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嫡女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7-12-16 17:52:22

  “好,早听娘说妹妹在学厨艺,以后我就有口福了。”张瑰端着碗,急切的喝了一口,眼睛一亮,很快一碗就下肚了。

  夏桔从外面拿了锅盔过来,玉彤便拿给张瑰,“哥,你先拿回去吃,晏姐姐今天过来,我要去陪她。”

  “还是妹妹贴心,那我就拿回去吃了。”

  她们几个人在益州长大的,都爱吃辣,也喜欢吃益州的事物,就连有时候说话都会说几句益州土话。

  她跟唐晏也好几个月都没见面了,俩人再见面都是互相吐槽,尤其是唐晏大吐苦水:“我为了练习吃饭,就那个鹌鹑蛋就吃了一碗,还有刺儿越多的鱼啊什么的,规矩不到位就要一直吃鱼。”

  “我娘是怕我以后回京城出丑才请教养嬷嬷的,姐姐你这是为了什么?”玉彤也是挺好奇的。唐晏的规矩什么的都还不错啊,何以请这么严厉的教习,就是她家的祝嬷嬷都没到这么苛刻的地步。

  唐晏脸一红。

  玉彤坏笑猜道:“难不成是晏姐姐有姐夫啦?”

  唐晏上去要捂她的嘴:“死妮子,你真的是什么话都敢说了。”说罢又小声跟玉彤道:“是说了亲,那家人是太仆寺丞,这次说亲的人是我爹的座师保的媒。所以我娘怕我去人家家里丢人。”

  既是京官又是从四品的官,也难怪唐夫人让女儿在家里多受些苦,也总比去京里叫人笑强。

  玉彤恭喜她:“我这里就先恭喜姐姐了。也不知道姐姐喜欢什么?我们若总在一处还好,若是我爹不在这儿了,以后跟姐姐见面也难,我要提前做点东西给姐姐。”

  外任官员都是调来调去的,唐晏的爹也是如此,偏偏她跟玉彤关系很好,此时说起分别,虽还未在眼前,不过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突然就见不到人了,竟伤感起来。

  玉彤看她情绪低落,便失笑:“李太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现在快快活活的,以后即便想起彼此也是开心居多,这不比感风伤月要强的多吗?”

  “你这小妮子好话歹话都让你说了。”唐晏想想也是,嘴上却不认输。

  她最近很难得出来一趟,想跟好朋友以后别断了关系,连忙道:“我娘说我明年就嫁过去,我有个舅公在京城,到时候我娘跟我哥哥送我到京城去。我现在把我舅公的地址给你,若是你一时找不到我,到时候可以使信过去。”

  玉彤郑重的让春樱把纸收好。

  她们在这里说了一会子话,又被魏妈妈喊过去陪新娘子,唐晏明年就要出嫁的人,也想观摩一下别人的婚礼,倒是多了几分兴致勃勃。

  玉柔是玉彤的亲姐姐,玉彤就更责无旁贷了。

  新郎林焕之被张瑰拦在门口,对了几个对子就放进来了,玉柔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进了林家,回门的时候却满脸笑意,看的出来过的很不错,还非常大方的给玉彤跟玉佳一人送了一堆礼物,颇有主母风范了。

  玉彤也见到姐夫林焕之了,是个很生的很清秀的年轻人,确实如曲氏所说很老实,在桌上劝酒,张钊让下人跟他倒了几杯酒,他就喝了几杯酒。

  还好张家的人也很有分寸,没有灌醉他,张瑰跟林姐夫还讨论书院的事,玉柔在一旁是又骄傲又高兴,跟灌了蜜似的。

  丈夫长的很周正,家里虽有一个伺候的通房,也在她嫁进去之前就打发出去了,婆婆还说让她理家。比起在娘家长期得不到重视,她在婆家可以算的上是挺起腰杆子走了。

第十章 调任杭州

  冬日天气湿冷,玉彤房里放了好几个火盆子,才感觉稍微暖和一点。她让丫头们都进来内室烤火,夏桔刚从外边回来,她是侯府的家生子,是张钊奶兄弟的女儿,她们家在侯府的关系枝繁叶茂。

