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瓷娘子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霜未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66 KB   上传时间:2017-08-16 15:15:09

  寄虹本想暗中进行,功成后给他个惊喜,既然撞见了,便不再隐瞒,招手道:“你来看这个。”领他到配釉区。

  釉土和瓷土类似,正在盆中静置。严冰蹲下,在盆中虚捞了一把,釉水滑过指缝,凉飕飕的。

  他怔怔望着掌心残留的点滴釉水,有个念头流星般划过心头,那样灼热,他竟不敢触碰。

  良久方才抬眸,对面,一双温柔的眸子正守候着他。

  “这是……这是……要做……”他一贯冷清的声音此时竟微微变调,几乎是一字一停地念出那三个字,“冰,纹,瓷吗?”

  同样的瓷土与釉土曾千万次滑过他的手掌,怎么可能忘怀。

  寄虹也捞了一把釉水,爱惜地抚摸着,目光亮得惊人,直望进他眼底,“冰纹,我想看看呢,它风姿绝代的模样。”

  他急忙低下头去,藏起眸中猝不及防的波光。却依然感觉到她的目光炽热如火,照亮他蛰伏的灵魂。纵使他贱如土石,她亦视如珍宝。

  只有她,唯有她。

  水面波动,她的手忽然被另一双手在水底捉住,她有些羞涩,微微动了动,他却握得更紧。

  此生都不想再放手了。

  严冰修改了之前丘成从爷爷口中听来的冰纹瓷配方,告诉寄虹要旨不在于原料产地,而在于瓷坯和釉料厚薄粗细的配合与火候的掌握。两人腻到中午,寄虹亲自下厨,看严冰餍足的吃相,她得意地以为自己的厨艺突飞猛进了。

  正说笑间,下人禀报有衙役上门。寄虹诧异地看向严冰,严冰也不明就里。两人到得门前,衙役先向严冰行礼,才向寄虹道明来意,原来他是驿馆的,奉叶墨之命前来请她会面。

  严冰以为他漏说了什么,特特追问:“有否请我?”

  衙役恭敬道:“叶郎中只命小的请霍会长一人。”

  寄虹见他蹙起眉头,以为他又闹脾气,对衙役说容她换身衣服,向严冰使个眼色,回到后院,揶揄道:“官老爷请见面也值得攀比么?”

  严冰失笑,“你想到哪去了,我只是觉得有些不合规矩。”

  “瓷会会长本就担着官府与商户沟通之责,他要议瓷务,请我前去不是理所应当?”这番话与其是说给他听,更像是她安抚自己的借口。

  “于理倒也说得过去,不过通常钦差督办瓷务都会大力倚仗地方上的督陶官,越过地方官直接与民间商会会面的我从未遇过。”还有未曾说明的一层,官员单独约见良家女子,于情不合啊!他思忖着说:“总之你多加小心,保不定他会因焦泰之事为难于你。”

  她便明白,恐怕叶墨是别有用心。但既做了会长,没有推脱之理,换了身见官的体面衣裳随衙役去了。

  严冰本欲陪她同行,但想到叶墨若有事通知自己必会派人去县衙,故而让小夏跟去驿馆守着,他自回县衙,若无事再去驿馆接她。

  幸亏他安排了小夏,因为衙役压根就没去驿馆。

  蓝呢小轿一路晃晃悠悠,轿中的寄虹思绪也跟着起伏不定。昨日玲珑和方才严冰的话轮番过耳,叫她郁郁难解。叶墨此番见她,是翻旧账还是算新仇呢?

  翻来覆去,竟连该以何种态度见他都踌躇不决,不禁哑然失笑,叹自己何以如履薄冰起来?索性全抛开去,兵来将挡好了。

  这才有心情撩开窗帘看一看街景,却傻了眼,外头青河一碧千里,帆桅林立,居然到了码头。

  “敢问差大哥,咱们不去驿馆吗?”

