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侯门纪事_分节阅读_第1386节
小说作者:淼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75 MB   上传时间:2017-08-26 13:32:03

山河娟秀,要用心体贴才好

老了,已不堪中此大用。

……

苏赫奋起一刀,就有几个人飞出去。袁训赶到,萧观赶到,太子党们精神抖擞个个向前,听小王爷大叫:“他是我的!”

苏先皱眉:“他拿下定边郡王还不知足?”

“皇上说杀了,他一刀就宰了,宰过后悔说应该零迟,想来没过瘾又跑这儿来,他抢功不是头一回,咱们抓紧点,不然又让苏赫逃走!”沈渭回答苏先。

苏先紧紧腰带,他水贼出身,初到太子府上让贬低在前,就更不隐瞒,用两根分水刺当兵器,正要过去,脑后一声暴喝:“小子们退开,爷爷我来也!”

呼的一阵风,萧观过去,马尾巴横扫,把苏先挡到后面,扑他吃一脸的风。

苏先正要开骂,见萧观单独和苏赫较上力,苏赫嘿嘿冷笑,双刀对上双锤,就听“当当当”数声,一溜火花出来,小王爷的马嘶鸣着退后好几步,险些没把小王爷从马上掀下来。

苏赫是拼了命,力气大过平时。

苏先幸灾乐祸:“让你逞能!又丢一回人不是?”苏先见过袁训和苏赫在福王府打斗,知道苏赫力大过人,他敢上前,是仗着他水里功夫好,造就他游斗时占便宜,身姿如游鱼,自认适合和苏赫过过招。

这就再要上前,也学着小王爷来上一句:“他是我的,兄弟们退后!”话音刚落,一拍脑袋:“不好!”再道:“大家一起上,不要让他走了!”

袁训也同时喝出:“不要让他走了!”同时命人:“往城外出口看紧!”苏赫在说话时,早一扭身子,带着人直扑杨夫人院子里。

宝珠是从这条道儿进来的,袁训也是同样。杨夫人为走私下血本,走私贩货沉重,地道开得可以跑马。袁训现在知道苏赫上一回是怎么逃走的,又想到这秘道并没有公开,注意力又全在城门上,守这道儿的人不多,追的更急。

阮梁明等人也想到,分一部分人往城外出口去。

刚到出口,就见一排乱箭射出,苏赫带不少人进京,这时候杀得不到一半。一部分在入口处死挡,一部分人护送苏赫逃出,逃命时潜力无穷,地面上的人到,苏赫也露出头。

这是地面上也杀,地道里袁训萧观追上,也开始厮杀。

太子党们轮流战苏赫,都暗暗心服,此人纵横沙场数十年,果然不是虚名。战到一半,有什么轰然一声出来,护城河的水飞速往下陷落。苏先对水性最熟,大叫一声:“地道塌陷!小袁他们在哪里!”

那地道经不起一堆人在里面碰撞砍杀,宝珠经过时都闻到有地方水气扑面,袁训今早又过一支人马,这就马奔冲撞,泥壁外又有水常年的挤压,因此塌陷,水直灌进去。

这就又救人,又挡苏赫。等到袁训揪着萧观踩水上地面,见到苏赫带着最后不多的几十个多人夺路而逃。

附近让他一个人打伤的就成片。袁训大怒,把萧观一松,小王爷盔甲沉重往下就落,大骂:“你想害死我!”骨嘟嘟喝好几口水,随即盔甲稳住,原来他这身盔甲又有一个特性,在水中的浮力比别的珍宝盔甲要好。

见袁训在水中取下身背弓箭,真亏他有盔甲又有铁弓在身上,还能揪一个人踩水上来。张弓搭箭,对准苏赫背后就是一箭。

铁弓破空,苏赫又只往前逃,一箭中在肩头,更顾不得回头看,打马而去。

萧观喝彩:“好!下面看爷爷我的。”往河边上扒,有人救他上来,小王爷跳脚痛心:“爷爷的马,大宛名驹,”想这马来得珍贵,陪他好几年,战场上死不亏心,这淹死算怎么回事?号啕大哭,就差捶胸顿足:“爷爷的马啊,你死得好惨!”

