有州府。而且,南夷气侯好,四季如春,物产也丰富!”

  秦凤仪心里明白现下不是赌气的时候,也便同意了。

  李镜道,“去南夷,总得有个名头。”

  秦凤仪与李镜夫妻两年,认识却是两辈子了,当然,李镜认识他只有这一辈子,但,秦凤仪识得“梦中之事”,对李镜了解更深,他当即听出李镜话中之意,登时大怒,“你还想让我找他要个官儿还是怎地!”

  “你喊什么喊!”李镜一掌就把面前矮几拍个粉碎,“我有这么说吗?”

  秦凤仪怒道,“你最好息了这个念头,不然——”终是放不出什么狠话,秦凤仪大哼一声,虚指李镜,“不然叫你好看!”

  李镜简直是给秦凤仪气的头晕。

  李镜干脆也不理秦凤仪了,只与秦老爷愉亲王商量,李镜道,“为以后的日子计,再不能回扬州了。回扬州一时无虞,可以后呢?陛下百年以后呢?我与相公商量了,想着,去南夷。”

  “南夷?”秦老爷道,“那里不都是土人么。”

  “正因是土人的地盘儿,才要去那里。”李镜面色沉着,目光镇定,她道,“柳妃娘娘的事,我想想都觉伤痛。可,说句老实话,眼下陛下在位,相公起码能得平安,以后的事,我真不敢想。若是苏杭这样的地方,好则好,我只为阿阳担忧。他这孩子,也不知如何就有太|祖身上才有的青龙胎记,将来岂不为后继之君忌讳。倒不若寻一个偏僻地界儿,倒可平安一世。”

  秦老爷与愉亲王都不是没见识的人,秦老爷不大晓得南夷州的事,但,秦老爷想到的是,的确如李镜所说,一旦回扬州,将来大皇子登基,不要说阿阳了,就是秦凤仪的出身,怕也要为大皇子所忌讳的!愉亲王则想的更为深远,愉亲王是知道南夷州的情势的,说是朝廷所属,可就看每年来朝请安的土人族长,又多似土人与朝廷自治的地盘儿。这样的地方,朝廷势力有所不及,若是能将这块地盘经营起来,倒也是一条生路。

  愉亲王先道,“这主意不错。”

  秦老爷很是信服儿媳妇,见愉亲王也说好,秦老爷便道,“王爷说好,必是好的。”

  李镜道,“那我就进宫,与陛下说一声。”

  景安帝委实未料到,过来找自己谈话的不是秦凤仪,而是李镜。

  李镜欲行大礼,景安帝摆摆手,指了指一畔的绣凳,道,“坐吧。”

  李镜微身一福,过去坐了。李镜道,“我有几句私房话,可与陛下说。”

  景安帝看马公公一眼,马公公便清场了,景安帝道,“朕还以为,得是凤仪过来烧朕的皇宫呢。倒是你先过来了。”

  李镜面色不变,道,“相公的性子,陛下比谁不清楚呢?当初,相公来京城做官,那样得陛下青眼,其实,不一定是他才干如何出众,学识如何不凡,朝中有才干有学识的人多了,想来陛下就是喜他这赤诚的性子。我至今还记得,春闱后,您点他为探花,他私下与我说起殿试见到您的事,他与我说,仿佛见到了天神一般。”

  这话说的,便是景安帝也不禁微微失神,似是想起以往那个在他面前快活大笑、眉眼生动的少年。

  “如今想来,或者真有血缘相引的原故。相公与陛下,那样的投缘,就是我,有时也觉着,您待他不似君王待臣子,他先时待您,亦是一片孺慕之情。”李镜道,“越是情分深,陡遇这样的巨变,若相公此时在家盘算着能自您对柳妃娘娘的亏欠中得到多少好处,想来先时您也不会对他另眼相待了,是不是?”