  “叶郎中不在驿馆,”差役伸手一指,“在那里。”

  码头泊着一艘描金绘彩的画舫,四面桃粉纱幔轻摇缓摆,微送旖旎。

  衙役引寄虹上船,她虽不了解官场习俗,也觉画舫不是谈正经事的地方,犹豫不前。在衙役的催促声中,她只得既来之则安之,强迫自己定下心来。

  登上船头才听见纱幔中传出婉转的曲调,竟是戏子低声吟唱,她没听清是哪一出戏,只觉唱腔清脆,和着河风送入耳中,凉人心意。

  婢女从内挑帘,寄虹入内,她们便垂首退下,早得了嘱咐似的。于是船中只余她与叶墨。叶墨身着便服,少了昨日公服烘托出的威压,多了几分亲和,很随意地坐着。

  不论往日如何亲厚或怒恨,现今他是官她是民,总得小心应对。她俯身行礼,他待礼将毕才施施然站起,笑道:“你我何需见外。”说着将手一托,状似无意地抚过她的手指,那只手却极快缩了回去。

  寄虹口中称谢,打量他笑吟吟坐下,并无愠色,似乎方才当真无意,她才松了口气。

  叶墨请她入座,她推辞不过,刚在对面坐下,便觉船身一摇,虽被纱幔挡住视线,她也知这是启航了,却不知严冰是否知晓她的所在。

  只坐两人,宽敞的空间显得空旷,被垂幔隔开的一端隐约可见一个曼妙的身影展袖曼舞,此时没有了码头的喧闹,歌声越发清晰,缭绕于二人身间。

  叶墨为她添酒,她只谢不饮,他也不勉强。“此行内眷留于京城,且如今身份不能再与姐姐同住焦家,独个待在驿馆甚是无趣,不免念着乡音故曲,你也一起听听看唱得可好。”

  他言语温和,这番解释也说得通,她不觉去了几分戒备。原来他已有红袖添香,而她亦有公子如玉,想来他并没有旧梦重温的打算了。又想,若非当初决绝,如今何能各遂心愿?曾经的怨怼又何必计较。遂坦诚道:“焦泰的案子实——”

  他飞快打断,“我姓叶,不姓焦。”

  这话像在与焦家撇清关系,却不知几分真假?

  他侧头望一眼戏子,“说那煞风景的做什么,岂不辜负了这良辰美景,鹂语莺声?”

  既不为旧梦,又不为焦泰,难道仅仅是叙旧?她试探道:“若论瓷务,民女尚可说得一二,这些附庸风雅之事却是不在行的,望郎中见谅。”

  他微眯着眼,似在欣赏唱腔,“这出《渔樵记》前头无聊得紧,可我最喜欢‘马前泼水’一折,尤其这句,”他停口,戏词适时传来,“望官人宽宥一二三,你我鸳梦再重温”,他笑得意味深长,“你说如何?”

  寄虹既惊且疑,面上却波澜不惊,“原来是《渔樵记》,我一向以为有狗尾续貂之嫌,既已两番‘泼水’,各得其所,‘跪雪’一折大可不必。”虽未看过这出戏,大致内容却是听过的,她说:“不过‘泼水’一折里倒有两句我颇赞同:‘破镜哪有再团圆,应知开弓无有回头箭’。”

  这两句并非旦角的戏词,寄虹只是凭印象临时编的。借戏喻意,不动声色地与叶墨打了一回交锋。

  叶墨呵呵一笑,“你既不喜,那便停罢。”戏子正唱到跪求一段,立时住口,却未得命,不敢起身。

  许久他都不再开口,船中鸦雀无声,垂幔外长跪不起的身影不时入眼,越发令她觉得秋燥压人。

  那戏子似乎被叶墨遗忘了,寄虹正欲请他叫戏子起身,他仿佛看穿她的心思,开口堵住她的求情,“这次我回青坪,乃是奉旨督造贡瓷,你既身为会长,以后少不得要来我处多走动走动。”

