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探幽录_分节阅读_第458节
小说作者:八月薇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83 MB   上传时间:2017-12-11 17:56:46

  崔晔道:“怎么了?”

  阿弦看看周围的流民以及路人,回头看一眼崔晔,终于把心一横道:“我……我要带这个孩子走。”

  崔晔诧异,却错会了她的意思:“让我看看他伤的如何。”

  眼见他又要往这里走过来,阿弦叫道:“不要!你站住,不许过来!”

  崔晔虽不明所以,却也谨慎地止步,只望着她。

  说时迟,那时快,阿弦用力抱起那孩子,跳上了马车。

  其中一个妇人似是这孩童的母亲,哭叫着道:“你干什么?”

  那几个流民见状,忙都聚拢过来拦住:“要将人带到哪里去,伤了人,不知赔偿治疗,是想干什么?”

  阿弦道:“我要带他离开城里。”

  这些人道:“难道是想一走了之吗?”

  那妇人也哭道:“快把儿子还给我!”

  崔晔在旁看到这里,眼神微变:“阿弦,到底怎么了。”

  阿弦已将车夫赶了下去,她看看车厢里脸色发黄的孩童:“阿叔,你别跟着来。”又指着拦在车边的其他人道:“都让开。”

  那些流民只以为她是歹意,正在闹中,几个官差闻声而来,流民们便把马儿伤人之事,阿弦却要把人带走等等说明。官差便对阿弦喝道:“干什么,还不把人留下,好生赔偿医治呢?”

  阿弦见人越来越多,急得冷汗落了下来:“不能留!他得了时疫!”

  这一句,却好似奇异的咒般,除了那孩子的母亲外,原本围在身旁的差人,流民,以及看热闹的路人都齐齐后退三尺远,只显出了一人,他仍立在原地未曾动过。

  阿弦望着崔晔:“阿叔……我先带他出城,你千万别跟来。”

  崔晔默默地看着她:“你想怎么样?”

  阿弦道:“他……”她忍住心里将说出口的话,只道:“总之不能让他留在这里,多呆上一会儿,只怕更多一份危险。”

  那孩子的母亲叫道:“求你带我一块儿走!”

  阿弦点头,她便忙爬上了车。

  这时人群中有人叫道:“不错,我就说着小贼像是有病的,快点把他弄走!千万别再叫他回来了!”正是先前把孩子踢到马前的那人。

  阿弦道:“方才这孩子也碰到你了,难保你没事。”

  那人目瞪口呆,周围的人却都“呼啦”一声,离他远远地。

  那人大惊,忙道:“没有!他并没有碰到我!我发誓!”

  阿弦道:“既然他没有碰到你,你做什么把他踢了出来,导致他身受重伤?”

  那人语塞。

  阿弦不理他,只又看了崔晔一眼。

  终于不再多言,马鞭一挥,赶车往外而行,前方众人自动让开一条路,任由她扬长而去。

  ---

  剩下这些人呆在原地,突然间,那被人指指点点的路人道:“那个孩子既然有病,那么这些人呢?县令大人应该顺势把他们一并赶出去!免得祸害整个县城!”

  百姓们心中原本就有对时疫的恐慌,方才又见阿弦带走了那孩子,不禁越发张皇,听了这两句挑唆,便都红了眼道:“说的对,快把这些人赶出城去!”

  官差们起初还能镇压维护,但群情激奋,竟无法相抗,

  正在乱作一团之时,忽地听见一个声音道:“都静一静。”

  这声音并不大,但却仿佛恰好地钻入每个人的耳朵,就像是在耳畔所说一样,刹那间,现场迅速地鸦默雀静。

  崔晔走前一步,问公差道:“贵县大人呢?”

  公差们早见他器宇非凡,知道非富即贵,便恭敬道:“我们大人今日有事正在城外。”

  崔晔道:“此处这许多流民,可有安置之所?”

  “有,不过已经人满了,容不下。”

  崔晔道:“我方才经过前街,发现有一座寺庙非小,可以跟寺僧商议,暂时做容纳之所。”

  “这……”公差们有些为难。

  旁边有个百姓低声嘀咕道:“那是越王殿下亲许过香火的宝宁寺,如果让这些龌龊的人进去,弄脏了清净寺院,怕不就是死罪?”

  公差也道:“我们县老爷先前倒是想过,但也是碍于这一节,如果开了寺庙,只怕越王殿下日后知道了会不高兴。”

  崔晔望着缩成一团的十数个流民,对为首的一名公差道:“请过来叙话。”

  那捕快忙上前,崔晔在他耳畔低低说了几句,公差脸色大变,忙后退一步,拱手行礼:“不知道是天、天……是您……实在是无礼了……”

  崔晔道:“你就照我说的去做,若越王殿下迁怒,就说是我命你如此。”

  “是是!”