  李镜说着,眼睛微微湿润。

  “相公,就是这样至情至性之人。”李镜拭泪道,“不要说他,我一想到柳妃娘娘之事,都觉伤悲。不过,我也明白,当时陛下的为难。我更相信,纵陛下当时有效仿汉光武帝之意,若当时柳娘娘肯回宫,告知孕事,依陛下的性情,焉能不保住柳妃娘娘与相公的性命呢?”

  “只是,柳妃娘娘自有性情,何况,当一个女人做了母亲,所行所为,必然要为自己的子女多加考虑的。当时,柳家也是一夕之间,家破人亡。柳娘娘离宫,或许,也是不想陛下再为当时的局面为难。柳娘娘当年,便是临终前,也未有要以后相公认祖归宗之意。身为一个母亲,对儿女最大的期冀,从来不是荣华富贵,位高权重,而是一世平安,比什么都重要。”李镜道,“只是,世事弄人,哪里料得今日之事?”

  “当初,我对相公身世生疑,后来回家问了祖母,我前后思量数日,也觉着,依相公的性情,过继到愉王府最是妥当。不说别个,就他的性子,如今知晓柳娘娘之事,这样的悲痛,陛下不知道,他在家里,每想到柳娘娘,都要哭一场的。”李镜压抑着哭声,却又让人听得更觉悲痛,良久,李镜方继续哽咽道,“我一妇道人家,朝中大事虽有耳闻,可并不大懂。相公的性情,陛下深知,他现在是绝不想再留在京城了,我们家里,也在收拾行礼了。只是,他这样的出身,我总要为以后儿女考虑。现今天下,北有北蛮,西有吐蕃,南有南夷,东出是海。我与相公商量着,想去南夷州,陛下看,可还妥当么?”

  景安帝长叹,“他以前与朕说过很多次,想去南夷为官的事。只是,朕先时舍不得他,如今你们既商量好了,南夷便南夷吧。”

  李镜道,“先时,我是想相公过来,跟陛下说去南夷的事。可他现在,仍是不能理智的看待柳娘娘之事。何况,现在要陛下给他个在南夷州的名分,他断然不会开这个口的。我便过来跟陛下说了,我们去南夷州,总得有个名分,名正,方能言顺,是不是?”

  “你想要什么名分?”

  “请陛下将南夷州之地分封给相公,请陛下下旨,允我们这一支,世代永驻南夷,王爵之位,世袭罔替!”

  “可。”

  李镜继续道,“还请陛下允相公权南夷军政之事。”

  “可。”

  “此一去,山高水长,陛下也知道,南夷那里贫苦,我与相公都不是奢侈之人,但,去了总要营建王府。再者,我是做母亲的人,我知道做母亲的对儿女的心。相公现在也是做父亲的人了,他一时悲痛过甚,不能自持,可他不是个不通情理之人,只是现在仍不能谅解柳妃娘娘之事罢了。终有一日,他疼爱阿阳时,总能将心比起的想到陛下,陛下在柳娘娘之事上于情有亏,可陛下待相公,哪怕您不知晓他的身世之时,都那样的喜欢他,何况现在?有朝一日,他终会明白,陛下对他的父子之情。做为一个儿子,不能在父亲膝下长大,这是天下憾事。可身为一个父亲,没能看着儿子长大,难道就不是憾事么?陛下,为帝为君者,或有诸多不得已,相公现在还不能理解您,但我知道,您心里,怕是比任何人都不容易的。”

  李镜险没把景安帝的眼泪说下来,景安帝轻声道,“朕,这一世,亏欠了许多人,也辜负过许多人,但,朕无愧江山社稷。”给了李镜五十万两白银,一万藩王亲卫。

第262章 临行之上

  既然决定了去南夷州的事, 行礼已经开始打包, 亲友之间,也需辞行。看秦凤仪现在的心情, 李镜也不勉强他了, 就把大阳放家里让秦凤仪带着。无他, 秦凤仪总是哭, 想到自己亲娘就要哭一回,李镜担心他把眼睛哭坏,就让他带大阳。秦凤仪因为感怀身世,是的,虽则或者秦凤仪自己也不会有确切的这种感受, 但,秦凤仪待大阳的确是非常疼爱。尤其是知道自己身世之后, 比以前还要更疼大阳了。