  今天就有从益州到京城侯府送年礼的人回来了,这次送年礼的人有夏桔的爹娘,所以玉彤让她去跟她爹娘见面见面,顺便打听点消息。

  “姑娘,奴婢回来了。”

  “哦,你回来了,外面很冷吧。桌上还有牛乳,快喝点驱寒。”玉彤笑着跟她道。

  夏桔也不推辞,她先谢过玉彤,坐下来足足喝了一大碗,才跟玉彤说起侯府的情况,“说起来,府里倒是有一件喜事,爹娘回去送年礼的时候,世子夫人正好发动了,生了个六斤六两的胖小子,还得了赏钱。”

  世子夫人小朱氏是老太太朱氏的嫡亲的侄孙女,朱家虽说不如当年那样鼎盛了,可家里依旧有爵位,老夫人拍板的事情想必侯夫人也不会反对。

  想也不想,玉彤就道:“这是好事啊。”

  夏桔笑的就有点玩味了,紫鸢情知有隐情,便催她:“可是有什么不妥?”

  黄莺也急道:“姐姐还在姑娘面前卖起了关子了。”

  “倒也没什么,就是世子夫人的亲妹子过来照顾她,没想到被人撞到和世子在园子里说话,那话传到世子夫人的耳朵里,可不就那么快生了吗?”夏桔的小表妹在长房茶房里做丫头,消息十分灵通。

  玉彤挑眉,心道,常听曲氏说起世子是个正派的有为青年,就算有心思也不会那么亟不可待,有很大可能是朱家的那位姑娘故意如此。

  可她这样做的好处呢?难不成是为了抢姐夫,但她姐姐已经是世子夫人了,她难道还想做小?

  光听这些就足以让玉彤觉得侯府实在是太麻烦了。

  还好她们家是庶出,以后肯定也要分出来的,人少就意味着事情会少,玉彤并不是个爱操心的人。

  夏桔也只能打探一些八卦消息,而张钊和曲氏关心的是侯府的态度,他跟冷知府俩人竞争太大了,所以写了信找家里人问康王府对冷家的态度。

  来信的人是玉彤的四叔张榭,他是探花出身,现在在翰林院做事,算是张家出仕子弟中最有出息的一位。

  张钊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这封信,他随手把信往旁边一扔:“老四还是老样子,最是以他岳父的想法为主。”

  说出来张钊还有点不屑这个四弟,本来以前家里就这俩个人读书,俩人成绩都不错,算是家里最能说的上话的人,彼时俩人关系还很不错。后来张榭的夫人平西伯府的王氏进门后,因王氏跟家中妯娌们关系都处的不好,张钊还劝曲氏好好跟王氏相处。

  没想到王氏这个人不识好歹,后来又被曲氏发现一桩关于她的丑事,反而曲氏跟王氏关系更差了。

  张钊没有因为女人们的关系跟兄弟闹僵,张榭却不是如此,看他的回信,明显是让张钊忍冷知府,还说康王现下很受皇上器重,而且还是他岳丈平西伯的上司,让张钊不要冲动。

  可张钊也跟侯爷这个兄长打探过,还有去信了大舅子曲国公,那俩人都表示康王因为在太后丧礼上被训斥,连王爵都被降了,称康郡王。还有康郡王现在上了折子立郡王府的儿子为世子,冷氏的儿子不过是宗室旁支了。

  “我已经上书给川陕总督关于招安土匪之事,恐怕不日我们就要调走了。”

  曲氏也叹了一口气:“四叔为人倒是不错,就是那个王氏,亏她还是侯门嫡女,真以为嫡出就是无敌了啊!”

  即便是侯爷对自家丈夫也是颇有兄弟之情,四弟这还没有位极人臣,就生怕兄弟挡着他的路了。

  张钊轻嗤:“她跟老四算是青梅竹马了,老四没他倒好好,有了她便跟变了个人似的。你知道的她娘是继室,还是原配的庶妹。其实以前威远侯世子在的时候,哪有王氏轻狂的份儿。”可惜平西伯世子年纪轻轻就得了病,不到十七岁就过世了,身后也未有一儿半女,所以便让王氏的亲兄长继承了爵位。

