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嫡女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05 KB   上传时间:2017-12-16 17:52:22

  叶韶见她怀着孩子,便叹了一句:“你且要好好养着才是,有个孩子才好。”叹完又说明来意:“我跟信王伯母说了这次我父王的丧礼多亏了信王从中帮忙,这也是我们郡王的意思,我们是晚辈,很该上门拜见。”

  不过,没想到信郡王妃见了她又让自己的儿媳妇出来应酬。

  “这都是应该的,我公公是左宗正,原本就是分内之事。”玉彤也不好揽功。

  却听叶韶反驳:“那敷衍了事的跟认真办事的可不一样。”

  也因为之前冷侧妃跟平西伯府有些往来,新任康郡王却以中立之姿,绝对不拉拢任何朝臣,保命和保爵位为主,虽被庶弟指责忘了父亲的遗志,可他还是不与任何朝臣打交道。

  叶韶说完也忍不住道:“我们冷侧妃想为王弟求娶玉凤,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冷侧妃生了好几个儿子,个个都在康王生前十分受宠,有的已经奉了镇国公或者镇国将军。她跟平西伯关系很不错,现在她儿子们没了保障,她尤其想找个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出了名的护犊子的平西伯府。

  玉彤奇道:“即便如此,四婶也不会答应啊。”

  “怎么不会?玉凤被我们冷侧妃哄的不知道多好,这事啊迟早得定下来。就是……”叶韶也怕平西伯站在冷侧妃后面到时候出什么幺蛾子,她爹虽然也是侯爷,可现在不过是靠着恂亲王府的关系才存活,比真材实料镇海候府早就急转直下了,外人不知道,她这个亲生女儿可知道的一清二楚。

第七十五章 出妻

  玉彤跟叶韶关系非常一般, 没必要在她的面前说些什么, 唯恐被她拿了话柄,所以只跟着她感叹,却不说什么, 让叶韶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她又不傻,叶韶在她嫁进来这么久根本就装作没看见一样,现在跟她说这么说也不过是满足她们自己的私欲,即便玉彤家里要做些什么, 也不一定要帮康郡王府啊!

  叶韶出了门子后便去玉琪那里探望她,若是以前,她肯定打发下人过去就行, 可如今今非昔比,玉琪虽然现在只是个国公夫人,以后若是她们走了恂王的路子,不一定会差。想想也是讽刺, 以前在众姐妹都要仰望她的时候,哪里用得着这么低三下四的。

  恂王府的洗三办的热闹非常, 玉彤也去了一次,席间看到大伯母李氏在一旁被人奉承着,贤王妃(玉琪长姐)也在一边跟大家伙儿说着话,贤王夫妻果然人如其名都是极其贤明妥帖之人,在民间或者亲贵中间,贤王的名声要比太子好。

  太子因为是元后嫡出,又很早就封了太子, 很得皇上看重,所以性子颇有些孤傲。可皇上的儿子个个都不是庸才,尤其是以长子康王,做实事,人憨实,皇上颇爱这个长子,再者三子贤王,人如其名,非常贤能。

  这样的场合,仿佛就是三皇子贤王的主场一样。

  想了想,玉彤还是去了后边看玉琪,她整张脸带着的是一张满足的笑容,儿子就放在她的手边。玉琪见了玉彤便道:“阿弥陀佛,你来了,是来看这小家伙的吧?”

  玉彤笑道:“主要是来看你,你身子好吧?”

  “好,多少补药,吃的喝的都往我这里送。我娘也过来了,怎么不好?妹妹你也要以身体为重,生个儿子比什么都强。”这是玉琪真心的感受,她孩子一生下来,那些平时还有些拿乔的通房,哪个不是服服帖帖的。

  玉彤谢过她的好意,自然知道她的意思,别说生儿子,就是她刚刚怀上了,府里对她又是如何的?她看的一清二楚。

  过了三月份,玉彤的肚子越发大了,也越来越嗜睡,早上赵群什么时候走的她都不知道。她跟往常一样,起来就去信郡王妃那里吃饭,没想到碰到华氏带着玉晴过来了,说起来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华氏其实来的次数寥寥无几了。

  信郡王妃看她过来就道:“我先让她们摆饭,你快坐下来吃点东西,别把肚子饿着了。”

  华氏眼神闪了闪,她少见的温和的对玉彤道:“是啊,你怀着身子,别饿着孩子了。”