  原本愉王妃知道李镜一家要去南夷后, 最舍不得的就是大阳,很愿意再帮着带几日。李镜看秦凤仪情绪总是不好,便跟愉王妃说了秦凤仪的事,把孩子交给秦凤仪带, 李镜同愉王妃商量带往南夷的东西了。李镜叹道, “听说是个荒蛮地儿, 便不能只带银子, 家什器皿的还好,那边儿要是有,现成的去了能置办新的, 带些常用就是。余者工匠绣娘,各式的手艺人,得带一些,就怕到了那里,有银子没处买去。叔祖母也不用送我别的,这些手艺人,也不用老手艺人,年轻力壮的送我几个便可。”

  “这如何没有,咱们府里就有的。”愉王妃便给李镜准备了许多这上头的人,这个时候,也不要问人愿意不愿意了,上头的吩咐,谁敢不去?

  李镜回娘家,也是这样说的。除此之外,宁可送银子,不要送东西了。

  李家听到李镜一家要去南夷,李老夫人便极舍不得,只是,李老夫人想了想,叹道,“这也好。”

  景川侯夫人问,“大姑爷好些没?”

  李镜道,“还是那个样子,每想到柳娘娘之事,总要伤心的。”

  想到柳王妃,景川侯夫人也不晓得要说什么好了。柳王妃当年离宫,受益最大的是自家大姐,可现在,自家继女嫁的,又是柳王妃之子。景川侯夫人与李镜道,“这伤心哪,总憋在心里不成,会憋出病的。可总是伤心也不成,伤感太过,就伤身呐。”

  “你太太这话说的是,家去好生劝劝阿凤。”李老夫人道,“这上一代的事,现在再如何说也无济于事了。想想阿阳,还是得振作起来才好。”

  “是啊。”景川侯夫人想想后女婿的身世,虽则当初得利者是自家大姐,但景川侯夫人也觉着后女婿很可怜啦。景川侯夫人道,“你们现在正是忙乱的时候,哎,你父亲和大哥都有衙门的差使,让阿钦过去帮衬几日吧。你有什么事,只管吩咐他便是。”

  李镜道,“二弟过去自然好,他是个细心人,我手边更缺二弟这样的帮手。”

  景川侯夫人一笑,“缺什么只管说,咱家别个不多,人手绝对足够的。就是你说的工匠等人,我都给你准备齐全了。”

  李镜在娘家这里吃了午饭才回的府,还得给大阳喂奶呢,兴许是丈夫身世可怜的缘故,李镜也很舍不得儿子受半点委屈。大阳果然饿了,如今大阳快六个月了,饭量越来越大,秦凤仪道,“中间吃了回蛋羹,让他吃奶娘的奶,就是不肯吃。”

  “他不爱吃奶娘的奶,你又不是不知道。”李镜拍着儿子埋头吃奶的小身子,问秦凤仪,“你吃饭了没?”

  “吃了。”秦凤仪叹口气,半晌才道,“祖母还好吧?”

  “挺好的,祖母和太太都说起你,让我好生劝你,叫你不要太伤心。”李镜这话一出,秦凤仪的眼睛又湿润了,李镜无奈道,“你不是最不爱哭的吗?怎么哭起来还没完没了了?”

  “我一想起我娘,心里就很难受。”秦凤仪抽咽道。

  李镜把帕子给他,道,“你这么难受,更当为柳娘娘争口气才是。”

  秦凤仪又小哭了一场。

  李镜第二天去的是方阁老府上,方阁老见是李镜过来,就晓得秦凤仪是个什么态度了。李镜道,“还在家里哭呢。自从知道了柳娘娘的事,相公没一天不哭的。”

  方阁老叹口气,“就是因他这性子,当初陛下才请愉王爷认下他的。凤仪身世虽是曲折,不过,秦氏夫妻待他如同亲子,未让他受过半点委屈,他又是个重情重义的性子,乍然知晓柳娘娘当年情形,如何能不伤心。就是我们这些人,想是凤仪心里也是怪我的吧。”