  捕快唯唯诺诺,忙吩咐手底下人,叫即刻带着这十几个流民,以及先前那些无处安置的众人一并前往宝宁寺。

  在场的百姓们都不知如何,还不肯相信,远远地跟在公差身后追看。

  公差们来到宝宁寺,那寺庙的沙弥见簇簇拥拥来这许多人,不知为何,忙请监寺。

  那监寺起先还皱着眉头,好生不耐烦地想要赶人,待听了公差交代,当即变了脸色:“你说、是崔……”

  “是。”公差道,“若不是那位大人,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来。”

  监寺道:“稍等,我入内告知方丈,再做决定。”

  当即这监寺进到寺庙,同方丈说明原委,不多时,便出来道:“我佛慈悲,方丈命僧人们紧急腾出了二十八间僧房,速速把人安置进来吧。”

  那些围观百姓见状,这才心服口服,流民们见有地方可以栖身,竟还是在这极圣洁干净的寺庙里,和尚们又开始紧急准备粥饭衣物等,一个个也念诵阿弥陀佛不已,觉着再生有望。

  眼见官差们将流民都一一安置在宝宁寺中,又派了大夫前往查探看护,有崔晔背后坐镇,一切都井井有条并未再生什么骚乱,比县令在城中主持的时候更加妥帖数倍。

  事情都在掌控之中,崔晔才欲出城。

  正有流民因知道是他出声发话,才得以来寺内安身,便纷纷跪谢。

  崔晔本正要走,见状心中一动,便止步,因说道:“大家不必谢我,要谢,就谢当今陛下跟越王殿下就是了。”

  在场之人面面相觑,不知他为什么这样说。

  崔晔道:“陛下甚是关心时疫跟百姓们的安危,已三番两次命御医院加紧研制药物,也正在跟三省六部商议,不日就会派人来相助大家度过难关。而开放宝宁寺让你等安身,也是越王殿下的意思,越王殿下跟陛下是一条心,你们都是越王殿下的辖地之民,殿下自不会抛弃你们于不顾。”

  百姓们受尽磨难,本已对朝廷颇有怨言,如今听他说的如此,不觉都信了,有的人甚至落下泪来,朝上拜谢,口称“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越王殿下千岁”等。

  崔晔见已经传述了该说的,这才出了宝宁寺,也不上车,只骑马往城外赶去。

  ---

  且说阿弦跟崔晔分头行事,赶车带着那害病的孩子和他的母亲飞速出城。

  只听得车厢中孩童的母亲哭道:“公子,您是怎么知道小郎害病了的?他到底有没有救?”

  阿弦无法回答。

  原来,先前街头,在阿弦抱起那孩子的时候,眼前忽然见到这孩子发病垂死的模样。

  当时在这孩子周围,也都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人,一个个脸色铁青,眼神呆滞,却也正是发病之态。

  这种时疫,起因却是水患引起,从人体内滋生。

  一旦发病,体感高热不退,内里五脏六腑却极冷,这样极冷极热的激荡之下,人的经脉血管会变得极为脆弱,是以会产生无故流血之状,很快心脉也会被摧毁无救。

  最离奇的是,不知如何感染,有的人甚至并没接触过发病者,也同样被传染到。

  所以阿弦在发现了这孩子是个即将发病之人后,绝不敢让崔晔靠近。

  阿弦毕竟并非大夫,对医学脉理等一窍不通,之前以为这孩子被马儿踏伤,还想让崔晔帮看,何况如今她所知的也并非好事,又怎能回答这位母亲?

  马车出了城,正飞奔中,却见前方一队人马十数个人迤逦而来,头前两名护卫见马车如离弦之箭,并不避让,忙上前喝止。其他人则都手按腰间刀柄戒备。

  阿弦乃是赶车的生手,一时无法令马儿停下,更加无法改道,歪歪扭扭眼见便冲入这些人的队伍之中。

  头前那两人惊怒之下拔刀出鞘,阿弦见势不妙大声叫道:“请不要动手,我车中有病人!”

  那两人哪里肯听,但是队伍中一名中年男子却道:“住手。”这才制止了两人。

  阿弦拼命勒住缰绳,好歹让马儿停了下来,同那下令的男子目光一对,道:“多谢!”

  中年男子望着她,忽然沉声道:“你不是十八子吗?怎么会在这里?”

  阿弦诧异,不知此人为何竟认得自己:“您是?”

  旁边一人道:“大胆……”话未说完,就给中年男子举手制止。

  男子神情温和,笑看阿弦道:“之前我在长安,偶然间曾见过女官一眼……怎么,您是一个人在此?”

  因这并非是寒暄的时候,阿弦道:“这位……大人,我车中的病人,我怀疑他染了时疫,请恕我不能跟你多言了,我要带他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安置。”

  “时疫”两字入耳,在场众人尽都动容。

  可是这中年男子却并不动声色,只问道:“原来如此,那不知你要如何处置此人?”

  阿弦苦恼的却也是这个:“我尚且不知。”

  男子道:“那不如让我帮你如何?我看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大概也不知要往哪里去。”

  阿弦道:“您难道不怕被传染么?”

  男子仰头笑笑,道:“若是天意如此,我也认命而已。”

  说罢,便叫人头前带路,一干人等拨转马头,沿着官道往外驰去。

  距离润州城六里开外,有一个废弃的小庙,男子的随从下马入内,稍微整理了一番,车内男孩儿的母亲便抱了他下车。

  阿弦从旁护佑,对面,中年男子身旁有人道:“殿……咳,您还是回避回避吧?”

  男子道:“不必,我要看一看这时疫到底是如何厉害。”

  男孩的母亲抱着他坐在地上,阿弦便问那女子道:“你可还好么?有没有也觉着不适?”

  妇人道:“我并没什么不妥,小郎君,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此时此刻阿弦俨然已是她最后的救命稻草了。

  两人对答中,那孩子却哆嗦着叫道:“好冷,好冷!好疼!”

  妇人忙把他抱住,手在额头上探了探,又吓得弹开,原来那额头已热的烫手,身子高热如此,尚且喊冷,是何等诡异。

  阿弦不禁黯然:“可惜阿叔不能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79页  当前第4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8/5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探幽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