  “嗯,二伯母过来了,我最近嗜睡,没得知道,要不然早就过来了。”玉彤笑着说道。她说完又跟信郡王妃道:“母妃,我方才来的路上,这孩子踢了我好几脚,以后保管调皮的很。”

  “是吗?”信郡王妃很欣喜。

  玉彤点头,“是啊,昨儿晚上世子还不信,结果被孩子踹了一脚。”

  孩子多动才健康,信郡王妃很是慈爱,看妹子还在一边,她便道:“我知道了,明儿我就去看看玉晴。”

  自家过的很幸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妹子那边事情特别多。华氏得了准话,也不多待,因为她毕竟是个寡妇,按照道理都不应该这么大喇喇的出门子的。

  华氏出了门子后,玉彤好奇道:“二姐怎么了?”

  信郡王妃坐下来叹道:“身子不大舒爽,我明儿还要把大夫请过去跟她看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说细一点就是妇科病,而且是很严重的妇科病,宫寒,一到小日子来了就痛的打滚,就别提怀孕了,这么久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玉彤云淡风轻的咬了一口方才刚端过来的大骨头,也跟着道:“那是要过去看看,二姐毕竟还年轻。”

  “是啊,你多吃点,别操心别的。”信郡王妃心里暗自庆幸她没让玉珠进门,因为玉珠到现在身子还没传出喜信,玉晴又是这样。还好是玉彤进了门,一进门就怀上了,而且怀像这么好。

  说完又跟玉彤道:“你多喝点汤,那个对身子骨儿好。”

  玉彤笑着谢过她。

  她从来都是怨报怨,玉晴当初怎么对她的,她不会是让她感同身受罢了。

  第二日信郡王妃带着太医去了侍郎府,却没料到谢家送了帖子过来,原来春上又有花宴,要请赵凌过去。于是,玉彤就把帖子让人送给了赵凌。

  只是没想到这场花宴让赵凌出了丑,彼时玉彤正和丈夫赵群腻在一起,赵群自从听说玉佳绰号叫爱编辫子的小姑娘后,也闹着要跟玉彤编,因为玉彤头发乌黑发亮,而且发质很好,摸在手上如同缎子一样。

  没想到赵凌冲了进来,赵群连忙道:“你怎么不提前说就冲进来了?”说完默默的还帮玉彤把头发别上去。

  赵凌却顾不得那么多了:“哥哥还说我,这次我可丢了人了。”

  赵群疑惑道:“怎么回事?”

  “这次她们闹着要写对子,我一时没准备却排在最后一名,关键是那个主判的不知道是哪个外三路的谢家亲戚,我就随口说了一句,没想到她较了真非要指出我对子上的不好,大庭广众之下别人都以为我输不起。”赵凌还没说的是,关键她没想到主判的那姑娘据说跟谢三少关系不错。

  玉彤皱眉:“她叫什么名字?”

  赵凌道:“就听人家喊她汪姐姐,说她是辛老的干孙女,跟谢家的姑娘走的很近。”

  “估计是个愣头青,没事,谁还记得那么多。”玉彤安慰一句,她也不大认识谢家的姑娘或者亲戚。

  看哥嫂都这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赵凌气极了,不过她还算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大声吵嚷了几句才出去。

  赵群被她吵的头痛,见玉彤淡淡的,忽然想到这种事情肯定不止一次了,说不定赵凌看到他过来还算收敛。不过,他脑补的也不对,赵凌毕竟也只是个姑娘,性子是刁蛮了一些,却远远没有什么太泼妇的行径。

  这都还是小事情,晚上信郡王回来说了一件大事,伍亮谋反了……

  伍亮是伍霞的父亲,也是皇上的马奴,多年在西北掌管马匹。没想到这样的人却把马匹长期偷运给敌国,这样的罪过就是严重的叛国罪了,发现的人正是贤王门下之人,这人玉彤也认识,正是唐晏之兄唐荃。

  唐荃现任广阳府知府,他是史家的未婚女婿,但是因为史家姑娘死的早,现在的妻子来头也不小,正是御史龚明之女。

  而伍亮以前可是铁杆的太子党,长期劝皇上多看重太子,还选过马匹给太子。这下好了,直接打了太子的脸。

  “你怎么知道他是贤王门下之人?”赵群不可思议,这样的事情他都不知道,玉彤怎么会知道。

  “唐家姐姐跟我关系很好,她哥哥也就是这几年才成的婚,她们原是走的史家的路子,没想到史家的人也是欺人太甚,自家的姑娘都病的起不来身了,还骗唐家跟她们家成亲。偏偏唐伯母跟唐伯父官位跟国子监祭酒还差点,正好龚庆山看中了唐大哥的才华,推荐了他做阴山县令,又把他兄弟的女儿嫁给了唐大哥。我想龚庆山是谁的人,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龚庆山是三皇子的表舅,龚明也是,是三皇子生母的表兄弟。