  李镜道,“过往之事,已然过去。当时形势复杂不说,便是当年汉光武帝为情势,不得已亦是以阴丽华为贵妃,郭圣通为皇后。史书只一笔带过,便想阴丽华当年,也不知流过多少眼泪了。师父您毕竟是朝中首辅,权衡利弊,形势使然。相公的性子,一向分明,他能有今日,也不是多亏了您的教导么?您都致仕的年纪了,回乡是想养老的,破例收徒,日日悉心,所费心血,岂是寻常?我知师父你的性子,当年便是我大哥,也只是个挂名弟子罢了。若早知相公身世,如何会收他为徒?只是,师父信不信命,或者,这便是命当日,师父第一个上表请立当今平皇后为后,今日便有师父与相公这一段师生之情。”

  “就像,我父亲,当年一样上过请册平氏为后的奏章。他当年,又岂能料到我今日会与相公结发。”李镜说的字字恳切。

  方阁老一叹,便是不信命的,给李镜说的都得信起命来。何况,方阁老日渐年迈,自从得知秦凤仪的身世之后,他便一次又一次的想过,当年致仕,不过偶动了思乡之情,便携还乡了。而李家兄妹,李镜因在大皇子妃一事上失利兼尴尬,遂与兄李钊一并与方悦去了扬州散心,这一散心,便遇到了名满扬州城的凤凰公子。

  凤仪凤仪,当年的柳王妃,对后位何等的不甘心,才会给儿子取此二字为名呢。

  或者,便如李镜所说,这兴许就是命运的指引,当年,朝廷亏欠了柳王妃,他上了那道奏章,有了当年之因,便有今日之果。

  李镜与方阁老早便相识,只是,彼时李镜只是侯府的大姑娘,景川侯的嫡女罢了。而今,李镜已是可以与方阁老在书房密谈半日的人了,李镜并未在方家留饭,还叮嘱方阁老好生保重身体,李镜道,“世间无不可解之事,相公的性子,您是深知的,他不是个糊涂人,终有一日能理解您当年所做的选择。师父,我们这一走,不知何日方回。天涯海角,终有再见之期。”

  方阁老送李镜出门,李镜岂敢托大,连忙请方阁老回屋里休息,她在管事媳妇的带领下,离开了方家。

  方阁老想着李镜最后说的话:天涯海角,终有再见之期。

  李镜最后去的一家是平郡王府。

  平郡王妃没想到李镜竟然到访,连忙亲自到二门相迎,李镜原本世子妃的品阶便是与平郡王妃同品。而今,秦凤仪身世一出,秦凤仪既是皇子,李镜自然是皇子妃。皇子与亲王同品,李镜品阶便等同于亲王妃。

  平郡王妃还要行礼,李镜连忙双手扶住她老人家,笑道,“外祖母如何这般外道。”

  平郡王妃道,“阿镜,凤殿下身份毕竟不同寻常。”

  “那太太一样是我的母亲,您老一样是我的外祖母。”李镜笑道,“难不成,先时您是郡王妃,我没诰命时,咱们尚是祖孙,如今因着皇家是非,咱们倒不是亲戚了?”

  平郡王妃一笑,“看你说的,哎,凤殿下那里,我心里觉着很是对他不住啊。”说着就叹了口气。

  “那不过是皇家之事,与您老有何相干,就是与外祖父,也无干系的,我心里,都明白。”李镜扶着平郡王妃,身后还有平郡王妃女媳相随,热热闹闹的去了平郡王妃的屋里坐着说话。

  丫环奉上茶来,平郡王世子妃将一盏茶捧予婆婆,平岚媳妇便将一盏茶捧予李镜,李镜起身接了,笑道,“嫂子莫要这般客气,都坐吧,你们这样客气,我反是不自在。”