  她大感诧异,“烧造御用贡瓷不是白岭之责吗?”贡瓷是皇宫及王侯日常所用,与年节时进贡的少量精品不同,不需别出心裁,但所需数量巨大,往年都是官窑联合白岭民窑共同承造,青坪从未接过此类事务。

  “朝廷将今年的贡瓷任务交于青坪,是看重青瓷的意思。”

  寄虹自是不信。她以前不甚关注时局,现在渐受严冰影响,懂得商、政、战局其实密不可分,猜测白岭因受叛军所乱,窑业败落,朝廷将贡瓷移交青坪是无奈之举。表面上看对青瓷业的发展多有裨益,只不知青坪是否担得起。便问:“多少数目?”

  “先期十万,一月交付。”

  十万!竟然如此之多!她迅速盘算一下,“可否——”

  叶墨却不着急,“细节繁冗,明日你来驿馆再详谈吧。”向婢女摆手,示意传命回程。

  这样的大事,为何绕开严冰直接找上她?是不信任严冰?抑或另有所图?她盯着他笑眯眯的脸孔,虽猜不透他的心思,但于公于私都不想和他有太多交集。垂首道:“民女不敢擅自做主,须得禀告严主簿为好。”

  叶墨目光闪动,“那个督陶官?你觉得此人如何?”

  “深受百姓爱戴,为青坪瓷行贡献良多,声望甚佳。”

  叶墨无声地笑了一下,又问了几句,都是关于严冰的。寄虹倍加小心,每答一句都反复思虑才出口。

  叶墨却听得三心二意,只一双眸子紧盯着她的表情。看看船将靠岸,慢悠悠道:“那你更要与本官通力合作,若造办不力,朝廷降罪下来,严主簿便首当其冲。”

  她悚然一惊,忙恭敬道:“是,瓷会一定竭尽全力。”

  起身拜辞,走到纱幔前,左右婢女挑帘相候,却听身后凉凉的声音问:“你打算如何尽力?”

  这话似有深意,但她一时未能明了,只按字面意思答说:“容民女与瓷会商量一个妥善的方案。”

  他看了她好长一会,勾起唇角,“希望你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话很短,他却说得很慢,故而每一个字听起来都别韵悠长。

  她慢慢退后,婢女放下纱幔,在两重桃粉即将合拢之际,穿过窄窄的缝隙,她看到一双咄咄而寒意逼人的眼眸。

  踏上岸时,发觉自己竟出了一身冷汗。

  叶墨站在窗边,凝视远去的身影,拈起瓶中的插花,攥在拳中,越攥越紧,慢慢慢慢蹂.躏成碎红点点。

  转头看见跪着的戏子,招手叫她过来,声音含着笑,说出的话却冷意横生,“你唱的曲,我很不满意,要那只舌头何用呢?”

  戏子颤抖着跪下,满面惶恐。

  他捏起她的下巴,强迫她抬起头来,想象这副惊惧匍匐的表情若是出现在那个女人脸上,该多令他欲脉贲张。手下加力,看她吃痛流出泪水却不能言语,愈加快感癫狂。

  他勾起嘴角,将她的脸扯到自己两腿之间,“你知道如何能令我满意,对吗?”

  寄虹回到霍记,满腹心事地等到晚上,一见严冰过来,赶忙把贡瓷之事说与他听。不料刚说了个开头,他便说:“我已经知道了。”蹙眉望着她,“这件事不太妙,我怀疑是叶墨故意刁难。”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的《渔樵记》唱词是参考了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新编剧《马前泼水》和《风雪渔樵记》中的唱词,为了适合剧情,有改动。

  ☆、贡瓷的猫腻

  

  这日午后,严冰到得县衙,并未见到叶墨派人传话,却看见曹县令难得地捧着一本书,那副认真诵读的模样只怕比当年赶考有过之而无不及。严冰不远不近地瞥见封面一角,不由哂笑,原来是之前他送给曹县令的叶墨诗集,那时不以为意,这会如获至宝了。