  她说完就不再发表任何言论了,信郡王喜怒从他脸上看不出来,想必也是心里在想对策,赵群年轻一点,虽然沉的住气,可仍然眼睛里面有遗憾。

  一晚上赵群都没回来,他一直跟信郡王在书房为太子想对策,不过他也不是死忠的□□,不愿意现在就为了太子冲锋陷阵。

  这件事情显然比想象中要大,太子妃也不禁陷入沉思,她没想到除去了上辈子的新帝康郡王,三弟贤王却也是野心勃勃。

  伍亮的事情按照正常轨道,至少五年后才会爆发,没想到贤王的人如此有用这么快就把伍亮给拔除了。至于伍霞,她还真是命苦,好歹前世赵群没有跟她和离,这一世怡王儿子直接要请和离,出妻。

  对于怡王府要出妻,宗室也是褒贬不一,玉彤就摇头:“正所谓一夜夫妻百日恩,伍霞好歹也给他生了孩子的,怎么这么狠心?”

  赵群摇头:“别说他,就是好多人恐怕都如此。若是贪污受贿也就罢了,这可是叛国的大事。”

  “那若是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会不会休妻?”玉彤很好奇赵群的回答。

  她原本以为赵群会冠冕堂皇的说很多话,没想到赵群却很老实的道:“我倒是不会休妻,只是为了府里的大家,只能保她一个平安了。”他身为世子也不是只为自己,还有全府这么多人呢?

  保她平安已经是最好的说法了,令玉彤有些感慨,忽然又见他抬起自己的下巴道:“若是你的话,我还是要好好待你。”

第七十六章 好人有好报(二更)

  这事在宗室说起来也是褒贬不一, 好的自然说伍霞之夫以大局为重,坏的就是说他太薄情了一些。虽说祸不及出嫁女,可这样的叛国罪却是要株连的,怡王府也不要她了, 伍霞可不就倒霉了吗?

  这件事情非常敏感, 以至于敢公开讨论的人都很少, 身为女子难免都心有戚戚焉。玉彤喝完手里的汤,见华妈妈过来跟信郡王妃回话,她主动避开了。无论赵凌愿不愿意, 谢家已经过来下了聘礼, 她等着嫁过去就行, 现在玉彤才发觉什么王女皇女, 其实也是身不由己, 也不一定能够主宰自己的终身大事

  就是伍霞那个刚出生的孩子很可怜罢了, 因为自己要做母亲了,玉彤很是心疼小孩子,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跟肚子里的孩子默默道,你可要好好的。

  伍霞被贬为庶人,相比起她的父亲来说饶过了一命, 却没有人愿意救济, 这个关头救她可能会被人说成是同党, 玉彤也只能无可奈何。伍霞一事在京中引起波澜也不小,太子党的人折了好几个, 原本就在皇上眼皮子底下的太子都不敢乱动了。

  就是信郡王这样的人家,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支持太子是至此正统,在选择上会更偏向太子一方,可还没做到随时为太子送命的觉悟。

  端午节,热闹的龙舟赛,却因为玉彤有了身子不能去。赵群却是一定要去的,因为信郡王府也有一支龙舟队,他作为少主子肯定要去压阵。

  玉晴带了妹子玉珠一起与信郡王同去,她仍旧是那幅睥睨玉彤的模样,据说最近吃了药身子倒是好许多了,她一贯会撒娇,把姨母信郡王妃哄的服服帖帖的,这次还主动带她过去,她们俩姐妹一大早就来了,都是家中的小儿媳,家婆对她们倒也宽松的很。

  赵群看了一眼玉彤,他看她神情恹恹的,便承诺:“下次一定带你去看,好好回去休息。”还准备说点甜言蜜语,但这里人太多,他觉得不是很方便,索性放弃了。

  说起来玉珠也不是不羡慕的,她跟李二那是真正的相敬如宾,因为李二不是那种冲动的喜欢陶心湄,而是爱到骨子里了,那样的刻骨铭心,她又怎么插的进去?