  李镜道,“我们就要走了,这一走,怕是再不能回京城。前儿我回了趟娘家,昨儿去了师父那里,今儿就想着,过来看看外祖母。一则,外祖母疼我这些年,太太虽没生我,我自小丧母,后来在宫里,时得皇后娘娘的照应。哪回外祖母见了我,有二妹三妹的,就有我的,便是我不在家,也让太太给我存着,都给我送到宫里使。我心里,一直没忘。当年,我与相公的亲事定下来,外祖母还亲去给我添妆,几位舅妈嫂子,谁的添妆不是厚厚的,人家一看,都说我有福。我如今要走了,焉能不过来看望外祖母和几位舅妈嫂子的。二则,相公的身世,谁能料得到呢?他自己个儿都不晓得。如今说来,只得说是造化弄人罢了。外祖父的人品,我是深知的。就是皇后娘娘,我在宫里这些年,也知道皇后娘娘是何等样人。外头虽则小人诟谇,我是一字不信,只是,我若不过来,更要小人猜疑。相公的性子,不要说他自幼没在宫中长大,便是在宫里长大,他也不是为君的材料。他呀,就是跟我过过小日子才成。可他竟被人如此陷害,我当时要不说破相公的身世,一个男人,背负着调戏宫人的名声,以后要相公在京城如何立足!我心知必是有人知道相公的身世,才设此圈套,必要害他的。我索性以毒攻毒,说破了相公的身份,也不能叫小人如愿!外祖母想一想,挑拨起当年旧事,倘相公与大殿下相争,他二人,皆是陛下龙子,亦是骨肉兄弟,若因长辈旧事反目,得利的是谁?窃喜的是谁?”

  李镜长叹,“如今,我们便是要走,我也必要将此话在外祖母跟前说破,说透!我们便是永离京城,我亦不能坐视有人这样的利用、愚弄我的丈夫!”

第263章 临行之中

  平家自李镜口中得知, 李镜一家要去南夷州, 并,永镇南夷, 再不回京之事, 亦不是不震惊的。按平郡王妃等人心里盘算着, 秦凤仪有这样的出身, 定要在出身上一争长短的。没想到,这一家人反是要去南夷州。

  平郡王妃条件反射道,“这如何使得,南夷寒苦,听说, 那是遍地土人的地界儿。你与凤殿下,自小娇生惯养的长大, 便是小殿下, 也年纪尚小,如何使得?”平郡王妃连说两句“如何使得”,可见对此事的震惊,但想到秦凤仪将远走南夷, 却是稍稍将心事放下的。

  一堆女人皆是苦劝, 李镜道, “已是与陛下说过了, 陛下,也是允准的。”这下子,女人们都不好说什么了, 平郡王妃又问何时启程,介时,必要相送。

  李镜说了大概的日子,便告辞而去了。

  平郡王妃晚上与平郡王说起此事时,叹道,“阿镜说到这些年事,把我说的,眼泪险没下来。她还是记得,这些年的情分的。”

  平郡王便问说了些什么,平郡王妃大致说了,平郡王叹道,“真可惜呀。”

  “可惜什么?”平郡王妃问。

  “当年,便是令阿岚散尽妾室,也该把阿镜娶进门的。”平郡王道。

  “这叫什么话?”

  平郡王摇摇头,“只怪阿岚无福。”

  平郡王妃道,“以往我还说阿镜傲气了些,今天听这孩子说的这些话,的确是个体贴的孩子。”

  平郡王不欲多说李镜,他道,“还是要备些东西的。”

  “这我岂能不晓得,已让大郎媳妇去准备了。”平郡王妃问,“他们真要去南夷了吗?”

  平郡王点点头,平郡王妃道,“虽是委屈凤殿下了,只是,他们离开京城,倒也好。”

  平郡王道,“何止是委屈,实在是太委屈了。凤殿下为人,与常人皆不同,世人只是想着皇家的元嫡之争,焉知凤殿下眼里,并无这些权位之事。”

  “要不,王爷还是与陛下说说,多赏赐凤殿下些才好。”

  平郡王道,“凤殿下自小在扬州之地长大,南夷乃土人聚居之地,他这样的人去那等荒蛮之处,如何受得了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9页  当前第1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8/2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龙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