  见风转舵的本事,倒是无人能出其右。

  严冰挂念着寄虹,本想静悄悄地离开,被曹县令唤住,问叶墨有否召他商议瓷务,他只简单地回答“没有”,并未提及寄虹的事。

  曹县令一下一下捋着山羊胡,皱眉自语,“叶郎中奉旨办差,事务繁忙,若因一些小事家事分心,误了朝廷的大事,怎生使得?”边说边拿眼角觑着严冰。

  严冰听出他在暗示焦泰一案,却只当不懂,安静垂手侍立。

  曹县令心中来气,觉得这小子下完套挖完坑却开始装缩头乌龟了,把书一合,长篇大论地训话,无非叫他审时度势,严冰赔笑聆听,关键处却不服软。忍得一时,只要案卷进京入了刑部,料想叶墨也鞭长莫及了。

  这一通训诫直到衙役换班,看看天色是打道回府的时辰,叶墨却登门了。

  曹县令急忙整冠相迎,叶墨满面春风缓缓行来,严冰偷眼旁观,虽然在某些事上他没有经验,都能看出钦差是过于“春风”了些。

  官场讲究四平八稳,非是紧急,没有向晚商谈正事的,但叶墨偏偏谈的就是最正经的公务。他将督造贡瓷的文书图册交予曹县令,公事公办地传达了朝廷的敕令,说:“太后是最讲究皇家颜面的,办得好,曹公平步青云也未可知,但若失了面子——”

  他眼风一扫,曹县令顿觉最后那拖长的尾音像钢锯一般锯过他的脖颈。

  叶墨呵呵一笑,“——你丢的可就不仅仅是面子了。”

  曹县令慌忙将烫手的文书图册塞给严冰,“严主簿,叶郎中的话你都听明白了?太后的差事切切不可掉以轻心。”四两拨千斤便把这副重担卸给严冰了。

  严冰淡然应诺,从容告退。出门时察觉叶墨的视线追着他,似乎正中下怀又颇有兴味。

  那种感觉……十分怪异,并不像单单只为焦泰一事。严冰慢慢地向外走,渐渐回味出,叶墨的眼神,像是豺狼剿杀猎物前的戏弄。

  屋中,叶墨垂了眼皮,极斯文地啜一口茶,不咸不淡地说:“曹公很擅长打太极啊。”

  曹县令忙忙解释,“为太后做事,下官敢不鞠躬尽瘁,只不过瓷务一向是督陶署办理,为求尽善尽美,下官情愿屈身佐之,还望叶郎中美言一二。”六品的官说大不大,但钦差可是能直达圣听的,不夸张地说,生杀予夺都是这位小爷一句话的事,哪敢不小心伺候。

  叶墨淡淡扫他一眼,“本官深知,身在官场常常身不由己,但亡羊补牢,总胜过见棺落泪,你说是吗?曹公是聪明人,莫要把‘屈身佐之’做成‘为虎成伥’啊。”说罢拂袖而去。

  曹县令越想越觉心惊肉跳,暗忖:他口中的“虎”莫非指的是严冰或霍记?不由抹一把冷汗,立刻写信一封,唤来驿马,“八百里加急,明日务必送至太守府上。”

  严冰没有乘车,安步往霍记去,顺便理一理思路。走不多时,听见身后车辘声响,他向道旁避了避,马车行过,却停在身边,窗帘一挑,露出叶墨似笑非笑的脸。

  “严主簿要去陶瓷街吗?载你一程?”言语听来热络,神情却疏离倨傲。

  严冰抬头,正迎上叶墨探查的目光。

  对曹县令来说,叶墨威大如天,但严冰生于二品之家,幼年家中来往尽是朱袍官宦,他自己入仕之初便是六品,眼前一个青袍怎会放在心上。

  四目直视,两人皆不避不闪,看到对方眼底的深海暗流,刹那间翻起千层浪,却又倏忽不见。

  严冰无声无调地回答:“谢了,不用。”比高冷的话,懒宝少爷压他十丈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瓷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