  等赵群他们走了之后,王府只剩下她一个人了,玉彤暂时还不想睡,于是带了人到园子里逛。却看到一群戏子结伴走过来,她们是王府养的戏班子,因为最近办的喜事多,所以特地养起来的。

  她们看到玉彤连忙跪下,玉彤倒是笑道:“我不过随便走走罢了,你们别慌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她说是这么说,其她人可不敢真的逛下去,手拉着手走了,其中有一位有些不服气,也被年纪稍微大点的拉走了。

  “玉仙,那可是世子妃,你别惹了她的嫌弃,到时候咱们都被赶出去。”

  小玉仙年纪小,却是这群戏班子里的小台柱子,人生的妩媚风流,她分辨道:“世子妃方才都发话让我们该如何就如何,你们倒是故作恶人,好似世子妃赶我们一样。”

  其她姐妹却不同意了,唱戏是下九流的行业,跟着戏班子东奔西走的有什么好,好容易被王府养着,逢宴席唱唱就行,平时大把时间偷懒,这多好啊!

  小玉仙见没人同意她的话,悻悻然走了。

  玉彤自然不知道她们走后还有这么多官司,她在园子里逛了逛,累了也就回去休息了。晚上信郡王妃回来留了两个姨侄女一起吃饭,玉晴把原本想走的玉珠拉住了,俩人都留了下来。她们俩兴高采烈的,倒是衬得赵凌看上去寡言了一些,这可不像赵凌的风格。

  有外人在玉彤不大好问,玉晴跟玉珠心里却莫名痛快,尤其是玉珠,以前长期受赵凌排揎,现在莫名看到赵凌跟谢家姐妹不合,她觉得真是报应不爽。

  先前哪一次赵凌看到她,总觉得她要做赵群的妻子,所以各种嘲笑打击,人家谢家的姑娘只是没那么恭敬罢了,她就不高兴了。玉珠都不知道玉彤怎么忍得了她的,不过据小道消息其实她们姑嫂关系也一般。

  等玉晴和玉珠姐妹走了,信郡王妃才跟玉彤道:“凌儿这性子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是跟谢家那几位姑娘合不来。”

  这不正是天理循环吗?玉彤心里如是想,面上还得劝慰:“这还没有嫁过去,彼此也不了解,日后时间长了就好了。”

  信郡王妃叹道:“哪里像你这样说的,现在相处不好以后就更麻烦。”说完又跟玉彤道:“我看谢家姐妹跟你倒是不错,你看能不能从中调解一下?”

  这活儿难做,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她还要备受质疑。

  玉彤为难道:“也不是我不去调解,我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也不会说话,万一坏了妹妹的好事那就更不好了。”

  想当初她遇到的小姑子可是当众讽刺她,她还不是忍下来了,赵凌只是稍稍被排挤就受不了,这样可不好。

  信郡王妃却道:“不怪你就是,请她们来听听戏,玩玩也是好的。你大着肚子,这些我都来安排,只是谢家的姑娘们过来了,你从中调和一下就行。”

  面对信郡王妃提出这样的要求,赵群也在一旁道:“母妃说的是,你就作陪,让小凌跟她们多说话就行。”

  显然赵凌也看出玉彤的不愿意了,怕两方说起来火气大,连忙出来灭火,并只让玉彤作陪,虽说玉彤心里不大舒服,可还是应诺了,“既是如此,我就尽力而为。”

  当着丈夫还不能表达对他妹子的不满,玉彤觉得确实有些烦,在别人的眼中她作为长嫂却还真的要多为小姑子着想。

  谢家三姑娘和四姑娘都接到信郡王府的帖子,彼时谢四姑娘正跟汪淑儿在一张纸上画画算算,谢四姑娘一哂,随手把帖子一丢,“这未来的三嫂可真有意思。”

  汪淑儿一向只对学问感兴趣,她拍拍谢三姑娘:“专心点,这东西还没算完。”

  谢三姑娘跟她一起把这个算完,才松了一口气:“我说汪姐姐,你也关心一下别的,这个赵凌上次还怀疑你的评判,现在倒是想服软。”

  难得汪淑儿自从从安平侯府离开后,原本去了通州,没想到在路上认识了辛老相爷和辛老夫人,际遇就是这么奇妙,辛相爷的儿子孙子都过世了,跟汪淑儿很投缘,所以认了她做干女儿,她跟谢家姑娘认得,也是由于辛家的关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1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嫡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