  也因为如此,王氏的爹娘以及兄弟护短到有些残忍,王氏看似天真,却很没有是非观,若不然曲氏跟张钊不会被逼到云南那种地方。

  张钊又想起他的亲娘毛老姨太据说今年身体不大好,他很是担心,又恨自己不争气:“若我在京里,又何必让姨娘受那样的苦。”

  毛老姨太是老侯爷在庄子上带回来的妾,出身不高,却很有一点运道,不过一晚就怀了孩子。她性格最是老实,说话都有点结巴,对张钊却是真好。小时候张钊犯了错误被禁足,她就自己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烤红薯给小张钊送过去。

  对嫡母张钊也很感激,毕竟当年他读书,嫡母首肯了,还送他去书院,就冲这个他也得孝敬嫡母。对亲生的姨娘那就只剩心疼了,毛老姨太不是聪明人,为人既憨厚又老实,所以不得宠,在老侯爷面前也没什么体面,现在病了这么一场,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显然曲氏对毛老姨太也很有好感,面对曲氏时第一天就把历年积攒的钱跟侯府赏赐的东西全部要给她,尽管在曲氏看来也没多少钱,可毛老姨太给她的关怀太多,那样的一位宽厚的长者,曲氏也不想她出什么事情。

  “我说爷我们这边死都要谋个好位置,日后分了家让姨娘能跟我们一起出来住。”也不是没有那样的先例,庶出的儿子分家带亲姨娘出去过,而且老太太有三个嫡子,并不缺儿子孝敬。

  俩人商量了一番就派了紫鸢的伯父,也是张钊的长随,替他们回去照看毛老姨太。

  秋去春来,川陕总督以益州知州招安土匪有功,又在盐铁上所收之税较先前高,所以着张钊为杭州知府,即日赴任。

  连跟唐晏告别都没时间了,玉彤就开始让下人开始收拾行李。全家除了冒姨娘都是欣然前往,就连玉佳都私下跟玉彤道:“江南风光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我是希望早点去的。”

  翻了一年,玉彤跟玉佳个子都长高了一点,针线上的人为俩人都做了相应的衣服。好多东西带不走,只能留人下来卖掉,这就是曲氏不愿意经常搬的原因,还好,川陕总督是太子的人,并不是很买康王的账,他们才能顺利谋到从四品杭州知府的职位。

  曲氏又想,太子果然是太子,这样的英明,这么无私。

  冷家的人当然恨张钊,冷知府冷笑道:“什么东西,不过是做成了那一两件事,便当成个什么功绩往上头报。待我过几日去信给了康王后,看张钊怎么挡。”

  按道理说冷家都不算外戚,张钊不怕他们也是情有可原,再者张钊的侄女还是三皇子妃,兄长还是侯爷,比起冷家来更是勋贵门第,而且他本人却是是个能臣。

  抛开这些,张家人就要出发了,林二太太跟玉柔一起过来送他们,还准备了十分丰厚的仪程。冒姨娘很舍不得女儿,可她也做不了主,她也不能让张钊为了女儿留在此地,再者张钊也不会听她的话。

  船上的生活很是无聊,玉佳身子骨儿不大好,夏姨娘便成日陪着她,冒姨娘又因为跟玉柔分别心情不好,所以玉彤到曲氏这里请安的时候觉得分外清静。

  “咦,娘这里有炸的小鱼干啊,还好她们今天都没来,这好东西就偏给我了。”

  小鱼干是挑选的小银鱼,个个差不多大小,先用调料腌制后再下锅炸。火候很难掌握,太大了会烧糊,太小了外熟里不熟,总之中火慢炸,那得全神贯注才行。

  曲氏看她吃的欢快,心里也高兴起来,又道:“你哥哥跟你爹在船上作诗,你就不要出去了。”

  “好。”玉彤并不是特别有好奇心的人,便乖乖的陪曲氏吃饭。

  外面的小厮长随官兵都很多,若是被看了去了,以后指不定被传成什么样子。

  曲氏又夹了几筷子青菜给她:“绿叶子的菜也要多吃点,船上可不比在家,要把自己看重才行。”