一声嘶鸣出来,萧观去看,见水中有马浮现出来,马天生会水,这马又神骏,它自己游出来。

萧观大喜,把马弄上岸来再去追苏赫,这哪还追得到。

同浮上来的还有袁训的马,将军全爱马如命,袁训倒是换马直追苏赫,但他从水里出来再追,直追到第二天回来,也没追上。

皇帝听闻道:“此人命大!”只发旨意,让沿途抓捕,又有太子党人追踪。京外还有地方不知道京中大乱,公文到时再追,也落后一步,此系后话。

……

东安郡王比萧观做事精细,他没杀福王,呈上去是他立功的凭证。皇帝对叛变不能容忍,把东安郡王看押,他有退位之心,就先没管靖和郡王和项城郡王。

福王押进,进去时是多少伤,出来还是多少伤,皇帝是怎么骂的别人不知道,只出来时面色更白,惊吓更重。

夺位时的王者豪气就快没有。

全城整修,从百姓到官员们忙碌异常。百姓们忙着收拾家,官员们忙着把京外运进的食水食物分派,又宫中有旨,对百姓们做钱财上的弥补。

尽失的钱财不能全数补回,但百姓们按人头给银钱若干,官员们粗算过,都说人手全用上,也要忙到出正月。

又有出了十五,皇帝宣布传位于太子。有老臣上谏,说先安顿京里再退位不迟,这样仪式准备也充分,不委屈太上皇和新皇帝。

皇帝父子商谈过,还是决定很快就传位,开国库大肆赏赐,小官吏们都忙得两眼昏花,闲置京官们全都用上,从服饰到仪仗,诸般制定幸早有定例,不然临时起意,可以忙上半年过不来。

新帝匆匆就位,和太平皇帝相比,算是不从容。即位当天,大发恩旨,赦免罪犯。大发严旨,把真福王以他行走在外的假名为真名,蓄意谋反,假冒皇家,碎割在菜市口。这一个主犯,是太子和皇帝心头之痛,他们不能原谅。

皇太孙殿下,当殿领旨入住东宫,成为太子殿下。同时太子党们官职俱升,一一颁过,独没有袁训。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新皇帝沉声,当殿口宣旨意。旨意不短,皇帝说得毫无迟疑,百官们全是精明人,起先几句,也能听出这旨意早在新帝心中。

这道旨意初听时,是说已被尊为太后的中宫。

“…。太后幼年贫苦,国舅袁长德寿年不永,家中医药难支,太后仁德,为领养离家,得银以继国舅永年…。”

直接把太后让被卖的身世抹去,变成袁家和太后养父母家是远亲,养父母家无儿女,慧眼相中太后品德,赠银后,接太后以为女儿。后面进宫的事就好说的多,粉饰一堆的贤淑贤惠德被六宫,六宫共称贤德,太后还有另外一个贤德,一直照顾生身父母家。

“国舅之子袁训……”

百官们听到前面还以为是说太后身世,新帝登基,夸夸太上皇太后的品德也应当。在这里,有低低喧哗声起来,随后就平息,也是人人心中不再平静。

昭勇将军袁训的种种从各人心头闪过,他深受太子器重,太子为他指名师请名家,没几年就为公主师,话说翰林院里老翰林们都挤不下,偏就轮到他?也是让人眼红好些年的事情。

又他当殿亲点探花,这其中也有很多皇帝喜欢他的成分在。入军中官职骤升,长女小小年纪就许亲太子嫡子,本以为是好圣眷,这就水落石出,原来如此,原来他是太后的亲侄子。

袁加寿说什么吉瑞,原来是太后的嫡亲侄孙女。

袁国舅当殿追封永国公,国舅已逝,由袁训袭爵。

有袭爵就往下落一层爵位的讲究,也是朝代是一直就这样的袭。太子安慰太后,是想让袁训袭国公。

袁训走出辞谢却不敢要,在新帝说到太后时,袁训站班儿地方里暗自落泪,后面说到父亲,更是垂泪不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47页  当前第13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86/32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侯门纪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