  祝嬷嬷在一旁观察玉彤,只觉得她懂规矩了许多。

  吃完早饭,玉彤打发人给玉佳送了一碗酸梅汁。玉佳又让人回送了一盘枣泥糕,说等身子好点了就来找玉彤玩。

  王妈妈是玉彤的奶娘,跟玉彤最是知心了,有些话玉彤不跟曲氏说都有可能会跟王妈妈说。王妈妈还把玉彤当小孩样,还特地拿了三个果子给玉彤:“彤姐儿趁着休息吃点东西,祝嬷嬷那里我去看了她已经休息了,不会再来了。”

  “嗯,这就好。妈妈也吃。”玉彤举着果子给王妈妈吃。

  王妈妈欣慰的接了过来,特意降低了声音跟玉彤道:“姑娘说的事情我办妥了,送了一对玉屏儿去唐家,唐家的姑娘又拿了一对五彩蝙蝠钗让我带回来。”

第十一章

  五彩蝙蝠钗是唐晏最喜欢的首饰,尤其是上头镶的黄水晶分外可爱,是了,唐晏最爱这种很有童趣的首饰。

  她跟唐晏不是亲姐妹却胜似亲姐妹,想起她来,心里微微一叹,若是以后能再见面就好了。

  她这边还在感叹着,却听到“扑通”一声巨响,似是有许多人掉进水里了,有人开始喊水匪来了。王妈妈脸一白,春樱已经护在玉彤前面了,夏桔也有点慌,玉彤跟夏桔道:“先让小丫头们进来房里。”

  紫鸢跟黄莺把外头的粗使丫头也拢进来,玉彤暗自把头上的钗子抽了一根出来放在袖口,她对一个有点害怕的粗使丫头道:“别怕,我们在里侧,外面都有官兵的,那些贼匪不敢打我们的主意。”

  尽管她也很怕,可她是主子,是这里的主心骨,若她乱了恐怕下人会更慌张。

  又听有年轻的男子声音厉声道:“小贼哪里跑。”水下有人打了起来,约莫是打赢了,才有人在喊好。

  “妹妹,你没事吧?”

  外边传来张瑰的声音,玉彤朗声应了一声:“哥哥,我没事,你进来吧。”

  张瑰手持宝剑,进来后见妹妹安然无恙,便与她道:“外头是梁总兵大人在抓水匪,现在已经安全了。”

  “娘那里怎么样?”玉彤又担心的问道。

  张瑰笑道:“娘可比你镇定多了,你忘记以前云南土司造反,爹爹还跟着去平乱了。”张瑰这个年纪的少年郎可不是甘于平静的人,他巴不得每天都有乐子瞧,所以方才抓水贼的时候他都跟过去看了的。

  “得了,我现在去跟娘请安吧。”总要确定娘没被吓着才好。

  曲氏那里正跟栀子吩咐:“你去冒姨娘处跟夏姨娘处让她们安心,说就是闹水鬼,这边已经被抓住了。”

  俩个姨娘要安抚好,毕竟她们那里伺候的人少,跟外界不相通。玉彤觉得这才是人们都要做正房的原因吧,宠妾灭妻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男人的内宅都是由正妻把控着,她们拥有的资源最多,出了事情了也是正妻这里安全一些。

  夏姨娘抓着衣角,跟玉佳搂在一处,见栀子过来才松了一口气,“外边没事吧。”

  栀子素来稳重,她安慰夏姨娘道:“让姨娘受惊了,都是那起子水鬼闹的,现在没事了。哎哟,九小姐这脸白的,没什么事吧?”

  夏姨娘也很担忧的望着玉佳:“劳烦栀子姑娘让太太帮忙请个大夫过来看看。”

  船上哪有大夫啊?这个夏姨娘平时不动声响,一提就提这么无理的要求。水鬼就是在船外闹了一下,现在就要停岸找大夫,这不是得罪梁总兵吗?人家现在可还在船上呢。受惊了喝两贴安神药睡睡就好了,嫡出的小姐都没有任何要求偏偏她倒是这样。

  栀子心里腹诽,面上还得作为难状:“如今船已至中央,找靠岸点也难的很,不如让厨上做点安神汤过来?”

  若此时受惊的是玉彤,恐怕船早就靠岸了吧,夏姨娘自嘲道。尽管心中不屑,面上还要做感激状:“那就麻烦栀子姑娘帮我去厨房吩咐一声,我这里走不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